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我是王富贵 > 第145章 中了,中了(求首订)

我是王富贵 第145章 中了,中了(求首订)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7-10 19:57:46 来源:转码展示1

恩科还在热热闹闹进行着,弄得人们都忽略了,现在已经是嘉靖元年的三月,大明朝彻底进入了嘉靖时代,属于朱厚照的最后一点印记,也消失了,正德,真的变成了一段过去的历史。zhongqiuzuowen

作为见证历史的内阁诸公,此刻当真是百转千回。

自从被朱厚熜架空之后,杨廷和除了有重要的事情,就再也没进过内阁值房。而新入阁的贾咏,则是抢了不少票拟的活。

他除了对袁宗皋心存敬畏之外,毛纪和蒋冕,两个大学士根本就没看在眼里。

我贾咏是走狗,你们俩何尝不是杨廷和的走狗。

大家都是狗,又有什么差别呢?

若说差别,那就是咱的主人更豪横,所以咱叫起来就更有底气!

所谓狗仗人势,大抵如此!

“瞧见没有,这还没怎么样,就不把咱们放在眼里了。”毛纪气哼哼抱怨。

蒋冕冷哼,“那又能怎么样?现在人家得势,咱们也该乖乖让路了。”

毛纪却不服气,“这算什么?他们还真觉得自己赢了?别忘了这两京一十三省,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扛得起来的。要靠着成千上万的官吏!他们手再大,还能捂得过天!”

毛纪说到这里,压低了声音,嘿嘿冷笑道:“就拿这次恩科来说,陛下派了王守仁当主考,试问,这些人就真的会变成天子的人?”

蒋冕一愣,他觉得毛纪有些过了,不是天子的人,难道是你毛大人的人吗?

毛纪呵呵一笑,“蒋阁老,你说这次恩科,来了多少人?”

蒋冕沉吟道:“历次会试,都有三千多人,这次恩科,来的人稍微多一些,应该过了四千。”

毛纪颔首,“是四千七百多人!”

他说完,又撇着嘴,微微含笑,“这么多人,他们怎么看得过来!”

此话一出,蒋冕顿时大惊,他也是久在朝中,自然知道科举考试的门道。

会试聚集天下士子,更有人连续考了好几届,因此考试生员人数众多,最近几场,都在四千上下。

而且会试是考三场,也就是说,一共有多达一万多份文章,需要考官来阅读。还要在十天到半个月以内,将结果公布出来。

这期间还要誊抄,还要排名次,还要看看有无遗漏。

工作量之大,是难以想象的。

哪怕长了十八只眼睛,有三头六臂,那也是不行的。

其实会试还好,更惨的是乡试,尤其是南直隶,浙江,江西这些科举发达的省份,动辄上万人参加乡试,而且要命的是,乡试只配四个同考官,那个阅卷强度,简直一言难尽。

会试好一点,同考官加了一倍,有八个。

至于十八房同考官的说法,那是康麻子之后,才定下的规矩,在大明朝,自然是没有的。

时间紧,任务重,还不能落埋怨,因此会试阅卷,自然有一套方法在。

首先,就是同考官阅卷,他们取中了,正副主考基本不会驳回。不然你就去一大堆的卷子里面,自己找吧!

那正副主考负责什么呢?

很简单,两个字:排名!

这就像绝大多数政务一样,你以为是主管一把手负责,可实际上具体事务都是下面人在干。

决定你生死的,往往也是中下层的小官小吏。

所以考生都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真正重要的是房师,他们发入场券,主考只能决定你是坐贵宾席,还是坐普通席……

“毛阁老,这次恩科,天子心心念念,只怕不会这么简单吧!”蒋冕叹道:“现在杨阁老基本赋闲在家,你我独木难支,跟天子较量,着实不智啊!”

毛纪见蒋冕忧心忡忡,不免生出轻视之意。

“蒋阁老,唯有此时,才需要我等挺身而出,振奋人心士气,万不可轻易认输,一旦这口气泄了,就什么都不剩了。”

毛纪又笑道:“蒋阁老,你大可以放心,那几个被天子盯上的人,咱们心里有数。他们年纪大了,久输战阵,对科场文章,也不甚熟悉。咱们只要公事公办,就能把他们挡在官场之外。哪怕天子加恩,放他们入仕,也无足轻重。如今杨阁老意兴阑珊,咱们可要把大局扛起来!”

一句话,透露了毛纪的心思。

老的狼王不行了,有的投靠其他狼群,有的则是想取而代之!

此刻的蒋冕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杨廷和尚且如此,且看你又能跳到几时吧!

……

九天连续的考试,终于结束了。

所有考生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号房出来。

纵然王岳把什么都料到了,照顾充分,可光是考试本身,就已经够消耗精力的,不客气说,他们已经把半生,甚至一生的心血,都榨干了。

唐寅一步一步,从贡院走出来,他意味深长,回看着贡院。

牌坊东边,是明经取士,西边则是为国求贤。

这八个字,还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啊!

当年他还是风度翩翩的大才子,顶着解元之名,参加会试,志在必得。

他可是应天的解元啊!

应天府大约就是除去浙江的“包邮区”,自古以来,就人才荟萃,龙蛇齐聚,实力非凡,论起科举的底蕴,在大明稳居前三。

另外两处是浙江和江西。

能在应天拿到解元,基本上就锁定了一个翰林的名额。当然,前提是要长得好看。

就拿同为四大才子的祝允明来说,他就吃亏在长得丑上,更要命的是他还是个六指儿。这样的人,如何能代表朝廷,威加海内啊!

所以祝允明才会放弃了继续走科举的路子,而是谋了个小小的县令。

唐寅就不一样了,他风度翩翩,即便到了暮年,也一点不丑,可以想象当年的场景。

一个满怀壮志的年轻人,一心想要入仕报国。

结果等到的却是个稀里糊涂的科举弊案,然后是几十年的沉沦,让人绝望,无奈,唐寅甚至想到了死亡。

而就在他已经任命的时候,机会突然来了。

“这次我会取中的!徐经,你在天上一定看着呢吧?程敏政老大人,你的冤屈世人都知道了。还有粱相公!你是我的乡试恩师。为了我这个不争气的弟子,您老拿命去争,现在您走了,弟子只有那科考成绩,报答您老!”

“有这么多人都在看着,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考试!我是为了无数人在考试!上天保佑,一定要取中啊!”

唐寅踟蹰之时,文征明从里面也走了出来。他看到了唐寅的神色,默默走了上来,低声安慰道:“伯虎兄,这次和以前都不同,我们都能考中!”

唐寅哑然,自己的这位老朋友,还是太天真了,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那些人会心甘情愿,放自己入仕,把昔年的旧案翻过来吗?

虽然他对自己的实力信心满满,但是结果没出来,谁也无法断言。

不过唐寅知道一点,假如依旧是那帮人得势,这个大明朝,刚刚出现的一点新气象,也会烟消云散,再也没有任何指望了。

“陛下,朝中的忠良,不要让我们这些人再失望了!”

唐寅和文征明,迈着沉重的步伐,返回了外城的住处。

以唐寅和文征明的声望,有多少人上杆子借房舍给他们,可是他们都拒绝了。就住在城外,房舍很小,但是却很温馨。

有阳光照射,屋子里暖意昂然,不管是看书,还是休息,都十分舒心畅快。

唐寅闭上眼睛。觉得这些年的经过,简直就像是一场梦,或者说,他这一生就是一场可笑的梦。

上天给了他最宝贵的才华,却又残忍地夺走了其他一切。

他情愿意做一个庸庸碌碌的人,一无是处也好。毕竟那些诗作画卷,水墨丹青,都是用心血写出来的,用胆汁熬出来的,太难了。

唐寅和文征明都拒绝了一切访客,他们也不进内城,而是继续读书,不断写着文章,为了殿试做准备。

只不过内心有多紧张,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而就在等着成绩出来的几天里,京城流言蜚语,到处都是。

凶猛程度,甚至超过了以往历次科举。

有人说这次科举的状元早就名花有主,考的根本不是才华,而是谁更愿意当天子走狗。只要不要脸,就能入仕为官。

恩科考中,根本不是什么荣耀,相反,还是士林之耻!

持这种看法的人,很快就被喷得落花流水,什么士林之耻?你有本事别参加考试啊!你去当隐士,不食人间烟火啊!

闹到了这时候,就有另一种说法出现,那就是考试不公!

有人绘声绘色讲,几位房师选定的文章,愣是被人黜落,反而从一大堆落榜的考生中,选出了几篇狗屁不通,根本不合规矩的八股文出来。

科场舞弊,历来都是最刺激神经的。

这样的流言一出,瞬间就炸了,人们立刻对号入座,而且还把屎盆子扣在了王岳的脑袋上。

说有个年纪轻轻,连字都不认识的幸进之臣,竟然敢评断进士文章。尤其可笑,凡是取中的人,都是他的门生。

给这么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当徒弟,这届士人,还真是够丢人的。

崔士林就听到了不止一个人这么说。反正他也不管什么,遇到一个,就送去衙门一个,必须让他们吃点牢房,屁股开花。

不然这帮孙子嘴太臭了。

给王岳当徒弟怎么了?

我当得心甘情愿!

当得理所当然!

至少某位阁老想当还当不上呢!

其实聪明人都看得出来,这些舆论攻势,说白了都是给这次恩科泼粪,别管真假,先给人们一个弊病百出的印象,然后再去操作,也就顺理成章了,毕竟人家是专业的!

果不其然,这次恩科没有这么容易!

就在艰难的等待中,迎来了放榜的时候,一队一队,送捷报的络绎不绝,整个京城渐渐升温……

“捷报,捷报!恭喜文老爷,高中会试第十七名,奉天殿面圣啊!”

文征明瞬间站起,袖子里的赏银扔给了报喜的。

“中了,我果然中了!”

文征明晕乎乎的,下一秒他突然注意到了唐寅,“伯虎兄,伯虎兄!你在我前面啊!”文征明激动地手舞足蹈,生出了一个念头,有没有希望是会元啊!若是这样,唐寅可就是两元,只差一个状元了!

乖乖,到目前为止,大明朝才一个三元及第啊!会不会冒出第二个呢?真让人期待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