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我是王富贵 > 第128章 来自朱元璋的勇气

我是王富贵 第128章 来自朱元璋的勇气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7-02 16:12:46 来源:转码展示1

艳阳天,风光好,言官排成队,屁股抬高高。xinghuozuowen

一百名身体强壮的太监,手里紧握着又长又粗的大棒子,赫然昂首,挺胸站立。

这根大棒可太有讲究了,这玩意叫做“廷杖”。

用栗木制成,一端扁的,一端圆的,在圆的这一端,还要裹上铁皮,铁皮外面,插着一个个倒须钩,说白了,就是个狼牙棒,这东西究竟有多大的威力,貌似就不用说了,毕竟刚刚大显神威过!

廷杖,就是朱元璋留给后代子孙最宝贵的遗产,官员不听话怎么办?

那还不容易,请廷杖啊!

前面提到过,许多言官就以挨廷杖为荣。

只要不死,立刻朝野扬名,而且往后还有大把的荣华富贵等着……只可惜,这一次他们遇到了王富贵。

王岳不光要廷杖,还要光明正大,邀请所有人前来观看……这一下子动静可就大了,该来的,不该来的,全都到了。

首先就是残存的御史,也包括六科廊,而且六科办公地点离着最近,来的也最快……他们和御史同气连枝,落在御史身上的板子,随时可能打到他们的屁股上,因此这帮人都憋着一股劲,想跟王岳拼命,救下所有同僚。

如果能成功,毫无疑问,将成为科道言官的英雄,一下子名扬天下。

这帮人绞尽脑汁,跃跃欲试。

他们既然来了,那六部的侍郎,小九卿,翰林院,国子监,詹事府……这些衙门哪里能错过,午门之外,数百官吏云集。

在这些文官的外面,以定国公徐光祚为首的勋贵也到了,只不过他们都是穿着便服,没有太多的排场,生怕刺激到文官。

可即便如此,这帮人也是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我的老天爷啊!

真够豪横的!

“王岳这小子威风远胜当年的刘瑾啊!”有人情不自禁赞叹,可也有人冷笑连连,刘瑾什么下场?

这个王岳也跑不掉!

身败名裂那是必然的。

只不过能威风一刻,也算是不错了。

他们感叹着,突然外面又有了动静,一大群太学生赶来了,在这些太学生之外,还有许多京城的百姓,各地聚集京城的有头有脸的人物。

在人群外围,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侧身坐在马车上,尽管他的眼睛昏朦,看不了那么远,耳朵也听不清杂乱的声音,可他依旧神情肃穆,半点不敢马虎。

这个人正是从江南北上的唐寅!

当世第一的大才子,早就没了风流潇洒,只是个垂垂老矣的小老头,可他的脊背依旧笔直,傲然!

他能进京,皆因天子的旨意。

这个新君似乎不一样,可到底哪里不同,唐寅还说不好。

杖责言官,就是唐寅进京最大的事情,就让草民好好看看,陛下的魄力吧!

当然了,在更远处,包括杨博,还有他姐姐,甚至是欧阳氏,严世蕃……全都到了。

所有人翘首以盼,见证着这一次的事件!

“王岳!你好大的狗胆!”

“我等言官,铁骨铮铮,一心为民。无愧苍天!”

“你陷害忠良,必有报应!”

“王岳,你能打断我们的骨头,但是打不碎我们的心!天下人都看着呢!”

“对,让天下人瞧瞧,他到底是一副什么样的险恶心肠!”

“刘瑾尚且不敢如此大举廷杖言官,王岳,你比阉竖还要过分!你这个贼子!”

……

一个个即将行刑的御史被押送过来。

本着死鸭子嘴硬的精神,言官们破口大骂,痛骂王岳。

也有胆小的,腿都软了。

可身边的同僚却不客气,低声警告,这是关键的关键!修道成仙,鲤鱼跃龙门,就看这一次了!

无论如何,也要硬气到底,只要撑过去,立刻万人敬仰。

就算撑不过去了,那也是死得其所。

要是服软了,那可就什么都完了。

来吧,动手吧!

我们的骨头硬着呢!

御史们扯着脖子大叫,悲愤情绪蔓延,那些六科给事中无不义愤填膺,而其他的臣子也都怒火中烧,在不停想着办法,要想办法,解救同僚。

王岳眯缝着眼睛,他太清楚即将发生什么了。

等会儿廷杖落下,血肉横飞,人们不管对错,都会把责任归结到自己身上。在天下人眼睛里,自己连刘瑾都不如,就成了奸佞的代表。

所谓人言可恶,当天下人都厌弃自己的时候,离着完蛋也就不远了。

要不一直以来,干脏活的往往都是太监呢!

只是他们太低估王岳,廷杖必须打,名声还要保住!

老子全都要!

“请太祖圣象!”

王岳一声大吼,八个太监,抬着一个肩辇,从后面转出。

在肩辇中间,是朱元璋笑吟吟的画像……王岳是没有穿越到洪武朝,并不知道朱元璋真正长什么模样,只不过宫里供奉的,可是慈眉善目的那一张,丝毫看不出长长的鞋拔子脸,反而是相貌英俊,充满了威严。

只可惜,此刻朱元璋的圣象,在言官的眼里,就是催命符,简直比地狱的阎王爷还要可怕!

“王岳,你,你要干什么?”

“不干什么!”王岳已经感觉到了言官们的惶恐,果然,太祖圣象就是辟邪!

“再请皇明祖训!”

“再请大诰!”

小太监将两本书捧着过来,包括朱元璋的圣象,这三者摆在上面,就跟三把神剑似的,威力惊人,这几十个即将受刑的言官,浑身颤抖,那些围观的官吏,竟然也都魂不附体!

王岳恭恭敬敬,给朱元璋的圣象磕头。

他磕得心甘情愿,理所当然。

等磕头之后,王岳起身,面对着所有人。

“我太祖皇帝,仗剑起兵,扫平江南,北赶大元,光复燕云,重现华夏衣冠……太祖皇帝文治武功,冠绝寰宇,爱民之心,亘古未有。设置百官,做皇明祖训,亲自修订大诰,宵衣旰食,数十年如一日,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大明的子民百姓。”

“如今在太祖面前,本官要问这些言官,你们自入选都察院以来,可有半点为民请命?在太祖面前,尔等大可以说出来!若是冤枉了尔等,自会有人主持公道。说啊!怎么不说啊?”

王岳大声叱责,刚刚还义愤填膺的众位御史,此刻跟掐住了喉咙似的。

半晌,有个家伙哼道:“我等匡扶正道,所作所为,还不是为了百姓苍生!你们以没有上书言及地方为由,要残害我等,就是故意陷害!我大明的病在朝堂,就在这京城之内!”

到底是言官,到了这一步,还有话说!

王岳哈哈大笑,“你们所谓的正道,不就是逼着陛下承认孝宗为父吗?这就是你们的正道?”

“对!纲常伦理,天经地义!”

“呸!”王岳愤怒咆哮,“当年孝宗皇帝曾经召集百官,商讨边防之事,朝中无一人能为君分忧。武宗皇帝亲自率领数万大军,巡视边疆,浴血奋战,在尔等嘴里,就变成了荒唐玩乐!白白浪费国帑民财。试问,自从应州大捷之后,京师是否更加安全了?鞑子又入寇了多少次?尔等都视而不见吗?”

王岳呵呵冷笑,“尔等以孝宗忠臣自居,但所做所为,不由得让我想起百姓的一句话,生前不孝,死后瞎胡闹!”

“不管是孝宗皇帝,还是兴献皇帝,皆是太祖子孙,皇天贵胄,治国只要秉承太祖祖训,以一颗爱民勤政之心,中兴大明,又有什么差别?尔等处心积虑,逼迫天子承认孝宗为父,是想胁迫天子,还是为了取悦权贵,获得高升的机会?尔等可敢在太祖面前,披肝沥胆,把你们的心肠拿出来,都好好晒晒!让天下百姓也说说,到底谁是谁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