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我是王富贵 > 第110章 大明有正道

我是王富贵 第110章 大明有正道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27 01:49:59 来源:转码展示1

林俊老脸通红,这让他怎么回答。xiashucom

当年程敏政的那个案子,连累徐经和唐伯虎,即便正德登基,大赦天下,这两位也没有在列。

他们不求赦免罪行,只求能继续参加科举,但是对不起,就是不行!

更诡异的则是程敏政了。

他身为正德的师父,没有明显过错,稀里糊涂丢了性命。正德登基之后,应该给老师恢复名誉,谥号,赠官,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可就是这么顺理成章的事情,没有人愿意提起,仿佛大家伙都忘了一般。

这件事到了万历朝,有人提起,还多冤惜之。

纵观朝野,其实都有同情程敏政,替唐伯虎惋惜的人,至于为何不能平反,也就不需要多言了。

“唐寅乖张偏僻,空有文采,却不知检点,更何况又牵连科场舞弊,试问如何赦免他?”林俊大声怒吼。

梁储呵呵冷笑道:“林部堂,你说的真好!难得你主持公道,明辨是非!那老夫就推荐你,审问毛澄和杨维聪一案,追查他们科场舞弊,结党营私,侵占皇家虎房之地……我想林部堂一定会给天下人一个公断!”

“你!”

林俊大怒,杨一清却抚掌大笑,“哈哈哈,这个安排正好,老夫身为吏部尚书,也要列席旁听。科场弊案,历来都不能儿戏。老夫以为,毛澄一案,必须办成铁案。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朝廷一视同仁!大明王法,从来都是公平的!”

杨一清说话之间,目光落在杨廷和的身上,充满了得意。

你的报应终于来了!

李东阳和程敏政都有神童之名,而且两人的升迁轨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翰林官,都花了不少年,把冷板凳坐热。

李东阳以礼部右侍郎入阁,而接替他的礼部侍郎就是程敏政!

因此在世人眼里,程敏政绝对是未来的宰辅之一,谁知道,竟然折在了一场莫须有的科场弊案之中。

程敏政倒台,使得李东阳稳坐内阁宝座,也让不起眼的杨廷和,随后入阁……

到了如今,杨一清心知肚明,这里面有李东阳的黑手,也有杨廷和的协助,这俩人都是深沉阴险的高手,二人合作,克勤兄怎么会是他们的对手!

当年自己还没有实力帮忙,到了现在,自己已经是吏部尚书,朝中重臣,该算账了。

杨一清的战意冲天,杨廷和低垂着眼皮,似乎没有看见。他低沉声音道:“如今朝廷政务繁杂,都各自返回,尽心国事!”

群臣带着复杂的心情,各自散去。

而王岳这边,却是倍受鼓舞。

不但大礼议的胜局奠定,而且几位重臣联合起来,已经有了撼动杨廷和的实力。而且目前还抓着毛澄的案子,可以发起攻击,实在是天时地利具在,好得不能再好了。

“王大人,毛澄他说自己是咎由自取,只不过他错了一次,不会继续错下去,想指望着他残害同僚,那是万万不能!”

王岳冷哼道:“他不说,就能死撑过去?那是痴心妄想!”

梁储道:“王大人的话总算让老朽放心了。案子会追查下去,不过有一件事,不能等了。”

王岳一愣神,“莫非是唐寅?”

“嗯!”梁储点头道:“老朽想请王大人帮忙,求陛下降旨特赦,准许唐寅参加科举。”

王岳迟疑起来,唐寅的年纪貌似也不小了,这时候让他参加科举,又能怎么样?难道他还能考出一个状元吗?

如果没有记错,恐怕唐寅的生命也快要走到了尽头了,还有这个必要吗?

梁储面容严肃,“唐寅之才,那是数百年一遇。世人可以不知道大唐天子,不知当朝宰相,却不能不知李白杜甫。唐寅就是这样的人物,不能给他平反,不能还他公道。我大明的朝野上下,就会落下骂名。后人提起来,就会说我们有眼无珠,坐视贤才埋没荒野。甚至会给大明蒙羞!”

梁储说到这里,咧嘴苦笑,“老夫当年出任乡试主考,你们可知道我看到了唐寅的文章,是何等兴奋!才华横溢,字字珠玑,文采扑面,老夫仿佛看到了文曲星下凡啊!能遇上如此英才,乃是老夫的福分,上天庇佑!老夫当初欣喜若狂,足足两夜没有睡觉。”提到了当年的事情,梁储的狂喜,依旧溢于言表。

当状元或许不难,难的是状元师父!

试想一下,你要是成了唐寅的老师,后人提起这位才子的时候,不免会说一句,梁储慧眼识珠,那该多满足啊!

欧阳修怎么成为文坛领袖?

还不是他取中了一大堆好学生吗!

所以说,唐寅的折损蹉跎,梁储比什么都痛心惋惜。

这些年,他不断搜集唐寅的书画诗词,他能从那些文字当中读出血泪悲愤,一个大才子,无辜牵连,郁郁难平!

多年来,梁储跟杨廷和都不算太亲密,两个人之间的刺儿,就是唐寅!

王岳捉拿毛澄,并且提出了程敏政的旧案,得到了这个消息的梁储,思索了整整一夜,他这才决定,不顾一切站出来。

哪怕遭到文官士林的集体鄙视,梁储也在所不惜,因为他清楚,能替唐伯虎鸣冤,找回公道,他的名声就不会差!梁储格外坚定!

这时候一直默默无声的王阳明突然开口了,“唐寅的才情毋庸置疑。至于他能不能考中,还要看自己的本事,不过朝廷理当给他参加科举的机会。”顿了顿,王阳明又道:“自从当初于少保丧命惨死,我大明就少了那么一股子正道直行的劲儿!若是没有这么一口气在,人人逐利,大家算计的都是自己,只怕江山社稷,会有危险!”

王阳明的话,让王岳为之一振。

不愧是阳明公,看得就是远,立意也高!或许有很多人并不那么相信正能量的作用,可真正面临到危机之时,以生命为重,和以金钱经济为重,就会产生天差地远的差别,试问,谁还敢装着看不见?

“我明天就进宫,将此事告诉陛下!”王岳思忖道:“我大明扫清**,北赶大元,光复汉家河山,天子戍守国门,帝王宁死不降。我大明得国最正,治国最严。如论如何,也不能泄了这一口正气!否则什么革新也别想成功!”

王岳说着,冲着王阳明、杨一清、梁储、袁宗皋,四位重臣深深一躬。

“捍卫朝廷正道,就要拜托诸位大人了!”

四个人没有迟疑,“义之所在,义不容辞!”

不得不说,老天爷似乎开了个玩笑。以杨廷和为首的老臣,认为自己是捍卫孝宗天子,维护纲常伦理,是正道直行,理直气壮。

而王岳这边,却也是觉得他们维护正义,秉持正道。

双方都自诩正道的光,那就要看谁的光更足了。

王岳回到家中,就立刻盘点手上的银子,修筑外城,照顾流民,就是目前为止,朱厚熜最大的德政,必须做好!

王岳充满了斗志,正在忙活着,徒弟崔士林无精打采来了。

“师父,弟子输了!”

王岳皱眉头,随口道:“什么输了?”

“就,就是打赏那个……”

王岳气得笑了,“人家打赏比你多,那是好事啊!你哭丧什么?”

崔士林嘴咧得更大了,哭道:“师父,我没比过人家,结果萤雪姑娘跟着人家跑了,咱们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