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我是八大名妃(快穿) > 第14章 第 14 章

我是八大名妃(快穿)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芳客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2-01 15:15:32 来源:文学城

一进去就是水雾氤氲,白烟缭绕,头是几个匠人打扮的正在砍麻削皮,再递给那刀手剁碎,后亦有人接着放在大锅中煮沸搅拌,以及后面的筛滤、荡料、叠积、压平,再到最后的晒干成形,十几张桌子将这一系列的动作都串连起来,一环紧扣一环,从头至尾,每个环节都有专人把控。

这些匠人所做的事情,是他曾见自己娘亲做过的,但最后成形的,那一张张纤薄微微泛黄的东西,他却从来没有见过。

好奇心驱使着嬴政捻起一张,对着光反复翻看,他不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但莫名心中有一种将要呼之欲出的激动在告诉他,这绝对是个好东西。

“政儿?”

娘亲的声音从身后响起,嬴政转身,就看到她微微迷茫的神情,而后视线落在他手上那不知名的东西上,发出一声轻笑。

“原本想大功告成后再告诉你,没想到政儿如此聪慧,竟然自己寻了过来。”

嬴政扬了扬手里的东西,风吹过,沙沙一阵细响,他疑惑道:“娘亲,这究竟是什么?”

白珠命人取来笔和墨,当然那笔是经过蒙恬改良过的毛笔。

她蘸足了墨汁儿,在上头写了一个‘政’字,递给了他,“瞧瞧,这是纸,可以在上头写字,此物轻薄便宜,比绢帛好多了。”又晃了晃手里的毛笔,“这是笔,唯有二者搭配,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缺一不可。”

嬴政满脸稀奇,捏着笔,学着白珠的样子在上头写字,发现果然顺畅好用,那纸也不易晕染。

“娘亲这些时日,便是在做这个吗?”

白珠笑着点头,“是啊,你在前朝殚心竭虑,为娘的也帮不上你什么忙,只能在后宫琢磨这些新鲜玩意儿,看看能不能助你一臂之力。”

嬴政眼下虽年少,但他的脑子却着实是好用,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能体会到这纸笔带来的大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它们,使秦国最大获利。

“若此物被他国得知,必然会重金悬赏购买,届时我秦国可趁机开上高价,但此物终究是要普及天下的,所以可以使其量大,但不能将核心秘法让他国得知,这样若他国想要买纸,那就只能通过我秦国。”

白珠赞许看了他一眼,不愧是千古第一帝,这脑袋瓜子就是好使得很,跟她之前想的完全一样。

她频频点头道:“你说的很是,为娘也是这样想的,若想将纸彻底垄断在我秦国手中,造纸之术是万不可泄露的。”她扬了扬下颚,“瞧见没有,我特地将这造纸的流程分割为数个工艺段位,就是为了防止有匠人得知了全部方法,被他国抢去,他们每个人都贯穿了整个造纸之术,但每人却只对自己手下的那一部分活计熟知,他们就像是屋檐上的砖瓦,每一块都有自己的位置,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但一瓦难成大厦,大厦却由千瓦筑成,如此便可保护造纸秘术不被他国所截获得知。”

嬴政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说到这里,她还不忘给蒙恬邀一份功劳,“此事能成,少不了小蒙将军的帮助,这支笔,也是由他所造,政儿莫要忘了论功行赏。”

嬴政说当然,拱手道:“娘亲放心,若纸笔真能为我秦国扭转乾坤,儿臣定不会吝啬。”他又停顿了片刻,“娘亲曾言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一旦山陵崩,何以自托。儿臣铭记于心,时刻不敢忘记娘亲的教导,可眼下有一桩事,儿臣困顿已久,想听听娘亲的意思。”

白珠笑道:“是为了吕相国被魏国所擒,大军败退的事情吧。”

嬴政一叠声道是,愁眉苦脸道:“此次秦军败退,将领被擒,让士气磋灭了不少,且魏国拿着吕相国不断叫嚣,他到底是我秦国之相,虽然权倾跋扈,但这些年着实也做了不少实事,又是父王的首功之臣,如今落进了他国手中,总不好置之不理...但叫儿臣向魏国求和讨饶,儿臣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如今朝堂上为了这事吵得天翻地覆,不怕您笑话,儿臣也是为了躲一个清净,这才误入了这造纸之地。”

白珠沉吟道:“魏国国力不盛,不过靠着信陵君魏无忌的威信,使五国联军,让蒙老将军战败一次后,才有了些许威名,但自三年前先王派人持了万金,到魏国离间安釐王和魏无忌的关系后,魏无忌已然被安釐王夺了权势,终日沉迷于酒色,听说身子一日比一日亏空,已不足为虑。此番能够打了个翻盘仗,那也是因为楚国突然相助,我军不防,所以以我来看,魏国不堪,政儿若顾忌吕相,不若派使者假意求和,暗地里派军一举端了他们,到时秦军不必回来,长驱直入,即攻魏国国都大梁。”

可嬴政却凝眉道:“大梁?可那里城池牢固,易守难攻,不是个好打的地方,秦军若要一路驱入,必然受到他国阻拦救援,到时候兵力不足,未必能攻下大梁,反会遭全军覆没。”

他能想到的,白珠何尝没有想到,轻笑一声道:“政儿果然有远见有胸襟,不急攻不冒进,能沉思静想。依政儿所见,直捣魏国,不过有两处难关,一是怕他国援助,二是怕大梁难攻,而我却有双计,可解政儿的忧虑,这其一,政儿说他国援魏,无非是担心赵楚二国,但赵国旁边有个燕国一直虎视眈眈,他不敢擅自动作,而楚国,只要挑起内乱,亦可有所牵制;其二攻大梁,按照平时那样强攻的法子,确实是十有**会覆灭,但政儿可知孟公曾言:天时地利人和,这大梁地于黄河之滨,在离大梁城不过数里之处,洪流轰隆滔滔而国,而其黄河的河床高度,远比大梁城的地势高上许多,每当连月下雨,水势暴涨,周围庄稼农田都会有被淹盖之势,等年后冬末初春,雨汛时节,开渠引黄河之水,筑堤壅其下流,靠天时地利,可不费吹灰之力,便能攻下大梁。”

灌水淹城这个法子,是后来秦国灭魏时,那位名将王贲的手笔,不过白珠算了算,现在这个时候,他应该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孩童,想要加快秦国统一的步伐,等他是等不及了。

嬴政听得一愣一愣的,后来还是白珠连喊了他好几声,他才回过神来,喃喃自语道:“妙计...妙计啊...儿臣从前竟不知,娘亲有如此纵横韬略,简直一点不输那四公子呐!”

好在白珠已经练就了一副厚脸皮,对于这些借用他人智慧结晶,得来的赞誉,也早已脸不红心不跳,她面色不改道:“至于牵制楚国,所要挑起的内战,文章便要做在昌平君和楚王,还有那位春申君头上,正好可一解政儿失子之恨。还有燕国那里,咱们秦国这些年来远交近攻,虽然齐燕这两年也开始蠢蠢欲动,筹谋着什么六国纵军伐秦,但终究是充当着附和蹦跳的蚂蚱,比起强盛的秦国,有世仇而且就在旁边唾手可得的赵国,这块肥肉可比跟咱们秦国让人眼馋多了,该怎么勾起燕国,使其对赵国牵制,这事便由政儿自己来完成吧。”

嬴政本就有绝世之才,不过是缺一个人点拨,所以靠自己得多摸爬滚打几年,如今有白珠引导,当下心里便有了主意,一口答应了下来,又盘算道:“既如此,儿臣就派李斯去假意求和于魏国,使蒙骜老将军埋伏在后,等待长驱直入大梁!”

白珠却摇头道:“不可。蒙老将军虽然战威不减,但当年他败于魏无忌手下,再攻魏国,难免不妥,更何况灌水淹城一计,需要天时,是个长久战,蒙老将军到底年纪大了,不合适。还有李斯,他原是楚国人,靠着这层身份,去挑起楚国内乱会更合适,假意求和的事情,也不能派给他。”

嬴政迟疑道:“可如今朝堂之上,再没有像蒙老将军这样的将才,而求和一事必须要一个口才了得,思维敏捷,能知进退,可以保证事发后,自己身家性命能留住的人,儿臣除了李斯,还真想不到其他人了。”

其实也不是朝中无可用之人,主要是嬴政对于那些人都不放心,他能用可用的,除了蒙骜这样战功赫赫的老臣,和李斯这样贴身的心腹,对于他人,都抱着观望的态度。

实在是吕不韦这个先例在前,他难免心有余悸,一时不敢轻信他人。

白珠抚了抚他的手掌,柔声道:“方才我跟政儿提及的小蒙将军,便是能堪大任之人,求和一事由他负责,定会万无一失,至于攻梁城一事...我听说政儿身边有一位名叫王翦的侍卫,武艺高强,是一直侍奉你的,如今正是而立之年,一腔壮志,总不能叫他只当个小小侍卫,若政儿信得过他,此事不若交给他来办。”

关于王翦,白珠还真是为了找他,费尽了心思,结果后来得知,这人居然一直就潜伏在嬴政身边做侍卫,差点仰头倒地,郁闷至极。

她就像是在挖宝,知道哪些人日后威名显赫,扫荡诸国,但英雄的出处真是不好找,李斯还好点,最起码这个时候已经冒了个头,趁着没人拉扯的时候,拽他一把,他也会感激不尽,可还没冒头的,一如这王翦,那可真是大海捞针啊,要是别的什么人也就算了,但王翦还有个得力的儿子王贲,父子二人可谓是嬴政后期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缺了谁也不能缺了他。

这还算好的,总算是让她找到了这么一个人,可还有个关键人物尉缭,她至今一点音信也没有,按照原身的记忆,此人是秦王政十年时,入秦游说被发掘的,对于他的来历记载几乎全部为空,就像是凭空冒出来一样,甚至疑点重重,眼下距离这个时间还有七年,六国这么大,要找一个尉缭,谈何容易。

嬴政见她提及了王翦,惊疑之余,又难免犹豫不定,“他...他确实是一直侍奉儿臣的,很尽心尽力,身手也极好,可他终究只是一个侍卫,从未领兵打仗过,让他乍一领这么大的差事,恐怕不妥...”

他虽然嘴上这么说,可眼里的光亮却始终未曾黯淡过,白珠既然提到了王翦,当然是有十足的把握,她知道王翦和嬴政关系亲厚,但嬴政目前自己都尚且没铲除祸害,亲政坐稳,对于王翦也是不敢直接推崇上来,怕遭人侧目,怕自己护不住他,反叫明珠蒙尘。事实上,上一世嬴政早已有心委托重任给年少随侍的王翦,但直到他平定了嫪毐之乱,免除吕不韦的官职将他流放巴蜀后,他才敢放心让王翦崭露头角。

其后王翦也不负所望,领军不过十八天,便让军中不满百石的校尉回家,并在原军中才用十人选二人的方式,刷下来大批人,而后留下的都是精锐,他也是靠着这支亲自筛选的精锐,不仅攻下了赵国曾经由名将赵奢率军于击败秦军的阏与,一雪前耻,还同时一并攻取了赵国的九座城池。

白珠不相信嬴政会真的不放心王翦,不过是怕王翦被破格提拔,引来朝中其他众臣的不满罢了。

所以王翦如今需要的,是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

她遂笑道:“昔日昭王推行军功爵制,不拘一格降人才,破格提拔平民出身的,这才有了名将白起,扫平东进之路,为我秦国打下了基础。若政儿愿意,也可开辟新制,在全国上下举办一场武举考试,既可收纳武才,亦可让王翦凭借真才实干堵住悠悠之口,岂不一举两得。”

“妙哉妙哉!”嬴政连连称赞,“此举甚好,儿臣多谢娘亲赐教!”

白珠一双美目幽幽流转,见他满载归去,也露出了笑容。

她简直就是一代始帝成长计划里的最大NPC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