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二百零六章 二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二百零六章 二更

作者:YTT桃桃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6-18 15:24:25 来源:转码展示1

谁也没想到听完米寿这话,宋福生的大嫂何氏竟然能逗孩子。kanshushen

要知道何氏日日惦记她的爹娘兄弟,从逃荒开始,脸上就很少放晴,这是大伙都晓得的事儿。

可见眼下何氏脸上能露出了欢快的笑,和过日子吃粗粮还是细粮,和家里有没有余粮真的有很大关系,心情真的能好很多。

何氏笑着问:“那你和大伙说说吧,该怎么腌啊?”

钱米寿小嘴叭叭叭一顿重复,真的是一句没落。

钱佩英告诉宋茯苓多少,米寿就记下了多少。

小人脆生脆语的,引得大伙都笑了,连马老太都笑的眼睛眯了起来,一边头不抬咣咣咣切萝卜,一边眯眼笑,心想:

胖丫最终能找个啥样的男人不道,能不能嫌弃她家胖丫也不道。但她晓得往后甭管是谁家的丫头,要是嫁米寿可享了福。咱孩子还连腌酸菜都会,往后甭管谁嫁进来,那真是躺炕上享福、等着吃现成的好命。

“老姐姐,米寿脑瓜真好使呀。”王婆子用胳膊碰了下马老太。

马老太这才抬头,很自豪:“恩,随他爷爷,我那亲家不是一般人。”

宋福生也跟着笑一会儿就走了。

放松放松心情得了。

他手里活太多,得去拾掇他那“辣椒基地”去。

那个基地,不是扣上大棚就行的。

不像地窝子,地窝子里的火墙倒是不着急搭建,毕竟是地下室,暖和。十二月左右,天很冷时再搭上火墙,能烧上能给些热气就行。

可地上的辣椒基地屋里,现在就得搭火墙,搭好马上就得烧暖和的。因为需要赶紧把种子种上,得育秧啊。眼下盖大棚、种种子、紧忙活,前前后后加一起,能两个多月收获第一批辣椒就不错了。

就这,还得是一点没耽误的前提下。

所以,宋福生叫上十几人,挑选一些相对干的土坯子,开始往“基地”倒动。

和他一起干活的几人不解,“咱不是得省出晾干的土坯子,抓紧搭炕吗?”

宋福生只一句:你搭炕再着急,能有挣钱着急吗?

这几个人立刻忙开了。

对对对,啥也没有挣钱着急。

再说今个已经又搭起了三铺新炕,加上原来的两铺是五铺。今儿已经将三铺新炕没停火烧一天了,今晚哪怕不能上新炕睡觉,明个再烧一天,天黑也能对付上炕了。五铺炕,婆娘娃子们至少挤一挤是指定够住了。挣钱要紧。

土坯子几十块几十块的往“基地”搬,搬了好些趟。

搭啥?

搭火墙。

宋福生说:“这屋子,从进门开始,留出一条小窄道能过去一两个人就行了。然后就是炉子,炉子的接口开始,一直盖火墙,火墙高度,我看看哈。”

宋福生四处量了量,让大伙将火墙全部搭成一米多高,到他腰身往上的高度,宽度是一直盖,直盖到贴到对面的墙上,然后给对面墙角抠出个窟窿,顺着窟窿,房子外面盖个烟筒。

这样的话,门口炉子烧火,源源不断烧出的热气就能给这长长的火墙熏热,火墙又是空芯的,烧出的烟顺着空心墙,一直顺到窟窿那端走外面的烟筒就出去了。

得盖这么宽这么长的火墙,因为这间“辣椒基地”的面积,是过去老式房子五间房的大小。

要是火墙面积不够大不够长,屋子烧不热,不热乎辣椒受不了,辣椒本来就是春夏的天气才能种的,眼下非要冬天扣大棚种,就必须要让屋里温度保持热乎,要不然辣椒秧子会冻死。

宋福生这面只歇了半个钟头,逗逗俩孩子喝碗温水又忙起来了,钱佩英那面也忙起来了。

此时钱佩英已经没资格接着腌酸菜了,因为腌菜是轻巧活,她属于“壮劳力”。当重活来了,这轻巧活就得让给老太太们,她要和大嫂二嫂她们去干重活。

倭瓜一袋子一袋子从河边背过来卸下。

王忠玉只来得及告诉大伙一声,说四大车倭瓜,才花了4钱银子,人家说了,和福生哥的朋友老隋是没出五服的亲戚,他们也是免得一斤一斤去童谣镇卖了,所以给的很是便宜。

听见的妇女们纷纷说,不贵不贵,四大车得多少斤呢,这可比买大白菜时便宜多了。真是看在福生的面子上了,福生那位朋友不白交,才去了一天童谣镇就能认识上实在朋友。

然后王忠玉就急匆匆走了,他们任务量重,那么多倭瓜得倒动到木筏子上,一趟趟划船运过来,一次还不能运太多,怕筏子翻了,一麻袋一麻袋再背过来。

然后钱佩英这不就不能腌菜了,和大嫂二嫂她们接过卸在茅草屋前的倭瓜袋子,俩人抬一大袋子,运往各个地窖口。

爬梯子下去,将宋福喜做好的木头架子放进地窖里,将孩子们捡回来能用的石头往地窖里运。

在地窖里都布置好了,再不停将地窖口的倭瓜踩着梯子往下面倒动,摆好。女人们没力气啊,一次只能背几个倭瓜踩梯子下去,靠一趟趟来回爬梯子折腾这些倭瓜。

就在这时,茅草屋前又来外人了,第一趟到来的竟不是打井的,打井的也不知怎就这么慢,说好的事,到现在也没来。

也不是任子苼答应过的送粮车,是侯府谢文宇派来的伙计和车,一车宋福生想拥有的油纸,那些能取代塑料布用的极贵大张油纸,给了很多。

你看看,侯府少爷那就是不一样,要么不答应,答应绝对不往后拖,人家没必要因为这点事多废话。

宋福生又赶紧洗干净沾满了泥巴的手,出去迎,将这些珍贵的油纸、这些大伙都没见过的油纸,安排人手往茅草屋里折腾。

茅草屋前,满是极其忙碌的景象。

宋茯苓左瞅瞅右看看,怎么瞧怎么觉得自个多余。

是,学会腌酸菜了,也会用菜刀切萝卜条帮忙干活,可是她觉得重复干那个活,没什么技术含量,没意思。

也应该去帮钱佩英往地窖里倒动倭瓜。

可是她又觉得,那活太累了,真的,太累了,她绝对干不动,一趟趟身背倭瓜下地窖,她爬几趟就得累趴。

宋茯苓领着钱米寿就走了。

小姐弟俩来到了河边,发现河边也很忙,对岸在修桥,她们这伙是富贵叔他们在运倭瓜,又来回划木筏子,她都担心富贵叔脑震荡容易在船上晃悠吐了,一天划船来回往返好几十遍。

宋茯苓找了一个相对僻静的地方,让钱米寿捡些树枝子,然后她拿着土篮子在河边抠泥巴,抠了好多泥巴放进土篮子里。

“姐姐,抠泥巴作甚呀?”

“姐姐带你过家家,今个我教你用小泥巴捏出碗、烤盘子。”

钱米寿皱着小眉头,像看智障一样看宋茯苓。心想:姐姐,家里那么多过日子活,你不帮忙干,你领我过家家?

宋茯苓发现被鄙视了,觉得古代小孩就是没童年,不像她们爱玩泥巴:“你不用那么看我,等我给你露一手。盘子和碗算啥,等我给你捏个吹风筒的,到时你不要太崇拜我。”

是的,宋茯苓想自制个吹风筒。

因为她奶烧锅做饭,每次都得趴地上,对着炉口呼呼吹气才能让火旺一些,那不得吹得一脸灰?对身体多不好啊。

最关键的是,奶奶自个吹也就算了,还总让她帮忙烧火。

她也得对着灶口鼓起腮帮子吹风,她才不要呢,她长得这么白,她脸上抹小灯泡护肤品,总那么吹炉火,抹啥皮肤也会变差的。

为了省事,宋茯苓决定开动脑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