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我娶了美强惨戏子(女尊) > 第11章 第十一章

我娶了美强惨戏子(女尊) 第11章 第十一章

作者:有趣的灯灯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1-16 21:19:29 来源:文学城

若是书上那些之乎者也,诗词文章,堂下的学生不乏背得滚瓜烂熟之人。

但冯老先生的问题太过活络,大家伙议论半晌,倒也不能给出个明确的答案来。

过了好半晌,见仍是无人敢站起来回答,冯老先生眉头一皱,随便指了个学生道:“张令,你平日里书读的还算不错,你来回答。”

这名唤张令的女子是冯老先生最喜欢的学生之一,平日里读书还算刻苦,脑子转的也快,她一听先生唤她,知晓是先生看重她,颇为沾沾自喜地环视一圈周围,随后起身,先恭敬地朝冯老先生作揖,一情嗓子便道:“回先生,这事,依学生看,原因只有一个,那便是当今圣上体恤男人。”

这话一出,众人皆是摸不着头脑,三三两两窃窃私语,冯老先生不易察觉地皱一下眉道:“你继续说。”

张令轻咳一声,随后道:“大家要知道,成亲对咱们女人,也没什么好处,还要平白无故多养个人,这岂不是件麻烦事?圣上却体恤男人愚笨无能,各个都没能力养活自己,所以,才规定了壮年女子都必须得赶紧成亲,好把这些男人娶回去享清福!若是没有这规定,多少男人要饿死在街头!”

她这一番解释下来,在场有不少书生皆是赞同,纷纷附和道:“张姐姐说得极是,我每日出门读书前,看见我家那懒夫郎便心生羡慕,我日日在外读书,他倒是好过,给孩子喂喂饭就行,日子简直是快活似神仙。”

“确实如此,张姐姐这一番解释,倒是极对。”

冯老先生还未作什么评价,就立即有书生站起来反驳道:“在下倒不这么认为,咱们圣上是女子,同为女子,怎会出那些体恤男人的规定!你这一番解释若是敢写在县试的答卷上,那必然只有落榜这一条出路。圣上当年还是皇女时,便是先成亲,建小家,而后才在朝堂上任职,有一番作为的,故而她要天下女子都效仿她,意在勉励各位,怎么会与男人有关!”

这话也是“颇得人心”,堂下不少人都点头称赞,道一句当今圣上用心良苦。

两方人谁也不服气谁,一时之间吵得不可开交,如同炸开了锅似的。

王鹤今日来的迟,前边早已坐满了人,又瞧见吴林坐在后头,便选择同她坐到一处去,她自己听着这些议论,心中摇摆不定,侧头看见吴林一直沉默不语,也无人与她一道讨论,便好心地凑近,同她一起探讨问题道:“吴姐姐,你觉得,哪位说得更有道理些?”

吴林听她讲完话,瞥一眼吵到脸红脖子粗的众人,思索片刻,低声道:“哪个都不大赞同。”

她这话声音虽小,可坐在她前头的人却是听得清楚,这坐在前头书生与嘲笑吴林的人同为一伙,有心想看吴林出丑,听见吴林竟然敢说出“哪个都不赞同”这番话来,眼睛一眯,便开口大声说道:“吆,吴林,你倒是厉害,既然你哪边都不赞同,不妨说说你的理解,也好叫我们开开眼!”

她这一喊,堂内的吵闹声戛然而止,张令等人听见这话,先是不可置信地瞪大双眼,随即一齐瞪向吴林。

她一个多年落榜的童生,是怎么敢说出这样的话来的?

张令不屑地一笑,一下子便将方才反驳她的人抛之脑后,继而转向吴林道:“吴姐姐既然有自己的想法,便不要藏着掖着,光明正大地站起来探讨一番,也总比坐在底下,做那只会说人坏话的小人要好。”

有人起了这个头,书生们自然便将矛头转向了吴林,催促她快些起身。

这无关侮辱,不过是学业上的争吵,冯老先生一概不管,她只顾着低头品茶,等着学生们作答。

催促的声音愈来愈多,已到了止不住的地步,吴林抬眼看向众人,默不作声地将椅子往后一挪,起身站好。

王鹤没想到自己好意的一句问话,竟然还给吴林带来这样的麻烦,此刻正焦急地不知该如何是好,见吴林竟然还真的起身准备作答了,惊得悄悄拉住她的袖子小声道:“吴姐姐,不回答也不要紧,她们就是想看你丢脸,你赔个不是,这事便算过去了。”

吴林倒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对她的叮嘱一笑而过:“不要紧,正巧此处,我大约知道原因。”

知道该如何解释?如此难的问题,吴林她当真知道?

这可不是什么算术,不是能轻而易举算出的东西,再加上王鹤两日家里有事耽搁,都未来得及去帮吴林温书,因此心中更加不相信,吴林能道出个一二来。

她再想劝阻,可周遭的目光已然都转向了吴林,由不得她多说一句,王鹤也只好一抹额头上的汗,坐立不安地抬起头等着吴林做出解释。

冯老先生放下茶杯,抬头便瞧见吴林还真的站起来了,眉头一扬,微微有些吃惊,随即手一挥道:“都站起来了,那就说罢。”

反正都说不到点子上,那说得再烂些,也就无妨。

吴林先是学着先前张令的样子,在回答前作揖,随即道:“我认为,四年前,当今圣上的这条规定,要与五年前我国北境发生的水灾有关。”

她这三日闭门不出,将几本书翻阅了一遍,其中包含一本《国民要术》,书中就正好讲到过五年前发生的那场灾祸。

冯老先生听见她说的话,眼中闪过丝异色,见堂下的众人似乎要不分场合的开始起哄,便正色道:“都闭嘴!吴林,你继续说。”

吴林停顿一下,方才继续道:“五年前的冬天,北境的月牙江突发水灾,洪水决堤,使得百姓夫离子散,家破人亡,然而,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不到半年的时间,北境突发鼠疫,数以万计的平民不治而亡,连接的灾害使得我朝直接少了将近三成的人口,动摇国之根本,民心揣揣不安,朝廷动荡,一为尽可能快速地繁衍子嗣增加人口,二为转移百姓们的注意力,第二年开春,圣上便推出了这条颇具争议的明文规定。”

事出皆有因,哪有什么体恤女人,体恤男人的,国政不是儿戏,必与民生大事息息相关。

吴林在现代考公的时候,便知道这番道理了。

书堂内安安静静,吴林见没人说话,交代一句:“我说完了。”便自顾自地坐下。

书生们仍是大气不敢出,五年前的水灾,她们也都知晓,可到底不是发生在周遭的事情,故而并没有太在意,只管蒙头读书,背好文章,却从未将这一切联系在一起过。

她们甚至都不太清楚,吴林说的,到底是对还是错,只觉得,还颇有道理的样子。

冯老先生迟迟说不出话来,她只能打量一番眼前瘦小的吴林,心中暗道,士别三日,原是真的需要刮目相看!

这必然得是将书理解了个透彻,才可相互运用联系,作出答案来,这吴林怎么回去成个亲,再回来,竟完全变了个人似的,就像是开窍了一般!

见她已经坐下,冯老先生方才感慨着开口道:“不错,你说的半点不错,你说的,确确实实是正解,当年一事,圣上不得已出此下策,实则是用心良苦啊!”

吴林竟然说的全是对的!

众人脸上皆是挂不住了,王鹤张大了嘴巴,悄声问道:“姐姐,你是如何知道这题的答案的?”

吴林看她一眼道:“我前两日把书都翻了一遍,便知道了。”

王鹤像是看个陌生人一般,颇为震惊地上下打量吴林,心想她自己也翻书,怎么就没找出个答案来呢?

吴林,难道不是个读书的草包吗?

这一番解答。。。她是个草包?

张令有些拉不下脸来,回头狠狠瞪了吴林一眼,她还想为自己争几分面子,便道:“不过就是个水灾,这规定我瞧着县试里也出不到,答出来也算不得什么。。。”

她话还未讲完,冯老先生却突然狠狠一拍桌子,怒斥道:“什么叫不过就是个水灾?你可知道,因着这水灾引发了多少事与朝廷争端?当年的魏国公案,你可晓得?就为了这件事,京城上下死了多少人?皇城内外,血腥味整整三日不散!月牙江至今还是年年灾害不断,你竟觉得这是小事?”

张令一愣,怕得赶紧低下头来,她从未被先生这般训斥过,一时之间窘迫的很,低着头半晌也不敢吭声,只斜眼恶狠狠地望了下坐在最后边的吴林,心中暗暗记下了这笔账。

大约是提到了魏国公案这几个字,满堂的书生大约是想到了什么,瞬间都变了脸色,书堂里再次静若嘘声。

吴林听见这话,忽然有些好奇,她翻过的书中不乏近十年的朝廷纪事,但竟是没有一本书讲述到此事的,她若想通过原主这个土著的记忆了解到当年事,就必须得翻过整整五年的琐碎记忆找到此事,耗费的精力过大,实在是不划算,因而,她想通过旁人对此事了解一二。

“王妹妹,你可知道,当年的魏国公案,到底是件什么事吗?我翻书读不到,想也想不起来。”

听见吴林问话,王鹤却是瑟瑟发抖,摇头直打哆嗦。

“还是不知道为好,不知道的好。。。”

——

晌午过后,春光明媚,暖意融融。

田野边的小路上到处都是商贩,趁着天气回暖,出来做点小本买卖。

只需将一张旧布往地上一滩,摆上物品,便可吆喝叫卖,赚得一点饭钱。

卖货的多是乡下男子,没那么多规矩,不像城里的男人讲究礼数,皆是抛头露面坐在摊前,闲聚在一块唠嗑,可嘴上聊着家长里短,眼睛却都望向不远处一抹湖蓝色的身影。

那男子身形高挑,穿着一袭蓝色的衣,头上戴着顶素纱帷帽,让人看不清容貌,手中拎着个盖着白布的竹篮,脚步轻盈,惹人频频注目。

“这是谁家的夫郎?”

有男子斜着眼嗑瓜子说道。

“不清楚,蒙着脸,谁看得见。”

也不是所有人,都认识这刚来几天的新人,更何况他还戴着帷帽。

身后传来阵阵窃窃私语,魏亦明侧过头听了一耳,发觉还并未有人恶语相向,倒也不作理会,只管往前走去。

这一路上,小摊边卖的货品种类五花八门,叫人目不暇接,可魏亦明并不多关注,只走走停停,末了,在一个卖绣品的摊子前停下脚步。

这卖绣品的老板是个中年男子,他摊子上的绣品质量一般,故而生意也不算好,一个上午都没有客人,此刻他正打着瞌睡,可摊前却突然一阵浓浓的甜香味,他嗅着那味睁开眼,便瞧见个头戴帷帽的男人停在他面前。

他一擦打鼾流出的口水,打量一下眼前的男子道:“买绣品?是要给自家妻主买绣品不?”

谁给她买绣品?魏亦明轻哼一声,随即开口问道:“您这既是卖绣品的,那是否也收绣品呢?”

有的摊子会收许多夫郎自己绣的绣品,再翻一倍的价钱卖出,既卖,也收。

男人看一眼他手里的篮子道:“收不收,那也要先给我看一看,方才能做决定。”

魏亦明没有犹豫,俯身将篮子递过去,随后掀开那盖着绣品的白布。

老板扫一眼,顿时眼前一亮:“这样好质量的绣品,倒是少见了,你是哪家的夫郎,手艺如此好,我倒从未见过。”

听见这样的夸赞,魏亦明倒也高兴,抿唇轻轻笑了下,他从小就精于男红,绣一些小帕子不在话下,吴林要他在三个月内挣到一两银子,他能想到稍微稳妥些的办法,便是卖绣品。

“谢谢夸奖,我刚搬来村里呢,我是吴林家的夫郎,嫁过来也没几天,您恐怕不认识。”

想到可能要做足足三个月的生意买卖,魏亦明便把自己的身份如实告知。

听到吴林的夫郎这几个字,男子的脸色陡然间变得不对劲,径直将手中拿着的绣品扔回篮子里。

宝们,因为榜单的缘故,明天不更新,后天继续连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十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