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我们终将死于太阳 > 第16章 风锁玉都 (四)

我们终将死于太阳 第16章 风锁玉都 (四)

作者:今昔逢云有雨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3-20 20:43:47 来源:文学城

□□的宫殿周遭种了排垂柳,烟粉色纱帐悬在镂空窗花前,伴着倦柳一同摇曳。

玉津城有无数的高塔,上面分别悬着十二枚不同声响的钟,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时辰。

侍钟令爬上玉津最中心的那座高塔,理了理帽子,心中仔细默念着,直到时间到了的那一刻,他转身收到同僚的指示,敲响子钟。一钟鸣,群钟应,钟声如同涟漪在城中荡漾扩散,飞入熟睡的万户千家窗户之中。

如若有人尚未安睡,那个人心中一定会默默浮起一句话:“已经子时了啊,竟然是新的一天了。”

而再抬首看天上那高悬的太阳,长命不衰,从来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也许也不是完全没有,闻霄觉出,现在越来越热了。

或许是她坐在君侯面前太过紧张,又或许是真的热气逼人,闻霄现在跪坐在蒲团上,汗流浃背,薄衫湿糊糊粘在背上。

现下旁人全都散去,只剩下闻霄与君侯两个人。没那么多审视的目光盯着她,她反而更紧张。将她逼疯并不需要众人的口诛笔伐,君侯一个人的威压已经足矣。

她坐在君侯边,甚至能闻到他身上的气味,像是森林里年迈的巨木。

闻霄不知道该拿什么去面对君侯这样的人物,但杳杳钟声确实让她想起关于君侯的花边新闻。

君侯姓钟,全名并不知晓,但从闻霄出生的时候,君侯就已经是君侯了,就像在他们这一代人呱呱坠地的时候,太阳已经是太阳了那般。

没人知道君侯出自哪个世家,也没人知道君侯父母从何营生。大家只道君侯是哪个州或是部落的贵族养出来的人物,毕竟小门小户并没有登上君侯高座的资格。

据说,当然,只是据说,君侯有一位妻子,来自京畿,是某个权贵的掌上明珠。这是破天荒的事,京畿人是不屑于与七国的人通婚的,但君侯还是和那位神秘的女性结为了夫妻,并育有一女。到如今,那位妻子已然病逝,对于她的身份众说纷纭,流传最广的是京畿先王的小公主。

这是无从考据的,本着严谨的态度,君侯驸马论闻霄并不相信。

除此之外,君侯女儿的踪迹也为人乐道。并没有留在玉津享受父亲带来的荣耀,她远嫁羌国王室,成为了一名和亲公主。

她远嫁的那天,满城绿柳飞絮,朦胧了人们的双眼。大家只看得到少女的十里红妆,看不清楚少女的泪滴。

那天以后,偌大的大风宫,只住了君侯一个人。

高处不胜寒,他身边的人来来去去,终于成了孤家寡人。

回忆到此结束,闻霄暗自揪着衣服角,等君侯发话。

君侯道:“提拔你的名册递上,估摸过几日京畿会有使者来,宣读你天裁结果的时候,也会为你授官。”

闻霄悄声道:“不是您授官吗?”

君侯淡笑着摇了摇头,“你也明白右御史的意义,下一任君侯怎能由我授官。”

毕竟,连君侯自己都是京畿授官。君侯是大堰国的君主,是京畿的臣民,阶级身份清楚明白。

但闻霄是万不敢就此认了,战战兢兢俯下身,发丝从肩头滑落垂在君侯的足边,“君侯,闻霄只是祈华堂一个小小的文官,没有造福于民的丰功伟绩,也没有济世救民的才能,可谓是无才无德,实在是不敢得此殊荣。”

“做右御史,现下很忙的。”

君侯并没听闻霄那些迂腐的场面话,捻着杯子浅饮了一口,轻了轻嗓,将跪作久了的脚伸出来,宛若在亲人面前那般熟络。

君侯继续道:“祭祀在前,祭场尚未建成,祭品也筹备不好,辛昇是能干,一个人终究是忙不开的,你要多多帮衬,不明白的就问他,他面相虽然凶,人其实很不正经的,你不用害怕。”

闻霄不敢应声,伏久了胳膊有些打颤。

“除此之外,上传下达,侍候听政。如今为方面筹备祭祀事宜,百官同住大风宫,宋衿说得对,这么多官员泱泱杂杂挤在这儿,免不了摩擦。就说你们祈华堂和隔壁祈明堂,已经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你要从中周旋,免得大家之间生了嫌隙。”

闻霄低声道:“祈明堂皆是些武官,从的又是刑事之职,我怎么能和他们说得上话呢?”

君侯拾起闻霄的手,轻轻将她扶起,“你是右御史,于我,于远在京畿的大王,你是臣;于他们,你代表了我,亦是君。他们若是不听话,斩了便是。恰好现在祭品的事令人头疼,咱们看看谁想来打头充数。”

闻霄不自觉哆嗦了下,眼前浮现的是自己那葬身石像之中的父亲。

渎神者成为献祭给神明的祭品,这已经是莫大的讽刺。

“我怎能肆意对各位大人……”

“闻霄!”

君侯讲话的语调素来不高,但沉沉的听起来十分有分量,“这是作为君侯必须要做的。你要有威严,懂权术,有野心,让他们都生惧怕,朝纲才能清明。”

兴许他意识到自己说重吓到闻霄了,语调一转又道:“当务之急还是祭品,这是当真耽误不得的了。过阵子京畿的人下来免不了还要催促,你先忙这个。”

宫室一旁摆了个漂亮的小摆件,是铸铜司造出来的小玩意,精铜铸造,内有流水和齿轮,运作之下能形成汩汩细流,就像宫殿外山崖的缩影。

流水声碎在耳畔,闻霄良久不言,君侯也安静等她说话。从这一时候来看,君侯当真是没什么架子,并非时时刻刻都端着君侯之威的人。

仔细想想,他说的帝王权术也并非全无道理,只是右御史的位置太过龃龉。于君侯来说,闻霄不能过分妄为,不然会受到君侯的忌惮,于百官来说,她也不能无所作为,不然跌落此位如同葬身深渊。夹在中间前后皆不能是最难的,更何况,闻霄还有自己的抱负。

“君侯,我能不能问您一个问题。”

君侯宽和道:“问吧。”

“您为何提拔我,我父亲已然是罪人,我受您提拔,您不怕是养虎为患吗?”

闻霄的光明磊落恰好剥开君臣之间那层最厚重的窗户纸,她的毫无野心,与他人的野心勃勃成为鲜明对比。有了这份虔诚,往后的日子她能在右御史的位子上安稳无虞。

君侯却望着她的双眼道:“你自己想想?”

闻霄便犹豫着说:“听闻在远方的海侯部落,海港在战争时候被羌国劫掠,渔民只能绕道走远路去其他州部,船上的鱼往往撑不到上岸,便已经全部死掉。在这之中,有一个渔人的鱼却总能活蹦乱跳地回到港湾。”

君侯眼角笑意愈甚,等闻霄继续说。

闻霄顿了顿便道:“因是这渔人往船中投入了那些鱼的天敌,生存威逼下,它们反倒活跃起来。君侯提我做右御史同理,是想要我刺激这一潭死水的朝堂,趁着百官同居大风宫的机会,整顿朝纲。”

“你很聪明,你父亲教的很好。”

若是只有前半句,闻霄也就安然接受了,然君侯偏偏要说后半句,闻霄难免吓得又要伏身。

君侯衔住闻霄的手。

他的手摸上去分外粗糙,是有些老人味的手掌了,可见这高位并不好坐,催人白发早生。

君侯起身,闻霄只得跟着起身,随他走向宫殿后侧。

“闻霄,你说的很对,但并非全然这个原因。”

话罢君侯推开后侧的门。

门后应当是君侯自己的小庭院,他喜欢种种菜什么的,留出块地给自己自娱自乐,打发时间。极少有人踏足这片庭院,大家都怕看到君侯享受于贱民农事,因为这不是简单的农事,而是君侯的孤寂。

君王孤寂,是最不堪目睹的。

然门后并非是闻霄想象的整齐菜园,只有一棵朴素的垂柳,在日光下盈盈发光。垂柳下是一座新坟,与闻霄遥遥相望。

本该是大白天,闻霄却仿佛回到了大寒山,太阳坠落,万物陷入沉静的黑夜之中,那坟冢带有黑夜的凄冷,只是遥遥一眼,已然心痛如刀割。

“闻霄,这是你父亲。我虽保不住他的尸骨,但却也能偷偷给他藏一个坟冢。”

闻霄却道:“请君侯治我的罪。”

“你何罪之有?”

“闻霄说的,是自己马上要犯下的罪。”

话罢,闻霄卸下头上的木簪,撩开衣裙前袍,跪在坟冢面前。

垂柳茵茵,她眼中的泪意一点点渗出,重重拜下去,行的是一个规矩标准的祭拜礼。

三拜礼毕,闻霄踉跄起身,转身望着君侯,流水从她脸颊滑落,低落在湿润的土地上。

闻霄再次跪下,对君侯道:“既见父亲,做子女不能不跪,但请君侯治罪。”

如若将她投身于石像,未尝不是一种解脱,但闻霄相信,君侯不会治罪于她。

果然,君侯道:“起来吧,好孩子。”

闻霄露出茫然的神情,君侯扶她起身,“我若因此降罪,我在这里立闻缜的坟冢,是不是也要治罪呢?”

“闻霄不敢。”

君侯顿了顿,眼角竟然也泛起红晕,“闻霄啊,闻缜不仅仅是你的父亲,他是我们大堰的肱骨之臣,是……我唯一的挚友啊!”

隔着石碑,闻霄仿佛能看到父亲一生的跌宕流离。

日上柳梢,新坟前君臣立在那,说着过去的故事。那是子女们都不会听过的事,是父辈人年少轻狂的岁月。

情到浓时,君侯擦了把泪。

“闻霄,你在宫里住着,要记得我们是一家人,真正的一家人。我会替你父亲照顾好你的。这是我对闻缜的一点愧疚,你……成全我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