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我来自大明辽东 > 第430章 登辽巡抚加太子少保衔

我来自大明辽东 第430章 登辽巡抚加太子少保衔

作者:道觉亦糯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26 01:45:54 来源:转码展示1

天启还将这支军队的名字都给想好了,就叫“天子少年军”,因为成年人的学习能力已经定型,要想在数月之内创建一支敢战可战的军队来,非少年不可。

少年成军,也是重真所孜孜以求的。但他觉得叫作“少年天子军”来得更加合适一些,天启当时就觉得他这是在羞辱自己,斜睨着他道:“朕已奔向而立,何敢再称少年,要不你来当这皇帝,那么‘少年天子’之名,便名副其实了。”

重真大笑着摆手:“不不,臣弟尚未做好准备,恳请吾皇再坚持几年。”

“你才再坚持几年呢,你全家都……”天启忽然住嘴,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然后,兄弟俩再一次相视大笑,比之任何时刻都要开怀,都要豪气干云。

因为,他们正在谋划的这件事情,将关乎历史走向,甚至可以说是创造历史。

“对于创建‘天子少年军’,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没?”墨迹逐渐干涸,重真望向周遇吉等人道,哪怕拥有一颗聪颖的头脑,他也向来都是集思广益的。

周遇吉抱拳道:“殿下无需事事都亲力亲为,就将此事交给我们吧。”

重真笑道:“古人云养兵千里用兵一时,其实培养将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周遇吉憨憨地抓抓后脑勺道:“殿下谬赞了,属下必定竭尽全力。”

重真点点头道:“理应如此。那么你且说说,该如何挑选少年军的士卒呢?”

周遇吉情知少年军的前缀挂着“天子”二字,又是第一支以火器为准的军队,必定十分慎重,蹙眉深思片刻,才道:“属下以为该从寒门之中选拔士卒。”

“寒门士卒吃苦耐劳,必定能人所不能。”重真认可,又看向黄晓腻道,“小贰,你觉得呢?”

“啊?我?”黄晓腻习惯了默默受教,尚是首次受到垂询,一时紧张,如临场的考生般头脑一片空白,曾经无数次在心内推演的腹稿,全都忘记了。

“小贰你别怕,好好想,慢慢说,你可以的。”周遇吉拍拍他的肩头鼓励道。

在这个团体中,众人都仍习惯以原名称之,认为“小贰”这个名字很可爱。

黄小贰虽已历经数战,由辽东辗转西北,战斗经验极其丰富,眼界也颇广阔。

但是实际上,也就是个十七岁的少年。

他的那张少年糙脸羞得通红,但在周遇吉的鼓励之下,最终还是挺直了胸膛直面重真的炯炯目光道:“属下认为,寒门士卒勇则勇矣,然从无到有最是艰难。比如说属下,若非殿下提携,至今都仍是鏖战辽东的一介大头兵……”

黄晓腻说着还偷偷看了眼周遇吉,认为自己驳斥他的想法,很不好意思。

周遇吉却仍旧由衷地笑着鼓励道:“众人拾柴火焰高,你继续说,加油。”

说着还抬起手握了握拳,这是重真鼓励他们时最常用的动作。

黄晓腻受其感召,终于放开了胆子道:“属下觉得若少年军全部都从寒门之中选拔,则未免太过偏执。锦衣卫确实跋扈,三大营也以懒散出名,早就中看不中用,但属下觉得其中还是有着诸多好苗子的,若全然弃之不用,未免可惜……”

重真继续鼓励并且引导他道:“所以你的意思是……”

黄晓腻做了一次深呼吸,才道:“属下斗胆请命,与周大哥各执令箭,为天子严格筛选少年军士卒,务求精益求精,乃至于宁缺毋滥。”

重真目露赞赏道:“你既领会了‘兵在于精而不在于多’的道理,还懂得了如何去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这段时间,我确实没有白带你。”

重真说着又看向了袁七。

袁七挺直了胸膛虎着脸洪声说道:“锦衣卫、三大营、寒门,咱三一人负责一块地儿,刚刚好。属下最是耿直,就负责三大营少年军士卒的选拔好了。”

重真大笑道:“三大营就是需要你这样的悍将去冲冲傲气,如你所愿。带上十五,还有十三。十三,他的腿好了吧?”

袁十三从门外探进头来道:“好了好了,早就好了,夜间爬墙都不在话下了。”

“哦?你又去爬哪位小嫂嫂家的窗户了?”重真坏笑道。

“没有没有,殿下,俺就是开个玩笑。”袁十三说着就连忙把头缩了回去。

众皆大笑之中,唯独周遇吉笑得坚毅而柔软,道:“寒门取士虽然是我提出来的,但是锦衣卫跋扈骄横,还是由我负责吧。小贰,你觉得呢?”

黄晓腻抱拳道:“多谢周大哥。”

“客气。”周遇吉随意地笑了笑。

重真最欣慰的便是底下的这帮兄弟无需自己耗费精力去平衡,他们自己就能根据局势和自己的能力,找到那个让所有人都能发挥最大功用的均衡点。

每个人都在为着既定的目标而努力着雷厉风行,却又相当宁静,而不是像东林或者阉派操纵朝堂时那样,经常为着一些蒜皮小事而推诿掣肘,暗流汹涌。

重真就好比一颗历史河流中的小石子,这颗石子不但有着堵截蚁穴的作用,还能够净化河水,洗涤人的心灵。

信王府与紫禁城因着他的存在,从而变得宁静悠远。

淡薄才能明志,宁静方能致远。

相比于信王府的宁静,外界却因天启一道又一道的圣旨,从而频繁哗然。

若说“起复袁崇焕任辽东巡抚”等一连串关乎人事调动的旨意,掺杂于“杨鹤入阁担任首辅”的惊人哗然之中,还无法让人感觉到天启的手段也堪称凌厉。

那么,“擢升登莱巡抚袁可立为登辽巡抚,加太子少保衔,领尚方宝剑,节制东江军镇”所产生的效应,则隐隐有着盖过“杨鹤入相”的趋势。

有一点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那便是无论东林多么义愤填膺,这些旨意一经颁布便被落实,并且以京师为中心向着整个大明天下急速传递,人人皆知。

几多欢乐几多愁,然而总的来说,好人都比坏人多,志士总比孬种多。

哪怕是在17世纪这个小冰河现象加剧,人人焦虑,社会即将动荡的时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