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我来自大明辽东 > 第299章 天启皇帝:有话快说 有屁快放

其中一人,惊疑不定地指着“汝钦”宝剑,却看向黄重真颤声问道:“此……此乃世宗皇帝赐予胡宗宪于东南平寇的尚方宝剑?”

黄重真傲然说道:“正是。”

“居然,当真是尚方宝剑!”

有官员又嫉又恨,戟指喝道:“为何会出现在你的手中?”

“因为吾乃东南第一幕僚徐渭徐文长之嫡传三弟子,李如松乃是吾的大师兄。”黄重真继续傲然说道,本以为纵然不能惊呆一片,也能收获几声赞扬。

却万万没有想到,全场静默,乃至于还有几声很轻很轻的嗤之以鼻:“幕僚?还东南第一?呵呵,好牛叉哟……上得了台面么?李如松?李成梁?呵呵……”

黄重真绝不允许有人侮辱自己最为尊敬的长辈,因此立刻便勃然大怒道:“我师尊虽只一介幕僚,然先襄胡宗宪御寇,再助李如松平壤,如何上不得台面?”

有人小声嘀咕道:“你不是拜了袁可立为师么?怎么又扯出一个徐文长来?”

他自以为隐藏得很好,却不想黄重真立刻便盯着他道:“我五岁生辰那年,恰逢奴酋骤袭抚顺,屠刀之下,幸存者寥寥。若非师尊拼着性命将我救出,又于极北之林倾心栽培十一年,便没有尔等如今看到这征辽副将黄重真。

于我而言,师尊的授业培育之恩,不下于父母之生养。师尊仙逝,我奉其之名南下西进,血刷镇北耻,诱敌出城破抚顺,深入沈阳会奴酋,锦州设伏诛卡伦。

历经千难万险,最终抵达宁远,归入袁帅麾下。与其豪取宁远大捷,勇闯觉华惨胜,谍战后金之后方回关宁便又入关历练,何曾有过丝毫的停歇。

观摩登莱军营之时,幸得袁公赏识,欲收我为徒,我速来仰仗袁公高义,拜其为师且蒙其赐予表字曰‘斯民’,取‘道觉斯民’之意,有何不可?”

黄重真一番据实而又惊心动魄之言,顿时便将那几个含沙射影的东林官员,噎得哑口无言。

能做官做到进入太和殿议事这个位置,不管其品行如何,哪个不是人精。

自然听得明白他的言外之意:“家师与某为着大明出生入死,尔等苟于京师,又做过些什么呢?”

阉派也好,东林也罢,内心定然是不服的。

然而,他们有任何一样拿得出手的功绩,可以去与之比肩,从而反驳么?

没有!

既然没有,那就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了!

但东林也好,阉派也罢,是不可能被这寥寥数语而吓倒的。

这群杠精眼见讥讽不成,立刻便有另外的靠后的官员站出来道:“纵然如此,此剑乃是世宗皇帝赐予胡宗宪平定东南寇乱之用,其上所刻也是‘汝钦’二字。

你师尊徐文长就算确为东南第一幕僚,又确有襄助李如松平壤之能,又栽培出了你这样的少年英杰。然一码归一码,其偷盗尚方宝剑之罪,也是不可赦免的!”

黄重真情知要在言语之上让这群东林官员臣服,是没有可能的,或许最好的办法确实便是利刃出鞘,钢刀加身,才有可能让之跪地乞求,乃至乞降。

就像李洪基进京时那样,不服?便打到他们服!

多尔衮更是决绝,不服?那就杀了!

然而,黄重真偏偏是个喜欢迎难而上的,闻言竟顺着那官员的话茬儿道:“所以我今天来向皇上请罪了呀。”

他说着便面向天启,单膝跪地,将“汝钦”宝剑托过头顶,大声说道:“皇上,我师尊活了一百零五岁,如今已然作古,还请您赦免了他的偷盗之罪吧。”

这番避重就轻,还理所当然之不要脸本事……

东林官员听了,鼻子都差点儿气歪了。

阉派官员如崔呈秀等人,也赫然觉得此子的不要脸程度,已远超自己。

唯独李标来宗道等几个鲜有的中立清流,觉得分外有趣,忍不住哈哈大笑。

天启也被逗乐了,摆摆手道:“起来吧起来吧,不就一柄尚方宝剑么?多大点事儿啊!众爱卿若是想要,尽管问朕开口便是!袁崇焕那家伙不就想要么?只是朕没给罢了!”

这貌似前言不搭后语之言,大概也就黄重真以及与袁可立相交莫逆的李标来宗道等人,能够洞悉其中之玄机。

争斗甚酣的两派官员,口中山呼“万岁”,内心却是极度鄙夷的。

黄重真觉得天启的精神似乎不是很好,似乎有点儿迫切地想要早朝快点儿结束,短暂沉默滞后,竟由他主动开口道:“刚才说到哪儿了?”

黄重真可不像两派官员那样,推诿扯皮起来,便连皇上的圣体都不顾了,闻言当即抱拳说道:“回皇上,方才谈到微臣的那道见识粗浅的奏疏了。”

“哦,对对。”天启恍然,微微探身道,“蝗虫爱卿的意思是?”

黄重真道:“如今之关宁防线已堪称铜墙铁壁,辽东虽既无经略又无巡抚,然我关宁军在三大总兵的通力协作之下,正在加固既得的辽西平原西侧。以关宁锦防线为后盾,以左右二屯及小凌河防线为基点,以大凌河堡为锋矢,力求尽快挺**原南侧之西平堡。然后东渡辽河三岔河,收复辽阳,将已收复的辽东半岛及辽南部分海疆,于陆地之上连成一片,从而再次对建奴形成包夹之势。”

黄重真说到这里稍稍停顿了一会儿,无论阉派还是东林院派,至少表面之上都是希望辽东迅速平定的,因此无不郑重其事地微微点头。

李标来宗道等真正心系家国天下的清流,更是目露赞赏,频频点头。

天启更是神情为之一振,欣然说道:“爱卿快请继续说。”

“诺。”黄重真应声又道,“因此微臣斗胆,还请皇上将这一百万两银子一分为数,继续修筑加强蓟辽防线之喜峰、古北、大安,乃至马兰峪等长城关卡。”

天启轻蹙眉头,略显不悦道:“是这些关卡的将士托你来问朕提要求的么?之前不是已经拨过十万两银子了?”

黄重真心道“伴君如伴虎,古人诚不我欺”,面上则叹道:“杯水车薪呀,皇上。”

天启瞥了一眼魏忠贤的位置,后者虽未看到皇帝的眼神,却微微点头。

这默契程度,又让黄重真一阵感慨:“真不愧为大明君宦界的最强cp。”

天启这才轻轻点头道:“也对,都是朕的子民,同是替我大明戍边,可不能厚此薄彼。没理由辽饷有求必应,蓟饷却一毛不拔。黄立极、崔呈秀……”

二人即刻出列,抱拳躬身道:“微臣在。”

“着你二人负责此事,务必亲力亲为,不得有误。”

“诺。”

“蝗虫爱卿,你还有其他的请求么?”

“众爱卿可还有事?”

“皇上,微臣有事启奏。”

“别奏了,下次再说吧。”

“回皇上,微臣此奏,乃是关乎征辽副将军黄重真的,故不得不奏。”

“他就是个副总兵,也就是你们眼中的无良丘八,至于这么揪着不放么?”天启对于殿下的这帮文臣,尤其是小强般的东林官员,当真是无语而又无奈。

然而事关他所最为关心的大蝗虫,便又耐着性子道:“准奏,快说。”

黄重真通过天启的这番操作,认定他的帝王分值已远超及格线,正向着良好进发,也证明了《明史》的记载,确实是具有一定误导性的。

“只是皇上那身体……”

黄重真隐隐觉得天启之所以想要匆匆结束朝政,除了他本人确实挺讨厌此类表面之上家国大义,内里却尔虞我诈的政斗之外,身体也是一个极大的因素。

黄重真没有扁鹊的功力,隔着这么远的距离,还看不出天启的病症具体所在。

但深谙人之心理的他可以看出,天启至少患有一定程度的焦虑症。

并且从其无意识中展现出来的表情以及小动作来看,其程度还挺深。

“这倒是挺麻烦的……若是焦虑症再加上心脾两虚,乃至畏寒肾虚,难搞哦。”黄重真摩挲着胡子初长的下巴,一本正经地想到。

然后他便转身,神情恬淡地斜睨着那个出班的官员:“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说实话,他也很想看看所谓东林院派还会从何处入手攻讦于他,由此推断这帮在明末历史上留下了厚重一笔的拉帮结派之徒,其战斗力究竟如何。

“你……一介丘八,让你来太和殿内议事,当真是有辱斯文。”

那外放便是一方大佬,于太和殿内却只是一介小喽啰的东林文臣戟指于他,顿时大怒,险些便被带偏,幸得群臣中的一人重重一咳,才幡然醒悟。

这东林文臣便深深吸气,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却仍旧极为愤恨地看着黄重真道:“黄副总兵,某有几个问题想当着皇上与群臣之面问你,还望你如实回答。”

“无量天尊。”黄重真宣了一声道号,毅然说道,“贫僧从来不打诳语。”

天启李标等人以及乐得看热闹的阉派官员,一听这话顿时就乐了。

他这“贫僧”到底说不说谎无人得知,反正嘴铁定是挺贫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