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我来自大明辽东 > 第142章 山海关总兵马世龙

我来自大明辽东 第142章 山海关总兵马世龙

作者:道觉亦糯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26 01:45:54 来源:转码展示1

宁远大捷之后,袁崇焕向朝廷证明了自己与恩师构筑关宁防线,以拒后金的策略是正确的。

大明朝堂有鉴于辽东经略高第与山海关总兵刘麒龟缩入关的行为,一则太怂,徒被天下耻笑。

二则实在是对不起袁崇焕与孙承宗的努力,稍有不慎还会让这好不容易稳住的局势实再次糜烂。

籍此,马世龙莽莽撞撞却又不失敢打敢拼的军事作风,在与高第杨麒之流形成鲜明对比的情形之下,便被朝中那帮挥斥方遒的大佬轻而易举地想起。

于是,在这微妙的时候,被起复坐上山海关总兵这个微妙的位置,便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一件事情。

袁崇焕对于马世龙的到来,并且兼顾蓟辽防线的权利,持不置可否,稍有嫉妒的态度,曾与心腹大将祖大寿分析过,可惜祖大寿不太勤于思考,更不擅长。

于是,黄重真这个既被质疑防备,又被认可重用,既敢打敢拼,又有许多鬼点子的家伙,便顺势进入了袁崇焕的幕僚队伍。

根据黄重真的分析,朝廷的意图无外乎制衡,防备,压阵。

袁崇焕对此感到非常气恼,甚至一度像个受气的小媳妇一样委屈巴巴,黄重真便对其好言相劝,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至少,马世龙也算是一员敢打敢拼的将领,且只是镇守山海关,无法对袁崇焕在辽东的所作所为指手画脚。

毕竟,大明自从被杨镐大大地坑了一把之后,便习惯于将一块地方交由一个人经略的同时,再派个巡抚或者监军之类的过去,原意是既有掣肘制衡,又有相辅相成,现实的效果却往往只有前者。

此举,确实能有效防止地方官员形成藩镇格局之势,却也致使大明的军队战力,处处受到掣肘。

从而明明握有非常丰富的御边经验,却竟然无法遏制逐渐崛起的后金,甚至在“出则为兵入则为民”的部落制军政制度下,一败再败。

大概便连魏忠贤,都被高第这类货色给坑怕了。

于是,便派了马世龙这样一员在关宁军中具有一定人脉与威望的人过来,在山海关这处对大明京师无比重要的九边重镇,形成一道与处子之膜差不多功效的屏障。

袁崇焕被黄重真的趣味分析给逗乐了,于是便破涕为笑,兴冲冲地去与刚刚还称之为**的山海关总兵,书信往来,沟通感情去了。

因此,黄重真虽未与马世龙照过面,却也并不陌生。

于是,当马世龙的目光望过来时,他便不再借由姜镶魁梧的身子做阻挡,很自然地往旁边跨了一步,郑重无比地立正行礼,大声道:“标下黄重真,见过马世龙马总兵。”

是非真伪,一看这逐渐在关宁军中传开的架势,便可知晓。

以马世龙的阅历城府,也不会惊讶于这个脸黑黑的少年兵能认出自己,反而笑吟吟地说道:“你便是黄重真?”

说着,便上上下下将之打量了一边,认可地轻轻点头,道:“手长脚长,精瘦干练,不卑不亢,与元素笔下那只老爱四处蹦跶的大蝗虫,倒是如出一撤。”

元素乃是袁崇焕的字,黄重真对此自然是知晓的,却并不知晓自己的名号竟然这般响亮,不觉弱弱地抱怨道:“我家这位大帅哟,就不能给标下取个器宇轩昂的形容词么?”

“形容词?”姜镶听出了这丝小媳妇儿般的幽怨,立刻低着头缩着脖子憋着笑。

旋又听见马世龙放声长笑,才陪衬着哈哈大笑起来。

“马屁精。”黄重真鄙夷地斜睨了他一眼,自己却也配合着嘿嘿干笑了两声。

便听马世龙将笑声一收,挤眉弄眼地对自己说道:“你不是被元素派去后金蹦跶了么?怎么又蹦跶到这边来了?”

黄重真暗道这位总兵大人还真是个妙人,难怪能被魏党赋予重任的同时,又与袁帅打得火热。

面上却已顺溜地说道:“标下去的乃是沈阳,那可不是后金的土地,只是暂时被占了而已,迟早还是要被我们收复的。

后金的水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深,还是太浅了些,只蹦跶了几下就已见了底,且变得浑浊无比,标下心系大明,于是便回来了。

只是在回程之时遭遇马匪劫道,万般无奈之下,方西进寻求生机,再折道向南,却不想来到了这马兰峪,倒也是种缘分。”

马世龙哈哈大笑,使劲锤了锤黄重真山棱一般挺拔的肩膀,道:“果然什么样的将帅便能带出什么样的兵,你小子比你家大帅还要嚣张几分呢。”

旋又幽幽一叹,道:“收复失地,吾辈做梦都想啊,可后金大势已成,哪有那么容易。”

黄重真笑而不语,因为据他所知,自己所说的迟早,最迟不过三百年。

华夏民族驱除鞑虏的意识便会再次觉醒,以席卷天下之势,将深沉的黑土地与广袤的草原,都牢牢地囊括进来,并以“中华”为国名,组成一只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公鸡,傲然屹立,以嘹亮的声音唱着东方红。

那般伟大,想想都令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啊。

于是黄重真面带微笑,满脸自豪。

马世龙显然很看不惯此类志得意满的样子,立刻便斜眼看着他道:“你是怕再蹦跶下去,便会被淹死吧?蝗虫遇上水,可就蹦跶不起来咯。”

黄重真砸吧了一下嘴道:“后金八旗,八大贝勒,野蛮中隐着阴险,粗犷中藏着细腻,着实不是省油的灯啊。

尤其是黄台吉,其狡诈阴险,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假以时日,必将成为我大明之悬梁大患呀。”

马世龙皱眉道:“你的意思是,黄台吉已成为后金新汗?”

黄重真心中微惊,心想以黄台吉周详的思虑,当会在登上汗位的那一刻,便派出使者,将这一消息送往朝鲜蒙古等地,以壮声势,让自己的汗位变得更加稳固。

大明更是重中之重,毕竟奴酋毕其一生都想得到大明的承认,故而黄台吉承袭汗位之后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帮助父汗完成心愿。

同时,若能让大明不慎之下以国书的形式加以回复,便可造成后金不是大明藩属,而是白山黑水间一个汗国的既成事实。

这,便是极其微妙的外交政治手段,颇为隐晦,寻常人的思维不太会往这方面去涉及。

黄重真因为参与过太多次保护华夏外交大使的任务,颇为熟悉其中的门道,故而能想到此点。

但身为山海关总兵的马世龙,却并没有见到这批使者,这便有两个可能:

一是高估了黄台吉,并未掌握如此简单,却又无比高明的外交手段,便是他的幕僚范文程,也因格局有限,从而未曾涉及。

二是袁崇焕将黄台吉派来的使者拦了下来,且并没有报予大明朝堂知晓。

若是前者,那便是件令人感到高兴的事。然而若是后者,黄重真便暗暗一叹,不由得在心中为袁崇焕担忧起来。

这员誓守辽东的“本部院”,功过是非以及到底能不能守住辽东,暂且不去说,但最受后人争议的地方,无疑便是与黄台吉私底下的书信往来。

或者在袁崇焕的心中,这是周旋,是运营,是无私而睿智的行为。

反正忽悠又不要钱,还能令黄台吉探不清关宁防线的深浅,从而不敢轻启战兵,为大明这条沧桑的巨龙争取舔舐伤口的时间。

内平民乱,外筑防线,逐渐扳回劣势,形成反击之势,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在大明朝堂的眼中,这不是眉来眼去,又是什么?

心念于电转之间想通了这些,黄重真并没有在人精般的马世龙面前透出哪怕一丝异样,而是轻轻叹道:“是啊,那可是个布局高手,奴酋才死没多久,其余贝勒便很快失去了与之抗衡的能力与勇气。

只不过,他使人假扮马匪截道,让我等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一消息送回关宁,报予大帅和总兵您知晓,着实可恨。”

马世龙不疑有他,道:“事关重大,我需立刻回到山海关,与元素商议此事,你与我一同回去吧……只你一人安全归来?”

黄重真道:“哪能呢,差不多都回来了。三桂,三桂,你躲在上边做啥呢?还不快过来见过总兵大人。”

黄重真朝关上吼了一嗓子,便又语气微黯,低声道:“标下与大乐将军三桂将军竭尽所能,却仍有十数人不曾带回,只带回他们的骨灰。此乃标下无能,待回到关宁,便自去向大帅请罪。”

马世龙拍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一双虎目却已然盯在了“蹬蹬蹬”跑下石阶向自己行礼的吴三桂身上。

“小侄三桂,见过世伯。”

一句小侄,一声世伯,可把姜镶吓得不轻,缩着脖子骇然地瞅瞅吴三桂,又瞅瞅马世龙,一双手心在这雪花纷飞的大冷天里,全是汗水。

黄重真也颇为惊讶,暗道难怪你小子平日里这么爱表现,今日却躲着不肯见人,初时还以为是想与关上的小嫂嫂们多温存一会儿呢。

果然,马世龙上上下下将吴三桂打量了一遍,脸上的表情已由惊讶慢慢变作欣慰,道:“吴襄竟舍得将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派去那种虎狼之地,看来真是铁了心要找回一些面子呢。”

说着,又非常大力地拍着吴三桂的手臂,感受到上面扎实的肌肉,点头赞赏道:“不错,比你父亲强太多了。吴家累世将门,能否复起,便权看你是否争气了,好好干,不要让你父亲还有世伯失望。”

“诺!”吴三桂微仰着脸大声应诺,毫不在乎冰冷的雪花飘落在脸上。

黄重真尚是首次看到这个没心没肺的家伙掉眼泪,心中对于他的感官,不由更加复杂了几分。

有熟人,好办事,接下来的事情便非常顺理成章了。

祖大乐乐呵呵地跑过来,不知道他那辈分是怎么排的,竟也对马世龙见了子侄之礼,害得后者又是一阵惊喜,对着这个当年还是个小犊子的壮汉,又是捶打,又是笑骂。

已然能够独当一面的祖大乐,却全都傻乐傻乐地接着。

正当所有人都满脸欣慰地看着三个大男人其乐融融的时候,黄重真却在暗暗吐槽,这三个辽东将门世家的关系,可真够乱的。

马世龙很想即刻启程回到山海关去,一面将这两个小子带回去,一面将黄台吉已然承袭后金汗位的消息,传递给京师,以及正在加紧修筑关宁道,时刻提防着后金再次来袭的袁崇焕和祖大寿。

姜镶却死活不让好不容易来一趟的马总兵现在便走,好说歹说才让他答应修整一晚——毕竟上了年纪了,比不得这些一路风餐露宿,却仍精神百倍的小崽子。

雪,下得越发密集了,雪花也大得犹如鹅毛。

在关上冒着严寒守了一夜的马兰峪守军,终于得到了回营修整的军令,当即排着乱糟糟的队伍,在哨官队正的带领之下,回了营地。

黄重真对此很是过意不去,顾同应的漂亮老婆虽然被小小轻薄了一下,却不是不识大体之人,也着实感激守军的开关之举。

于是振臂一呼,慷慨的顾家庄汉子们,便都将辛辛苦苦带来的猪羊鸡鸭,都贡献了出来。

关上留了值守,伙头兵们磨刀霍霍向猪羊,守军们嫌慢,便帮着捉猪脚,追赶被孩子们无意间放生,从而满关城乱跑的鸡鸭。

一个又一个的火炉子也旺盛地燃烧起来,冷清多年的马兰峪一片热络,便是风雪也掩盖不住。

将顾同应一行在马兰峪的小城关内安顿妥当,顺便将想要跟来的顾炎武安抚好之后。

黄重真便带着得到真传的关宁少年们来到军营,充分展现出了过硬的生存技能,一个个虽无庖丁解牛之能,却也非常熟络,更是连半滴血都没有浪费。

看到那些将嘴巴凑到刀口上去喝血的守军,他便毫不犹豫地上前踹翻,用器皿接住兽禽之血,加点儿盐巴,在扑扑冒着热气的锅里烫熟了,才递还给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