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我靠修仙攻略秦始皇 > 第20章 修撰史书

我靠修仙攻略秦始皇 第20章 修撰史书

作者:见千秋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1-30 16:31:50 来源:文学城

期间,沈渺无事就往御史府跑,查看长安乡,现在应该叫长安县的资料。

商鞅变法后,将各郡县的人口土地统计在册,此举大大减轻管理压力,让秦国能够及时进行战时响应,是相当明智的举措。

历史上,刘邦采用张良计谋,先入关中咸阳后,萧何和没有人其他人一样开始享受,而是第一时间来到丞相御史府,收集秦国的各种档案资料。

曾经作为秦朝刀笔吏的他,深深知道这些东西对一个政权国家是何等重要。金银财宝和这些相比,甚至不值一提。

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不仅为汉军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也为后来汉朝承袭秦制,提供了参照的资料。

所以说在一开始,项羽集团和刘邦集团的差距就可见一斑,完全不是一个量级。项羽把新邦定国,看成是穿了锦衣要回乡炫耀的事情。沐猴而冠耳,果然。①

前者的失败是必然的。有勇无谋只能做个悲情的英雄罢了,方知真豪杰才能笑到最后。

此时的长安只是咸阳之下的乡聚,还没有后世那么多厚重的历史积淀。曾是嬴政王弟长安君的封地,故被称为“长安”。

长安长安,长治久安,可惜从来不是如此。

兢兢业业修撰秦史的司马昌,听闻沈上卿也在御史府,兴奋的将已经写好的部分呈给他过目。

“这是昌目前已修撰好的秦史部分,请上卿过目。”

沈渺接过仔细阅览,司马昌用的常见的编年体史书写法,先从嬴秦王室的祖先伯益写起。

上古时期,伯益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因而被舜赐姓为嬴。舜死后,大禹继位,重用伯益。大禹死后,伯益在摄政三年之后,将天下禅让交还于大禹之子启,而启开创了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

但是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禅位于启的伯益后人最终选择了和商君成汤站在一起,打败夏桀推翻夏朝,建立殷商。

殷商族人自古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来源传说,而秦人同样也以玄鸟即燕子作为图腾象征。

同时,商人和秦人都有祖先吞食燕子蛋从而生子的感生神话故事。大概这是嬴秦人祖先最终倒戈相向,和殷商王室并肩作战的原因,他们本就出自同一部族。

此后秦与商的命运就被紧紧绑在了一起,所以商朝灭亡后,曾经作为商王肱骨之臣的秦人先祖,自然而然遭到了打压屠戮,地位一落千丈。

而后又因反叛等原因,一度失去其姓和祭祀祖先的资格,沉寂了几百年,直到善于养马的嬴非出现。

他翻了翻,目前司马昌写到了周平王东迁洛邑部分。历史上周幽王宠爱褒姒,废嫡立庶,烽火一笑为美人。

实际上周幽王是在和周王后的母族申国较劲,褒姒不过是又一个美人替罪羊。

周王后携子逃回娘家西申国后,其父申侯心生不满,拥立外孙宜臼为王。周幽王得知后,大为震怒兴兵攻打申国。

而申侯却暗中与犬戎勾结,准备来个左右夹击。

申侯此举,有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犬戎人在镐京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最终周幽王兵败身死在骊山脚下,美人褒姒也被犬戎掳走,西周都城镐京则毁于战火。

周朝立本讲的就是一个宗法,伙同外戚和西戎,犯下弑父杀君这等十恶不赦大罪的周平王,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自然难以服众。

曾经作为周幽王心腹虢国等诸侯,则拥立周幽王其弟为周携王,出现了长达二十余年,携平二王并立的混乱局面。

失去人心的周平王忧心忡忡,为了拉到更多诸侯的支持和赞助,他画了无数的饼、开了无数的支票,到处收买人。

对于勇猛善战的秦人,周平王也是极为看重,不仅许诺秦人诸侯地位,还开出了一张著名的空头支票,“戎无道,侵我岐、丰之地,秦能逐戎,既有其地。②”意思就是地我给其他人分完了,委屈你一下,要你自己去抢,抢到的才是你的。

秦襄公最看中的其实是诸侯的名分,这意味着秦人才能有发展的资格。至于地倒是可以先放在一边,只要有人在,就不愁没地占。于是欣然收下了周平王递来的空头支票,选择站队。

在周幽王死去的二十一年后,各路被收买的诸侯纷纷向周平王倒戈,天下的局势也明朗了起来。

周携王所在的莫国发展势力,渐渐威胁到了晋国疆域,晋文侯趁其巡视虢地时,将人杀死,投诚周平王。

三年后,周平王心患虽已除,但和当地百姓的矛盾却是越发尖锐。

当年他和外公合谋,放犬戎入关中,任由犬戎烧杀抢掠,百姓因此对平王恨之入骨。最后人地皆失的周平王无颜留在西周故地,在秦、晋和郑等国的护送下东迁洛邑。③

沈渺阅览后,不由得感叹他真是找到了人。

作为历史叙事载体的史书,著述之人的水平和性格,能极大的影响史书的质量。

而《史记》之所以能成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和司马迁本人文学素养和治史观是分不开的。

作为太史公祖先的司马昌,治史也是相当不错,不仅能从上古有限的史料之中,挖掘出有用详实的信息,而且用生动的笔触,把嬴非等秦人的经历写得荡气回肠,讴歌秦人建国的不易和艰难。

沈渺看后,当即派人将秦史的初稿呈给嬴政。

此时的嬴政正在低头批阅奏折,自从纸在秦国上层普及之后,百官上奏也用起了轻薄的纸张,他再也不用翻竹简翻到手臂酸痛,严重时甚至要用布帛吊着胳膊看。

内侍小心翼翼捧着书册,来到殿内,“大王,沈上卿献上新撰修的秦史一册,请大王过目。”

嬴政颔首示意内侍放下,等手里的奏折批阅完毕时,已近黄昏。

抬眼这才发觉案头上还有之前内侍送来的史册,随手翻了起来,这一看,就入了迷。

从这册薄薄的史书中,嬴政仿佛真的见到嬴秦先祖们一路筚路蓝缕,艰难开国,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④

心中顿时生起激动与自豪之情,恨不得现在就立即出兵荡平六国,在西垂故地祭祀以告慰先祖。

看完后这册史书后,嬴政抚掌击节,赞口不绝,问道:“这是何人所著?”

旁边的内侍回道:“禀大王,沈上卿将此书交给小人时,说这史书是由史官司马昌所著。”

“召司马昌前来。”

而这边的司马昌结束了一天的御史府的工作,刚回到家中,妻子正在厨房忙碌,父亲抱着孙子司马无泽读诗经,而母亲则在一旁纳鞋,十分温馨的画面。

妻子从厨房里走出来,温柔的说道:“快去洗手晚食马上就好,我做了豆腐,听说这是沈上卿从骊山带回来的新奇食物,街坊邻居吃过的都说味道极好。”

司马昌感叹:“沈上卿真是个奇人,会制纸和印刷术,甚至还会做炮豚和豆腐,奇也!”

司马昌对沈渺十分尊敬,不仅是因为他让自己修编秦史,还因为对方带来了如此多神奇的新东西,特别是纸和印刷。

这时,忽然有人在外敲门,司马昌还以为是张苍,满心欢喜打开门,来人却穿着卫尉的衣服。

那人开口就问:“我乃宫中卫尉,阁下可是御史府外史官司马昌?”

先秦时期史官的职位是按着职能的不同来划分的,而负责修撰史书的司马昌,就属于“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⑤的外史。

司马昌心里一紧,问道:“下官正是司马昌,不知卫尉前来所为何事?”

“大王要见阁下,请速速登车随我面见大王。”

院子里,司马昌的家人都坐不住了,拉着问他是否犯了什么事。司马昌也是一脸郁色,他哪里知道。

跟着卫尉来到章台宫后,司马昌第一次见到了和他年龄相仿的秦王。进来时匆匆一眼,他瞥见大王手里拿着的正是他撰修的秦史。

是沈上卿呈给大王的吗?

司马昌战战兢兢的跪坐在下方,小心谨慎回答大王提出的各种问题。

“你是司马错的后人,祖父司马靳还是武安君副将。之前当的是铁官,怎么就修起了秦史?”

于是司马昌就将沈上卿指名道姓找到他,并让他负责修撰秦史的事情说了个清楚。

上面的秦王政听到他的讲述后,沉默了一瞬,这让向来谨小慎微的司马昌,陷入了恐慌之中。

“你写的秦史寡人看过了,可留青史。”好在当即嬴政对司马昌的工作表示了极高的认可,司马昌悬着心慢慢沉回了肚子里。

随后嬴政不仅给他升了爵位,赏赐了财宝,还宣布秦国百官上下都需诵读秦史,并将史书作为官吏考核的内容之一。

司马昌走出咸阳宫时,整个人变得晕乎乎的,似乎不太敢相信他刚才所经历的事情。

自己所著的史书,有朝一日居然能像仲尼的《春秋》一样人人传颂,这是何等荣耀!

他迫不及待要将这个好消息,告知家人。日后秦国上下,谁还会不知道他司马昌的名字,这岂能不算振兴家族!

①-《史记项羽本纪》

②-《史记秦本纪》

④-苏洵 《六国论》

⑤-《周礼春官大宗伯》

周幽王的历史采用的是竹书纪年和清华简

哇哇,谢谢小可爱们的营养液

谢谢19号给我空投月石的友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修撰史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