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我靠修仙攻略秦始皇 > 第13章 谏逐客书

我靠修仙攻略秦始皇 第13章 谏逐客书

作者:见千秋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1-30 16:31:50 来源:文学城

第二天清晨,李斯连夜写好的《谏逐客书》就送到了沈渺手上,洁白的纸上还带着墨水浅浅的香气。

《谏逐客书》的内容,沈渺早已倒背如流。但见到作者本人的亲笔小篆手书,更觉得文采斐然,说理严明。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①

这是他喜欢的其中一段,如今读来却有种不一样的感觉。是也,当真正成为秦国万千公务员中的一名,才能感受到秦国的兼收并蓄、不拘一格,没有这些存在,是不能铸就其伟大辉煌。

事不宜迟,沈渺立即登车前往咸阳宫,将这封《谏逐客书》送到嬴政面前。

嬴政拿着这封《谏逐客书》踱步往来,读了又读,而后下令收回逐客令,并给每位客卿赏赐以安抚。

并且将李斯从客卿升至廷尉,位列九卿。

嬴政本想也给沈渺一些封赏,但被他以“无功不受禄”的理由婉拒了,嬴政也没有勉强。

沈渺提议道:“大王,不如将李廷尉的《谏逐客书》抄写几份,贴在城墙上,让所有人都能看到大王的宽宏大量。”

嬴政也觉得这个做法可行,便让人将内容抄写在纸上,各个人口密集的地方都贴上了一份。

一时间,李斯在咸阳风头无二,各客卿纷纷上门对李斯表示感谢,而李斯也渐渐成了咸阳客卿群体的领头羊,势力已然不可小觑。

人逢喜事的李廷尉,却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精神爽,反倒十分苦恼。他当上廷尉的第一天,就面临着如何处理还在关在大牢中的郑国。

这个郑国可是导致逐客令的罪魁祸首!

郑国在牢里又老了几岁,胡子全白,浑身脏污,一见到新来的廷尉李斯,扬言要见秦王政。

李斯拿不准主意,询问沈渺的意见,经过上次一事,他如今已然很是信任对方。

“李廷尉可曾听过这句话,‘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②郑国是个聪明人,就让他见一见大王,说不定有别的收获呢。”

于是李斯就把郑国的话,一五一十转述给了嬴政。

“既然他想见寡人,就带他上来,寡人倒要听听这个郑国死到临头,还要说些什么!”

郑国带着沉重的镣铐走进来宫殿,他一见到嬴政就开始哭,蓦然想起自己刚来秦国时,坐在龙椅上的□□,还是个肤白清秀的少年人,朝臣发言他在上面一动也不动,安静极了。

十年了,他的小孙儿,也该这么大了吧。

李斯察觉到了嬴政神情的不耐烦,赶紧推了推郑国说:“大王还在上面看着呢,你这样哭哭啼啼,成何体统!”

郑国用自己破烂的袖子擦了擦泪水,伏地道:“大王,郑国罪该万死!”

李斯一下就腿软了,不带这么坑人。他想指着郑国的鼻子骂,你个老匹夫在牢里的时候,可不是这样说的。

嬴政说道:“郑国,你岂止是罪该万死,要寡人说你是死有余辜!但是今天寡人不想听这些,你可还有别的想说。”

郑国神色一震道:“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③

接着郑国开始陈述,自己虽然是间谍,但是修建泾水渠的方案却是货真价实的,能为大王的土地创造更多的粮食也是真的。

一说起自己的说起工程建设,他瞬间像换了一个人,侃侃而谈、毫不惧色,难怪当初能把吕不韦给忽悠住。

况且郑国渠修成后,确确实实将改变关中的农业,使得关中平原沃土千里,成为秦军的又一粮仓。

这话嬴政十年前就听过一遍,打断道:“寡人只想问,还要修多久?”

“两年!郑国向大王保证两年内,必定将水渠修好!”

“你把水渠给寡人修好,寡人可以既往不咎,饶你死罪。渠成之日,以你之名命其郑国渠。”

郑国渠!自己的名字!郑国当即被嬴政所折服,跪在地上

“你的家人是否还在韩国。”郑国迟疑的点了点头,韩王为了让郑国老老实实施行疲秦计,把郑国的一家老小都扣在了韩国境内。

嬴政道:“召王翦上殿。”片刻后,王翦将军听命上殿。

郑国压根想不到,秦王政居然要派李斯王翦率领大军前往韩国,只为将他的家人接到咸阳。

当然嬴政这样做,可不是出于好心。他一面是为了要让东方六国都看看,欺骗秦王和秦国会是什么下场;而另一方面鉴于郑国之前的间谍行为,嬴政并不能完全对他听之信之,将他的家人扣押在咸阳,也不失为一种手段。

郑国哪里猜不出秦王的心思,但他还是激动得趴在地上,一面高喊“大王万岁”,一面哇哇大哭。

-

韩国,新郑。

韩国朝堂上,一片愁云惨淡。

坐在最高处的韩王安,急的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如今王翦率十万秦军大举压境,诸卿可有应对之策?”

往常和他一唱一和的臣子们,忽然就失了声,低头不语;就连向来口若悬河的丞相张平,也是一言不发。

安静得宛如坟场。

“你们都给寡人说话!丞相你来说!”

张平立即站了出来。

“大王,依臣之见,疲秦计败露是我们理亏在先,秦国师出有名。”他抬头偷偷打量韩王安的神色,小心翼翼的说道:“大王需忍辱负重,割地求和,以消除秦王的怒气。”

韩王安苦笑道:“割地?又是割地!如今寡人还有多少地可以割,难不成要学周王室,弄到最后只剩下王畿吗?”

其下没有人能回答韩王安的问题,纵使他们知道割地求和不过是饮鸩止渴,可面对西面如狼似虎的秦国,韩国又能怎么办?

小国的悲哀就在如此。

“退下,都退下。”韩王安闭上眼睛,撑着额头,语气疲惫的说道:“让寡人一个人静静。”

张平无奈的叹了口气,领着众臣退出了大殿。

不知过了多久,内侍忽然来报,韩非求见。韩非是韩桓惠王弟弟的儿子,韩王安得称对方一句王叔。

韩非师从荀子,学识渊博,乃不世之才。但韩国朝堂上下,包括韩王安,没有一个人喜欢韩非,只因他实在过于恃才傲物,曾多次上书劝谏韩王安改革朝政,甚至当面痛斥指责朝臣们的不作为。

当王者,最忌讳他人的指手画脚,更何况韩非也有王室血统,韩王安焉能对这个王叔有好脸色。

想起上次韩非痛骂他昏庸,韩国将亡于他之手,韩王安下意识以为对方是来讥讽他的。

“去,就说寡人不.....”韩王安的话还没说完,韩非推门而入,后面的人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

韩非看着韩王安,言辞恳切的说道:“大王,非有一记可化解韩国危机。”

-

岁寒将至,咸阳城里大雪纷飞。

雪天最适合吃的食物除了火锅就是饺子,辣椒原产地在南美,火锅是彻底指望不上。但是饺子还是能努力一把就能吃上,第一步就是把石磨给弄出来。

石磨是由鲁班发明两百多前发明的,但是并没在战国流传开来,导致小麦小麦最主流的吃法是做成麦饭,口感十分粗糙,简直是对小麦莫大的浪费。

小时候,沈渺曾经在乡下住过一段时间,村口就有一个公共的大磨盘,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

所以他对石磨的构造还是相当熟悉,凭着记忆在纸上将石磨给描绘了出来,找了几名工匠在沈府和工坊各造了一个石磨。

拿上一袋子刚磨好的面粉,沈渺就找到了嬴政。

“这是何物?”嬴政用手捻了捻,比女子的脂粉还要细腻,闻起来似乎还有麦子的香气,“是麦子做的,为何如此细腻?”

沈渺也不藏着噎着,就将石磨的事情说了出来。

说罢,他决定亲自演示一回面粉的吃法,做羊肉饺子。

面粉加水搅成絮状,将面絮揉成团,形成光滑的面团后,盖温热的湿布醒发。新鲜的羊肉剁碎加鸡蛋保持口感嫩滑、少量多次加花椒水,既除膻又多汁。

沈渺麻利的揉面、擀饺子皮、包饺子,旁边的庖厨们个个瞪大了眼睛,生怕错过一点。

包好的饺子下锅,水开滚三次后,饺子浮起来装盘,倒醋。

鲜香多汁的羊肉馅儿饺子,沾上一点开胃解腻的醋,一口下去别提多美了。

嬴政不重口腹之欲,但这盘饺子的确深得他心。不禁感慨,一个小小的石磨居然能将干硬难吃的小麦,变成此等美味。

于是他立即下令在全国郡县建石磨,百姓均需将麦子磨成粉后再食用。

一开始,所有人都对这个政令表示不解,大王不关心国家大事,居然操心起百姓麦子要怎么吃。

可是当他们尝到面粉的第一刻起,血液里的某种东西仿佛被点燃了。

“滴!恭喜宿主激活【宇】事件,提前促成秦地人民觉醒面食之魂,奖励气运积分十万!”

正在吃面条的沈渺愣住了,这样也能啊?!

①-李斯《谏逐客书》

②-《论语·泰伯》

③-司马迁《史记河渠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谏逐客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