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样的物资终于到货了,卫璇看看这个,摸摸那个,一脸的新奇。她又逐个去读说明书,有些半懂不懂的地方还要问纪诗昀。
纪诗昀简直头大:“殿下,我也不是学这个的哪~”
系统跳出来了:“我懂我懂,有事殿下问我就好了。”
卫璇问了几个问题,系统果然一一详细解答。她满意地点点头:“你果然还是有点用处的。”
纪诗昀偷笑,卫璇看过来,她又正色道:“殿下看还缺什么吗?”
卫璇挨个点了一遍:“都齐了,那我今日就回去了。”
纪诗昀总得挽留一下:“殿下真的不再多住几天?”
卫璇道:“不了,母后那边还要用到我。我会多写信给纪国师的。”
纪诗昀脸色遗憾,心里却偷偷松了口气:卫璇气场太强,给她的压迫感简直要赶上严老头了。再多住一周,她也要受不了了。想归想,她还是道:“殿下此去要善加珍重,爱护百姓。我等您和皇后娘娘的好消息。”
“一定!”
纪诗昀帮着卫璇把要带的东西摆放好,看着她站到正中,呼唤出系统白光,才挥手告别:“殿下保重。”相处时间太短,又像个甲方,真的很难有依依不舍的情绪。
“纪国师也保重。” 卫璇抱拳。白光闪过,客厅里瞬间空空荡荡。
“系统。”人都走了,纪诗昀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如果将来黄明启和卫璇兵戈相向,你帮谁?”
电子音委委屈屈的:“本系统严禁宿主内斗,届时将采取以下措施:
1. 冻结双方武器系统;
2. 强制开启全地图迷雾;
3. 循环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
纪诗昀:“……要你何用。”只能盼望她们母女未来没有两强相争的一天了。
卫璇是守信之人,黄明启也重情义,再加上系统终于不那么废物了,两个人的书信一封接着一封,都是好消息:土豆、玉米、红薯试种成功,已经在两京周围的官田开始推广。农人纷纷惊叹天下竟有如此高产之作物,求着朝廷开放粮种买卖,甚至还有夜半去偷的。她们自然顺应民心,允许各家各户种植。年末,北地的粮食产量为之大增。
纪诗昀在回信中大为赞叹皇后与公主的才能与仁德,又询问在此过程中,女子有无立功受赏?
二人回信说自然得有,几个贫寒人家的农女居然颇有天赋,如今已被提拔为各地县丞,还进京受到了兴国夫人的接见。张山梅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她们好好干,将来必有大成。看情形,那几个人颇受鼓舞,想来要在地方上大展拳脚了。还有,理国夫人已经顺利当上了工部尚书,朝中虽有几个老顽固反对,但还是支持的声音更多。
纪诗昀问:兴国夫人可好?如今饮食起居如何?
传来的却是噩耗:兴国夫人刚刚去世,是寿终正寝,享年77岁。
尽管黄明启和卫璇都再三表示:老人家最后的岁月没吃什么苦,也没有大病,算是喜丧了,纪诗昀还是落了泪,难得地消沉了几天。在她心里,最牵挂的还是当年那个病弱又憨厚的小女孩。小女孩离去了,彷佛纪诗昀自己的少女时代也离去了。
好在接下来的都是好消息:先是卫璇大喜,她的驸马挑挑拣拣终于定了人选,乃是卢氏一族幼子卢文敬,此人姿容窈窕,博览群书,又精通琴棋书画,更难得的是胸无大志,对追名逐利没有半点兴趣,只好风雅之事。卫璇还在信中写道:她私下当面问过卢文敬,他自己怎么想的,愿不愿意当她的驸马。卢文敬开口居然先问她将来后宅会不会有很多面首要他管理。卫璇当然回答不会有。卢文敬便说他愿意。
直接给纪诗昀看乐了,真是好一条精挑细选的色艺双绝的咸鱼啊!虽如此,纪诗昀还是回信提醒卫璇:要小心他将来人变心变,不要让他接触什么权柄。
系统升级了,书信往来的频率也高得多。没过几天,又有好消息:平王卫琅诬告太子卫玺有意谋反,还从太子府里搜出了两倍于规定之数的兵器甲胄。太子拒不认罪,还指责卫琅是阴险小人,情绪激动到当堂殴打胞弟,被众朝臣指为德行有失。帝后连同百官议论了半月,最后给出了定论:卫琅谋害太子,褫夺王爵,废为庶人,流放边地;王贵妃降为才人,幽居深宫;废卫玺太子之位,降为终南郡王,圈禁于终南山别院。
纪诗昀大喜:看来这母女俩,可能还要算上刘承瑞,已经顺利掌握了朝中大部分力量,改朝换代指日可待啊!她在回信中将刘承瑞、黄明启、卫璇三代人大夸特夸,说她们族中有帝王之气,才代代钟灵毓秀,志向不凡。连上已故的张山梅一起都是天生大才,系统选人,果然不是随便选的。
果然,下一封信的内容就是卫璇获封皇太女。黄明启还问:她打算将新国号定为昀,问纪诗昀同不同意。
纪诗昀当然没有不同意的理由,但是还是在回信中谦让了一番,表示自己不敢居功,都是陛下家族世代昌明,换谁来都能培养出帝王。
新任女皇和皇太女自然表示没有纪国师传道授业,指点迷津,她们如何能有今天。至于老皇帝卫垣为什么刚四十岁就体弱多病,退居深宫,接着早早驾崩,那真的是天意为之,绝对不是她俩的谋划。
忙里春秋过,信中岁月长,以光幕形式展现的书信中渐渐多了一种稚嫩的笔迹,向纪诗昀抱怨功课太重,问她能不能管管自己的妈妈和姥姥。
纪诗昀回信安慰鼓励了小姑娘,掉头就向黄明启和黄璇告状,让她们好好查查教导养育皇太孙的人究竟都是什么来路什么想法。虽然小孩子不爱读书是常事,但绝不能有人给她灌输什么女孩子不用太辛苦、女孩子不需要读太多书的落后思想。
黄璇回信说她已经查明了,是跟卢文敬一起赘过来的一个老嬷嬷在黄兰淇黄兰漪姐妹俩跟前说的闲话。她处置了那个嬷嬷,又换了一批教养嬷嬷,又警告了卢文敬。这次还要多谢纪国师,她之前一直以为长女黄兰淇不求上进是随了她爹的咸鱼,没想到还有人在背后捣鬼。如果黄兰淇已经不能掰正,就要好生教导次女黄兰漪了。
纪诗昀回信说她小时候也听过类似的话,才格外警醒。如今新朝刚立,人心不定,有些岁数大的人未必有什么恶意,但老旧的脑子一时之间换不过来,还需要陛下和殿下多多开启民智。
黄璇说这都是应该的,又说如今去受你教导的必然是下一任太女,她担心小孩子心性不定,要等孩子们大点再看,所以把传送年龄定在了孩子15岁。
纪诗昀回信说一切听从殿下安排。
废太子郁郁而终和刘承瑞积劳成疾、病重不治的消息接连传来,纪诗昀只觉得她彷佛亲历了历史,见证了一代人的落幕与新一代人的成长,一时间竟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沧桑感。好在大昀科技水平飞速进步,科研难关一个个被攻破,带来的喜悦冲淡了她物是人非、斯人已逝的悲伤。
纪诗昀的工作也顺利有了着落,在她自己和严正平的努力下成功留校任教,成了一名新鲜的青椒。
如今,她最期待的就是新一代的少女给她带来新的惊喜。
太女当然要改随母姓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女皇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