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我见道友多妩媚[穿书] > 第9章 家丑

我见道友多妩媚[穿书] 第9章 家丑

作者:布打诳语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27 17:17:17 来源:文学城

见喻晓两眼直勾勾盯着他发愣,李玄遽然羞恼:“你一直看着我做甚?”

喻晓回神,淡定道:“今日上晌狸郎答应了教我功夫,我理应尊称狸郎一声师父。”有理有据,避实击虚。

闻言李玄一愣,上晌他们确实谈论过道术,但是那只是他随口一提,并未当真。

他一时竟然觉得无措,只得掩眸喃喃:“我倒是有些忘了。”

喻晓瞅他这个样子,就知道他想耍赖,幸好她早有准备,顺水推舟,先将这个师父认下来。

次日平旦,两人告别老伯再次出发。

途中,喻晓见到了一个长相甚是奇特的男人:五官歪斜,没有眉毛和头发。

她试着叫了那男人一声,却没有回应。只见他还是自顾自地行路,脚步缓慢虚浮,双目空洞呆滞,形是人却实似鬼。

见此情形,李玄出声叫住她:“三娘,随我去乱葬岗。”

喻晓依言跟着李玄来到昨夜歇脚的农庄后方的小山丘。还没踏上山岗,一股怪味就迎面扑来。她皱着眉头,捏住鼻子才勉强跟上李玄,而他在前面却像没有闻到任何异味一般信步从容。

一踏上山岗,她便被眼前的景象恶心到扶着一旁的石碑连连打干哕,成堆的死尸像泥土一样垒成高丘,经过春夏的烘烤晾晒,有些已然风干成人干,还有一些显然是新鲜尸体。这哪里是山丘,分明就是死人堆起来的京观,亦或称作人骨塔。

古人杀贼,战捷陈尸,必筑京观,以为藏尸之地。

看来这里曾是两军交战之地。

她捂住口鼻,看向手边的石碑,石碑之上刻着几个正楷大字:龙骧勇士,光启后人。

李玄仿佛知道她心里的疑惑,缓缓开口道:“龙骧军乃天子六军,曾助朱氏从庶人手中夺得皇位。火并中龙骧军被庶人的心腹都将陈弼斩首七百余级。陈弼在营门之外将这七百具尸首筑成京观,因以威慑龙骧军余部。陈弼溃败后,朱氏便命人在京观前树了碑。”

喻晓还是不解:“那为何不把他们入土安葬?”

李玄嗤笑:“仗着有功,龙骧军想向朱氏讨些好处,没想到那厮翻脸不认人,反倒诬陷指挥使糜良造反。糜良被斩首,这些炽然鬼哪还有人管。”

听罢喻晓颇为意外:“这些都是朝堂之事吧,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李玄一副故作高深的模样:“天机,不可说。”

喻晓撇嘴,不以为意。

接着她一转眼,一个“熟人”乍然映入眼帘。

“那不是妖僧的尸体吗?”

原来老伯的儿子将那胡僧扔到这儿了。

她绕过那些干尸走到胡僧的尸体旁,惊觉这胡僧的面容光泽与生前无二,肉身死了约莫月余了竟还未腐烂。

想起那个恶心的绿头苍蝇,她不由得用手中的马鞭捅了捅胡僧的鼻子,没想到又一只苍蝇从尸体的鼻腔中蹿出朝她飞来,还未等她反应过来,李玄的剑再一次将这苍蝇斩成两截。

她吁口气,后怕地拍了拍胸脯。

“三娘勿动。”

话音未落,李玄已不知何时来到她身旁,一个箭步将她挡在身后。只见他两指之间忽然捏了一张符箓,双唇微动,那张符箓立时就贴上了胡僧的脑门,旋即“砰”的一声,尸体被炸开,喻晓透过李玄抬起的胳膊,看到胡僧的肚子里赫然躺满了密密麻麻的苍蝇的尸体。

李玄淡淡的声音从上方传来:“这精怪如同蠹虫,性喜攒聚尸内,以人尸为掩护,寻机宿得新主之后便会侵吞宿主五脏六腑,使宿主眉歪眼斜神智全无,仿若得了恶风病,待体内被掏空,不日便会死去。”

喻晓听后只觉一阵恶寒,随即她想到了那个长相奇怪的男人,问道:“难道方才那个人……”

“他已被蚕食殆尽,油尽灯枯。”

此时天光已经大亮,喻晓叹了口气,望着东方的天际,道:“走吧。”

两人跨上马,离开乱葬岗继续朝汴梁奔去。

待赶至中牟县外,喻晓看到远处麦苗之上停驻着一队约莫几千人甚是浩荡的车马仪仗,队伍中间猎猎作响的旌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朱”字。

她觉得蹊跷,便下马拉住一个路过的农夫,问道:“老伯,你可知那是谁的车驾?”

此时李玄也下了马,他牵着马来到城门处,把自己的过所递给守卒。

喻晓问完后,瞧见李玄径直走进城门也不等她,忙牵了马就跟了上去。

追至李玄身旁后,她忽然了悟:“狸郎是不是早就知道那是天子銮驾了?”

方才她才得知梁帝几日前就从皇宫跑出来了,带着一干妃嫔护卫嬖臣来了中牟县秋狝,声势甚是浩大。这是大好的时机,可以借此机会接近朱元綮,因而不必再急着赶到开封城,可先于中牟县住下,再伺机打听龙岩的下落。

听到喻晓略带质问语气的问话,李玄勾唇:“是又如何?”

她刚想发作,又听李玄道:“不是又如何?”

无语,都这时候了还打哑谜,这些古人能不能敞开了说话。

她未作答,牵着马径直走到李玄前面,只留给他一个倔强的后脑勺,以此来表示微弱的抗议。

见此,李玄微微低下头,唇角的笑意扩至眼底,在喉咙深处发出一声闷笑。

此时金乌西坠,天色渺茫,城中冒起了炊烟,人声喧闹。中牟县隶属都城,在此兵戈不息的季世中虽不能与太平治世的城池相较,但相比他处战乱频仍的藩镇已算得上物阜民安。

喻晓正牵着马寻找可落脚的客栈,忽然被一户人家门前传来的嘈杂声吸引视线。

她循声望去,那门匾上写着“曹宅”二字,门匾下朱门前立有两只狮子镇门石,镇门石边站着一个皓首苍髯却不见龙钟老态的道士,老道士头戴莲花冠身披交领广袖黄色法帔,一身装束颇为不俗。他扬眉瞪眼,正和面前三个僮仆争吵推搡,奇怪的是,老道士和那几个僮仆都像是生怕弄出太大动静而极力压制着声音。即便如此,两方的争执还是吸引了一些百姓围观。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正欲上前一瞧究竟,谁承想这时从府中走出两个豹头环眼的劲装卫士,两人手持横刀,恶声恶气地驱赶这些看热闹的百姓。百姓受到惊吓,也都作鸟兽散了。

卫士赶走百姓后,将那三个僮仆一通训斥,然后对着老道士赔笑道:“李公受惊了,这几个下人是刚补的缺,不识李公仪貌。”

老道士这才露出笑容:“带我去拜见曹公吧。”

话音落下,卫士便领着老道士入府宅去了。

人都走了,喻晓却看着这曹宅面露若有所思之色,然后抬眸对李玄说:“这里面有妖气。”

李玄望向曹宅那紧闭的朱门,开口道:“先找客栈歇下吧。”

喻晓确实觉得有点累了,遂点头同意。

两人来到一家福来客栈,将马交到马夫手上后进了客栈叫来掌柜。

还未等喻晓说出“要两间房”时,掌柜便露出一副抱歉的神色,挤着笑脸说:“二位真是来迟了,小店已经被县令大人定满了。二位也知道圣人巡幸,朝中权贵都来了。要说住店,也只剩下楼上一间人字号了,二位看看是不是……”

听出掌柜话中之意,喻晓望了望李玄,只见他抿唇不语,似乎是在犹豫。

喻晓不禁腹诽: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搁这男女有别。

不待李玄回应,她自作主张回道:“一间就一间,我们要了。多少钱?”

话音落下,只见掌柜伸出一根食指,笑得脸上的褶子堆在了一起。

喻晓难以相信这家客栈住店竟如此便宜:“一文钱?!”

听到她的话,掌柜的笑容立时收下去几分:“一吊钱。”

“什么?你抢钱啊!”喻晓大叫。

奸商,奸商,全特么奸商!

一吊钱相当于细民一个月的口粮了!

她声音太大,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于是她压低声音道:“掌柜的,不能便宜一点吗?你看我们都是穷苦人家,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呀。”

掌柜笑容全收,神色中露出一点鄙夷:“没钱还出什么门?去去去,别在这扰我做生意!”

两人正在争辩不休,李玄忽然开口道:“掌柜,这间房我们住了。”

说罢从袖子里掏出一块银铤。

看到那闪闪的银子,喻晓眼睛蓦地睁大,他哪来这么多钱?

掌柜一看到银铤,笑得眼睛都没了,他叫小二找来零钱,对着李玄笑眯眯道:“二位请吧。”

就在喻晓怀着震惊的心情中,客栈小二领着他们去了楼上。

上了楼,喻晓将房门一关,给李玄倒了杯热茶,然后坐下来一脸惊奇道:“没想到狸郎出手这么阔绰。”说着摸了摸嘴唇上不存在的胡髭,“有点东西哈。”

说罢又凑过去对着正在喝茶的李玄,悄声道:“攒下的压岁钱?”

听到此言,李玄一口茶差点喷出去。他放下茶盏,半晌才回道:“先考留下供我生计的资财罢了。”

喻晓一听,觉得有点愧疚,她知道李玄无父无母,生活一定很困窘,便从铜制銙带上解下自己的荷包:“这是我的那份房钱,多的你拿着用,算是我拜师的学费。”

这时窗外吹过一阵落叶簌簌声,李玄望向她,没有接过她伸来的荷包。喻晓等了半天,才听到他淡淡地道:“三娘的嫡母是我的义母,义母待我恩重,玄理应如此。”

见他拒绝接受,喻晓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否伤害了一个正值青春期男生的自尊心,便没有再将荷包硬塞给他。

“好吧,我不勉强你。以后你若有难,我定会帮你。”喻晓其实有点感动,但她不好意思表露出来,便通过这种方式表达感谢。

这时她的肚子咕咕叫起来,喻晓拉上李玄:“走,去吃饭。”

李玄也没抗拒,乖乖地任她拉住袖口。

喻晓走到栏杆处,瞧见那老道士居然也来了这家客栈。他坐下后叫了两个胡饼,然后两腿交叠,两眼望着窗外,姿态颇为悠闲自在。

她将李玄拉到楼下,大剌剌往那老道士的桌子边一坐,喊了声:“掌柜的,来两份馎饦。”

那老道士见旁边还有一些空桌,却有两个人偏偏往他这边一坐,不觉甚是诧异。

他从食盘中抬起头,看似漫不经心地开始打量起面前两人,当他看到李玄时不觉以为惊绝,这缁衣男子约莫舞象之年,身姿挺秀若竹,秋水神玉为骨,气质斐然脱俗,不禁在心里连连啧叹:真是如李昌谷诗中妙人,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再转眼看向缁衣男子身旁那人,虽着男子衣袍,但仍能看出是女子。只是相比这缁衣男子则显得逊色许多,不过也不失为清秀佳人。

这二人风尘仆仆,看着不像本地人。

“二位是?”

喻晓本来还在腹中搜罗话题,想与这老道士攀谈一番,不料这老道士倒先开了口。

“洛阳人士,我叫喻晓,他是我师父。请问足下如何称呼?”喻晓自报家门道。

听到喻晓的话,李玄只是慢条斯理地吃着碗中面饼,不做言语。

老道士抚髯一笑:“潭州李稠,号玉壶。”

潭州乃马楚都城,这老道士是楚国人。

喻晓奉承:“久闻楚地富庶,楚茶名满天下,特别是那岳山茶,不知其味如何?”

听到家乡盛名在外,李稠露出悦色:“入口润滑,鲜爽回甘,乃不夜侯中极品。”

喻晓知道夸到点上了,便乘胜追击:“在下正是洛阳茶商,久慕楚茗,以后若有机会定要去楚地品尝一番。”

不待李稠回应,她又接着道:“实不相瞒,我师父也是道士,他见那城中曹府之内隐有妖气,只是不知是什么妖物在作祟。”

闻言李稠一脸惊讶:“你们能看出那宅子里有妖气?”

喻晓点头:“你可知是怎么回事?”

李稠摇头叹了口气:“此乃家丑,曹公怕人非议,吾实不便透露。”

看到李稠一副缄口讳言的样子,喻晓一时想不出什么办法套他的话。

古人杀贼,战捷陈尸,必筑京观,以为藏尸之地——引用自张岱《夜航船》

老驴拉磨,慢慢磨[化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家丑(大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