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我家花魁是大佬 > 第11章 十一

我家花魁是大佬 第11章 十一

作者:山中君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3-31 11:03:38 来源:文学城

元墨去了一趟成衣铺,咋着胆子向老板打听阿九里衣那种料子,好在老板居然也不知道,拿出一匹匹丝绸,不是厚了就是粗了,实在找不到那般轻薄绵密的。

“那样的只怕是官用的料子呢,我们可不敢卖呀。”最后老板说。

元墨连声附和。

所以,不是她不买,是实在买不到啊。

但美人居然穿官用的料子,来历只怕不低,很可能是大户人家的家伎。

要配得上美人,自然也不能买太便宜的货色,元墨咬牙买了上好丝绸,又去了一趟裁缝铺,最后出来时钱袋瘪得一个铜子儿都挤不出来了。

元墨拎着钱袋,寻思一回,往宣德坊去。

平京城东富西贵,宣德坊就在皇城西边,是贵中之贵,姜家就在这里。

元墨不是第一次上姜家。当然,不是走正门,而是绕到侧门上,告诉门上的人,她来找十七公子。

门上的人去了片刻,请她入内。

虽然来得次数不是很多,但元墨还是感觉到了今天姜家的与众不同之处。姜家有自己的府兵,披甲执枪往来巡逻,但往常半天才能看到一队,今天她还没走到姜其昀的屋子,就已经看见两三拔了。

那门上的人本也认得她,并不像往常一样笑嘻嘻唤“二爷”,而是一脸肃容叫“元公子”,往日是直接把她带到姜其昀书房的,这次却将她带到了花厅上。

姜其昀已经在花厅上等着了。

姜其昀生就一双桃花眼,眼角眉梢,俱是风流,最会甜言蜜语哄姑娘开心,就算没有姜家少爷的身份,他也是北里最受欢迎的客人之一。

只是这会儿姜其昀正襟危坐,和那门人一样严肃,见了元墨,起身行礼:“元兄,别来无恙?自从那日和元兄秉烛赋诗,不觉已经过了大半年了。”

元墨心说我大字不识几个,你也只会些淫词艳曲,咱们在一起从来只有秉烛喝花酒,外加赌骰子,赋个鬼诗。

然而面上已经飞速反应过来,有模有样深施一礼:“可不是?姜兄高才,在下一直念念不忘。刚巧新近得了一坛好酒,欲与姜兄共饮,以助诗兴,所以特来相邀。”

听到“好酒”两个字,姜其昀眼睛一亮,飞快地望了身后一眼。

他的身边,立着一名老人,两鬓已经斑白,低眉顺眼,慈眉善目的,一声不出。

老人穿着蓝袍,元墨来姜家多了,知道这是四品内侍的服色。

四品确实地位不低,但也只是个听差的,不知为何姜其昀看向他的眼神竟有些惧怕。

“这个……”姜其昀收回视线,“元兄的好意,在下心领了,最近四伯要在下闭门读书,实在不能出门,且时时要考较功课,实在没什么闲暇,元兄,恕我失赔了。”

元墨急道:“那可是那位酿酒名师亲酿的好酒啊,在下费尽心思才得来,姜兄真的不来吗?”

“我……唉……”姜其昀一咬牙,“来不了!”

元墨道:“姜兄也该知道这酒难得,若是不来,下回可没有了。”

姜其昀的表情看上去像是快要哭出来。

姜其昀身后的老人开口了,“既然是这等好酒,十七公子为何不去?”

他的声音十分温柔,轻言细语的,只隐约有一丝尖细。

姜其昀的脸色顿时变了:“平公公说笑了,我要在家读书,绝不会擅离半步。”一面猛给元墨使眼色。

元墨客套几句,赶紧告辞。

平公公送元墨出门,姜其昀在老内监身后杀鸡抹脖子使眼色,要元墨封上嘴,什么也别提。

所谓酿酒名师,是指红姑。

红姑亲手做的桃花醉,不知道醉倒了多少人。而且红姑酿酒,全看心情,一年只得几坛。姜其昀倒不是有多好酒,他是红姑的头号倾慕者,为了买酒,出到了十两黄金。

但红姑的酒从不给外人喝,元墨一直没这个胆子打酒的主意,现在家里迎来了天仙般的美人,不置办点行头怎么行?非但要置办,还不能置办得一般。花榜上全是一双双富贵眼睛,所谓评选花魁,拼得不单是美人的姿色才艺,更是乐坊的财力与人脉。

可现在姜其昀显然是遇上了什么事,这条财路不通了。

平公公一路细细问元墨多大,哪里人,做什么,和姜其昀怎么认得的。元墨信口胡扯,编造了一段“以文会友一见如故”的故事。

到了门口,平公公站住脚,笑眯眯问道:“元公子方才说的好酒,不知道是哪个酒?”

“哪个酒?”元墨一时不明白这种问法。

老内监脸上好像永远都带着一丝祥和的笑容,“‘酒水’之‘酒’,还是‘九九’之‘九’?”

元墨益发不明白了:“酒便是酒,酒酒是什么?”

“没什么。”老内监笑容不改,“既然公子不明白,就请公子一路走好。”

天一黑,整个北里便活过来。

灯红酒绿,处处笙歌,车马盈道,语笑晏晏,满楼红袖招。

空气中到处浮动着酒的香气,脂粉的香气,人的香气。

元墨深吸一口。

这是她最喜欢的味道。

红馆的生意还是一如往常的清淡,只得两位老客,都是外来的大商人,来这里与其说是消谴,不如说是借消谴之机谈生意,冷清的红馆没什么人打扰,正好方便他们谈正事。

姑娘们抱着琵琶,只是助兴作陪而已。

“……外面的事情大概就这么多了。”

元墨和阿九坐在二楼雅间,所谓雅间,是用一扇扇雕花屏风隔开,屏风上雕着细密的格子,一楼望不见雅间情形,雅间却可以一楼大厅情形尽收眼底。

元墨把自己在街上听到的消息一一道来,不外乎是张大人的儿子纳了一房小妾,赵老板亏了一大笔钱,王家娘子和李家娘子大吵一架之类。

然后提起酒壶,给阿九斟了一杯。瓷杯淡白,酒色却是浓重的深红色,宛如琥珀,这是她学红姑酿的杨梅酒,酒香四溢,虽然比不上红姑的桃花醉,也很不错了,毕竟以阿九之挑嘴,也没有嫌弃它。

“就这些?”阿九似乎有些不满意。

元墨给姑娘们置衣颇有经验,千人千面,每一个人都可以穿出自己独特的美。她给阿九买的衣裳既没有花纹也没有刺绣,更没有轻纱滚边与披帛,比如此时阿九身上这件通体纯色,色作淡青,衬着雪白的里衣,把阿九整个人衬得清新淡雅,像一株才出水的清荷。

其实元墨觉得,阿九根本不需要穿花哨的衣裳,老天爷给了她这样的一张脸,所有人看着她,视线都会被这张脸吸引,衣裳什么的,根本就不重要。

元墨道:“不然还有什么?西凉人又没造反,姜家也没打算跟皇帝争天下,能有什么大事?”

话音才落,一楼传来一阵喧哗,元宝引着几个人走了进来。

“噗!”元墨一口酒水喷出来。

新、新客人?!

这几个都很年轻,看衣着样式,似乎都是书生。想来是春闱刚刚结束,十年苦读告一段落,大家想出来放松放松。

阿九顺着她的视线望下去,只见女伎们含笑迎上,其中一位女伎生得杏眼瑶鼻,妩媚鲜妍,更有一股熟蜜桃般的甜馥之气,十分出众。

“那是谁?”阿九问。

元墨嘻嘻一笑:“上了妆你就不认得了?欢姐啊!”

阿九大惊一吃。再三细看那女伎,怎么也没办法同白天那个眉目黯淡的黄脸婆联系起来,这哪里是上妆,分明是易容。

不管是上妆还是易容,欢姐都是楼里姿容最出色的女伎,毕竟曾是花魁,年岁虽长,但风姿不减。

新来的客人逛乐坊,自有一套规矩,欢姐亲自奉上一杯茶。

这便是新客的点花茶。别看小小一杯茶,客人需付三千文茶资。然后登楼入座,再奉酒,酒名为“支酒”,又是三千文。

一行总共五人,一人六千文,这一茶一酒一喝,三十贯钱便进了元墨的钱袋。

当先一名书生衣饰华丽,出手宽绰,同伴都称他“卫公子”。看来这场花酒便是他请客,众人都小星拱月般将他送到主位,然后将菜式、点心、酒水流水般送上。

新客登门,往往是花销最大,这是新客在乐坊确立地位彰显身份的机会,也是乐坊了解新客的方式。这一次的花销,会决定他将来在这家乐坊受到哪一种待遇。

因为某些不便透露的原因,红馆已经很久没有新客上门了,尤其还是这种有钱有闲的年轻新客,只要姑娘们略施手段,就可以将他们悉数拿下,从此成为她们的不二之臣,天天来送银子。

元墨笑得眉眼弯弯,整张脸都闪闪发光。

然而没等她笑完,不知那卫公子说了什么,姑娘们的笑声为之一滞,欢姐朝楼上看来,脸上显出了焦急的神色。

很快元墨就知道了原因,卫公子在同伴们的起哄下起身,走向厅堂的墙壁。

“糟了!”元墨顿时笑不出来了。

他想要青壁赋诗。

时下乐坊中,最受追捧的不是美貌,不是身段,不是风情,而是才华。一个粗通文墨的女伎,比一个精通歌舞的女伎身价要高出三五倍。

原因无它,客人们来乐坊寻求的不单纯是男欢女爱,而是心灵上的知音,精神上的伴侣,要引发他们的爱恋,绝不能单靠一副皮囊。

所以在较为高等的乐坊里,点花茶与支酒之后便是青壁赋诗。

青壁,是指乐坊厅堂正中一面墙壁,上面悬着淡青色绢轴,旁边有放着笔墨,客人将诗词题在绢轴上,女伎便在其后赋诗唱和,以文相交,各见其才、其心,又风雅又美好,远胜家中女子的柴米油盐,这正是乐坊吸引着士人前仆后继络绎不绝的精髓所在。

可问题是,红馆,早已经不是“高等乐坊”了。

青壁虽然还在,却早已经没有了能够与客人唱和的女伎。以往的客人大多都知道,绢轴与笔墨只不过是一种摆设,算是双璧坊变成红馆之后最后的一点风雅遗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十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