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在位21年,通过科举而得官的将近一万人。宋仁宗在位41年,单由进士一科而得官的就有4517人。从宋太祖朝后期起,举人经礼部省试之后,还必须再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录取才算合格。一时间“天子门生”遍天下。中国历史上很多重大发明都出现在北宋。被世界认可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使用活字印刷术三大发明都产生在北宋。在11、12世纪内,中国大都市里繁华的生活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相媲美甚至有过之。
在文学艺术上更是名人辈出,登峰造极,堪比盛唐,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文学艺术高峰,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学方面最强大的封建王朝之一。正如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明代学者宋濂称:“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在‘唐宋八大家’中,只有韩愈、柳宗元为唐人,其余六人均为北宋人。”北宋词人众多,佳篇迭出,可以说是词的花海盛宴。着名的词人就有晏殊、欧阳修、张先、晏几道、范仲淹、柳永、苏轼、秦观、黄庭坚、周邦彦、李清照等。而柳永、苏轼、李清照更是璀璨夺目,光耀华夏。书画方面也是地位显赫,成就斐然。以帝王之笔取众人所长独出己意创造出“瘦金书”的宋徽宗,书法可说是别具一格,极具个性色彩。宋徽宗本人从客死他乡到书法万古流芳,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宋太祖赵匡胤被称为南柯一梦就“黄袍加身”的皇帝,他用武力和阴谋夺了后周的政权,却害怕历史的复制和重演,便“杯酒释兵权”,建国后采取了以文立国的国策,实行文人统治。广开言路,百家争鸣,“言不杀头”。大臣参与决策与执行政策的权力比前朝都大。庙堂之上,君臣争论不已;江湖之中,书生指点江山。这种开明的政治气氛,造成知识分子政治上有理想、文化上有创新、道德上有追求、生命上有保障,为宋朝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北宋还有很多很多奇特,不仅在文学、书画、科技发明等领域,即使在哲学上,也出现了以“北宋五子”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颢、程颐为首的一批理学家,他们以儒家哲学的特殊形式,着重探讨义理和性命之学,称为理学,又叫道学,超过唐代,影响深远。
北宋的奇才,更是旷世。不说别的,就说苏轼,文学上是一座高峰,连书、画也是一座座丰碑。人品、学识、才情、胸怀……更是全职全能,天下无双!
当我们登高望远,面对滔滔江水,会禁不住高声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中秋佳节合家团聚,望着皎洁明月,会禁不住深情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我们徜徉在庐山风光中,会禁不住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沉醉留连西湖美景,会禁不住发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我们遭遇人生的无常,会禁不住发出无奈的叹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当我们面对生活的挫折,会禁不住宽慰失意的自己:“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北宋学士院(翰林院)是高级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上班施才的地方,地位高,品位高,待遇好,与皇上和国家的决策层相处在万人之上,太宗皇帝赵匡义就很羡慕学士院,当着皇帝还想着当个翰林学士。只是翰林院在编人员有限制,只有少而又少的六名。王禹偁就在太宗至道元年(995年),走进了这个至高至上的翰林院,任翰林学士,直接为皇上秉笔服务。
王禹偁,生于后周太祖郭威显德元年,公元954年的秋天,卒于宋真宗赵恒咸平三年的1001年秋天,享年48岁。祖籍澶渊,今河南的濮阳西,生于山东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世代务农,标标准准一个农家孩子,并且是一个以磨面为生的苦难的农家孩子。
却说王禹偁跟着父母以磨面为生,因生于乱世,王禹偁的伯父、叔父离散后相继死于战乱。亲人离散的伤痛深深刺激着这个家庭,虽然社会动荡,家境贫穷,父母对王禹偁还是充满了期待和希望,咬着牙送他上私塾接受教育。王禹偁聪明又上进,一边帮父亲送面一面抓紧业余学习,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禹偁九岁即能诗文。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劳其筋骨的同时,也会赏赐天大的机会。王禹偁就有这样的机会。
开宝四年(971年)的一天,16岁的王禹偁像往常一样,背上磨好的面往客户家中送,他没有想到的是今天的送面,自己的人生将揭开新的一页。
这次送面的客户是济州团练推官毕士安(938—1005),后官至宰相。毕士安当时33岁,而立向上,性情豁达,乐善好施。他见送面的少年眉清目秀,虽是寒家子弟却彬彬有礼,就有爱惜之意,问他:“读书识字否?”禹偁答道:“读过一点。”。一番交流,王禹偁应毕士安的要求写下一首《磨诗》:“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若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
石磨本来厚重,笨拙而默然,但可贵的是能持之以恒、不偏不倚地承载物体并围绕磨心旋转,磨损自己,口吐美好,奉献众生,这正是厚德载物的最好象征。而磨借人力,轻轻一拨,便是转向和转身时。这里,出身贫寒的少年王禹偁显然以石磨自比,他不仅内心厚重坚定、自强不息,更渴望有慧眼赏识着力,去发展美好的未来。
毕士安进士及第,又有很高的情操和道德追求,读后不仅赞叹不已。这少年十六七岁竟然深明人生哲理,还有守正的道德追求,不同凡响,难得,难得!他当即决定把王禹偁留在家中,亲自教他读书做人。虽然毕士安当时只是一介八品小官,每月薪水也仅够养家。所谓;世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也。
太平兴国四年(878年)秋天,24岁的王禹偁,省城解试成绩虽然名列前茅,但却没有通过殿试。他有些沮丧低落,毕士安再次鼓励、援助,这个从磨坊走出来的孩子注定与众不同,注定内心坚定。
他振一振年轻而不丰满的羽毛,决定勇往直前。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30岁的王禹偁终于进士及第,但因没中甲科而与状元、榜眼无缘,以乙科成绩被派往单州成武县(今山东菏泽成武县)充任主薄。官虽然小,但心可以很大,很高远。因为工作出色,王禹偁一年后就得以擢升,升任长洲(今江苏苏州)县令。有趣的是,王县令怕后老者因主薄官小事杂又受气而沮丧寂寞,情真意切地专门写了一篇官场新人工作感言,即《单州成武县主薄厅记》。王禹偁在文章中说:“君子为官不以位之高下、身之贵贱,在于坚持道义,更要有为民利民的实际行动。比如圣人孔子当年同样做过中都宰、鲁司寇之类的低级官员。”“主薄的工作虽然繁琐,但辅助县令与宰相辅助帝王的道理相通。只有深明此理,才会有公心,才会坚定地追求心中梦想。”看看,王禹偁有一颗多么高远真诚的心。
王禹偁在县令任上还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雍熙二年(985年),北宋王朝准备第二次北伐,田粮税赋和军费接踵而至,而这一年,长洲受灾,庄稼普遍欠收。百姓几乎交完所有口粮后,全县任务缺口仍达一万七千贯,约合人民币350万元。江南一小县,虽是鱼米之乡,百姓困惫无比,350万元绝不是个小数目。如再挤压,好多百姓就要背乡离井、家破人亡。王禹偁以自己的个人名誉和人格魅力,硬是从本县和邻县的富商大户手中如数借来,为国家出了力,为百姓解了急。王禹偁赢得了长洲的民心。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遭到了官场诋毁,说他沽名钓誉,博取直名罢了。
自古至今,从来不乏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别人说三道四甚至口诛笔伐的情形,更不缺乏居高临下充斥道德优越感肆意品评别人的人,惟独欠缺真正的人文关怀和人心温暖;袖手旁观的看客心态已使人心麻木荒凉,更何况落井下石,污蔑诽谤。王禹偁一度很悲哀,他说“我没有知音”。但人心向善,常州的百姓知恩,他们是知音。百姓们感念王县令的为民情怀和慷慨援助,第二年收成后都早早把债务还上。
在长洲的三年中,王禹偁以为民之心和敢于担当之精神赢得了民众拥护,还因所写诗词追求白居易的平白近人、杜甫的现实主义文风而成为姑苏人们心中的偶像。
看这阕《点绛唇·即兴》——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细雨绵绵,恨意难消,天色微暗,愁绪堆积,但雨中的江南景色依旧很美丽。水边村落,湖畔渔市,袅袅升起一缕孤零零的炊烟,那么淡,那么细。
一行长途跋涉的鸿雁,在那水天相连的遥远的天际,远远望去,款款飞行,好似列队首尾连缀。此时凝望这搏击长空的大雁,谁能理解我凭栏远眺的胸意!”
名动四方,京城,天下。
这就是王禹偁,留下来的词仅此一首,却以清丽的笔触描绘出清新的江南雨景,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征鸿抱负和难以被人理解的孤独情绪。
三
那个懂文知书甚至有些爱文抑或羡慕翰林学士的宋太宗赵炅,两次北伐失败后,转向抑武重文,以文治国。他大兴科考,延揽天下人才,尤其看重诗词家高手、文学高才,于是,宋朝的文风词风昌盛发达,国运虽不长,宋词却千古。
端拱元年(988年)初春,东京汴河两岸的垂柳芽苞尚未显鹅黄,朔风还有些寒冷,王禹偁便和邻县县令罗处约一起被召入京,擢升禹偁为右拾遗兼直史馆。右拾遗——咨询建议官员,小言官,意思是捡起皇帝的遗漏(政策失误),专挑皇帝的毛病。
直史馆为官署名,掌修国史。宋以史馆与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其官员并称馆职,为文臣清要之选。右拾遗兼直史馆,两个官职都不大,本应赐五品绯服,为示皇帝恩宠,王禹偁特赐文犀带。
进了朝廷,也就进了风雨地带,甚至是风口浪尖上。王禹偁时年35岁,35岁的王禹偁想找点事情做做。他想自己是个史官,就应该为编修国史所点事情。他去找监修国史的宰相吕蒙正。他对吕蒙正说:“相公,史馆好久没有修史了,在这样下去,工作就要荒废了。”吕蒙正深知修史的意义,更值道治史的风险和凶险。迟迟没有答复。王禹偁等不及了。他再次上书吕蒙正说:“相公曾说,史笔之难有三,一要有文才,二要有学术,三要有见识,难道馆阁这么多人的才、学、识还不足以吗?”经过争取,王禹偁终于得到编修端拱元年的日历,还与其他人一同校正《三史书》。
因为工作积极,成绩斐然,诗词俱佳,书生王禹偁成了皇帝赞赏近身的人。端拱二年三月,正是春暖花开之时,又是一届贡举的殿试,皇帝要亲试考生。临考前,赵炅特召王禹偁赋诗一首,意在让高手给考生做个示范,也显摆皇帝身边人的优秀。王禹偁当然不会让皇帝失望,脱口而出一首,赵炅皇帝看后大喜,说:“这首诗不到一月就会红遍天下。”即拜王禹偁为左司谏、知制诰。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宋史和王禹偁传中没有,其它也查不到。暂且不管这首诗有多好,反正经过皇帝一忽悠,王禹偁马上红遍大江南北。这一年王禹偁36岁,可谓一举成名天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