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我给秦皇汉武直播养儿秘籍 > 第6章 第六章

我给秦皇汉武直播养儿秘籍 第6章 第六章

作者:岩花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4-26 22:08:02 来源:文学城

蒋遥非常直接地指出了秦始皇的问题,丝毫没有留情面。

因为他知道,很少有人敢对皇帝这么说话,大多数人都会采用更加迂回委婉的方式。

但是那样的劝谏往往没有效果,皇帝唯我独尊久了,就听不进去任何不同的意见,他要趁着现在他们还年轻,头脑还清楚,狠狠地打击他们,让他们知道收敛。

皇帝一个荒唐的念头,就可能伤害到无数百姓,同样的,皇帝一个善念,也可能造福无数百姓。反正自己远在千年之后,皇帝们也伤不到他,说话也不用太讲究了。

果然,他第一句话一出口,嬴政的面色就变了,他已经很久没有这么被人指着鼻子骂过了。

屏幕正在播放原本时空中的画面,百姓们被逼着服徭役,官差动辄打骂,他们的眼神黯淡无光,明显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宛如一具具行尸走肉。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承担繁重的赋税和兵役,日子过得没有一点盼头。

不少百姓感同身受,暗自垂泪,他们连悲伤都不敢张扬。

嬴政虽然做质子时吃了些苦,但是后来一直锦衣玉食,就连出去巡游也有人提前安排好一切,何时这么认真地看过世间百态?

那些妻离子散,哀鸿遍野,“死者相望”①的景象,就是他的大秦吗?

其他时空里的帝王,多多少少都有大兴土木的毛病,他们觉得好像自己也被骂了。再对上大臣们暗戳戳的谴责目光,当即暗下决心,以后尽量少造宫殿,与民休息。

【第二,严苛的刑法。秦法规定,一人犯法,罪及三族,叫“族诛”。一家犯法,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叫做“连坐”,且刑法十分惨无人道。全国变成一个监狱,出现“赭衣塞路,②囹圄成市”的局面。

要是亲人犯法被连累可能也就认了,大家想想,连邻居犯法都要被牵连,真是比窦娥还冤。】

【二世时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他们到大泽乡时下了大雨,不能按期到达。

按照秦法,过期要杀头。陈胜、吴广就发动戍卒起义,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统治者原本想用严苛的刑法来控制人民,结果严酷的刑法反而成了帝国灭亡的导火索。】

(晚饭吃什么:要不然古代人少呢)

(白纸:对呀,太残忍了,怎么下得了手啊)

一介农夫,竟然敢发动起义,挑战庞大的帝国,嬴政觉得可笑至极。但是偏偏这么一个农夫,点燃了反秦的星星之火,最终汇集成了燎原之势。这可由不得嬴政不信,经过蒋遥这么一说,他也开始反思,难道真的是自己错了吗?

虽然蒋遥是在说始皇,但是其他皇帝总觉得蒋遥在点他们,面色纷纷不自然起来,大臣们也欲言又止。

每个国家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刑法不严苛,百姓对法律怎么会有敬畏感,到时候怎么治理国家呢?

听仙人们的意思,难道他们都不赞成这样做吗?不知道仙界有没有作奸犯科之事,仙人们又是怎么处置的。

难道严酷的刑法真的会起到反作用吗?是不是该重新修订一下法律了,众人在心里揣摩着。不过连坐确实太不近人情了,谁能保证自己永远不犯错呢,如果祸不及家人确实很好。

【第三,控制思想。秦始皇最被人们诟病的一点,就是焚书坑儒。学术界对“坑儒”存在不少争议,有人认为坑杀的是儒生,也有人认为坑杀的是方士。但是无论坑儒的真相为何,焚书的确是真实存在的。】

【公元前213 年,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下令把除《秦律》、医药、卜筮、农书以及国家博士所藏《诗》、《书》、百家外,凡私人所藏儒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收缴烧毁;以后敢谈论《诗》、《书》的处死;是古非今的灭族,违令不缴的处黥刑,罚做苦工。

焚书事件导致许多古代文献被焚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是对思想文化的巨大摧残。】

(隋文帝杨坚:焚书确实太可惜了)

(曹植:是啊,如果那些书还在的话,能教化多少人啊)

(抱走我政哥:虽然我崇拜政哥,但就事论事,政哥这事儿确实不对)

(春花:不是说没有把书烧完吗,还留着,后来是被项羽火烧阿房宫给烧完了)

【是有这种说法,说秦始皇焚书,并没有烧掉朝廷收藏的所有书,而保留了需要的官方正版,先秦典籍的全部焚毁其实是因为西楚霸王项羽火烧阿房宫。但是对于这件事情学术界仍然有着不同意见,有不少专家认为项羽根本没有烧阿房宫,这点我们无法确认。】

【坑儒是怎么回事呢,一种说法是秦始皇想求长生不老药,这些方士却始终求不到,始皇帝终于被激怒。我们都知道长生不老药是不存在的,当然是求不到的,这些方士肯定也心知肚明,但是他们为了荣华富贵竟然敢欺君,胆子实在不小。】

(卖女孩的小火柴:真的不怕有命赚钱,没命花钱吗)

(彩铅:富贵险中求嘛,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还挺勇敢的)

(花露水:哈哈,神他么勇敢)

再次听仙人提到长生不老是不存在的,不管是嬴政还是其他皇帝都淡定了很多。要知道最开始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他们的长生梦“啪”得碎成了渣渣,那天夜里有多少人夜不能寐。

【还有一种说法是侯生、卢生这两个儒生在背后说始皇坏话,被始皇知道了,始皇原本想让他们歌颂大秦盛世,结果他们竟然制造谣言,蛊惑人心,始皇大怒,将四百多名儒生全部活埋。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被活埋的既有方士也有儒生,年代久远,不可妄下结论。

扶苏正是因为劝谏此事,惹怒始皇,被贬去上郡监督蒙恬修长城,就有了后来的悲剧。

之前所说的苛捐杂税、繁重的徭役以及严刑峻法,其实每个朝代大都有这些问题,但是为什么提起暴君很多人就会想起始皇呢,因为焚书坑儒实在是太引人注目了。】

(白纸:活埋啊,一定特别痛苦吧)

(海绵宝宝:连扶苏都劝不住,唉)

(皇帝的新装:皇帝当久了,就越来越骄傲自大了)

嬴政看重法家,给扶苏找的老师却是儒家的,天长日久,两个人的观念不和,扶苏因为劝谏坑儒被他厌弃,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还好上次直播之后,他就给扶苏找了新的老师,法家、农家、墨家都让他接触一下,免得一叶障目。

刘彻看着弹幕,也对始皇感到很惋惜,皇帝当久了,听不进去意见,自己以后也会变成那样吗?

李世民对于这件事倒是很有自信,他自认胸怀宽广,善于纳谏,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优秀的臣子忠心追随了。有时候皇帝的一个想法会脱离现实,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清醒的臣子打破皇帝的幻想,这点他一直做得很好。

【可是这些还只是表层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仇恨。

始皇帝童年受战乱之苦,所以他认为只要一统天下,就能使百姓安居乐业,感恩戴德。可是,六国的贵族们不这样想。他们宁可让天下重新陷入战乱,百姓横尸遍地,也要夺回自己失去的地位,所以他们对秦始皇发动了疯狂的复仇。

始皇帝过于自信了,他对六国贵族展现了极大的仁慈,没有杀掉他们,也没有为难他们,更没有在六国境内驻扎足够的军队,以至于造反者无所顾忌,叛乱一发不可收拾,烽火遍地,国家一片混乱。】

(英语我恨你:啊,这些贵族也太自私了吧)

(晚饭吃什么:就是啊,鼓动别人跟他一起造反,让别人替他们送死)

(菊花霞:真的有人跟着造反吗)

六国的贵族怨恨地看着天幕,经此一事,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愿意跟着他们造反,他们的反秦大业还能不能成功。仙人餐风饮露,不知民间疾苦,又怎么会懂得他们的苦楚。

他们原本是尊贵的上等人,一夕之间国破,变成了丧家之犬,从此和庶民没什么两样。这样的日子,他们怎么受得了啊。

刘彻叹息一声,始皇当时的情况确实难办,六国刚刚从分裂走向统一,必然会遭到六国势力疯狂的反扑,造反层出不穷。

他们大汉的情况就好多了,百姓已经习惯了统一,只要皇帝不是太离谱,很少有人愿意跟着造反。

这都是沾了始皇的光啊。

朱元璋从前过苦日子过惯了,他知道普通百姓的生活有多苦,所以他也很看不起这些六国贵族。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要使全天下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可恨至极。

百姓们一直热切地关注着天幕,他们看着自己刚过上两天安稳日子,就有人出来搞事情,气愤不已。他们老百姓,没什么雄心壮志,老实巴交的也不惹事,就想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愿望,都有人来剥夺。

那些贵族老爷们,娇生惯养的,心眼儿咋那么多。陛下没有杀了他们,他们非但不感恩,居然还要找陛下报仇,真是不知好歹。

【除此之外,六国的公卿大臣和士大夫们也对秦国非常仇恨。】

①“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汉书卷□□·严安传》

②“赭衣塞路,囹圄成市” 《汉书卷二三·刑法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六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