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我给古人直播无限流 > 第9章 刷分把观众刷晕

我给古人直播无限流 第9章 刷分把观众刷晕

作者:一盏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04-14 22:14:29 来源:文学城

见到江雾集时,其余人恍惚间还以为她刚挤下春运的火车,她们用面部表情生动地辟谣:

#辟谣 仙人里这种类型的也不多见#

舒笑笑去了14楼,拿到4根蜡烛,裴芊和周玲一起去了34楼,拿到2根,至此,44根蜡烛还差4根。

代价是,周玲手臂受伤,裴芊大力丸消耗一空,舒笑笑蹲在厨房哐哐哐喝水。

周玲眼巴巴瞅着江雾集,一脸可怜,举着手臂任由她包扎,说:“我们上去以后遇到了,嘶,遇到了一个医生,他告诉我们,他见过24楼的男主人就医,说是最近头一直很痛。”

“他说:‘谁知道是不是被下毒了呢。’”裴芊双手撑着脸,重复道。

裴芊问:“雾集姐,你觉得他是被下毒了吗?”

江雾集沉吟道:“很有可能。”

裴芊好奇:“那他去医院检查,应该就知道自己被下毒了吧,为什么还会死呢?”

舒笑笑的声音远远传来:“以这家男主人的强迫症程度,我会怀疑他检测到毒素有0.7的时候,会主动服毒到1.0。‘哎呀,一不小心喝到了1.1,再服到2.0吧’,就死了。”

马姐沉稳道:“笑笑。”

舒笑笑走过来,闭上嘴,做了个拉拉链的手势。

周玲转述舒笑笑的经历:“笑笑姐去14楼,遇到了两只鬼,一个是长嘴大耳朵,一个……”

“毛脸雷公嘴?”舒笑笑说。

马姐:“。”

舒笑笑:“……额,这个形容词实在太熟悉了,没忍住。”

她说:“好吧,另一个是个一脸刻薄鬼,嘴贼损,很烦人。那个长嘴大耳朵的住25楼,听语气,两个鬼好像经常一起八卦。它俩告诉我,这家男女主人有矛盾很久了,而且这家女主人其实是个疯子,不是人类,男主人被弄得很惨,最后居然被逼死了。”

江雾集若有所思:“25楼我来的第一天就见到它了,看来这家伙就是想告诉我这个。”

舒笑笑瘫在桌子上:“还差四根。好在这个副本的核心在24楼,其它楼层虽然有鬼,但是也大多是新形成的鬼,力量不强,但是这样的话,明天晚上到了任务结束期限,会比较棘手。”

马姐为三个新人解释道:“这种副本一般都是会有一个核心,其它鬼有的是核心形成后依附来的,有的是核心形成后自然形成的。这种小鬼一般都不会太强,因为强大的鬼会自己成为一个核心。”

“但是这也是相对来说,我们现在都还在偏远的副本领域,这里都是新人,鬼能吸收的人少,也弱。等你们以后自己强了,遇到的鬼也都吸收了很多力量,难度就会截然不同。”

周玲大惊失色:“这还不强?满打满算进来不到一天,我们已经失去两名队友了。”

江雾集心说要是算上精神状态,在她看到那个-5380时,你们就已经失去了三名队友……

-5380啊呜呜呜。

亏她一开始还以为,讲筷子使用技巧加的两分是一笔巨款来着。

这冰冷的数字,这恐怖的世界,真是对囤积癖太不友好了。

江雾集垮着一张脸。

舒笑笑喝完两杯水,感觉又有了战斗能力,站起来:“剩下四个蜡烛我去弄吧,你们盘一盘线索。”

刘讷闷声说:“好的。”

他开口:“看起来比较明显了,就是黄芳投毒,杀了这个男主人。”

喜在田间拔草,听到这句话,赤着脚仰头看:“为什么说明显了,按仙人们说的,应该还不能得到这个结果。”

她父亲远远喊:“喜,把这的草拔了,然后回家拿饭。”

喜放下思路:“来了。”

刘讷解释道:“已经可以确定了,1楼得到线索,凶手在24楼,34楼得到线索,男主人头痛,被投毒,14楼得到线索,女主人是个疯子,一直在迫害男主人。很明显了。对了,还有4楼,女的杀了丈夫,很明显的提示。”

周玲和裴芊面面相觑,总觉得推理过程还缺点什么,把目光投向江雾集。

江雾集却提起来另一件事:“昨天晚上,你和张力翻桌子上的本子了吗?看到了什么?”

刘讷有点不情愿分享线索,半遮半掩:“是男主人的日记本,他说他已经忍不了了,每天都被黄芳折磨。他觉得他要死了。”

其实日记里还说他如果死了,头七一定会回来。

但万一鬼回来就一定要吃几颗人头呢?

现在说出来,其他人有了防备,他自己不就危险了。

李斯看了一眼,就失笑道:“他藏了话。”就这水平,还想藏话。

放在没统一的时候,六国里随便拉出来一个不知名大臣的不知名客卿,都比他会演。

李斯想,倘若天师把他叫去,他马上就能把这人口中的话套出来。如此一来,不但解开迷局,得到天师的另眼相看,更能问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还能向陛下显示他的能力。

谁被叫上去,一定会青史留名!

……除了蒙恬。

他上天只问了个刀名。

再看天幕,里面似乎达成了共识,也没有人再问,各自散开了。

裴芊煮了一锅鸡蛋,每个人凑合吃几个,就当一顿饭。

江雾集从巨大的塑料袋里掏出几本书,转换直播视角,开始刷分。

-5380分……呜呜呜。

八千块一株买来的细胞死了她都没这么伤心过。

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着三本书,一本八开的彩印《家常菜食谱》,一本厚厚的《初级会计实务》,最右边是一本看起来粗制滥造的《如何高情商说话》。

这是4楼那个装饰性的书柜里,好不容易挑出来的勉强能用的三本书。

-5380……

江雾集坚强微笑。

积分系统尚且算是人性,在危机出现时,允许积分使用至负数,直到眼前的危机解除,召唤才会停止,但是变成负数以后,她就无法再次召唤人过来,除非再次把积分刷成正数。

一个人一秒钟就要100分,真是昂贵。

更可怕的是,在系统提示课堂积极度提升后,她查看课堂积极度定义后发现,课堂积极度除了维持连接以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功能——判定被召唤对象的技能水平。

也就是说,当前课堂积极度是20%,召唤来的人会觉得“隐隐约约有点技能”。

到了50%,进来就会拥有一个升级到中位数水平技能。

到了100%,理论上来说,召唤来的人技能水平可以达到满级水平。

不过,被召唤人的技能水平的上限,受到她自己的技能水平的影响。

其实光看这一点,倒是还不错,她的技能就像一张反面不确定的X牌,她可以随时花积分翻牌,获得一个或者几个全新的,约等于她自己技能水平的技能。

她可以指定召唤对象,但会贵一些。

也可以随机,只确定大致的方向,比如指定“武力值高”。在符合的人里,进入副本意愿强烈的被抽到的概率大一些。

蒙恬就是这么召唤来的。

——然而。

然而被召唤人如果使用技能的话,每秒所需要的积分又不一样了。

那是成倍的往上滚。

-5380呜呜呜呜呜呜,她以为-5380已经很贵了,但是没想到,蒙恬甚至没使用技能啊!每秒100分居然是原始状态!

江雾集很想速速讲十遍高炉炼铁。

她巡视桌上的三本书。

食谱,这个可以讲各种农作物,延伸到植物种植养护方面。

会计,这方面她完全不懂,但理论上来说这本书对所有古代王朝都很有用。

至于高情商说话,她原本打算用来当识字大课堂的教材,但考虑再三,决定暂时只用来介绍标点符号。

江雾集拿起食谱,随手翻开一页。

8K的铜版纸彩色印刷,色泽艳丽,左边的拔丝红薯看起来热气腾腾,晶莹剔透的糖裹着匀称漂亮的红薯块,一看就特别好吃;右边是一道盐焗大虾,粗盐颗粒里躺着数只一拃长的大虾,红彤彤的色泽让人口舌生津。

“拔丝红薯,和盐焗虾?”

江雾集手指在红薯上点了点,裴芊凑过来看到她的动作,小姑娘有些好奇:“雾集姐,你想吃红薯吗?我家种的红薯可好吃了,要是下次副本咱俩还能再见面,我给你拿点。”

马姐说:“也不用下次副本。你们出去以后,系统会给你们结算积分,积分可以用来在系统那里兑换现实活动时长,不过时间很贵,差不多要5分一小时。”

江雾集心痛问道:“5分一小时?”

马姐怜爱道:“别担心,你这次副本表现评分应该在A以上,拿个二十几分还是很容易的。”

一个100分一秒,一个5分一小时。

系统,你糊涂哇!

江雾集痛心疾首努力刷分:“来,咱们讲讲红薯吧。”

-5380闪了闪,瞬间变成了-2200。

江雾集:?红薯这么厉害吗?

刚提了个名字,就有这么多分?真不愧是穿越神器。

大秦

治粟内史托着一盘黑麦粉,一碗面条,和一个蓬松的黑馒头,高高举起:“陛下,成了!以宿脱壳,研磨成粉,果真能制成麦粉!不仅更容易食用,食用后,顶饥效果不输黍、粟,且味甘不弱于稻!‘馒头’和‘面’也成了!”

始皇用手捻起一撮黑麦粉:“先在咸阳城郊试种,若果真优于黍、稷,便发麦种于各郡,以后税收可用麦交。”

然而惊喜居然还没完,天边徐徐传来讲述声:

“红薯,能当主食,能当菜,味道不错,耐储存,容易繁殖,而且亩产4000斤。”

外面传来一片器物落地的声音。

一千多万人支棱着脑袋,目瞪口呆朝天上看。

亩产多少?

另一个年岁小些的仙人补充:“也不是啦。”

秦人齐刷刷松了一口气。

倒不是听到这个数字不高兴,而是这个数字实在是超出他们的认知,本能之下就会怀疑这个真假。听到不是,他们反而安心。

当下,哪怕经历过郑国渠的改造,都江堰的修整的土地,那些沃壤里粮食的亩产,也不过二百斤左右,而这已经是大部分普通农人欣羡不已的数量了。

四千斤,骗人的吧!

还没松完这口气,就听到那个年岁小的仙人接着说:“四千斤差不多是平均产量,我家地还不错,照顾也好的时候,能亩产八千斤。”

江雾集瞥了一眼技能面板,大惊失色:

在线人数突然从20546437变成了20043813。

怎么一下少了五十万人?

秦人:被红薯吓晕。

麦子很早就开始种了,但是秦朝的麦子种植不广泛(《礼记:月令》:“孟春之月,食麦与羊”。)

麦子要到汉朝才开始广泛种植。

“西汉时期麦类科植尤其是冬小麦的种植获得推广。关中地区大规模推广种植小麦始于汉武帝朗。《汉书·货志土》载董仲舒上书说:“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 ,建议武帝令大司农“使关中益种宿麦, 令毋后时”。其后, 轻车都尉氾胜之又“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冬小麦的种植在关中地区逐渐普及。

——《中国风俗通史》

面粉这个点暂时按照秦时没有被发现来写。因为查了一下,大多都说面粉是汉代出现(或者说面粉汉代被记录),但是我看到2010年中国新闻网发了一篇文章,标题是“磁山遗址发现白色粉块 若是面粉将改写历史”,大概是说有可能研究出来结果后,面粉在中国的历史能往前推一推。

然后我又去查了一下《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上面写磨面制饼战国时开始推广,汉代常见。

上两点,大致确定,面粉可能更早也有,但是至少在秦朝是不是主流,我认为应该不是,秦朝更多的可能还是吃黍(黄米,好吃的,我爱吃),小麦本身也不算多,面粉应该就更少了。

能确定的是,发酵技术要到东汉末左右。

“生活于3世纪上半叶的何曾,“性奢豪”,“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他要求蒸饼上面得裂开一个“十”字,看来和现代北京地区说的“开花馒头”差不多。这时的发酵面食已如此讲究,则它的出现或当不晚于东汉末。”——《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另外关于黑麦粉和黍(黄米),热量差不多都是350千卡,黑麦粉蛋白质高于黄米,脂肪也略高,碳水黄米高,差距不大。但是发酵以后的黑面馒头和黄米饭对此,黑面馒头大部分数据都高一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刷分把观众刷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