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我的祖国我的生活 > 第4章 第四章那一天的生日(4)

当我自然的打出这一句话之后,我愣了好一会儿,坐在电脑前发了好一阵子的呆,差点潸然泪下。xiashucom

在我的记忆里,一直有一个很清晰的场面。

就是我有一个堂哥,大我两三岁,因为家中娇惯,一直是整个家族里的土霸王,我们这些比他小的弟弟妹妹都不敢惹,因为如果发生矛盾,不仅他会打我们,他妈妈也会出面。

他是长子长孙,天然的享受了各种优待。

有一次他把我打恼了,就泄愤的说再不同他玩了,于是他又打了我一顿,问我还同他玩吗?我屈服了。

我一直记得这一幕。

我后来很疑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对这个镜头记得这么清楚。

已经忘了当时是几岁,已经忘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就记得自己一开始坚定的说不,后来小声的说玩。

按照理性来分析,这好像没什么。

七岁以下的小孩,别说错两三岁,就是半岁一岁力气身高也有很大的差别,我那堂哥又有大人做后盾,我屈服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那我还有什么斤斤计较的呢?

直到我写出这一句,我才意识到,我计较,我一直计较,从我内心里来说,宁肯他把我打死,也不想这么屈服的。

很傻,但是,我就是这样的人啊。

只是我不知道,一直不知道,所以,哪怕我很努力的去努力着,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扭曲着。

有这么一句话,流传很广——最终,我们都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

我一直很烦这句话,但我不知道为什么烦,直到这时候我才知道,那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活成自己不喜欢的模样?如果我们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就去努力避开它。

我们努力的去争取,努力的去靠近,那么,哪怕失败了,我想,那也不是我们讨厌的模样。

这一本书我完结的恋恋不舍痛彻心扉,深觉这是一次对内心的洗礼。

所以19年我觉得很充实,很快乐,希望20年能够继续下来。

但是生日后的第二天的气氛就又不一样了。

白天是什么样已经忘了,大概也就是码字吃饭,重复着重复,但晚上,因为约了朋友吃饭,就有区别。

街上零星的见到了戴口罩的。

然后我们是坐滴滴到饭店的,在那之前,小灰灰要拐弯去给另外一个朋友送个东西,他提前给那位朋友打了电话,我们到了地方,那朋友出来拿,他下车送过去,中间不超过五分钟。

那位朋友早先出去玩了,是才回来的。

我们在说到这件事的时候,滴滴师父的脸色明显不对了,我连忙说,那朋友不是从武汉回来,滴滴师父的脸色才缓和。

回来后我同小灰灰说这件事,他说真的吗?他都没有注意。

我说是的。

他说没这么夸张吧。

我们都不知道,那是这件事,我们最后轻松的对待。

这一天,涮牛肚店里的生意依然很好,我们和朋友也谈论了疫情。

朋友马上要回老家,说自己开车回去,不会有事的。

吃完之后,我和小灰灰散步回去——他很有点意见,觉得我耽误了时间。

哦,对了,这几天Q7都在他奶奶家。

放寒假了嘛,而且他叔叔回来了,他很喜欢他叔叔,每次他叔叔一从外地回来,就慌着过去。

他叔叔对他也很好,这一次人还没回来,就先邮寄了一套吃鸡的游戏装备,有枪有头盔有背包有子弹,他把那小背包背了一下午也不觉得累。

二十三号这一天,我给我家太后在我们这里的开元酒店办理了入住。

这几年春节,基本都是类似的操作。

自从我结婚,我家太后就在那套房子里住不下去了——邻居家养狗影响了她,邻居家种花招来了虫,有很小很小肉眼看不到的虫子咬她了,闹的她晚上睡不着觉,反正是我那套房子不能住了。

我们经历了找房子买房子找房子各种事……最后她住到了敬老院里。

在我们的概念里,老人住敬老院是儿女不孝,她一开始提这个要求的时候,我气的肝疼,想着我的婚前房你不住,说给你租房子你有要求,让你自己去租总有问题,来同我一起住你不愿意,最后去敬老院,别人知道了如何想我?后来就发现,少年夫妻老来伴不是说说的。

嗯,有点吐槽自家太后了,之所以提出这个,是因为在后来有个很明显的对比。

她所在的养老院是开封我们所知道的最好的,收费超过她的退休金,对面是城墙公园,她每天早上去跳舞,晚上去溜圈,生活也基本愉快。

不过再欢快,过年的时候也不能把她一个人放养老院,就是找我们这里条件不错的酒店,陪着去住。

说句实在话,给她办理入住的时候,我心中是有那么点犯嘀咕的,安不安全?可不可以?不会有事吧。

但在这个时候,我听前台打电话说武汉那边的退单需要处理。

哦,对了,这一天,武汉封城了!

我一直觉得是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封的,刚才又去对了一下日期,是农历的二十九。

一月二十三日。

在这之前,我没有经历过封城,听都没有听说过——也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过?

但封城?

上一次离我最近的疫情是03年,说句实在话,感受并不是太强烈,就记得电视里的主持人说最近洗手洗的几乎要蜕皮了。

然后呢?

街上的人比较少,比较空旷。

再然后呢?

那个时候我更在意的是,我家太后还沉迷在国家取缔的某功法里。

对,就是国家禁止的那个。

早先有人说,你家太后练那个,也不怪你爹找小三了,但这个关系在我概念里是这样的——太后生病,小三到太后病房里叫嚣,说XX说了,你这病是治不好的(XX就是我父亲),太后心灰意冷,想要结束生命(她当时是脑梗,觉得后半辈子要瘫倒床上了,不如一死了之),结果被人引着去练了那个东西,再之后就沉迷在其中了。

他们那个年代的女人总是畏惧离婚,结果害了自己一生。

当你的个人生活还在遭受着折腾的时候,对外部变化,有时候是很不敏感的,而且实话实说,03年那一次的事情好像范围也没这么广,影响也没这么大。

而这一次,是封城了。

那个时候,我还不太清楚封城意味着什么,但也感受到了疫情的严重。

与此同时,网上也开始有相关段子。

比如,某两家要打官司,被告说自己是武汉回来的,原告撤诉了……

再比如,超市的货架上,各种方便面都被拿走了,只有武汉热干面孤零零的呆在那儿。

很显然,那个时候大家对疫情的了解,还是持一种调侃态度的。

当然,也有愤怒。

萧二开始在群里发布有关疫情的消息,然后带领我们吐槽F4——话说我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太弄清楚,武汉早先的领导班子为什么叫F4。

当时这个班子被骂的惨啊。

开始时的息事宁人,各种大意;后来各种昏招,新闻发布会上口罩都没戴好,再之后说封城,竟然还给了几个小时的缺口时间。

火车停了,飞机停了,高速竟没封闭!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什么封城?

我们在群里各种讨论,同时网上开始有真真假假的消息。

某武汉人有症状了,还去上海迪士尼;

某武汉人,有症状了还去西安逛夜市;

某武汉人,带着有症状的孩子到了上海的儿童医院,一开始还不承认……

兵荒马乱,也在抹黑着武汉的形象。

那应该是武汉人最难过的一段时间,我们在群里的议论是听说封城,想出来,是很正常的求生欲,如果换成是我们,我们也想出来,但出来之后就老老实实隔离,不要乱跑,及时汇报。

那个时候还没有统一的隔离,就是自我隔离。

而也因为这些议论,后来钟南山先生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我在最初并没有感受到——这一点,真的需要表示歉意,鞠躬!武汉人,真的很了不起!

萧二所在的小区有一户人家是从武汉回来的,那户人家的邻居在他们群里嚎了999 ,嚎的萧二给了他一个N95。

恐慌而又迷茫,害怕而又无知,一方面在意着一方面又想着自己不会这么倒霉。

在这件事情上,最有反应的好像是年轻人。

微信群里,QQ群里,论坛上微博上,我们在讨论着这件事情的严重性,而相反,老年人则是一种非常佛系的态度。

家庭群里,吃饭的时候,说的是,这就是命,谁摊上算谁的。

当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是这样,我婆婆对这件事很重视,我家太后对这件事在最初的时候就很有些无所谓,而根据我们在群里汇集的消息,很多老人的态度和我家太后类似。

我有一个读者,是湖北的,一度情绪很失控,对我说的是,他们那里被称作武汉后花园,很多年轻人是从武汉回来的,年轻人回来都自我隔离,但父母不在乎,出去还不戴口罩。

这就是我们,现在冷静下来想,那个时候的F4,哪怕是官员,哪怕已经在一定位置上了,恐怕也是无措的。

不是为他们洗地,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洗的,我只是想说,在疫情发生的最初,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