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我的造反生涯 > 第五章濠州来的大人物

我的造反生涯 第五章濠州来的大人物

作者:不2废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0-10-19 17:42:47 来源:转码展示1

第五章濠州来的大人物

豪杰也是要贵人相助的

这些凤阳来的纨绔子弟自然缠住李宗嗣教他们武艺,李宗嗣也是遇到了那些武师一样的问题。jiujiuzuowen怎么教?这可是金主,打不得骂不得,还得陪着小心。若是得罪了,人家在城里动动嘴,李宗嗣就吃不住。

若是花架子,李宗嗣还真比不上那些武师。李宗嗣知道一些,但是没有系统的研究过。教真东西,这些人有力气,但是不长久的,全凭着年轻的莽劲儿。

李宗嗣想了想,便把自家两个大侄子给拎了来。兄长李宗岩本来不肯,自家二弟本来就不着调,若是把自家儿子再带坏了,那可怎么得了。

但没想到,大嫂赵氏却是开明的。无他,李宗嗣赚了钱财,除了购买肉食,剩余的都交给了父亲和大嫂赵氏。母亲是个不当事情的,一切以李顺为主。

李顺因为儿媳妇生了两个大孙子,母凭子贵,而且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又是李宗岩。以后当家的自然是他,但是李宗岩又是随了母亲的性子,憨厚有余,却不慎灵光。平日里操持家务说了算的又是赵氏。所以李宗嗣挣了钱,先是给李顺,然后李顺摆着老太爷的架子,又给了赵氏。

赵氏自然念自家二叔的情儿,也认为李宗嗣将来必成大事,所以便为李宗嗣说话:“大郎,自从嫁给你。我粗茶淡饭,我不曾抱怨一句。二叔性子跳脱我是知道的,可是你想想,若是你,可曾让家里吃上过一块肉?咱们吃不上肉食也就罢了,难道咱们的孩儿也要一辈子过这样的日子?”

“以二叔的本事,将来成人,便是去县里当个捕头也是绰绰有余,总好过现在的日子吧?允平和允安长学了本事,大了也能进城某个差事,帮衬着二叔。”

“捕头是贱役”李宗岩除非情急,平日里还是敬重自己娘子的,语气也是有些发软。

“连饭都吃不饱,还瞧不起人家?”赵氏讽刺了一嘴“那韩庄主都说二叔是大将之材,将来成就只是一个捕头吗?”

李宗岩说不过赵氏,只能同意了。事后还不忘嘱咐李宗嗣,若是把孩子带坏了,饶不了他。

李宗嗣带来了自己的侄子,一个允平十一岁,一个允安九岁。他们的姑姑三娘八岁,事情就是这么奇妙。

允平和允安平日在家打柴,听说二叔要带着他们习武,更是乐得见牙不见眼。男孩子哪里有不好武的,只是没有条件罢了。兄弟二人平日里最喜欢二叔,因为二叔给肉吃。

如今能天天在一起,欢喜的追着李宗嗣又蹦又跳。

凤阳的纨绔子弟为了玩耍也是下了血本,十几个人自带酒肉,还在平坦广阔的打谷场扎了大帐。又是纵马又是跳跃,如同小兵营一般。

李宗嗣与这些人天天喂招,也就是高等陪练。任凭他们千般本事,也伤不得李宗嗣分毫。允平、允安就看着他们打斗,手里比划着,兄弟两个也是捉对的练习。

他们招式练不好,李宗嗣就教允平、允安练,掰开了揉碎了讲。然后等着允平、允安施展出来,动作不对,少不得大脚板。这些人看着着急,这破孩子怎么这么笨,便一同传授允平,允安。

兄弟二人会了,他们自然就会了。当学生,不如当老师。

休息的时候,自然酒肉摆上。兄弟二人混个肚圆,自然越发欢喜。

但是练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让这些纨绔子弟蹲马步,跑大圈,举石锁,踢大树,他们肯定不干,他们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玩儿。

李宗嗣也怕金主走了,苦思冥想,便托商贩捎来几个猪尿泡。吹圆了,加上厚皮子,做出了足球、

大周有蹴鞠,但玩法不一样。简直跟杂技一样,拳头大的球往碗口大的门框里踢,那有兴趣不少,但是绝对不在这些人里头。

讲明了玩法,人不够。一队最少要十一个人,强迫症患者的李宗嗣,绝对不允许足球在自己这里出什么问题。将来是要向全国人民谢罪的,万一后世的足球场门口画上自己的头像,上面加个大红叉。想想都可怕。

本着为乡亲考虑的想法,便从庄子上找来几个年轻人。张家的、胡家的、刘家的,都是自耕农。佃户李宗嗣不敢招惹,那是韩庄主的禁脔。每天九九七的工作量,韩庄主管他们吃喝,但是绝对不养闲人。

乡亲们一听去玩儿,还管饭。还让放开了吃,那还不去?于是打谷场更加的热闹了。现在正是农闲的时候,很多乡亲都成了观众,狂热的喊着“铲他!传球啊!哎哎,怎么打人还!”

李宗嗣做了竹哨,站在场中当裁判。允平也在场上,允安不停的给哥哥加油,赢了就有肉吃,还有钱拿。

这些纨绔子弟玩的兴起,自然出手大方。只要踢赢了他们,毫不吝啬。

韩庄主从和吴管家站在望楼上,看着热闹的打谷场,不由的感叹道:“人才啊。”

吴管家犹豫了一阵,道:“老爷,传来消息,今年秋闱。三千学子,竟然无一人录取。朝廷说是贤才具在朝中,乡野已无遗才,大公子恐怕…”

韩庄主狠狠的一拍栏杆:“皇帝这是打算多空出几个官位,好买个好价钱啊。没有人才?那场中不是吗?”

吴管家眉头一凝:“咦?庄里又有人来了,好像是濠州的许大官人。”

韩庄主望去,果然一彪马队奔腾而来。为首的气宇轩昂,不怒而威。身后跟着七八名身穿灰色劲装的汉子,个个挎着腰刀。

“这李二郎的名头以然传到濠州去了?亏得我还没有让他们抬着虎去县衙领赏,乡野无遗才,一个买盐的都求贤若渴啊。以后莫要为难李家,若有难帮衬一把。不定哪天咱们要求到人家头上。”

吴管家点头称是。世上乱纷纷,日后兵刀行。

许知远,祖上曾是军将出身。后来解甲归田,濠州做的好大家业。在濠州也是能遮天的人物,但是毕竟长时间家里无人做官,近些年有些败落,不少人眼馋他的家业,开始与他为难。

这次听说凤阳出了个遮奢的人物,单枪匹马斗杀了一头猛虎。就凭这份胆气,也值得他结交一番。身后跟着的是家丁教头许从义,是许家的家生子,也是个好手,这些年家里行走商货。都是他带人保护,一口刀不知染了多少鲜血。

这次来许从义就是要试一试这李宗嗣到底有几分本事,值得大老爷亲自来一趟。

一彪人立在远处,看着场中众人进退有据,场中一人尤其夺目。只见那人身躯凛凛,虎背狼腰螳螂腿。双眉浓墨,眼放光明,任是谁见了也得称一声好相貌。

待中场休息之时,许知远呼喊道:“场中之人可是李二郎呼。”

李宗嗣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七尺昂昂大汉坐在大黑马上,约有三十许岁的样子。身穿一团大红劲装,带着樸头。面相自带威严,却又不失亲近,看着像是一个爽利的汉子。

李宗嗣回应道:“正是在下,不知是那里来的英雄?”

许知远跳下马来,缰绳扔给身后的随从。

“好汉不敢当,濠州许知远。”说着大步走来,梁兴、周广文擦着头上的汗水,一听,便激动道:“哎呀呀,您就说濠州的许大官人。就是在北国,一张弓箭射退了几百个鞑子的那个?”

“哈哈哈,年轻时候做的莽撞事,不值一提、”许知远摸着胡须,有点儿小得意,也是平生为傲之事。

这许知远可是这帮纨绔子弟的偶像,纷纷纳头便拜。许知远一一扶起,李宗嗣心道,这是杀过鞑子的好汉,也拜一拜不丢人。也是弯腰行礼,许知远赶紧将其扶起,“久闻不如见面,若不是家里琐事,早就应该看看打虎英雄啦。”

李宗嗣道:“一只畜生,那里比的您在北疆扬名”许知远道:“碰见鞑子我是敢杀的,可是单独碰见一只猛虎,却是不敢一人杀的,少不得纠集些个帮手,比不得你少年英雄啊。”

两人商业互吹,却恼了身后的许从义。便道:“时无英雄,让竖子扬名,与我来比斗一番,看你有几分本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