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我的哥们儿成皇帝了 > 第3章 领旨

我的哥们儿成皇帝了 第3章 领旨

作者:祁愈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29 21:09:19 来源:文学城

训练了一上午,舞阳累的够呛,她坐在地下吃饭,几乎有些狼吞虎咽。

突然有人坐到她旁边,她转头一看,见对方是跟自己同屋的顾宁后,没怎么搭理他,继续埋头吃了起来。

顾宁见她毫无反应,又朝她这边坐了坐,她赶紧拿着碗往旁边挪了挪,像躲避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顾宁有些不满,他轻哼一声,问道:“你离我这么远干什么?”

舞阳吃饭的动作一顿,然后把筷子往米饭里一插,转头看着他说:“我跟你这是正常距离,你刚才快贴在我身上了,你不嫌热?”

顾宁这人平时对她好的真是没话说,就是一点十分可恶——这人特别粘糊。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他每每粘人的时候老是会让舞阳想到那些在农家院子里往母鸡身上歪的公鸡,看一眼都觉得这厮欠揍。

顾宁一看舞阳板着脸,笑嘻嘻道:“哎呦,怎么生气了,我错了我错了,吃饭吃饭。”

舞阳不再理他,吃完饭后就地一躺,沉沉入睡。

在模糊不清的梦里,舞阳心里涌起一阵悲哀,哀叹自己命途多舛。

她很倒霉,她是走在回家的路上被雷劈了之后穿越到军队里来的。在大军里一众糙汉子中,她悲哀地发现了自己是个女扮男装的花木兰。

她整日战战兢兢,生怕自己被人发现,又怕将军突然下令打开城门出城杀敌,自己沦为炮灰。

外面戎族围城,王将军坚壁清野,就是不与戎族交锋,她穿越之初便听顾宁说兄弟们都守了两年了。

如今又过了两年,这两年里她拼命地训练,就是为了在决战之日活下来。

巳时末,将士们累了一天之后都洗洗睡了,顾宁却一反常态地说起话来:“武阳,等仗打完了,你有什么打算?”

舞阳枕着手,抬眼看房顶:“没什么打算。”

顾宁听罢,对她说道:“那你以后跟着我吧,这次交战的时候我一定会努力杀敌,如果能得个一官半职,我一定罩着你。”

舞阳对这承诺持保留态度:“都等了四年了还不打,谁知道交战要到什么时候?我警告你啊,你到时候先别老想立功,保命要紧。”

顾宁趴在床上,歪头看着舞阳,声音里有些笑意:“很快就能交战了,兄弟们都憋坏了,恨不得狠狠地教训教训外面那帮孙子,他们老是想打我们又老是捞不着好,估计等的也急眼了,现在正是我们攻打他们的好时机,将军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舞阳听他分析地有道理,心里便合计着,自己这样的能保命就不错了,立功她是想都不会想的,如果当真打了胜仗,她最希望的是寻个地方找个活计,自己养活自己。

最好是在一个谁也不认识她的地方,以女子的身份,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顾宁还在喋喋不休地说着自己的远大抱负,舞阳的眼皮却越来越沉重。

时间过得很快,战争眨眼就来又在眨眼间结束。

王将军对戎族的战争中,魏国一战而定,将戎族打的溃不成军,戎族单于被顾宁一箭穿心,魏国兵将斩杀戎族之人不计其数。

一切,终于尘埃落定。舞阳在遍地狼烟中庆幸地想着。

胜利当日,魏军在城外的广袤土地上燃起篝火,相熟的兄弟们围坐在一起高声谈笑,大碗喝酒。

顾宁作为本战的大功臣,被众人轮番道贺,他酒量好的很,越喝兴致越高。

不知谁喝的烂醉,笑着对顾宁道:“皇上有旨,谁能斩杀单于,封万户侯,兄弟,过几天回朝,你便不再是农家子,而是顾侯爷了……”

顾宁心里非常高兴,人都道好男儿应建功立业,如今战争给了他机会,让他能一跃而成新贵,从此便可以进入朝堂报效国家,如此机遇,怎能不心生快活?

篝火映在他的脸上,他的眼睛中满是对将来的期盼,他捡了根枯枝扔在火里,火中燃起爆裂之声。

舞阳坐在他的对面,看着他年轻刚毅的脸,仿佛看到一只刚刚从悬崖上起飞的年幼的雄鹰,世界正向他敞开怀抱任他翱翔,他将从这里开始,搏击长空,名留青史。

顾宁低着头,但他的喜悦之情从他周身透露出来,感染了舞阳。

舞阳心里悄悄祝福着他前程似锦,也悄悄地跟他告别。

大军班师回朝之后,她便准备走了。

她本是这个世界微不足道的一个小人物,没人会在乎她的去留,但她还记得顾宁之前的许诺,她知道顾宁一定会言出必行,可她并不想指望他,甚至也不愿意与大人物扯上关系。

大人物的一生注定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但她想要的,只是平平安安地过一生。

于是,她决定要走,而且一定要悄无声息地走。

顾宁晚上睡觉的时候,嘴里还在念念叨叨要罩着她,她心里觉得好笑,又觉得有些酸涩和感动。

离别总是让人不舍的吧。

可是倘若她答应他,日后怕是瓜田李下说不清楚,再加上顾宁跻身权贵,想必要娶高门贵女的,如此说来,他就算能罩着自己,又能罩自己几时呢?万一到时候来个情感纠葛什么的,岂不更加不划算?

舞阳一向是个不爱动脑筋的,所以她觉得还是青山绿水任逍遥比较适合她。

她收回思绪,摸了摸顾宁的头,顾宁无意识地蹭了蹭,就像个乖巧的小狗崽,嘴角还有着淡淡的笑意。

舞阳笑了,就这样吧,日后山高水长,后会无期了。

回朝之后,皇上大宴功臣,封顾宁镇北侯,食邑一万户。

大宴过后,顾宁直接回到了皇上赐的府邸中。晚上睡觉的时候,顾宁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思来想去,最终发现原来是身边少了一个人。

以前在边关的时候,武阳跟他在一个屋里,他睡的特别安心,四年同住,忽然自己一个人住大房子,他竟然住出了点孤枕难眠的感觉。

好奇怪……

他有些想去找人,但是现在都晚上了,再去找武阳好像不太合适。还是明天吧,明天把他找来,让他在府上住,这样也方便自己罩着他。

第二天天一亮顾宁便去找舞阳去了,小二听着他的描述,摇了摇头,对他说:“客官,小店没这个人,您要不再去别的地方看看?”

顾宁有些急迫地问:“他跟我说的就是这里,怎么可能不在?”

小二很为难:“是真的客官,小的没必要骗你啊!”

顾宁不知怎的想起了之前自己跟武阳夜话时的情景,他兴致勃勃地许诺,武阳从头到尾好像都没有给他什么回应……

他好像明白了什么,轻轻呼出一口气,他对小二勉强笑了笑:“那……麻烦你了……”

他垂头丧气地走出客栈,抬眼看了看城门的方向,南来北往的人们正从那里进进出出,他们来了又走,好像这里根本没什么值得留恋的。

顾宁心里突然有些委屈,还有点想哭,武阳那个没良心的,自己跟他说的话他老是当耳旁风,如今人海茫茫,自己要去哪里找他呢?看来当真要后会无期了吗?

这个骗子……

两年后,魏国西南部。

舞阳的小茶棚生意火爆,行脚的过路客都愿意在她这里喝点茶解解渴。

这些人走南闯北,消息灵通,他们歇脚时总爱用各种各样的消息作为佐料来下酒,时间长了,舞阳在不知不觉中被熏陶成了江湖百晓生。

“哎,哥儿几个听说了吗,皇上有意让端华郡主与镇北侯成亲呢,京城想来又要热闹一番喽!”一个中年男子兴致勃勃地与同伴分享八卦。

“果真?端华郡主乃正宗的皇亲国戚,镇北侯不过是寒门出身的农家子,这两人怎会结亲?”有人不解道。

“这还想不明白?魏国早已不是二十年前的魏国了,现在咱们是内有乱臣,外有强敌,这皇亲国戚说不定哪一天就要沦为阶下囚了,可镇北侯的兵权和才干却是实打实的,当此乱世,就算是皇上也不敢小看这位顾侯爷啊!”有人为朋友如此解惑。

“当年与戎族一战,顾宁因射杀单于立了头功,被皇上封为万户侯,此举本来是为多方势力所诟病的,勋贵们都觉得让一个小小平民一步登天实在恩赏太过,不曾想如今国家风雨飘摇,皆赖此一人力挽狂澜,这世间事,实在是变幻莫测哦……”

众人还在七嘴八舌地谈着顾宁,舞阳的思绪却渐渐飘远了。

两年前她从京城不辞而别,本来还担心顾宁会查找她的下落,令她心中忐忑了大半年。后来见一切风平浪静,她才心安理得地过起了舒服自在的小日子。

有人从背后推了舞阳一下,舞阳回过神来,瞪了来人一眼,埋怨道:“干什么?”

来人是个年轻男子,身量修长,宛若亭亭松柏,剑眉星目,鼻若悬胆,嘴角噙着点坏笑,眼神里满是打趣:“水都倒出来了,我友好地提醒你一下,你怎么还不领情呢,伤死我了……”

说完,他痛苦地揪住自己胸口的衣服,可怜的衣服在他手中被团成了烂布。舞阳先是白了他一眼,随后自己笑出声来。

这个爱好自娱自乐的男子,明唤魏起,乃舞阳两年前结识的天涯沦落人,两人性情相投,互相引为知己,一块儿开了茶棚,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赚钱大计。

客人三三两两地走了,魏起跟舞阳把桌子上的茶碗收拾干净,算了算一天的进账,在夜幕降临之时,终于回到家中。

舞阳随便做了两道菜,倒了点酒,就跟魏起对饮起来。

魏起吃的欢快,喝的畅快,嘴也不闲着:“我明日有事,准备出个远门儿,茶棚这两天就先别开了。”

舞阳问:“出远门儿?你要去哪里?”

魏起支支吾吾,舞阳很快了然:“哦,去找心上人是吧!”

魏起被她戳穿,一点儿也不恼:“是啊,许久不见我家小郎君,心里想念的紧!”

舞阳扶额:“人海茫茫,你家小郎君现在怕是站在你眼前你都认不得他了,更遑论去找?那不是大海捞针吗?”

魏起赞赏地看了她一眼:“你还别说,哥哥我真有大海捞针的勇气。这勇气啊,就像身上有病,过一段时日就想发作一回,等我何时痊愈了,我便不再去找了,你说如何?”

舞阳将杯中酒饮尽,无奈道:“能如何?盼你带来佳音呗,这几日我正好休息休息,免得在外面招摇再惹了盗匪。你尽快回来啊,要不我一个人不ok的!”

魏起哈哈笑道:“行啊,我疯几天就回来!”

他将小酒盅里的酒仰头灌下,满意地啊了一声,皱了皱鼻子,突然想起来什么,对舞阳道:“你身上不是有个护身符嘛,我看你也不喜欢,要不给我?”

舞阳哼了一声,把脖子上的红绳摘下来放到魏起手里,那上面系着一个三角形的红色护身符,是舞阳在现代爬山时在一所庙宇里求的。

她看魏起爱不释手地把玩那小玩意儿,有些忧心忡忡地说道:“你要不别戴了,你还记得我跟你说我是怎么来的吗?这东西可能不吉利。”

魏起浑不在意:“你被雷劈可能是造孽太多,护身符也消除不了你的业障,但到了我这里说不定就能保我逢凶化吉了呢?”

舞阳本来还想再殷切地叮嘱他两句,听他这么说,脸都黑了:“那你出门的时候可得小心,这东西要是真给人招灾,说不定明天劈的就是你了!”

魏起咯咯直笑,他觉得自己得了护身符是赚了大便宜了,让舞阳损上几句也没什么。

舞阳看着魏起一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模样,自己无奈地笑了。

来到古代,魏起是第一个知道她穿越的人,他对许多事情都有很浓厚的兴趣,倾听舞阳的悲惨境遇对他而言就像听了一场美丽哀婉的故事。

他又唏嘘,又同情,而且在同情唏嘘之中很自然地就接受了她与自己的不同。

他们两个分享了彼此的秘密,舞阳的秘密是她来自遥远的地方,魏起的秘密是他有一个不能为外人道的心上人。

每个少年心里也许都有一位心上人,但魏起的这位不同,他是一位公子。

舞阳跟魏起的感情有点像现代的闺蜜,他俩住在一个宅子里,对外谎称兄妹。两人都是爱财之人,经营茶棚的生意很用心,财源滚滚来。

在乱世里,他俩的日子过的有模有样,风生水起。

魏起武功高,每天早上都练功,舞阳耳濡目染,渐渐也学了点儿把式,而且她还有军队里上阵杀敌的本领打底,如果跟人打架,她也是能干倒一片的。

穿越之初,舞阳十七岁,如今二十有一,身体的主人如今是十九,而魏起如今只有十六岁。

十六岁,在大魏可以娶妻生子了,但魏起由于特殊的取向,不可能走与寻常男子相同的路。

再加上那位公子至今杳无音讯,魏起闯荡江湖日久,不仅没有变得成熟温润,反而越来越有少年意气,总而言之就是十分热血,经常一言不合就与人开打。

这让舞阳十分担心,她在魏起出门之前再三叮嘱,多动脑子少动手,魏起嗯嗯应声,但看那表情估计一点儿没听进去。

舞阳只得无奈摇头,心里默默祈求老天保佑。

天一早,魏起便带着小包袱出门了。

他临行前叮咛舞阳,如今世道不太平,自己不在她身边时,一定不要惹事,乱七八糟的地方也最好别去,等他这个厉害角色回来后两人再横行江湖。

舞阳不胜其烦,心说自己也不是个草包好吧!最后忍不住替他抽了马一下,□□马以为得了主人指令,奋力向前跑去,魏起的咆哮直冲云霄:“你个没良心的!!”

舞阳扶着门框笑得前仰后合,见魏起的背影渐行渐远,便转身去了集市买菜去了。

***

京城。

镇北侯府的人这几天忙坏了,侯爷要成亲,里里外外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管家经常忙地一头大汗,仆役丫鬟们也是进进出出,忙里忙外,人人都恨不得多生出两只手来,把一切都好好准备妥当,让未来的夫人满意。

顾宁此时正在书房里翻阅兵书,眼睛不经意间瞥到窗外的鸟雀,它们叽叽喳喳自由自在,让人看着就能生出对生命的无限希望。

这些鸟雀,真的很像武阳。

顾宁想起武阳,又有些郁闷,便把书扣了起来,把脑袋磕在桌子上,开始了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

这两年来,自己的仕途扶摇直上,整个大魏开国以来都找不出第二人如自己这般晋升飞快。他很高兴,可是高兴没人分享。

滔天权势的背后,是他的日日夜夜宵衣旰食,没日没夜地处理公文,他实在怀疑自己会英年早逝。这些疲惫,没人倾诉。

每到这时候,顾宁都会想起武阳。他是个非常好的倾听者,有时还有些孩子般的想法和脾气,跟他住在一起时,自己即使累,也能有好心情,也会觉得生活中有支撑,有安慰。

他总以为两人少年相识,军营相知,又共同沙场浴血,早已亲如兄弟。对顾宁来说,自己完全可以对武阳性命相托,也推己及人地以为武阳也会如他一般,却原来不是。

武阳不辞而别让顾宁伤心了好一阵,他觉得自己好像被背叛了,他想把人找出来质问,又觉得那样没意思,翻来覆去想了几天后,局势再也不允许他想下去了。

黄河决堤,起义军蜂起,国外还有南唐虎视眈眈,于是乎,刚从边塞回来的顾宁又重新带着魏人子弟去了魏唐交界处。

一战,又是两年。

两年战胜归来,国内形势稍微平稳,他刚喘了口气,便迎来了皇上赐婚。

时间过得就是这么快,顾宁觉得自己这两年来就像是被大浪裹挟着往前跑,现在身在家中,想着武阳,突然发现以前盘踞于心的一件天大的事竟然悄悄龟缩到了内心的一个小小的角落里。

虽然不再如以前那样憋闷了,但那段共同的记忆和别离的结局仿佛拥有了自己的意志一般,如同一个调皮的小人,时不时地戳他一下,再戳他一下……

如今国外稍定,他的日子可以比以前轻松些了。但总体来说还是要忙碌的,大魏的江山风雨飘摇,殚精竭虑的臣子四处给这天下打补丁,但帝国还是隐隐有日薄西山之势。

当然,这些只能在心里想,是不可以诉诸于口的。

武阳是得偿所愿了,她一向喜爱自由自由的生活,从前就不爱军营里束缚的那一套。

得偿所愿……顾宁缓慢地在唇齿间咀嚼这四个字,心想武阳这个没良心的这个时候说不定正在某个地方耍些坏心眼,然后躲在暗处窃喜呢。

有属下进来禀报,打断了他的思绪:“王爷,皇上有请。”

***

皇宫中。

皇上坐在龙位上痛心疾首,对端华郡主恨铁不成钢,他有些歉疚地看着顾宁道:“顾卿不必心急,朕已派人去找她了。”

顾宁回道:“郡主年纪尚小,想来是长期在宫里觉得闷,这才出去散心的。”

皇上叹了口气,又听顾宁道:“陛下,国内起义军刚刚被镇压下去,一些残兵败将借地形之利躲入国内群山之中,想来是要伺机卷土重来,而且这些人即使已没有反心,恐怕也会为各地添盗匪之患,近日各地已有奏报传来。臣恐怕郡主在外会生不测,请陛下令微臣去将她带回。”

皇上被顾宁一番话惊出一身冷汗,他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忘了?

皇上赶紧道:“你速领一队人马,便装出行,见到端华那丫头,一定把她带回来,她要是不听,就捆起来。”

“是。”

这时,有太监来报:“皇上,敏王妃来了。”

皇上站起身来:“快请。”

有脚步声越来越近,妇人的呜咽啜泣声声声入耳,顾宁不自觉皱了皱眉头。

敏王妃是哭着进来的,她进来后双膝下跪,哭的凄惨:“皇上,听说端华那丫头私自出宫了,您可得救救她呀,她要是在外面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向她死去的爹交代啊!”

皇上最是受不了听妇人哭,他无奈道:“弟妹啊,端华虽是你女儿,可自小在宫中长大,朕和皇后待她如亲女,怎会不管她的死活?放心吧,朕已准备令顾卿带一队人马去找她了,你很快就能见到她了,别哭了,哭坏了身子就不好了。”

敏王妃听皇上这么说,哭声稍歇,她哑声道:“谢皇上。”

敏王妃站起身来,拿着帕子抹了抹眼泪。

皇上对她说:“皇后这几日身子不适,在宫里也闷的很,你这几日便不要出宫了,留在宫里陪陪她,你们俩好好说说话。”

“是。”敏王妃福了福身子。

“今日便说这些吧,顾卿,你出宫后速点人马去寻郡主,婚事只能暂且延期了,这些朕自会处理,你只管出发便是。”

“臣遵旨。”

皇帝挥了挥手,顾宁拜别皇帝,走出宫门。

正在修改,与前面两章衔接不好,因为要重新修改前面军营的部分,从第三章开始并不影响观阅,谢谢所有看文的朋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领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