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我的夫君是傅恒 > 第175章 最后的甜蜜

我的夫君是傅恒 第175章 最后的甜蜜

作者:小香竹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0-06-30 05:36:09 来源:转码展示1

小厮犹疑着不知该如何作答, 担心会坏了主子的事, 但大夫人问话, 他必须给个交代,便道这是容爷的遗物。xiashucom

遗物?她竟不知鄂容安曾在此地埋过东西, 他们可是夫妻啊!怎会有她不知道的事呢?

为验证这小厮是否撒谎, 苏棠坚持要求让人将盒子躲过来,又把锁敲落。这锁在地下埋了十几年, 已然腐朽,一敲即断。

出乎意料的是, 打开之后,里头并无金银, 只有一方手帕和一封信。

这图样似曾相识, 苏棠依稀记得当年她曾从东珊手中买来一方手帕, 绣的正是仙鹤图案,唯一不同的是, 鄂容安的仙鹤线条流畅飘逸, 这方手帕上的仙鹤却针脚拙劣,绣工并不精巧,他怎会如此珍视, 特地将其埋起来呢?

东珊的绣工似乎并不是太好,她很讨厌做女红,难不成……这帕子是她所绣,赠与鄂容安的?

当这个念头自她脑海中一闪而过时,苏棠心弦顿紧, 赶忙安慰自己,这可能是个误会,东珊怎么可能与鄂容安有牵连呢?

静置在一旁的那封信折叠得四四方方,秘密被折痕掩藏,苏棠明知不该偷看旁人的信,但这是鄂容安的遗物,她身为妻子,应该有资格查看吧?

更何况,这封信很可能就是解开帕子来源的关键。信就在手边,她实在做不到视而不见。

犹豫再三,苏棠终是鼓足勇气,打开了那封信。

映入眼帘的是一首诗,而这字迹,她竟觉十分眼熟!瘦金体,这不是东珊所习的字体吗?倘若诗句是东珊写给鄂容安的,那么手帕也是她送的吗?

东珊曾与她说,鄂容安以为她是男子,才把手帕给她的,后来东珊曾管她要过手帕,苏棠不肯归还,所以东珊又绣了一条给他?

可东珊从未说过喜欢鄂容安的话,且东珊一早就知道她对鄂容安有意,不至于跟她争抢吧?那时候傅恒也在场,他跟东珊才是欢喜冤家,为何东珊会给鄂容安写这样的信?

难不成……是鄂容安对东珊有意?

这样的猜测着实颠覆了苏棠的认知!倘若鄂容安喜欢东珊,那她又算什么?东珊对鄂容安又是怎样的态度?是因为被赐婚才被迫与鄂容安分开,还是根本不曾有意?

种种猜疑如绳索,直勒她脖颈,令她无法喘息,苏棠不是隐忍之人,她藏不住心事,一旦生了疑,若不去求证,她无法安心,尤其此事关系到她的丈夫,还有她的闺友,她实在不想怀疑东珊什么,便决定去找东珊,亲自问清楚,解答心中的疑惑。

东珊万未料到此事竟会被苏棠察觉,好在她问心无愧,既然苏棠问了,她便将当年之事如实告知,末了又道:

“我觉着鄂容安对我的感情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深刻,可能只是有一丝丝好感,你尽管放心,我很欣赏他,但对他并无男女之情,那封信只是出于鼓励,并无其他。自我定亲之后,鄂容安已然放下,未曾与我联络过,他将信埋起来,应该是打算与过去告别。

也许那段时日里,他的心是空的,但自从与你成亲之后,他的心就被你给占据了,你们相处多年,他对你如何,你应该感觉得到,此次我找这封信,也只是为了给傅恒一个交代。”

东珊的眸光明澈如泉,并无一丝闪躲和紧张,如此诚挚的态度,不禁令苏棠陷入了沉思:

若说傅恒是一团火,那么鄂容安就是一抔水,慢转长流,润物细无声,他虽不爱表达,但却会用实际行动来明证,这些年来,鄂容安从未纳妾,对她一心一意,除却那年因为雪念而生过误会之外,再无其他矛盾,

“休如的人品我是相信的,成亲之后他的确对我毫无保留,你的性子我也清楚,我相信你不会骗我。你这样明媚的姑娘,连我都被你吸引,更何况是休如呢?

倘若那时我嫁的不是休如,而是别的男人,我也会忠于自己的丈夫,但休如依旧是我十分欣赏的男子,所以,即便他曾对你有过好感,也不影响我们的夫妻感情,对不对?”

面对重重误会时,信任显得尤为珍贵。东珊生怕苏棠因此而对她生出芥蒂,听罢这一席话,她才松了口气,幸得苏棠没有胡搅蛮缠,否则她怕是有口难辩,倘若傅恒也能这样坚定不移的信任她该多好?

思及傅恒,东珊迟疑道:“我有个不情之请,能否把这封信留下,我想拿给傅恒看一眼。”

苏棠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可以,就放你这儿吧!看完也不必归还,直接焚烧即可,休如已然不在,这是他的遗物,我觉得应该烧给他。”

得了她的谅解和允准,东珊感激不尽。送走苏棠后,她便将信收起来,等到晚上傅恒归家时,直接将信拿出来给他瞧个清楚。

被岁月浸染的信纸已然泛黄,好在字迹还能辨别。看罢信之后,傅恒始知东珊真的没骗他,那封信真的只有鼓舞,并无其他。

信居然一直被保存着吗?当他问起信的来历时,东珊一五一十的告知,得知真相的傅恒顿感愧疚,再次向她道错,

“抱歉,是我小人之心,误会了你,往后我再不会胡思乱想,珊珊,你能否原谅我一次?”

纵使他道歉,东珊也难以开怀,被戳伤的裂口,没那么容易愈合,证明了清白即可,至于傅恒的态度,她已经不在乎了。这已经是傅恒第三次怀疑她,她实在做不到若无其事的原谅,指不定哪日他一生气,又会瞎吃醋,给她安些莫须有的罪名。

误会虽已解除,可东珊依旧对他态度冷淡,不论傅恒如何哄劝,她始终没个笑颜,傅恒甚为忧虑,身疲神伤,压力甚大。

以往她晨起时,傅恒早已离家,今日他竟还躺在帐中,难不成是休班?东珊并未多问,独自起身洗漱,用罢朝食后,她带着岚晴和福康安乘坐马车,去往表姐家。

广廷仍与兆惠一道驻守在乌苏雅里台,咏微的儿子阿迪斯今日过生辰,东珊身为姨母,特地带了贺礼过去给孩子庆生。

用罢午膳,东珊不想回家,不想面对傅恒,左右这几个孩子们在一起玩得开怀,她便在此多留了会子,与表姐闲话家常。

没多会子,忠勇公府来了人,请她回去,说是九爷病得厉害。

东珊不由起疑,两人还在冷战,他突然生病,莫不是装腔作势吧?怀疑他在做戏,东珊故作冷漠,

“病了就去请大夫,我又不会看病。”

若搁以往,东珊断不会说这样的狠话,瞧她这态度,咏微不禁猜测,难不成他们两夫妻还没和好?

夫人这话着实伤人呐!图海替主子捏了一把汗,皱着眉忧声回道:“已去请过大夫,大夫说是风寒外加发热,这会子九爷烧得迷迷糊糊,已然喝过一副药,仍未退烧,一直在喊您的名字。”

是吗?“我走的时候人还好好的,莫不是你们主仆合起伙来诓骗于我?”

图海当即挺直脊背正色道:“奴才所言句句属实,九爷他真的病了,夫人您回去一看便知。”

端坐于一旁的咏微沉吟道:“傅恒他一向忧心政事,时常牺牲休班的时日去办公,想来不至于装病在家,八成是病得严重,实在撑不住才会歇在家里,你还是回去瞧瞧为好。”

那倒也是,往常她时常劝他休假,他总说走不开,责任心极重的一个人,应该不至于装病吧?

如此想着,东珊再不疑心,开始担忧他的病情,不敢再耽搁,向表姐辞别,而后带着孩子们匆匆回府。

到家便见傅恒正昏睡在帐中,东珊触了触他的额头,烫得厉害,唤了几声,他倒是迷糊应了。

费力睁开眼,恍然瞧见她的身影,他似是有些难以置信,唇角缓缓上扬,艰难的扯出一抹笑来,

“珊珊?真的是你?你回来了?我还以为……你讨厌我,不愿管我了。”

说话间,他握住了她的手,感知着她的温暖,惊魂稍定。

东珊心里仍旧有气,抽回手不许他碰,淡淡道:“阿迪斯过生辰,我在表姐家用过午膳,表姐要午歇,我才回来的。”

“过生辰是喜事,你怎的不唤我,我应该陪你一起去。”

坐在帐边的东珊面色不愈,垂眸赌气道:“唤你作甚?我又不是不认得路。”

如此冰冷的语气,似初冬寒风,呼啸着灌进他心扉,对比以往,傅恒越发觉得这日子煎熬,“以前不管你去哪里,都会与我说一声,现在一声不吭,这是把我当外人吗?”

知道就好,何必说出来,徒添尴尬,“病了就好好歇着,莫说那么多话。”

距离上次喝药已有两个时辰,丫鬟又将汤药端来,傅恒犟着不肯喝,丫鬟只得大着胆子道:“要不就劳烦夫人您来喂吧!奴婢劝不住九爷啊!”

东珊无奈,唯有接过药碗,让他起来喝药,孰料他竟道:“你肯原谅我吗?你答应不再生我的气,跟我重归于好,我才喝药,不然就不喝。”

这话听来怎的这么假?好似故意拿病情来威胁她一般,可她方才触过他的额头,的确很烫,他整个人病恹恹的,应该不是伪装。不愿被胁迫,东珊恼嗤道:

“身子是你自个儿的,你不舒坦,旁人替不了你,不喝药便好不了,你这么大的人,怎的还像孩童一般耍赖?”

被夫人训斥的傅恒怅然哀叹,眸色哀哀,“我这是心病,你不理我,我难受压抑,这才会憋出病来。但凡你肯对我好一些,我不再郁结,定然恢复得更快些,你可比汤药管用得多。”

他这是铁了心要与她对抗,只要她不松口,他便不喝药。蔷儿见状,忍不住小声劝道:

“夫人,要不您先说句软话吧!好歹哄得九爷将药喝下,这病情越耽搁越严重,受苦的是九爷,心疼的是您呐!”

前面几句还挺有道理,最后一句,东珊仔细一回味,总觉得不对劲,“谁说我心疼?我才不心疼他呢!爱喝不喝!”

眼瞧着东珊似乎铁石心肠,不愿再管他,傅恒立马哀呼连连,嚷嚷着头疼,躲在门口的小岚晴以为父亲真的很痛苦,鼓起勇气跑上前,拉着母亲的衣袖道:

“额娘,快喂阿玛喝药药,阿玛他好痛。”

傅恒见状心下大慰,暗叹不愧是亲女儿啊!关键时刻还晓得为他说话。

众人皆在劝,东珊不好再僵持下去,于是顺阶而下,“那件事晚上再说,现在先喝药。”

他却让她把话说清楚,“晚上再说是何意,别等我喝了药,你又不理我。”

这人是不是傻啊!说好的英明神武呢?不晓得女人家脸皮薄,不愿意说得太直白吗?不悦的东珊白他一眼,

“你莫再惹我生气,我就不给你摆脸子。”

傅恒一听这话,面露喜色,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回腹中,勉强撑着床铺坐起身来,喝着夫人亲自喂的药,口苦心甜。暗叹东珊果然还是关心他的,没有置他于不顾,他心甚慰啊!

原本这病他该撑一撑,继续入朝,但一想到东珊至今不肯理他,他才决定在家休息一日,岂料不必他伪装,这病似乎比他想象得更严重,风寒竟变成了发热,头疼得厉害,好在因祸得福,终于博得东珊的原谅,他便没再逞强,继续请病假待在家中,享受着夫人的照顾。

一连三日未见到傅恒,乾隆忧心他的病情,派遣两位太医去为他诊治,彼时傅恒已有好转,他想在家多休息一日,便嘱咐太医,此等小事不必回奏。

然而太医王炳认为皇上对忠勇公十分关切,他们必须如实奏报,否则皇上会认为他们是庸医,便回奏皇帝,只道忠勇公是肺胃有热,外受风寒之症,服用过杏苏饮、清肺和胃等汤药之后已然痊愈,末了,王炳还在奏折末尾加括弧标注---其本人说不必奏。

呃……太医传达得太过清楚,傅恒甚感无奈,实则他认为括弧里的话完全可以划掉,大可不必如此实诚,他想偷个懒怎的就这么难呐?

东珊掩唇轻笑,笑这太医可真逗,傅恒瞧见她的笑颜,便知她已然看开,不再记恨于他,暗暗告诫自己,吃一堑长一智,往后万不可再冲动胡言,不能再伤她的心。

迎上他含笑凝视的目光,东珊可以真切的感知到,她心头的怒火早已熄灭,她对傅恒,始终狠不下心肠。

夫妻多年,他们了解彼此的秉性,纵有争执,也会化解,日子还是要过的,而身边的这个男人,顶天立地,视她如珠似宝,纵然偶尔犯些小错,也值得她去珍惜。

余生看似漫长,然则过一日少一日,她实该与他和和睦睦,过好每一天,不负老天的眷顾。

打从擒获达瓦齐,平定准噶尔之后,乾隆想起去年只有傅恒一人支持他出兵,他认为傅恒功不可没,打算再给傅恒封一个公爵。

傅恒已有忠勇公的爵位,哪敢受双公爵?清廷入关以来,尚无此等先例,傅恒自认此次并未上战场,功劳皆是前线将士们的,他没资格接受封赏,是以坚决婉拒,不肯收受。

乾隆无奈,只得收回成命,将两次功绩叠加在一起,特准傅恒食公爵双俸,以示恩宠。

如今阿睦尔撒纳再次叛乱,鄂容安战死沙场,傅恒恨透了贼人,主动请命赶赴伊犁,誓要擒获阿睦尔撒纳,为鄂容安报仇,平定准噶尔之乱!

得知傅恒欲上战场,东珊自是不同意,奈何他又是先斩后奏,已然得到乾隆允准。

东珊苦口婆心劝了大半夜,奈何傅恒心如铁石不可转,其他的事,他也许会听取她的意见,但在战事方面,傅恒有自己的主见,不可能被动摇。

东珊深知,她的丈夫心中不止有她,还有家国与百姓,她根本管不住啊!

局面已定,东珊唯有放弃挣扎。

乾隆二十一年四月十七,傅恒率军离京,身在家中的东珊又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却不知这一回得等几个月,她不求他立什么军功,只希望傅恒能够尽快平安归来。

许是上苍听到了她的祈愿,这一次,他倒是很快回京,快得令她难以置信!

只因前线传来捷报,策楞说已然擒获阿睦尔撒纳,彼时傅恒才走三日,乾隆立即谕令傅恒还京,这才分别六七日,东珊再次见到傅恒,欢喜的拥着他,由衷感谢上苍保佑,夫妻不必分离,她再也不必为他忧心,实属幸事!

所谓军功,傅恒不在乎,只要擒获贼人即可,可就在皇帝龙颜大悦,准备册封策楞之时,又有军情来报,说是阿睦尔撒纳逃至哈萨克,并未被生擒。

这策楞乃是讷亲的兄长,当初讷亲在金川玩忽职守被处死,如今策楞居然敢谎报军情,这兄弟俩简直没一个省心的!

乾隆气急败坏,然而他已召傅恒回京,来回耽误了半个月,这会子再派傅恒前去已是来不及,权衡利弊之后,乾隆将驻守在乌苏雅里台的兆惠授为定边副将军,将其调至伊犁,全力逮捕阿睦尔撒纳!

今年正月,广廷之父阿克墩病逝,广廷自乌苏雅里台赶回京中,为父亲守孝,现下军情紧急,武将生而为国,无需恪守丁忧之制,他只在家守孝半年,便接到皇帝谕旨,命他返回西北战场。

这一仗,持续了一年多,乾隆二十二年九月,阿睦尔撒纳在哈萨克病逝,而清军已陆续平定准噶尔各部落叛乱,至此,持续了康、雍、乾三朝的准噶尔之战终于告一段落,划上句点。

乌飞兔走,光阴如梭,不觉间,孩子们已然长大成人,福灵安被授予三等侍卫,在乾清门行走,因着福隆安是额驸,乾隆格外器重自己的女婿,初封便是御前侍卫。

乾隆二十四年,福灵安跟随定边将军兆惠去往回部平叛,他的婚期只能一压再压,四公主已至婚龄,乾隆便打算让老二福隆安先行与公主完婚。

乾隆二十五年三月间,傅恒嫡次子福隆安,尚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婚仪场面隆重,引得众人竞相围观。

早在五年前,乾隆已经开始在马神庙街筹备兴建公主府,而今府邸已然落成,婚后,福隆安与公主可居于公主府中。

在此之前,东珊总觉得自己还很年轻,直至儿子大婚,新媳妇儿向她敬茶时,她才惊觉自己居然荣升为婆婆!

她才三十八啊!就有儿媳了。这样的称谓,总让她觉得自己已经老了。

福隆安与公主关系不睦,东珊早有耳闻,但愿两人婚后能够摒弃前嫌,做一对恩爱夫妻。

一年之后,福灵安和愉郡王的嫡长女完婚,就在这几年间,东珊又为傅恒诞下一子一女,小儿子取名为福长安,小女儿定名为湘晴。

至此,傅恒四子两女,甚是圆满,孩子们接连成亲,东珊年岁已高,也就不打算再要子嗣,安心将养身子。

兄弟几人长大后,福灵安常年奔赴沙场,福隆安则陆续接手父亲的职务,诸如圆明园事务,銮仪卫掌卫事大臣,先前皆由傅恒管辖担任,如今则由福隆安接管,傅恒总算稍稍清闲一些,看着儿子们成才,独挡一面,他甚感欣慰!

平静的日子持续了七八年,直至乾隆三十四年,缅甸军队多次骚扰云南边陲,此战持续了三四年,先后已有三位云贵总督,多名将领因此战而丧命,乾隆不由想起二十年前的金川之战,傅恒临危受命,才使得金川大捷,如今缅甸骚乱不断,这重任,似乎只有傅恒能担。

乾隆的决策令东珊怒火丛生!先前的金川之战只是地形险要,只要会用兵,便有取胜的机会,可是缅甸不同,东珊虽未去过,却也知晓缅甸多瘴气,任凭你再怎么骁勇善战,身强体健,也捱不过瘴气的侵袭!一旦沾染,便药石无医啊!

更何况,如今的傅恒已四十有八,不再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如何还能再经长途跋涉的折磨?

自从得知这个消息后,东珊便心惶神乱,总有种不祥的预感在脑海翻腾,她不同意他去督军,态度十分坚决,

“你若再年轻十岁,我可以不管你,但你的年纪摆在那儿,在军机处安稳做官即可,为何非得冒险上战场?你可有想过我,可有为孩子们考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