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我的大宋新帝国 > 第三章 对手

我的大宋新帝国 第三章 对手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8-14 20:00:35 来源:转码展示1

当然,将这一责任完全怪罪于赵光义有些偏颇,因为任何历史上的任何事都不能脱离历史大环境,单独来谈。xiashucom

从唐朝的中后期,整个华夏大地军阀割据,谁的人多,谁的拳头大,谁说话就算。

这两百年间,各地政权烧杀抢掠,民不聊生。

宋朝建立之后,很快就统一了中原和南方,这个时期需要休养生息。

怪只怪在赵光义太极端,为了维护赵宋政权,他想把所有的军事力量都控制在自己手里。

为了防止武将擅权,给他们套上了层层枷锁。

再加上朝廷文武相争,最后自废武功。

不过,赵光义也不是没有受到惩罚,他的子孙为奴,为娼。

在抢了哥哥一系的皇位一百多年后,最后子孙只差断绝,皇位又落到赵德昭和赵德昭弟弟赵德芳的后辈手里。

既然现在自己成了赵德昭,那就可以改变这一切。

在历史上,赵匡胤一系被赵光义杀的只剩下侄孙,连亲弟弟赵廷美也被他害死,现在当然不可能再发生。

赵德昭这不是自大,而是自信。

活了三世将近两百年,有着上千年的先知,有着完整的封建时代工业改革的章程,还有建立一个稳定政治制度的经验。

在这样的基础上,赵光义算什么?

当然,赵德昭也不是眼高手低的人,相反,他有着丰富的与人斗争的经验。

他很清楚出,如今的他,跟赵光义完全不能比。

赵光义一个人领了三分之一的禁军,头衔,职衔一大堆,可以说权倾朝野。

而且他的功夫虽然稍逊赵匡胤,却也是军中强将,身手也不是现在才十四岁的赵德昭能比的。

而赵德昭除了打不赢对方,身份上更是无法比。

他去年开府,被不靠谱的赵匡胤只封了一个贵州防御使的虚职。

而这个虚职,仅仅只是一个从五品……

对这段历史很清楚的他知道,赵匡胤终其一生,都不能算是个皇帝,也没有皇帝的自觉性,就是一个军阀。

被推上皇帝的宝座之后,战战兢兢,患得患失。

当上皇帝之前,他勇冠三军,也是被一帮将领和结义兄弟忠心拥戴的。

可是坐上皇帝的位置之后,他始终找不准自己的定位。

从当皇帝一直到他被赵光义害死的十六年间,他可以说一事无成,所有的事情,都是历史潮流下的必然。

就好比这次征略后蜀,也是有必然的历史原因,而这,也算是他唯一的历史功绩。

除此之外的北汉,南唐等国后来被兼并,其实还是赵光义出力更多。

他没有把自己当皇帝,只是把自己当军阀,所以对于继承人并不重视。

只要军权在赵家人手里,他就安心。

杯酒释兵权,他把将领的权力收回来后,大部分都到了赵光义的手里。

赵德昭没有赵匡胤的支持,如何能跟赵光义斗?

一匹马从后方插队而来,赵德昭听到了刘小的低声提醒。“二哥,是王希甫来了。”

赵德昭抬起头来,先跟路边的百姓挥了挥手,展颜一笑。

这一幕,立即引得百姓欢呼。

赵光义与赵廷美看到百姓对着赵德昭欢呼,也都忍不住回过头来看了一眼。

“二哥,不要随意与这些下里巴人交流,省得有心人攀附。”

赵德昭心里吐槽,脸上却笑道:“多谢三叔提醒……希甫,急匆匆过来可是有事?”

赵德昭心态未平,不想搭理赵光义,转身望向了骑马而来的王希甫。

希甫是字,本名是王承衍,他是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中王审琦的儿子。

他今年十八岁,比赵德昭大四岁,虽然跟赵廷美同岁,但是因为差辈了,反倒跟赵德昭关系更亲近。

他博学多才,不仅精通骑射,还擅音律,每次聚会,他的唱诗可谓一绝。

唱诗在这个时代也叫吟咏,不管是诗,还是慢慢流行起来的长短句词,在这个时代,都不是念的,而是唱出来的。

他的嗓音好,形象好,吟咏不仅在同龄人中传出名气,赵匡胤他们这些老一辈的,也都很喜欢听。

此时的他脸色有些不好看,手持马缰向赵光义,赵廷美抱拳敬礼,朗声说道:“方才仵作抵达,发现雪花骢鼻尖有阿芙蓉粉末,后来发现瓮城那边几个马槽里面都出现了阿芙蓉粉末,显然是有人故意针对二哥布局。

如今内侍省,刑部,开封府都派人在调查,不过大梁门瓮城人员复杂,驻兵就有三百,每日行人数万,难以清查啊……”

刚才出事的经过赵德昭还记得,他们走在最前面,进入瓮城之后,两边的马槽里面已经装上了草料。

其他人下马列队,安排行进顺序,而赵德昭不需要费心,一直骑在马上。

一群马围在马槽边吃草,然后鼓乐队的锣鼓声响起。

平日这些战马都经过训练,处变不惊,但是这次鼓声一响,马就发疯了。

追究鼓乐队的责任当然不可能,现在只能寄希望找到是谁在草料里面下药。

不过大梁门瓮城是开封府进出西方的的主要门户,即便今日,也是天亮以后才封锁。

人来人往的想要找到下药之人,难比登天。

何况,他也不需要查出结果就知道是谁在背后搞鬼。

除了赵光义,不会有其他人。

不过这个时期的赵光义还是很老实的,在南方平定之前,他会一直装乖。

只要还有外敌,赵匡胤就不会对他下手,他也不会急着当皇帝。

他需要赵匡胤活着,帮他稳定朝局。

南方平定下来,宋朝不用腹背受敌了,才是他变的危险的时刻。

历史上,975年平定南唐,976年,赵光义就动手了。

他很清楚,他不动手,赵匡胤就要开始为自己的儿子铺路,夺他的权了。

虽然是亲兄弟,但是在华夏,从来没有兄终弟及的传统啊。

至于后面的金匮之盟的说法,完全就是他当上皇帝瞎编,掩饰自己的不合法。

什么金匮之盟,他们的母亲四年前就死了,一直没有这个说法。

如今大宋的满朝文武,也没有一个认为赵光义会继承皇位。

这件事也许不是赵光义亲自授意,只是他的属下所为,但是与他绝对脱离不开关系。

赵德昭才十四岁,哪里有什么仇人要致他死地?

赵德昭还没有说话,却听见赵光义怒喝道:“传令下去给刑部,开封府,不管再难,也要给我查出来是谁所为,我赵家的子孙,每一条命都是金贵无比的。”

他的形象本就不错,今日受降大典,又格外装扮了一番,这个时候骑在马上,正义凛然地愤声高呼,将一个爱护侄儿的叔叔的形象饰演到了满分。

赵德昭心中冷笑,脸上笑容越发灿烂。“三叔,此事押后再说,我们先去西湖驿迎接广政帝。”

“敢对二哥动手,不管是谁,三叔都帮你寻回这个公道。”他表现的依旧不愿意息怒,将身边的几个跟班全部都派去调查。

这个过程中,他们骑着马步伐一直没有停。

十里相迎,除了宗室和文武大臣,各人的跟班也都不少,行进的速度自然不快。

赵光义一直安慰着赵德昭,十八岁的赵廷美还在没心没肺地说笑。

赵光义口口声声要抓凶手,要替赵德昭出气。

赵德昭反过来还要安慰赵光义,认为没出大事,不必兴师动众。

两人你来我往,表面上热络交谈,却都在考量对方。

而赵德昭演戏起来可要比26岁的赵光义娴熟多了,他早已经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了。

赵光义在赵德昭的脸上,表情上,形体动作上,没有发觉任何异常,赵德昭却在他的脸上发现了不少小情绪和不自觉的动作。

赵德昭在内心已经有了答案,今天的这件事绝对不是赵光义授意,只是下属自作主张。

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了,赵光义自然要替下属掩饰。

所以他的情绪有憎恨,有不安,有不甘,还有有故作张扬地东拉西扯。

当然,也有那么一点点属于亲情的怜惜。

26岁的赵光义还是一个勇往直前的将才,还不是十一年后,已经准备了夺位的变的老奸巨猾的帅才。

虽然历史上的赵光义对赵匡胤一家赶尽杀绝,但是现在的赵德昭对他并没有深恶痛绝。

他根本没有把赵光义当做对手,他最多只能算现阶段的对手。

目光后转,跟在他们斜后方的随从队伍里面,属于赵光义的随从最多,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浩浩荡荡。

这个现阶段的对手,真是有些难缠啊!

队伍抵达了十里外的西湖驿,这里早已经被打扫的干干净净,所有人迎在门口。

赵光义为首,也是隔了五十米就下马,步行过去。

赵德昭跟在后面,这种场合并没有让他不安,跟他在明朝弄出来的大场面相比,现在只是小儿科。

他打量了一下46岁的孟昶,身为降君,却打扮的像个暴发户,实在有些不知所谓。

而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被他身边低眉顺眼的一个女人给吸引住了,不仅是他,就连赵光义他们,视线也忍不住被这个仪态万千,眉波流转的女人吸引。

这应该就是在历史中留下浓重一笔的花蕊夫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