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我的纯真年代1999 > 第三章 此路不通

我的纯真年代1999 第三章 此路不通

作者:千年龙王l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11-13 13:14:28 来源:转码展示1

第三章此路不通

第二天早饭过后,牲口们都开始精心打扮起来。zuowenbolan热水属于稀缺资源,老兵班也只有两只暖瓶。牲口们就在洗漱室里面,玩了命的美化自己。

部队的澡堂子只有休息日的时候才开放,而且在团部那边不怎么方便,对于团部的澡堂子,李浩记忆深刻。

一百多个光屁股小伙挤在一个硕大的池子里,那场面只能用蔚为壮观来形容。每个人都能在身上搓下来小手指粗的泥筋,能不能洗干净不好说,反正李浩看那水有向泥浆发展的趋势。

有个倒霉的家伙,不小心被破瓷砖划破了脚。立刻引起一池子小伙儿的羡慕,这货终于不用跑五公里和参加早操了。

似乎在部队浴池洗澡都是新兵的专利,自打混成了老兵之后就不怎么去部队的浴池洗澡了。

今天要外出,由部队的车负责送老兵们去附近全省著名的服装批发市场买些衣服啥的。当兵三年,好多人身上只有军装。按照规矩离开军营之前,老兵们都要摘掉帽徽、肩章、还有领花。

军装之所以称为军装,就是因为军装上面有这些标志物。拿掉领花肩章之后的军装,总是有种缺少灵魂的感觉。这时候便装就成了一个好的选择!

牲口们打扮,是因为批发市场里面,有好多售货的小姑娘。姑娘对于青春期的大男孩儿们,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只有老鼠爱大米!

问题是老鼠除了爱大米之外,还喜欢白面,又或者玉米、高粱啥的。牲口们只喜欢姑娘,而且是越漂亮越年青越好。

深吸一口气,鼓起巨大的勇气把脑袋扎进水盆里面。立刻就有一种千万根钢针扎头皮的刺痛,那感觉绝对没有欲仙只有欲死。

肥皂、香皂、洗发露可劲儿的往脑袋上招呼,打出泡沫之后,躬着腰,嚎叫着让人把一盆水浇在脑袋上。然后,嚎叫声就更大了,震耳欲聋。整个盥洗室都是一片鬼哭狼嚎,宛若人间地狱。

还有更狠的,居然脱光了上半身有洗澡的冲动。最后这种狠角色,还是被东北十二月的温度劝退。盥洗室里面的暖气,只能保证水不结冰,仅此而已!

褥子下的军装,昨天晚上拿装着热水的搪瓷茶缸烫过。整整齐齐的叠好,压了一宿裤线笔直。

“裤子有裤线可以理解,你要把裤衩烫出裤线来,这就有些过了份。”李浩惊奇的看着用热茶缸烫裤衩的周宝华。

“内裤脏了,赶紧烫干好穿。”

“几点集合?”

“八点。”

“现在几点?”

“七点四十!”

李浩决定不去理会这家伙,无论如何二十分钟也烫不干内裤。他不准备凑这个热闹,既然重活了一遍,还要有一个确定的人生规划才行。

九九年分配的工作岗位,会被紧随其来的下岗大潮碾得粉碎。前世有不少战友,上岗不到一年就下岗。当兵三年没有学到技术,只能从事简单劳动。清苦的生活,导致离婚率很高。甚至好多人,连对象都找不到。

大部分人背井离乡,去大城市谋生。有混得好的在大城市扎根,有车有房。更多的,则是没混出啥名堂。属于在大城市漂着的那波人!

未雨绸缪!这是李浩要做的事情。

看着牲口们在楼下集合,然后统一去团部乘车。李浩点燃了一根烟,扭开收音机随意的听着。还有两天,就要离开部队。看着训练场,看着错落有致的营房。一种不舍充斥着心头!

军队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刚刚到来的时候,你会怨恨甚至恐惧。每天没完没了的训练,每天没完没了的内务勤务,多少新兵从新兵连开始,就扳着手指头算退伍的日子。

慢慢的,你会习惯这种日子。规定的时间起床,规定的时间训练,规定的时间吃饭,规定的时间睡觉。一切都是计划好了的非常有规律,甚至觉得离不开这种日子,离不开计划好的规律。

当适应这种规律之后,会觉得森严军规下,你像鱼在水里一样自由。或许,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中说的体制化。

抽出一根红梅,李浩拿了一根火柴点燃,坐在椅子上向外看。

军营没什么装饰性的东西,一切能用两个字形容,整齐!在这个连菜地垄沟都得修出点线面的地方,能够自由生长不被修剪的,或许也就是操场边上那几棵柳树。

火柴头与磷皮擦出橘黄色的火花,烟被点燃,吸一口吞进肺里面,沁出一丝凉。吐出来,眼前一层薄雾。

“九九年!九九年!”李浩嘴里嘟囔着,陷入回忆。或者说打开记忆数据库,竭力搜索前世的记忆。

九九年,房地产之风还没有刮起来。一般中小城市,几万块钱就可以买一套两居室。如果是小县城,门面房都没问题。

排除深圳那种挤破脑袋的地方,或者那些有背景有特殊身份的人。做小生意的人,其实是这个年代生活得最有奔头的人。好多城市后来的富豪,其实都是在这一阶段夯实了基础。

农民工收入不高,少年少女们进饭店或者娱乐场所当服务员,一天工资通常只有十块钱。

全国,尤其是东北,开始有许多原本还凑合的国有企业破产。大批的下岗工人,没头苍蝇似的到处找饭辙。在千禧年之前,好多人的前路,除了迷茫还是迷茫。

教师,效益好的大型国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开始吃香。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后来这些人,被统称为体制内人员。

他们的工资虽然算不上多,但胜在稳定。在下岗工人还在奔饭辙的时候,稳定的收入可以压倒一切。这时候找对象,很多时候看的不是人,而是对方的工作。

很多人的收入是几百块,而与此同时。几千甚至上万的手机,好点的背投彩电,空调等等,价格常常过万。巨大的贫富差距,让思维尚处于计划经济中的普通民众与有钱人逐渐撕裂开来。

社会上开始出现暴发户,拜金和炫富之风逐渐蔓延。

接下来的十年,整个中国以全世界瞠目结舌的速度在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城市环境每年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老建筑在逐渐减少,新建筑层出不穷。甚至同一年中的不同月份,完全不一样。

一片碎砖烂瓦的荒地,到了第二年过年的时候,已经变成住满住户的整洁小区。这种事情并不少见,甚至是比比皆是。

烟抽完了,李浩又点了一根。

需要稳定么?老爹是个老技术工人,说起车钳铆锻焊头头是道,可说起门路来就是抓瞎。老娘不过是个会计,在李浩参军之前就已经下岗。关系挂靠在老爹单位,不上班不拿工资那种。出去当会计给几家小私企做帐,一个月加起来八百块的工资。

一九九二年,十二万公务员辞职下海。一千多万体制内人员停薪留职,这些人里面出现了冯仑、潘石屹、王功权等等成功人士。但更多的人,则是撞得头破血流。

九九年的社会现实,尤其是计划经济思维浓重的东北。没有关系!没有人脉!想进入体制内简直难如登天。

思来想去只有四个字,此路不通!

手里的烟再一次燃烬,李浩又点燃了一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