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我到大明抓怪物 > 第35章 中风

我到大明抓怪物 第35章 中风

作者:朱砂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7-03 09:47:18 来源:文学城

这个关于宝石的梦,与普通的梦境一样,在沈瑢醒来后就如阳光下的露水一般消失了,只给他留下一些五光十色的残片,以及一块贵重的田黄石。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沈瑢的错觉,这块田黄石在日光下看起来颜色仿佛比昨夜浅了一些,看着倒是更通透,甚至有点像果冻,但那种光影交错之中的“活着”的感觉,却是没有了。

“应该还是错觉……”沈瑢捧着田黄石端详了半天,嘀咕了一句。

“哥儿要搓什么?”阿银正庆幸自己没把这么贵重的石头摔坏,也没听清楚沈瑢的话,糊里糊涂地问道。

沈瑢白他一眼,随手把田黄石搁百宝架上了:“搓什么搓,搓搓你耳朵吧。我跟你说,我给你们请了一位女先生——别以为我去当差了这课就能不上了,都给我好好念书,谁不用心,女先生不罚你们,我回来打你们手板子!”

阿银还以为沈瑢去当差就没人给他们上课,此刻一听女先生,那脸险些垮到了胸前:“哥儿怎么请女先生……”

沈瑢冷笑:“怎么的,你还不服气啊?你学字还没人家周鱼学得快,还要看不起女先生?告诉你,人家女先生不但识字,还通术算,你呀,好好跟人家学吧。”范姑娘在家中还要帮母亲理家,普通记账计算毫无问题,来教这几个人简直是大材小用。

阿银的弟弟跟他露出一模一样的表情,两个人眉眼往下耷拉的角度都一模一样,不愧是亲兄弟,看得沈瑢一肚子气,一手拎了一个人的耳朵:“看看人家周鱼,你们能不能有点出息!”

阿银捂着耳朵,心想周鱼虽然认字慢,但学术算却很快,沈瑢夸过她好几次了,她现在干劲十足,除了做买卖就是读书,简直一天都不懈怠,自己和弟弟就不行了,两边都学得慢,要不是憋着股劲不想被周鱼一个乡下丫头比下去,早就想放弃了。

现在可好,一个周鱼还没能赢过,又来一位女先生。他家这位小爷也真是怪,怎么就对些女子这么看重呢?

沈瑢才不管阿银怎么想,把这三个学生交给范姑娘之后,他可算是无事一身轻,既不用当先生,也不用当学生,只要上班就行了。

锦衣卫原身是銮仪卫,就是皇帝的仪仗队,出行的时候不用说,平日也要在宫里当值,护卫皇帝安全。尽管皇宫内自有法阵保护,北镇抚司的锦衣卫们也要干这个活儿,沈瑢这样刚进来的新人,又是并无什么异能的,大部分的工作,其实也就是在宫里。

这跟沈瑢想的不大一样,他还以为进了北镇抚司,就能跟着谢骊办差,借机了解这个世界的异样呢。结果他现在基本上就是在宫里打转,跟之前当伴读的行动轨迹都差不多,唯一的好处就是方便他蹭马术课了。

这么一来,原先还因为他不当伴读而略有些郁闷的太子,现在也没半点儿分别之情了——这跟原来有啥两样?沈瑢还不用写作业了呢!

“你不去办差么?”这天骑了会儿马,太子都有点忍不住了。

沈瑢比他还郁闷:“他们不带我……”

谢骊前几天带着董长青等人出去了,他都不知道!等去北镇抚司点卯的时候才晓得。原因是啥呢?说他不会骑马。

所以他得赶紧学骑马才行!

太子对他上下看了两眼,有些迟疑地道:“也许不只是骑马的事儿,我听说北镇抚司的锦衣卫都是异士。”

这点沈瑢也发愁呢。没有异能,估计他在北镇抚司也就是个充数的,最多在宫里轮值。可是异能就是妖化——沈瑢有种预感,他要是妖化了,结果可能不是当上合格的北镇抚司锦衣卫……

太子发觉自己有点说错话,连忙改口道:“不过你年纪还小,或许再过几年就能出去了,南镇抚司那边不也有人出外办差么。”

那办的都是啥差啊,挖官员的**,敲商人的竹杠,那才真都干的是特务的事儿呢,反正他不想干。

“我可不小了!”沈瑢挺直腰杆,又瞅一眼太子的小身板,“我比殿下还大两岁呢!”而且可喜可贺的是来京城这半年他还长高了一小截!

太子着实是好脾气,沈瑢如此大不敬的眼神他都没在意:“你跟王云一样的说话。”

啥啊,王云那个豆丁是年纪最小的,他说不小那才是在逞强呢,怎么能混为一谈?

不过沈瑢还怪想王云的:“他给殿下来信了?”那小子去了书院就乐不思蜀了吧?

“嗯。”太子说起王云,脸上也不由得带了淡淡笑容。

其实这四个伴读里,太子最喜欢的就是王云和沈瑢——当然,后者他是不能承认的。

康廉此人太过争强好胜,太子虽然是个能容人的,但看他终日要压别人一头,也难免有些不喜。而且康廉最糟糕的还不是好胜,而是输不起,若不是他比不过沈瑢就向丘浚告状,或许最后还不会闹得四个伴读都散了。

而刘璐倒是不争胜,可功利心又重了些。太子虽贵为储君,但他心里始终记得自己当年在安乐堂里不能见人,那些内侍宫人偷偷养着他的那段日子。他不是从生下来就被人众星捧月的,而是在某一天忽然间成了人上人,但之后不久,他的母亲就去世了……

太子知道自己是太子,他也接受别人对他的恭敬、讨好和畏惧,但是在心里,他有时也会怀念六岁之前,那一段没有什么功利,只有关心,而母亲也还在身边的日子。

何况太过功利,人就难免乏味。刘璐本性或许是个有趣的人,但他在文华殿永远都有点像个木偶,而线就提在太子手里。

但问题是,太子根本就不想成为那个提线人。

如此一来,刘璐虽然成了仅存的伴读,跟太子的关系反而不如从前了,就连文华殿的课都有些失了趣味,倒叫太子格外想念起王云和沈瑢。

“王云说,他如今叫守仁了。”

“王守仁?”沈瑢怎么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是取字了吗?他才几岁啊。”古人不是要到了年龄才会取字吗?

“不是。”太子解释,“其实这个名字早就有了。王云说,他出生之前,祖母梦到有人抱着个婴儿从云中降下,所以祖父给他取名为云。但他小时候一直不会说话,直到五岁那年遇到一个僧人,让给他改个名字。他的祖父正好在读《论语·卫灵公》,读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就给他改名守仁,从此他就开口说话了。”

“这么玄的吗?”沈瑢越听越觉得耳熟了,但是一时半时的怎么都想不起来。

“就是因为太过玄妙,所以不对外人说起,仍旧叫他王云。”太子说的时候也略微有点得意——不对外人说起,但跟他说了,可见王云没有把他当做外人,“不过他现在进书院读书了,守仁这个名字更为合适,就索性改过来了。至于字,他父亲也给他取了,为伯安,叫他安份些,不要总想着往边关跑。”

沈瑢在这点上对王云也是佩服:“他还想着去边关呢?少说也再等几年吧。”谁家让个十岁出头的孩子往外跑啊。

“是啊,他家中自然是不许的。他说不能去外头行万里路,那就先在书院内格物致知也可。前几天,他去格竹了。”

格竹这两个字落入耳朵,简直如同一声惊雷,让沈瑢猛然想起来了:“守仁格竹?”

我的妈呀难怪王守仁这个名字耳熟呢,这不就是王阳明吗?阳明先生,心学大师,甚至跟孔、孟、朱熹并称的圣人诶!

天呀地呀,谁能想到他的同学小豆丁,居然是未来的圣人啊!

沈瑢两眼发直,开始思考要是能带一件王云的东西回自己的世界,是不是就价值连城……

“他格出什么来了吗?”说起来,守仁格竹好像不该是这么早啊。

“他说才格了两个时辰就被先生发现,赶回宿舍了。”太子边说边觉得好笑,“书院不许学子夜间还在外游逛。他说等他不在书院了,就找时间格个七天七夜——说起来,他这格物致知的念头,还是跟你学的。”

我没有,我不是,别赖我!沈瑢在心里疯狂否认三连。他哪有那么大本事能影响一代圣人哟!

王云就是王阳明,这个消息实在太过震撼,以至于沈瑢大半天都晕晕乎乎的,直到回家还目光涣散,让阿银十分担心:“哥儿可是身子不舒服?是当差累着了吧?”

“没——今天去跟太子殿下上课来着……”顺便听了个大消息。

阿银觉得自己十分能够理解,因为他上课也晕晕的。新来的女先生脾气是比自家小爷好很多,但是一样严格,若今日学过的字明日记不得了,就要罚多写几十遍。可怜他的手都要写断了呀。

“你真是榆木脑袋!”沈瑢忍不住曲起手指凿一下阿银的头,但看他一副学渣模样又觉得怪可怜的,“你不会用黛笔罚抄啊。范姑娘要的是你记住这字该怎么写,也没规定必须用毛笔抄。”说真的,就阿银那笔字儿,都浪费纸!

黛笔比毛笔那是要方便多了,阿银如今能减得一点是一点,闻言连连点头,自觉酸疼的手腕都轻松了些。

他一轻松,终于想起原本要说的事了:“老宅那边的二爷,听说是中风了。”

“啊?”沈瑢吓了一跳,“谁?万——我是说,二哥?”万通?

“可不就是二爷。”阿银叹道,“今儿请了两位御医去老宅呢。我爹说,哥儿是不是,也该去瞧瞧……”虽说分了家,到底还是兄弟。

沈瑢想想自己刚刚打着兄友弟恭的旗号把菩萨像送去没几天,也觉得这个面子还是要做一做的:“那备点儿活血化瘀的药材,我去瞧瞧。”中风好像就是脑梗塞,活血的药材应该是没错的吧?

万家大宅里气氛还不错,虽然万通的小妾有几个在抹泪,但沈瑢看她们哭得“梨花带雨”的模样,就知道那是哭给万通看的。既然万通还能“看”,想必是没甚大事。

果然万通的正妻把小妾们训斥下去之后,迎出来见小叔子:“四叔来了?”

“二嫂。”沈瑢这也是头一次跟万通的正妻说话。说起来也好笑,之前没分家的时候,他就在自己那个小院里头打转,万家的女眷他都没见过。如今分了家倒是真有点像亲戚了,“二哥怎样了?”

“昨儿晚上忽然病了,幸而下人还算机灵……请了两位御医过来施了针,如今已然好得多了。”万家兄弟的妻子都是发达之前娶的,如今虽然也能穿金戴银,也养得珠圆玉润了许多,但有些东西却是改不了的。

譬如万通的妻子就是长相平平,从前万家那样也没什么可挑的,可如今富贵了,万通便小妾婢女的收用了一堆,正妻倒成了个摆设,虽然富贵不缺,夫妻俩的感情却是早就淡如水了,此刻说起万通的病也是波澜不惊的。

“那就好。”沈瑢来的路上都在回忆他那点不太丰富的历史知识,但他只听说过万通死得不那么光荣,却真不知道这件事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但既然万通病得不重,那大概就不是这次?

“二哥这是怎么病的?中风可不是小事,虽说这次没事了,可也不能大意,日常得小心保养才是。”

万二太太嘴角不易觉察地往下一撇:“大约是差事上有些烦心的事,一时气恼着了。四叔进去瞧瞧罢,倒是多亏了四叔送来的菩萨像保佑。”

菩萨像能有个鬼用!要不是知道万通有那么一档子破事,沈瑢都要怀疑这病是因菩萨像而起的了——毕竟继晓硬塞的东西,他才送到这边来没几天,万通就出了事,不怀疑他怀疑谁?

不过现在看他二嫂这个反应,八成万通真是为那事了。说出去恐怕都没人会信,因为在外头包养的小三跟丈夫团圆,所以把自己气出了毛病……哎,也不知道万贵若真是地下有知,会是什么想法。

沈瑢其实也不想看见万通,但来都来了……只好去看看。

万通躺在床上,半边脸还有点僵硬,但看面色倒也还好,只是看见沈瑢,就没什么好气:“你来做什么?”

他说话还不大顺溜,舌根明显还有些僵硬,旁边的御医刚施完针,一看他这样子就头痛:“大人原是气血冲心肝阳暴亢才有此症,便是行了针,也还需平心静气,好生调养才是。”他们做大夫的,最怕就是遇到万通这种病人,医嘱是不听的,若病不好又要怪大夫无能。偏偏他又是贵妃的亲弟弟,若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倒霉的还是他们这些御医。

沈瑢也很想翻白眼。他一进屋,就看见自己从大永昌寺捧回来的那菩萨像摆在万通床头上呢。

万家乍富,别人还好些,万通是真的一副暴发户嘴脸,卧室里搞得金碧辉煌的,所以那玉雕菩萨像就格外显眼,甚至有点格格不入,任何人进来,第一眼都能看见。

菩萨像还摆着,就对自己这样讲话,沈瑢也是没好气:“我来瞧瞧二哥,还有陛下赏的佛像。”

万通这才想起来菩萨像是沈瑢拿来的。

中风是重症,他又是夜里发病,若不是伺候的下人发现得早,便是请了御医来,他此刻怕也已经瘫在床上了。

据那下人所说,是值夜之时忽然见他房中有微光亮起,还当他有什么事,故而隔窗问了一声却不得回答,反而是光倏忽消失。下人怕是进了贼,急忙进门察看,便见他在床上口眼歪斜,四肢僵硬,这才喊了起来。

事后众人自然没发现有甚贼,倒是下人回忆之后,发觉那微光亮起之处正在他床头上,于是皆说是菩萨显灵,救他一命。

虽则并无实证,万通嘴硬说是下人看错了,但心中实也是相信的,毕竟那可是皇帝亲赐,从大永昌寺请回来的菩萨像啊!

关于大永昌寺的佛像灵验,那万通是早就知晓的。当初自己这个便宜弟弟多病,时不时的就高热不退甚至烧到抽搐,请了御医来都说养不大,老头子就亲自去大永昌寺求药师佛像回来供奉。

本来万通也不怎么信这些东西的,可是这药师佛请回来供了七日,突然有一夜悄没声息地就自己裂了——上好青玉雕刻的佛像,没磕没碰的,就那么在佛龛里自己裂成了两半!也就是从那日起,本来夜夜起热的万瑢,竟然就不药而愈,再也不曾发病了!

这是什么?这不就是佛像给万瑢挡了灾,断了病根么?

因此事太过灵异,万贵也没张扬,悄悄把那药师佛像收了起来便罢,连下人知道的都没几个。万家兄弟倒是知道,可是一个婢生子得菩萨保佑这样的事儿,他们兄弟也没人愿意往外宣扬。

后来万贵过世,那菩萨像也陪着他入了土,知情的老仆人也陆续下世,这事就更没人知道了。至于万瑢,他生病之时年纪还小,后来又去了老家,自是无从知晓。

若不是如此,万瑢得了那菩萨像,哪里还会送到老宅来呢?不过是他不知大永昌寺的神通,故而不知珍惜罢了。

既如此,万通自然不会特地说明,难道再让万瑢把这菩萨像要回去不成?

至于说感激?呵,这弟弟又不是真心为他好,他要感激什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中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