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回到家已疲惫不堪,他却不敢马上休息,他想快点找到那个贺卡。
他翻了十几个箱子,终于在一个尘封已久的箱子里找到了韩风致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他从礼物盒子里找出了贺卡,贺卡上面的字迹一如当初,看着这些话,林生不自觉勾起了嘴角——
【嘿,小林同志,生日快乐!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哈哈哈哈!
虽然我们认识不久,但老韩我心地善良,早就把你当哥们了!是不是很感动啊?
哈哈哈,以后不许在板着张脸了,跟块木头似的,丑死了(鬼脸)】
想来当初如果不是韩风致,他恐怕连一个朋友都没有。
找完贺卡,林生也不闲着,他把手机里的监控录像传到电脑上,一帧一帧地看了起来。
就这么看了大概两个小时,林生眼酸得直冒眼泪,他眯缝着眼看着视频中进进出出的人,竟有些昏昏欲睡。
突然间,林生睁大了眼睛,视频中一个身穿军大衣的人走了进去,虽然这个人无数遍从他眼前走过,可就在这一刻他的影像猝然和记忆深处的某个人影重合了。
林生将视频调回正常速度,看着监控里的两个人交接完毕,然后那个穿着军大衣的人转过了身,完整的脸露了出来。
林生立刻将画面定格了下来。
他死死地盯着那一张脸,倒吸了一口冷气,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感觉,只是感到从脚底开始变得冰冷,一直蔓延至整个身体,大脑有那么一分钟的空白。他不敢置信地将这个画面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终于一把拍上了电脑,整个人仰躺下去,摊在了转椅里。他双手捂住脸,只觉得头疼得厉害。
那个穿军大衣的人不是别人,是韩风致的父亲,韩朔江。
即便视频里的男人微微佝偻着背,看起来无比憔悴,也苍老了许多,但林生可以肯定这个人就是韩朔江无疑。
大概过了五分钟,林生起身回了卧室,他现在脑子一片混乱,根本无法冷静思考,更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但直觉告诉他在日记本这个疑点没有水落石出之前,还是先不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叶淮潇。叶淮潇虽然见过韩朔江,但三年来韩朔江的模样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他也是看了许多遍才敢确认,而他不认为叶淮潇会比他更熟悉韩朔江。
第二天一大早,林生去了警局,叶淮潇已经在那等他了。林生将贺卡交给叶淮潇,然后便坐在办公室等他。最近没什么案子需要麻烦鉴定科,想必鉴定科应该会帮叶淮潇这个忙。
没一会叶淮潇便回到了办公室,他对林生说:“要下午才能出结果,要不你先回去?”
“……好。”
叶淮潇见林生欲言又止的模样,便叫住了准备离开的他,问:“怎么了?有什么问题?”
林生摇了摇头说:“没什么,等下午再说吧,我得回一趟学校。”
“行。”
办完学校的事,林生正好接到了叶淮潇的电话,两人便约在了学校附近的咖啡馆,二十分钟后,叶淮潇拿着日记本出现在那里。
叶淮潇神情严肃,一种不好的预感顿时涌上林生心头。
叶淮潇将日记本和贺卡一起摊在了桌子上,随后又拿出一份报告单。林生接过报告单,即便已经事意料之中的事,但当看见结果时还是不由得震惊,报告单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两份样品皆出自一人之手——也就是韩风致!
叶淮潇开口道:“韩风致,可能已经遇害了。”
“不……”林生咕哝了声,抬起头望着叶淮潇摇着头道,“不会。”
“什么?”叶淮潇看见林生嘴角动了动,但没听清他说了什么。
林生深吸一口气,说:“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我,我在监控录像里……看见了韩风致的父亲。”
“什么?”叶淮潇低呼出声,简直怀疑自己听错了。
“千真万确,我确认了好几遍……不会错的。”林生说。
“……如果真是这样,那前面所做的推论就全部不成立了。”叶淮潇沉声道。
一个本就没有多少线索的失踪案,搁置了三年后,一个本不该出现的日记本被寄到了林生的家里,好不容易抓住这仅存的线索却牵扯出受害者的家属……
叶淮潇抬头看向面前的林生,不禁心生疑虑,韩朔江为什么要把日记本给林生?这和林生又有什么关系?
虽然这个案子不算错综复杂,也不至于让人眼花缭乱,但就是让人理不出头绪来,而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却由一本日记本联系了起来,并把矛头指向了林生。
如果说作案人不可能有韩风致的日记本,但这日记本如今在他父亲的手里就说得过去了,做父亲的不可能害自己的孩子,那别人呢……
林生也不傻,虽然在此之前他一直沉浸在韩朔江为何会现身快递店的震惊中,但此时看到叶淮潇的眼神也明白过来了。
“那日记本后面被撕下的内容,会不会是什么关键性线索?”林生问心无愧,目光不躲不闪地看着叶淮潇。
“走吧,去韩风致家。”叶淮潇说。
干想也想不出什么来,还是去实地找找线索。
“可是他家里没人,我上次去过了,没有人进去过的迹象。”林生赶紧跟上已经起身向咖啡馆门外走的叶淮潇。
“既然韩风致的父亲回来过,即便不回家,也一定在附近,他能把日记本寄给你,一定是想看你什么反应,说不定,就等着你去找他了。”叶淮潇走到路边,抬手拦了一辆出租车。
两人先后上了车,林生说:“叶警官,你相信我吗?”
“没什么信不信的,”叶淮潇转头看了林生一眼,“没有找到下一个线索之前,什么都难以定论。”
特别是韩朔江出现之后,直接将风吹到了另一个方向。
也许这个案件,根本不存在什么绑架的人。
现在看似毫无关系的线索,似乎需要一条纽带将它们联系起来,而这条纽带正是关键,或将直接决定这个案件到底会朝哪个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