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问心 > 第17章 第十七章 闹事2

问心 第17章 第十七章 闹事2

作者:Shim97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6-17 20:28:41 来源:文学城

宋奇进了书房,祝盛安吩咐道:“今日外头有人故意闹事,说郑家的公子病重要出城看大夫。你去探探这个郑家公子是真病还是假病。”

宋奇道:“是。”

“还有,昨日我叫武泽开了粮仓,今日你盯着林知府,他有什么异样,立刻报与我。”

宋奇一愣,不由看了坐在案后的雀澜一眼。

祝盛安自然知道他在想什么,说:“林知府与青莲教操纵的山匪来往,这事还是夫人告诉我的。你有什么话要讲,夫人也听得。”

宋奇这才开口:“武泽昨夜回来,说,府衙的粮仓里是有粮的。”

祝盛安没作声,雀澜皱起眉头,追问:“澹州府有几处粮仓?”

宋奇道:“城南一处,府衙一处,城北一处,共三处粮仓。据说城北的粮仓最大,但具体情况,属下没打听出来。”

祝盛安道:“昨夜武泽领了多少粮?”

“按一人一日七两米,领了十日的粮,共一百八十四石米。”宋奇答道,“领用粮食均在澹州官粮出入册上登记,咱们自己也记了一本帐。”

雀澜一听,便问:“既然看到了官粮册子,应当看到了上一笔出入库记录?”

宋奇点点头:“上一笔就是收早稻的谷租,入库二十万石,入库后总库存二十五万石。”

祝盛安道:“知道了,你先下去罢。”

宋奇领命出去了,祝盛安随即取了一沓纸,熟练地吩咐:“磨墨。”

“……”雀澜不同他计较,取了墨条给他磨墨。

“去年藩地稽核各州情况,澹州有二十八万人,良田三万五千顷。”祝盛安蘸了墨,在纸上记着数目,“按每亩产四百斤米,澹州一季稻谷能产一千七百五十万石。”

“朝廷的谷租是三十税一,澹州三处粮仓应共收五十八万三千余石。”

雀澜道:“府衙这处粮仓入库二十万石,倒也合理。不过总余量怎么只有二十五万石?我以为州府该存些应急粮。”

祝盛安道:“按朝廷律法,州府的确要存应急粮,够本州人口半年的用度。澹州的存粮应当有四十四万一千石。”

“虽有三处粮仓,但府衙这处,收早稻前只剩了五万石,是不是太少了?”雀澜不清楚其中门道,只能问祝盛安。

难得他有求着自己的时候,祝盛安心头有些飘飘然,道:“州府收了谷租后,第二年早稻收成之前要将超出应急储备量的官粮上缴朝廷和王府,许是上缴的粮食都从这一处仓库出了。”

雀澜凝神盯着他在纸上写的这些数目,一时想不出还有什么破绽。

祝盛安咳了一声:“不过这是账面上的数字。要是连这个账都做不平,他也没法在澹州一待就是八年。”

雀澜道:“可是宋奇刚刚说,这仓中是有粮的。”

祝盛安斟酌了一下说法:“宋奇说话比较隐晦。”

雀澜明白了,宋奇是看自己在这儿,没把话说明白,但祝盛安当了他这么些年的主子,自然能听懂。

他不由哼了一声:“看他平时没心没肺的,还知道看人下菜碟呢。”

“连这个都不会,他怎能当上副统领。”祝盛安把笔搁在一旁的笔山上,“你也担待些罢。”

“武泽昨夜只是开仓领粮,又不是稽查余粮,想也不可能各个仓房都看遍。而且昨夜林知府领着他去开仓的,自然会找有粮的仓。”

雀澜闻言,道:“殿下怎么没与他去呢?”

祝盛安笑了:“你想要我抓林知府一个现行?”

雀澜没作声,但表情有些不忿。

“你还是没经手过案子,没经验。”祝盛安支着下巴看他,“要放长线,钓大鱼。”

雀澜没搭理他的自吹自擂,又看了一眼那纸上的数目,道:“既然殿下知道账面不会有错,为何还算账呢?”

祝盛安道:“你方才问宋奇余粮的事,倒叫我突然想起来。”

他话音一顿,雀澜歪了歪头,表示洗耳恭听。

他这副歪着头的模样实在有些可爱,祝盛安猝不及防心头一跳,把眼睛别开了。

“林知府和土匪的往来信件,有一封提到本季新收货物要走水路,这一个月每日需货船三十艘。”祝盛安道,“三十艘普通货船,能装三万六千石粮食,一个月下来能运一百零八万石。”

“而刚刚算的,澹州一季稻谷能收谷租五十八万余石,一年收两季,才一百一十七万石。除去存下的四十四万石,多出来的官粮还得一半上缴朝廷,一半上缴王府。”

雀澜也反应过来:“林知府收一季稻谷就往外倒卖一百多万石,他哪来那么多粮?”

祝盛安目光微寒:“他私自提了谷租。至少提到了十之税一。”

雀澜也神色凝重:“若是这样,仓库里的粮倒真有可能对得上账。他倒卖的这些粮是多收来的,并不走官仓。”

这时,书房外传来王管家的通报声。

祝盛安叫了人进来,王管家这一早上跑的已是汗如雨下,道:“殿下,老奴同他们分说了半天,他们已有人去请郑老爷了。”

“你来得正好。”祝盛安道,“你当知道,这郑家有些什么达官显贵的亲戚,做的什么营生。”

老管家只以为他要见郑老爷了,先问问对方来头,便一五一十道:“这郑家倒没听说有什么显赫亲戚,祖上一直是跑船的,近些年跑河运生意富起来了,豪横得很,据说在丰春县的码头有几十条船的船队呢!”

祝盛安和雀澜不约而同对视一眼。

他们刚碰到这处想不通,这郑家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老管家还在继续说:“不过这郑家在澹州城里也爱招惹是非,每回惹了事,就拿钱摆平,连知府大人也睁只眼闭只眼。”

祝盛安嗤了一声,摆摆手:“知道了。待会儿他来,你就让他先在正厅等着。”

待老管家下去了,雀澜才道:“郑老爷为林知府跑船,想来也从中渔利。两人绑在一根绳上,林知府应当不会真对他儿子下手,所以郑老爷也没下狠心在别苑门口闹。”

“林泉生这时候想出城做什么呢。”祝盛安摩挲着下巴,“想跑?”

随即,他又自己摇摇头:“他是知府,显眼得很,跑不了。”

这处关节一时想不通,两人都没有作声,兀自思索着。

雀澜忽然开口:“殿下,前两日我就有一个疑问。”

祝盛安抬眼看他。

“林知府既然通过土匪与青莲教勾结,那这回青莲教为何要派出这么多土匪来打澹州呢?”雀澜道,“他们闹崩了?”

祝盛安思索了一会儿:“他们之间的关系靠利益维持,只要利益还在,就不会崩。今年澹州又没遭遇荒年,林知府数月前刚刚偷运出那么多粮食,不像是闹崩了。”

“我也是这么想。”雀澜在案上的点心盘里挑,“林知府要靠青莲教将这些粮食倒卖进嵋州,而青莲教要靠林知府手里的粮食养活私兵。”

“林知府可以不再倒卖,青莲教却不能没有粮食。按理说,他们不敢得罪林知府才是。”雀澜拿了块香喷喷的芝麻糖,整块塞进嘴里,结果这糖太黏牙,他嚼了几下就黏了满嘴,话也说不清楚,只能自己一个劲嚼。

祝盛安等了半晌没等到他的后文,抬眼一看,就见他在那拼命地嚼巴。

祝盛安顿时哭笑不得:“你一口少吃点不行么?”

雀澜说不了话,只能拿手指了指芝麻糖。

祝盛安凉凉道:“芝麻糖最黏牙了,你还吃一大块,佩服。”

他不帮忙,还说风凉话,雀澜瞪了他一眼,嘴里仍在嚼。

“罢了,在这儿苦想也想不出什么。”祝盛安倒了杯茶,递给他,“今日先解决了这个姓郑的,再去会会林知府。”

他将案上写过的纸张浸在笔洗里。这纸乃是作画用的生宣,及易吃墨渗水,不一会儿上头的字便晕成了一团团。

祝盛安这才将纸抽出,揉成了碎渣。

这会儿雀澜也吃干净那块芝麻糖了,将方才未说完的话继续说下去:“会不会是青莲教想要更多的粮食,用洗劫澹州作为要挟,要林知府让出更多利来?”

祝盛安道:“若青莲教想要更多粮食,就更不会来打澹州了。”

“他们洗劫过后,林知府必定要上报朝廷。按照惯例,朝廷会派一名钦差到澹州查看具体伤损情况,并拨一支人马由钦差调遣,帮助澹州复原,同时也震慑土匪。”

“这钦差一下来,没有大半年不会走。林知府在钦差的眼皮子底下,也不敢多收谷租,更不敢继续倒卖,吃亏的是青莲教自己。”祝盛安说着,脑中却有一丝灵光极快闪过,只可惜那念头稍纵即逝,他未能抓住。

这时,书房外传来王管家的声音:“殿下,郑老爷已在正厅候着您了。您是现在过去,还是同少夫人一块儿再看看书?”

雀澜听了,轻声道:“殿下要晾一晾这郑老爷么?”

祝盛安站起身:“我心急,等不得了。”

本文取1石=80市斤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十七章 闹事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