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问樵 > 第72章 云岩之行(三)

问樵 第72章 云岩之行(三)

作者:韩业凭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2-18 21:42:26 来源:文学城

猎户王斯年似乎没有看到卞荆几人略显僵硬的表情,伸手从怀里翻出一大块用丝帕包着的糕点。他将糕点掰碎了给三个小孩分,总算是将他们安抚住了。

这糕点是住在隔壁的王大丫今早硬塞给王斯年的,他其实不喜欢吃甜的,并不想要,可如果不收下,王大丫那个疯丫头能一路缠着自己跟上一整天!也就别想打到什么猎物了。

王斯年分完了糕点,就开始面无表情地恐吓道:“赶紧回家去,我刚在街口看见你们娘亲了,说你们再不回去,晚上就没有肉吃。”

不准吃肉的威吓显然远远超过了失去雪人的悲伤,三个小孩嘻嘻哈哈地相互推搡,你拽我我推你的,渐渐跑远了。

此时,雪地边就剩下王斯年与卞荆一行人面面相觑。

周樟宁是不耐烦这种磨磨唧唧的试探,他皱着眉往前走,就想开口问,不料被柳茵茵一把抓住背后的长刀往后拖了半步。

“你拉我干嘛?”

“别急,可能不是同一个人。”

“亲兄弟也没长得这么像的吧。肯定是他啊。”

趁着二人嘀嘀咕咕,王斯年将面前几个陌生的外来人上下打量一番,随口问道:“你们不是云岩镇的人吧?”

面前这几人的衣着很奇怪。倒不是衣料或者样式的问题,而是太薄了。他们五人都穿着单薄的春衫,站在雪里也丝毫感觉不到寒冷,浑身透着一股与世隔绝的味道。

“你不认识我们?”赵瀞辞轻声问。

“我该认识你们吗?”王斯年笑了一声。

柳茵茵舔了一下嘴唇,眼睛一转就想到了说辞:“我们确实不是云岩镇的人,只是听闻此处有一座寺庙很是灵验,恰巧路过便结伴游玩。这位兄弟怎么称呼?”

“我叫王斯年。”青年淡淡道,“寺庙,你们说的不会是云岩寺吧?它确实十分灵验,但这名声似乎还没有大到让人特意从外地跑来参拜。”

王斯年眯着眼看了看柳茵茵,又看了看他身边的几人,心里越发觉得怪异。

结伴游玩倒是没什么奇怪的,但这五人之间是什么关系?不仅男女都有,年龄还差了不少。说是一家人实在不像,可说是友人,也不像能玩到一起的样子。

“也不是特意来参拜,我们没什么想跟菩萨求的,只是路过,顺道来看看。”

“噢——只是路过。”王斯年露出一个古怪的笑容,将肩头上的狍子重新往上颠了颠,继续说,“你们难道不知道此时大雪封山,云岩镇外的路和通往大青山的路都已经堵了足足小半月了吗?看见那边沿街的商铺了吗,由于城外的东西运不进来,他们已经歇业好几天了。”

众人闻言,俱是脸色一僵。他们没想到这个衣着普通的猎户思绪竟然这样敏锐。

说错话的柳茵茵干笑两声,还想往回找补,却被王斯年打断。

“算了。你们从哪来,要到哪去,不关我的事,我只是一个猎户,不必与我交代得那么清楚,就别费力气编了。只要安安分分地待在镇子里,也没人会管你们。”他轻笑一声,语气渐渐低沉,“可如果你们是想在云岩镇做些……那可要小心些,大雪封路,别到时候想逃都逃不出去。”

说完,也不管面前几人的反应,王斯年掸掸被小孩抓皱的裤腿,就扛着狍子慢悠悠地走了。

他才懒得管这几个满口谎话的外来人究竟是谁,又要做什么。趁着天气好,把狍子皮剥了才是正经事,说不准还能在天气更冷之前,再做一床褥子。

“这位大哥,此时是永昭几年呀?”

赵瀞辞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猛然抬头,对着王斯年远去的背影朗声问。

永昭,是尘世梁国如今正在使用的年号,赵瀞辞他们下山时正值永昭十七年的七月。

“你觉得阵法内的时空有异,想确认时间?可云岩镇这么荒僻的地方,读书人都没有几个,他一介猎户,恐怕连如今梁国皇帝是谁都不知道吧?”杨云珂很快明白赵瀞辞的用意,也望向王斯年的背影。

出乎众人的意料,王斯年背对众人慢悠悠地举起手,向后打了个手势,随即便拐进了一条巷子,似乎不想继续搭理。

赵瀞辞读懂了手势,喃喃道:“永昭十六年。他的意思是,现在是永昭十六年。”

“云岩镇的水灾发生在永昭十七年的七月,”柳茵茵愕然,“那这,岂不是半年前?”

周樟宁也反应过来:“所以这是半年前的云岩镇!这么说,此处的阵法是将我们拉入了过去的景象,难怪这个王斯年不认识我们,他与我们见的第一面在半年之后呢。所以这绝对是个幻境啊!可这是为什么,布下这样的幻境有什么目的?”

赵瀞辞紧了紧手里的剑,沉吟道:“不知道,这一切还只是猜测。我们甚至不能确定这幻境是虚构了一个永昭十六年的云岩镇,还是如实地反映了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若真是重现了云岩镇曾经发生过的事,那么以阵法布下此处幻境的人,恐怕还有更深的目的。

“要分辨这两种幻境,我倒有个办法可以试一试。”卞荆走到众人面前说道。

“什么办法?”

“薛先生曾跟我说过,构筑虚幻之景与重现真实景象的阵法,区别就在于光。它们一个是迷惑了人的眼睛,不同的人会看见不同的东西,另一个则像是一台正在演绎的戏剧,不论你看或不看,它的故事都在往前走。”

说着,卞荆从怀里取出了一沓皱巴巴的金色符箓,符箓上用朱砂绘制着繁复的符咒,有几张的墨迹还被蹭得散开了,似乎在衣服里放了很久。

“……我不太会用空间灵器,所以一直随身放着它们。”卞荆干笑一声,也觉得有点寒碜,赶紧将符箓整好,又把失效的一张张挑出来,“不过也算是歪打正着,虽然画得有些粗糙,但有的用总比没有好。”

说完,他默念了几句咒,手掌在符箓上划过,那一沓金色的符箓便顺着他的动作缓缓飘起,在空中围成了一个正圆,将五人圈在其中。

一阵难以察觉的细微波动后,符箓像是凭空融化了一般,形成了一个泛着微光的碗状光罩,将卞荆几人严严实实地盖住了。

“这是什么?”杨云珂眨巴着大眼睛左右看看。

“这是一个最简陋的摄声阵,我又加了两道符,将我们的气息完全与外界阻隔。有了这个阵中阵,对于外面那个阵法来说,我们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如果刚刚所见的一切都是被幻境所迷惑,那么从现在开始,它就失去了目标,按理说当即就会停滞,或者恢复到幻境最开始的样子。”

此话一出,众人不由得环视四周,看幻境是否有变化。

这时,一只浑身漆黑的鸟恰巧飞过了众人头顶的天空,它扑扇着羽翼,身形没有丝毫停顿,流畅如一颗陨星,转瞬便消失在天际,没入了重重的屋檐之间。

“所以……这是排除了第一种可能?”杨云珂见大家都不说话,便轻声开口。

卞荆抬手一挥,撤去了周围的摄声阵,点点头道:“没错,这里的幻境多半就是重现云岩镇的旧景。也就是说,自我们踏入的那一刻,不管我们在或者不在,这个幻境都会一直持续下去。”

“既然弄明白了,我们该怎么破解,总不能一直待在这里吧?”周樟宁迫不及待地问。

“解不了。”

“解不了?那我们刚刚是在忙活什么?”

“我们刚刚是在确认我们确实破解不了。”卞荆老老实实地回答,噎得周樟宁喉头一哽。

“不过也有好消息,一般来说,重现旧景的幻境不会太危险,它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展现曾经发生的事。但也有坏处,就像我刚刚说的,这是一台已经开演的戏剧,它要讲一个故事,各种角色都已经登场,不到落幕是不会结束的。

而刚刚与王斯年对话的我们,已然成为了这部戏里的一角,如果没有以强力破开阵法的实力,就必须把这台戏演完。”

众人听完皆是一阵沉默,事情到了此刻,他们也没了办法。

在场的几人谁都没有见过这样的阵法,不仅范围大到囊括整个城镇,还能够完全压制灵力的流动,让步入其中的修士无法使用任何术法。

要不是他们五人中恰好有柳茵茵可以驱动气血使用青羽术,能否安然落地都不好说。

“那这幻境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不会要我们在这等上几个月吧?它不会连那场水灾都一并复原了吧?凭我们现在的手段,该怎么应对?我都不会游泳。”周樟宁说着,有些烦躁地挠了挠头。

他倒不是怕,只是讨厌目前这种没有头绪的状态。

但这话却提醒了柳茵茵,他眼睛一亮,开口道:“对啊,别苦着一张脸。你们想一想,如果它确实是重现了云岩镇曾经发生过的事,且一直延续到了几月之后。那不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水灾发生的整个过程,这不就是我们下山调查的目的吗?一时出不去怕什么,难道还能困在这里一辈子?”

这简直就是瞌睡给了个枕头,正中下怀啊。

可真的有这么顺利吗?赵瀞辞微微皱起了眉。他趁着众人交谈之际,手指悄悄摸着手腕上盘着的迦南香透色琉璃珠。

这琉璃珠串通体清透,内嵌灿金色经文,以金线串联,共有一百零八粒,是几年前净宗的镜禧君送给他的,说几乎能勘破世间所有的迷雾幻境。

要试试吗?赵瀞辞暗自思忖。片刻后,他手指用力,硬生生捏碎了三粒琉璃珠,它们顿时化作灰白色的粉末消散无踪。

有用吗?

赵瀞辞细细观察着周围的景象,却没有看见丝毫的变化。

看来是没用。

他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略带嘲讽的笑容,手指勾住珠串上空出来的一截金线,眼神晦暗不明。卞荆带的几张破符箓好歹都能用上,自己这珠串看来是没有镜禧说的那么神了。

其他人没有注意赵瀞辞的动作,只有一直安静聆听的杨云珂眼睁睁看着他捏爆了琉璃珠。

“怎么了?”她靠近轻声问。

“没什么。”赵瀞辞摇头道。既然没有效果,也就不必说出来了。

而他不知道的是,就在琉璃珠破碎的一瞬间,在没有人看见的高天之上,晴朗的穹顶突然裂开了一道细如发丝的缝隙。

缝隙之外,赫然是一片浑黄无比的泥水,水中无数的黑影悬浮,形似春蚕,却长着数条细长肢体,如水草般顺着水流微微摆动身躯。

它们静静地蛰伏在阵法之外,紧紧注视着云岩镇中的一切,却没有被任何人察觉。

雪地上。

赵瀞辞往前走了两步,提议道:“既然王斯年说,前往大青山顶云岩寺的路目前被雪封闭,我们便等一段时间,先到镇子里看看,也许会有别的发现。五人一起太过招摇,我们分头探查吧。”

柳茵茵也表示同意,点点头道:“确实分开更好,反正有灵符在,传讯也方便。刚刚试过了,灵符依旧能用,只是限于我们几人之间,无法越过幻境。那么……我可以跟杨云珂两个人先去市集看看,那里也许还有商贩聚集,能打听到一些消息。市集边上应该就有酒楼客栈,不如晚些时候,我们客栈见。”

杨云珂闻言也点点头。

几人中,她最熟悉的是赵瀞辞,其次便是柳茵茵,这两个人她在山上经常遇见,说过几句话。至于卞荆和周樟宁,一个不吭声的时候存在感很低,看着挺好相处。另一个……个子太高了,还背着一把长刀,虽然面相不凶恶,但一站到他身边,就像是压了一座山,让人手心冒汗。

只要不跟他一起,怎么样都好。杨云珂心想。

可惜,事情并不像她想的那样顺利,周樟宁听完柳茵茵的话,立即接道:“我跟她去吧。此处没办法召来灵兽,也不能使用术法,自保就要靠刀剑。我们几人虽然都带了兵刃,可单论武技招式,我与赵瀞辞还是略胜一筹,我俩分开比较好,能少一些风险。”

什么阵法御兽,周樟宁不懂,但论到刀剑,他比任何人都要自信。毕竟祖上几千年都是靠剑吃饭的,在场几人的武技,他一眼就能分出高下。

卞荆这个摸不清深浅的人暂且不论,柳茵茵和杨云珂佩戴的长剑,恐怕多半就只是用来御剑赶路的,沾没沾过血都不好说。

这也是为什么,周樟宁一路上都没有质疑过赵瀞辞的任何决定。不是他脾气好,而是在他看来,赵瀞辞这个小小年纪却能将自己淬得如此锋利的少年,绝不是没有脑子的鲁莽糊涂虫。

剑术与术法不同,它不光要天生的禀赋,还要无数汗水的磨砺。修剑之前必先修心。

“这样也好。”赵瀞辞点点头,又转头问杨云珂,“怎么样,让他和你一起去吧。”

杨云珂也不好开口拒绝,只能闷闷地点头答应。

至此,她与周樟宁二人先行前往了市集,余下的卞荆三人则多方打听,找到了一处热闹的街口,在一间茶馆中坐了下来。

茶馆的对面是一间客栈,客栈的门前有一棵三层楼高的银杏树,此时已经完全落叶,光秃秃的树杈将投在客栈窗棂上的日光,分割成了无数细小的碎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