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问樵 > 第6章 渡落仙山

问樵 第6章 渡落仙山

作者:韩业凭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12 21:48:51 来源:文学城

“你觉得世上有神仙吗?”

这天夜里,卞荆连梦里都是母亲的这句问话。他梦见母亲一边说,一边双眼紧紧盯着他,像是透过他看向很远的地方,看向别的人。她反反复复地说着,似乎是要把这句话刻进他的心里。

总之,卞荆一晚上翻来覆去,没怎么睡着。

第二天一早,洗完脸,跨出房门,卞荆就看见高氏坐在家中小院的石凳上,手里拿着一把谷子在喂鸡。

这些鸡是他们刚来平淮城时买的鸡仔,如今已经长得极为丰满,屁股上的羽毛蓬松而圆润,细细的爪子在地上踩来踩去。它们并不怕人,反倒养出了几分狗的性子,见高氏手里拿着谷子,就她面前围拢,抬头眼巴巴地看着。

卞荆走近,就看见院中的石桌上放了一小摞金黄酥脆的葱油饼,旁边还有几碟小菜。

“快坐下,阿娘给你烙了你喜欢的葱油饼,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高氏听见响动回头一看,见儿子醒了,就招呼他到身边坐。

卞荆“嗯”了一声,点点头,就坐在了母亲身边,伸手抓起一块饼,就着小菜开始吃,一边看周围的鸡不停地啄食地上的谷子。

“现在这些鸡每天能下好些蛋,就算天天煮给你吃,估计也吃不完了。”高氏说着,还给卞荆指了指,哪几只鸡是三天生一枚蛋,哪几只又是两天就有一枚蛋。

卞荆迷茫地点点头。

在他看来,这些鸡长得好像都差不多啊?哪里分的出来,但看高氏的样子,很明显,她熟知每一只鸡的性格,孤僻软弱的,霸道蛮横的,都有。

“你看,就它最会抢食,吃的也最多……”高氏絮絮叨叨地说着,说了半句却又沉默了,连手里撒谷子的动作也停了下来。

卞荆察觉到高氏神色,马上加快了吃东西的速度,三两口把手里的饼塞进嘴里,开始快速咀嚼,又胡乱擦擦手里的油渍,这才侧头看向高氏。

“小荆,我接下来说的话,你要记在心里。”高氏的声音突然沉了下来,一字一句显得极为清晰。

卞荆听到高氏骤然变化的语调,也不奇怪,一边嘴里继续嚼着,一边点点头,表示自己会好好听的。

“这世上,是没有神仙的,至少没有你以为的那种。但是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通过修行能够获得超出凡人的力量,飞天遁地,其中的强者几乎无所不能。于普通人而言,可能那就是神仙了。”

高氏看着石桌上的小菜,用手指拨一拨碟子里的炒花生米,皱着眉挑出几粒焦黑的直接丢了出去。

“他们有些称自己在修仙,觉得修炼到一定境界就能羽化飞仙,超脱凡俗,摆脱这世间的一切。有些则觉得自己是在问道,探寻天地大道,悟得世间的真理从而获得真正的自在。当然,更多的人只是想要获得力量,变得更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总之,这些身有灵脉且踏入修行之路的,一并被称为修士。而修士所居之地,被统称为灵居界。”

高氏看着卞荆又拿起一块饼开始啃,就知道他已经听进去,并开始有些好奇了。

这小子一动不动,一脸严肃的样子,其实是他正在走神。这一点不是熟悉的人完全看不出来,不然也不会在学馆这么久了什么都没学进去。

可怜学馆的邹先生还以为孩子每日都刻苦努力,只是天资愚钝总也学不会,哪里会知道卞荆天天一脸认真地听课,实则一走神就是大半天呢。

现在他一直动来动去,看似心不在焉,反而说明他在思考。

当然,卞荆也没有出声质疑母亲的话。在他的印象里,高氏从来不会说些没用的胡话,特别是如此认真的时候,就算说的事再荒谬,那也一定是真的。

转眼间,卞荆已经把又一块葱油饼吃完了,他抹了抹嘴,问道:“修士很少吗?为什么我没见过?阿娘你怎么会知道?为什么突然要跟我说这个?”

卞荆其实昨天就觉得母亲有点怪,居然耗了大半日跟自己说些奇奇怪怪的话,什么命运之类的。自己的命运难道不就是吃好喝好,书能读多少读多少,然后等着下一次跟母亲迁居吗?

“……”高氏被儿子一连四个问题噎住了。

其实,昨晚她也想了一夜,权衡着到底是带着儿子直接离开,还是顺势让儿子上渡落山。

逃固然能逃,只是躲得过一时躲不过一世,万一哪天被那些人找到,还不如此刻让卞荆上山,起码还没有哪家敢直接上渡落山要人。

何况一身红衣的系铃人,万一真是张衾音,那更是没有再继续躲藏的必要。

“相比起普通人,修士确实少,但也称不上凤毛麟角,只是大多不在尘世间行走,”高氏叹口气,“即便有,也是隐匿行踪,不会招摇。所以就算你见了,你也认不出那是个修士。”

“至于我为什么知道,当然是因为我也是个修士。”高氏看了一眼儿子,见他一脸“你在说什么呢”的荒谬神色,只好笑笑,“你是不是在想,如果我是个修士,为什么遇上个饥荒就得带你逃命,还饥一顿饱一顿挨了几个月?”

“这个你以后会知道的。”高氏微微笑了一下,似乎有些话想说又不知为何咽了回去,“为什么告诉你这些,当然是因为这些事马上就与你有关了。”

“与我有关?为——”卞荆刚想提问,被高氏一个眼神制止了。

“先听我把话说完吧。”

“成为修士必须要有适合修行的灵脉与神魂,灵居界如今的修士,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天地孕育的灵种。一些灵气积聚而人迹罕至的洞天福地,偶尔会在千万年后孕育出灵胎,其中有人有兽,多为兽类,偶有人形。不过他们不受世俗和礼法约束,倒也称不上真的是人。

“他们一降生便有千百年的道行,境界更是难以估量,算是真正的得天独厚。这样的灵种,整个灵居界现今已知且还存活于世的,还有四位。”

“哪四个?”卞荆问。

“别打岔。”

卞荆“噢”了一声。

“第二种呢,是血脉传承。简单来说就是,与普通人相比,修士的后代往往更有可能身负灵脉。比如,现今灵居界有六大世家,也就是有六大姓氏,分别是元、令、周、谢、祁、东宫。这六姓的人,往往一出生,就继承着适合修行的灵脉与神魂,一旦踏入修行之路,可以说一日千里。虽远比不上灵种,但与普通修士相比,可以说有天壤之别。因此,如今灵居界大大小小的家族,有两成跟这六大世家,沾亲带故。”

“除此之外,这六姓的嫡系,往往继承着一种随血脉流传的天赋,血脉越是精纯,天赋越是超绝。这是天赋,也是枷锁。”高氏说着说着,露出了一个讽刺的笑。

“第三种,则纯粹是看机缘。其实灵脉并没有那么罕见,除却天生灵种与血脉传承,大约五六千的普通人中,往往还会有一两个带着灵脉的人降生,只不过这灵脉有强有弱,有些人虽有些潜力,却终其一生没有遇到踏入修行之路的机会。虽然听着数量有些少,但如今灵居界这般出身的修士,占了大半。”

“那这些人是怎么开始修行的呢?”卞荆听完后若有所思。

“大多还是靠旁人指引入门的。现今灵居界大小宗门林立,其中稍有底蕴的,都会定期派人出去搜寻身负灵脉之人,若真碰上个别有天赋的,便会带回宗门培养。”

“不过灵脉乃是天赐,寻常修士只能近身探查才能辨别,所以那些被派出来搜罗人才的修士,一般靠游历和传闻来寻人。”

“传闻?”卞荆挠挠耳朵。

“就比如,你还记得我们之前住的那个村子吗?那里有个小孩一直被村里老人叫‘雨娃娃’。”

“我记得,说是只要她一哭,村里就很容易下雨。”卞荆记得确实有这么个小孩,与他年纪相仿,不过住的远,没见过几面。

“对,而且那雨很怪,不下别处,就只在村子的那一片山坳里下。山外侧的土都干透了,山内侧的林子也没干过。于是,这‘雨娃娃’的说法越传越玄乎,不久后,整个县都流传开了。”

卞荆沉默下来,他知道后面的事。

有一天早晨,他刚起床走出茅屋,就见一个衣衫不整、披头散发、神情癫狂的妇人在村里奔跑喊叫,说是她的孩子被卖了。

后来才知道,她就是那个“雨娃娃”的亲娘,而被卖的就是“雨娃娃”。

“我想大约不是被寻常人贩子买走,而是让哪个修士带走了。那小姑娘天生的灵脉亲水,她一哭,情绪波动之下,就容易吸引附近山林和湖泊里的水,看起来就像下了一场小雨。”高氏解释了几句,不等卞荆回应,就继续往下说。

“但并不是所有宗门,都只能靠这种瞎猫碰上死耗子的方法寻找门人或弟子。比如现今灵居界最负盛名的五宗二门、一山一岛,他们就有另外的办法。”

“这九大宗门,也被称为九大圣地。称为圣地,并不是因为宗门中修士众多,或者势力庞大,而是他们分别持有一件神器圣物,能于千万里之外,预知灵脉将现于何时、何地、何人身上。”

“于是他们就会在合适的时间,让所谓的‘接引’,去相应的地方带回身负灵脉的人。不同圣地的‘接引’叫法有些区别,比如‘一山一岛’中,渡落山称‘接引’为‘系铃人’,而离涣岛则习惯叫作‘掌棹人’。”

“你上次回家路上遇到的那个红衣人,应该就是渡落山的‘接引’,也就是‘系铃人’。他给你的那个木头铃铛,就是渡落山的信物。”

卞荆听到这里,噌的一下站了起来,他终于听懂母亲要说什么了,急忙说:“所以,我也有灵脉?那个人是来带我去那什么山的?能不去吗?我不想修行,也不想当什么神仙。”

高氏没有回应,她继续说:“渡落山的圣物,叫做‘问樵书’。只有问樵书上点了人,系铃人才会带着信物下山。而这千百年间,还没有被问樵书点了名而不上山的。”

言下之意,卞荆既然接了渡落山的铃铛,就必然要上山。

“那凭什么呀,他们说要接谁就接谁吗?就算走不了,也总得试试吧?我们现在就走,他不一定找得到我们。”卞荆拉着母亲的衣袖,想让她回屋收拾东西,这就离开平淮城。

“走是可以走,但走不远。”高氏拍拍卞荆攥着衣袖的手,温和地说,“我昨晚其实想了一夜。你过了年就要九岁了,这样跟着东奔西跑,也不是长久之计。你身负灵脉,如果能上山学点东西,以后遇到事至少能保护自己。”

而且,渡落山也能保你一时。高氏心想。

“还有别的理由吧。”卞荆冷静下来,盯着高氏的眼睛问。

“是。”她也直直回望,但不准备再多说什么。

其实问樵书会点卞荆,她是没想到的。她原以为,像卞荆这种出身,不应该在接引之列,至少不该由渡落山来接引,不知中间出了什么问题。但事已至此,趁势上山也不算是一件坏事。

“那阿娘你呢?”卞荆打定主意,如果母亲要让他上山,他可以去,但要是只留下母亲独自一人,那他宁愿不学什么本事。

“我会在平淮城再住一段时间,然后去别的地方。你不用想着下山找我,等你长大一些,我会去接你回家。”高氏摸摸儿子的头发,她知道有些事虽然卞荆不理解,但他会听话地去做。

卞荆看着母亲的眼神,也知道这种时候的母亲,说的话和做的事,都是不容更改的,而他自己也学不来装疯卖傻、撒娇打滚,只好丧气地点头,又忍不住补了一句:“那你别忘了要来找我。”

“肯定不会忘。”高氏闻言笑了一声,话已经说通,她就收拾了碗筷,准备回屋里去,“前几日你都在赵家,我就替你跟邹先生告了假。过段时间你要上山,想必也没有多少功夫再去学馆,不如今天跟邹先生告个别,有亲近的同窗也说一声。等一切准备好了,就按照那个人说的,把木铃铛埋到院子里。”

高氏做事非常利落,前一刻才跟儿子说灵居界的事,下一刻便随时准备送他去渡落山,似乎都不想给卞荆多考虑的机会。

太快了。

卞荆忍不住在心里想,阿娘今日根本不是商量,她早就已经想好了,不管自己愿不愿意去那什么渡落山,最终的结果都不会变。

只是为什么这么着急呢,太着急了。

算了,多想也没有用,先去学馆跟邹先生告别吧。至于同窗,卞荆挠了挠头发,他也没什么亲近的同窗了,平日里玩的好的也就是赵瀞辞一个人。

而如今的赵家,卞荆也不方便登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