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问道寻心 > 第5章 一念生死

问道寻心 第5章 一念生死

作者:月净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1-05 23:13:12 来源:文学城

安瑞小小的脑瓜子转了好久,忽然明白,这道长要收我当徒弟!

出家啊,这本来就是他之前想过的出路。

何况这是皇朝最高统治者认定的天师,很大概率是真高人啊!

真有仙人的世界,谁还在乎世俗的一切啊!

脑海里闪过无数画面和剧情,修行、证道、成仙、长寿、逍遥,还有凌驾于世俗之上的权力、地位……

正在这时,刚出月子的曲阳侯夫人在丫鬟的搀扶下走出,看着是病弱又强打精神的模样,规规矩矩地先向皇帝行礼,又向长生道人行礼,这才面带悲戚言道:

“妾身晓得这孩儿乃天赐,妾命贱福薄,能与这孩子有这一段母女缘分已是难得,本不该奢求更多。可这孩儿尚幼,离不得生母,妾这薄命女只这一个孩儿,亦是离不得孩子,只是离开片刻便是肝肠寸断,道长怎忍心见我骨肉分离?”

而安瑞听到这话一下子就急了,别呀别呀!

这位侯夫人,爱孩子就要为孩子前途考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啊!

我不需要您照顾,把奶娘和我一并送出去就行了,您也不需要我这个孩子,努努力再生个儿子吧!

咱俩别互相耽误了!

何况这是修仙啊,多好的机缘,多好的前途!

怎能因为一点情感羁绊就放弃孩子的大好前程!

糊涂啊!

于是安瑞大声叫喊着:“我要入道门!师傅收下我!”

一手握着灵玉,一手拼命向外伸。

可他发出的声音只能是咿咿呀呀,根本不成句,乍一听像是在哭嚎。

侯夫人一听孩子的哭嚎,顿时眼圈就红了,也顾不得许多,上前抢过孩子紧紧搂入怀,口中喃喃:“玉儿,我的玉儿……”

安瑞知道自己说的话被误会,立刻息了声。

可这一下恰好似因为母亲的怀抱而安静下来。

完蛋!

弄巧成拙!

安瑞眼前一黑,像被抽走了魂儿。

长生道人闻言长叹一声。

曲阳侯趁机再拜:“若是为国,莫说一婴孩,便是我全府上下,没有不尽忠的,可若是……”

长生道人见此情形也不再坚持:“侯爷如此说了,那此时此刻,这孩子便是与道无缘了。这孩子毕竟年幼,也的确该在父母身边长大。只是将来如何,还望侯爷夫人能让这孩子自己选择。”

旋即他袖子一抖,法钱便被收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刚才普通的铜钱,“当啷”一声又落回盆中。

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长生道人随即向皇帝及侯府众人作别,自行离开。

“师父……为什么?”回去府邸的路上,长生道人的徒弟十分不解。

长生道人依然是凝重的神情,在马车上闭目养神,他什么都不想说。

他一进门看见这孩子,就发现他身上没有任何灵韵,更没有被淬体过的样子。

而就在刚才他拿出法钱时,那枚灵玉没有一丝一毫的波动,甚至还不如在他手里。

可那一刻,他就是有一种感觉,仿佛又看到了那天侯府上空的紫气,那是真正的、已经无法被修士捕捉到的天机,所以他还是想试一试。

只是事不成,那也只能不成,他不想勉强。

他不知那一刻曲阳侯夫妇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拒绝他的提议,但他不想细究,没有缘法就是没有缘法,他现在只希望那孩子好好长大。

将来缘法到时,未必不能续上这师徒缘分。

他只叹道:“我们要回去了,带不走这孩子,她以后恐怕……会很难,只希望她能养出一颗道心。”

“师父我们要回去了?终于可以回去了!这里灵气太稀薄了,实在难受!”徒弟瞬间把刚才疑惑不解的事情抛之脑后。

满月过后,一切如常。

平常到安瑞一度怀疑那一天的一切是不是从来没有发生过。

他的房间里还是那几个丫鬟奶娘,根本看不见那位“离不开孩子”的侯夫人的身影。

这平日里母亲都见不着,父亲自然也像随机刷新的npc,且只有固定问候,没有后续剧情。

难道我不是你俩在天师和皇帝面前慷慨陈词、涕泗横流才留下的亲生孩子吗?

就不值得你们多看一眼?

那你们留我什么劲儿,还不让我跟着我那未能多看一眼的师父去修行。

他这一世的父母不值得信任,那个师父也是虚无缥缈的,指望不上。

几个嬷嬷和丫鬟言谈中似乎都对天师都没什么了解,只知道天师是天师,道行高深,法力高强,只会收有天赋的弟子。

顺便几人会吐槽哪里有把刚满月的婴儿带出去修行的,哪里养得活。

安瑞对生活的不满一方面来源于这生身父母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无聊透顶。

每天就那么几个人,就那么几个哄孩子的招数,上班打卡似的,主打一个敷衍,只有春桃偶尔还讲讲故事。

麻了,真的麻了。

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

这种作为一个婴儿,无所依靠,无可追求的状态,让他这样一个成年人简直要发疯。

他现在仍然不能克制吃奶和换尿布时的羞赧之情,而身体的本能又在不断告诉他,你就是个婴儿,你在矫情什么!

且随着年龄增长,他每天清醒的时间越来越长,这种困扰不断加剧。

又有一日,春杏和其他人抱怨起来,府里又要有新的孩子了,侯爷更不愿意过来,夫人生着闷气,也更不来看三姑娘了,这院子里的下人们得到的赏赐也少了。

冬去春来,冰雪消融,却依旧是春寒料峭。

安瑞过了一个有记忆以来最无趣的年。

他很少被抱出这屋里,整日就在这一个房间里,闷得发慌,就算是过年的热闹,也只能远远地听着。

她们说,三姑娘娇贵,可受不得惊吓。

过完年后,很快又到了科举春闱的时间,这在京城里也是全城参与议论的热闹事情,照顾安瑞的丫鬟嬷嬷们也没少聊起来。

虽然她们并不十分清楚那一级一级的考试是怎么回事,但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爽文故事依旧津津乐道。

就在春闱开始前的一段时间,春桃婆母病了,病得很重,她请了假回去侍奉。

这一走,怕是要回不来了,老人家要是没了,不说她要不要守孝,就算是不守,也不会再安排她回来照顾婴儿了。

安瑞虽然对春桃的离开感到很不适应,但也没什么办法。

他闲得无聊了,就又开始琢磨,他的修仙之路应该也没断吧,他这么好的天命,衔玉而生,怎么也应该是天生道种了,那师父应是不会完全放弃的吧。

说起来,大雍的科举制度与他前世知道的有所不同,从几个丫鬟婆子的絮絮叨叨中,他竟也大致拼凑出了大雍科举的情状。

大雍科举的进士科大抵是灵玉前世的宋朝和明朝的结合,首先是州府主持的解试,读书人迈入科举的第一步就是向户籍所在的州府投牒报考,参加解试,也叫秋闱;解试合格,就可以取得一个解额,获得解额的考生就可以称之为“举人”,可以参加之后在京城由中央礼部主持举行的省试,即春闱;省试过了就是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但不同的是,解试过后获得的“举人资格”并不像宋朝那样是“一次性的”,也不像明朝那样可以做官,可以拥有无限次参加省试的资格,一个“举人身份”只能保证未来三次省试获得参加资格,三次不过,或三次的时间过了没有参加,便要重新再考取。

而“举人”的待遇大约相当于明朝的秀才,可以免徭役、免部分赋税、免官学学费(如果这个举人还在官学的话)、见官不跪等。

因为大雍的这个制度,导致京城里有大量未中进士的举子都只会在京城待六年,三年一届,从第一次参加省试到最后一次省试不第离开京城,正好是六年。

当然能在京城里住上六年的,大多是家境优渥,支撑得起京城昂贵的物价和访友游学的巨大开销。

在春闱这些天里,时间过得慢了许多,每天都能听见新鲜事儿,就像前世高考,总是一个接一个的热搜,出题人,押题,排名,状元;

又像前世的大热赛事,真正有竞争力的“热门”选手早就家喻户晓了,有实力不张扬的“冷门”也是地方上颇有名声,京城总有人知道,极少有“突然冒出来的”。

到了**部分“金榜题名”“榜下捉婿”“跨马游街”,热闹好一阵。

从省试结束殿试开始之前,府里就已经开始忙活着宴请士子,真等殿试过后再结交那黄花菜都凉了。

等殿试结束,到了状元郎跨马游街的时候,那真是万人空巷,谁都想去瞧一眼热闹,其中就包括了春杏。

这天安瑞照常睡得迷迷糊糊醒来,肚子里一阵咕噜,闭着眼默默躺着等人来喂吃的,相处了几个月,彼此什么习惯都已经熟了。

等了一会儿,很意外的,居然没人来。

再睁开眼,屋子里竟然一个人都没有!

只能听见外面扫洒丫鬟安静干活的窸窣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