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为秦始皇献上盛世武器 > 第7章 第007章:希真是厉害

为秦始皇献上盛世武器 第7章 第007章:希真是厉害

作者:燕露白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4-15 18:14:57 来源:文学城

徐母和徐咨快步跑出来,接过徐希抱着亲热半天,满意地捏这圆乎乎的脸,“没有瘦,反而还吃胖了!”

村人都认为火炕,壁火炉,连同石磨,豆腐都是徐希拜的师父传授过来的,围着徐希说话,羡慕的不得了。

还有人让徐希帮着说话,叫他家孩子也带去拜师,“以后你家有事,我们肯定帮忙。你在师父那也有熟人一起上学,互相帮扶。”

这话一开,其他人也都忍不住想送孩子拜师学本领了,没见徐长家都有钱买羊,羊可不是他们庶人能吃的。家里做了火榻,还打了石磨磨豆腐,明年要挣钱呢。

徐希遗憾的拱手一礼,“师父年老,三年前就已经不再收徒了,我是赶的最后一个。”

“那你跟你师父请求,多教一个也是教,我家石力保证听话不闹人,也不跟你争抢恩宠,行吧?”村头的石勉开口道,两个小眼盯着徐希,迫使她答应。

徐长和徐猛脸色都有些难看。连咨都没收,想啥美事。

“你看我又能有多大的本领可以左右师父呢?”徐希冷笑。

石勉还真不信她有那么大的能耐左右圣人,顿时有些看不上她了,但想要拜师学那些厉害的本领,只有这一个路子。他眼神转了转,退出去不再多说。

村子虽然还叫徐家村,徐氏人却已经没几户了,打仗死一批,大疫之年死一批。目前村里住着四五个姓的人家,而石氏在村中占比最多。

徐冲给二兄徐猛使眼色。

他是徐尚的小儿子,徐猛的堂弟。

徐猛点头,表示收到。

当晚徐家难得点起了灯火,徐尚夫妻带着儿孙们都在这边。

“和石氏的矛盾不可不重视了,前些年两家因争井斗殴,便看出他们有不少好凶斗狠之辈。村中教授壁火炉和火榻之时,就言说我徐氏不和他们共商赚钱大计,路走窄了。今日石勉当众迫使希,让圣人也收他儿子学本领,就是为了挑起村人嫉妒之心。之后,怕是没我们好过的。”

徐长说着,厉目中闪过凶光。

“今日是退了,还不知道是怎样的打算。我们要早做准备。”徐尚和长兄想法一致。

“他要敢来横的,直接干他!”徐烈怒哼一声。

徐猛也恼怒,但直接开打,他们家从人数上就先输了,“大兄,能不打还是不打,我们人少。”

徐烈是服过兵役的,手上沾过血,虽然知道以少胜多常有之,但一握拳,没有兵器,顿时歇了半截心气,“那怎么办?”

“家里要防好,二兄明天和我去买两只狗崽回来。”徐冲开口。人不够,那就给他们家增加帮手助力。

徐希问,“三叔,狗不都是用来吃的吗?”

徐冲看她两个大眼疑惑不解,抿嘴笑着解释,“长喙狗跑得快,善于狩猎,短喙狗机警爱吠善于守家,至于吃的,是另一种膘肥体壮的肉犬。”

徐希受教的点头。

徐猛记起小女不喜家中养狗,“猎狗有灵性,我们自家喂大的,不会咬你。”

徐希应声,“嗯,那家中养狗。”

徐长说出自己的打算,“年后二弟和我去求见郡守,把堆肥增产和懒人种菽之法献上,让农人都学会,提升我们徐家的地位。烈和猛,冲三兄弟,尽可能多的带附近村人学会盘火榻,做壁火炉,往贵族家中做工。儿媳就和侄媳们负责教人磨菽浆打豆腐。孔圣人说,有教无类。我们只收些菽粟嚼用,谁来请教,都尽数传授。”

徐尚摸着胡子,“长兄之计大善。待整个琅琊郡都念我们徐家人好,小小石氏也不敢冒然欺辱我等。”

“为什么不建一面墙,把菽浆豆腐,盘火榻,蒸馒头之法都画在墙上,让农人和过路行人都能学会?”徐希开口。

徐长看着她,略沉吟,“这墙我家可以出资建,但什么样的墨画出来,下完雨还能完好如初?”

“下雨之后墨没了,就再补上。村中学会的人都可以去补,都能补画教授别人了,自己岂不是更厉害了?”徐希反问。

徐长高兴的大笑,“希说的在理,这墙,我家出资建了!找一空旷地,以后再有别的,还可再增加,以公示我家的决心。”

徐尚几个也都夸赞徐希,果然早慧,要好好跟师父学本领,惠及族人和农人们,以后也能当圣人。

徐希对上长兄徐咨渴望的眼神,再看堂兄徐该他们也都目露羡慕,对几人说,“都城临淄有稷下学宫,学宫有不少先生,待家中日子过好,挣的钱多些,长兄和大兄你们也去学识字本领,以后做个有用的人。”

徐咨眼神瞬间亮了,“好!”

徐该想再多问问她在外求学的事,又不好说出口,家里是供不起他识字的,只能想想作罢。

年龄还小的徐英没那么多顾忌,“阿姐,是不是学识字学本领,就能吃到肉,还有像豆腐一样很多好吃的?还能住温暖的大屋?”

徐希望着黑黝黝的眼睛,正经的忽悠他,“圣人说,一个人做出多大的贡献,就能得到多大的供奉。从小了说,为家庭做贡献,家里生活变好自然能吃住变好;往大了说,为国家做贡献,国家强盛,国人的生活自然变得更好。”

“那我要为国家做贡献,做最有用的人!”徐英说着瞟了眼屋中分给他家的野味和蜜,悄悄收敛唾津。

徐希笑着拍拍他的小脑袋,“大善!”

徐长也和徐尚夫妻夸起这个小孙儿志向高,以后可成大才。

两家商量完,都做好了扬名为善,厚积财富培养子孙的打算。

第二天,徐冲一早就来找徐猛去买狗崽。

徐长则去找村人建墙,并告知村人,年后徐烈将带着会盘火榻的人往北方去给人盘火榻,所有愿意的村人,手艺好都可以跟随一块,赚钱不多,能把这门手艺练好,村人一起出门在外也免受外人欺负。

村里来磨豆浆的络绎不绝,徐长算算自家的银钱和粮食,准备再找石匠打个石磨,只有一个,光村子里都不够用,自家想磨点豆腐都不成。

徐希削竹做笔,搞了一个沙盘,教给哥哥认字。

徐英在这得了蜜吃,就爱往这边跑,见徐希教徐咨认字,也闹了跟着学。

于是,徐希多了两个学生。

一直到天擦黑,徐冲和徐猛才赶着牛车回来,不仅拉回来三只小狗,还有新的石磨,新的陶釜。

“看来菽浆豆腐还没有在琅琊郡传开,石匠打的石磨没有人买,我们家总要用,就给买回来了,又找他打一个小的。就是陶釜没有希说的那种特大口的,只能找陶匠去做,今年是不成了,只能等明年。”徐猛遗憾的跟小女解释。

徐希应着声,去看那新陶釜,勉强够大,上三层蒸笼也是能用,找祖父编蒸笼。

明年得想办法找人打个铁锅,这个时候铁器珍贵,农具都还有不少铜制的,还得在官府登记,不知道那些蹭课的人里有没有门路,又需要多少钱。

蒸笼编制好,徐希家磨了麦粉,蒸了第一锅馒头,又蒸了第一锅豆腐包子。

徐婆拿着松软的馒头直落泪,“这辈子能吃上这样松软的食物,又睡上了火榻,就是死也值得了。”

徐尚看老妻泣泪,也触动不已,“好好活着,日子才有盼头呢!”

两个儿媳也劝话,言说以后多磨麦粉,给婆母做馒头吃。

徐婆知道麦粉难磨,馒头还要用老面头三次发酵,吃一顿十分不易,擦擦眼泪,“这哪是我们庶人能吃的,岁首年节能吃上已经是上天怜悯了。你们万万不可因为我哭就奢侈,我们家远远没到能奢侈的地步。”

两个儿媳受教应诺。

徐希家里却每夜点灯,轮番磨面粉,制了二十多个老面头。

磨了菽浆,打了豆腐,连同馒头,包子,面条,油饼,一罐麦粉和蒸笼,送往郡守家里。

徐长和徐猛林冲两天没回来,徐母担忧的睡不着,拜托了大兄徐烈去郡邑找人,“总不能送东西,送出罪来了。”

徐烈一听人还没回来,扔下正忙的活计,让父亲照应家里,在村里摇了两个弟兄赶着牛车出了门。

徐母在炕上都待不住,站在门外望着路上等,寒风吹的脸疼也不走。

“阿母不必担心,祖父和阿父他们是去献礼,都是麦菽所制,并没有违反规制僭越之处。之所以没回来,应当是留下教人打豆腐和蒸馒头的技巧呢。”徐希裹着芦花袄子出来劝她。

徐母叹口气,“可千万别是出事了。”

这一等,又等两天,去接应的徐烈也没了音讯。

“怎么去一波就留下一波?”徐希也提起心。

徐母急的嘴上起了两个燎泡,若是父亲和郎君都出了事,留下她们孤儿寡母可还怎么活得下去?

徐希看这苗头不好,拿豆腐跟下河村租借了牛车,准备去郡邑,被徐尚阻拦,他赶了牛车出门。

刚套好了牛车上路,徐冲回来了。

“是出了什么事?怎么就你自己回来了?你伯父呢?其他人呢?”徐尚急切的质问小儿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007章:希真是厉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