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为君酤酒 > 第4章 辩高低

为君酤酒 第4章 辩高低

作者:李渝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2-26 12:30:28 来源:文学城

沈问将那半盏茶慢慢饮尽了,却不与姜满说话,只瞥向角落:“你可听清楚了?”

姜二爷拱了拱手:“是。既是有凭有据,想来做不得假。”

“话可不是这么说。今日要你来做个凭证,将来起了纠纷,你是要作保的,我总不能强逼一个朝廷命官颠倒是非。”沈问语气轻佻十分,仿佛只闲谈家常,“你还是看了的好。”

姜二爷面露难色,竟不敢与沈问直视,只朝她左右探寻。姜满悄悄看了一眼,见那几人均是目不斜视,又怎会给一个陌生人递眼神?正当僵持之时,却见姜二爷复又拱手,道:“字据、人证皆在,又与账册条目逐一吻合,必定为真。还望沈女史指点,不知下官当如何见证?”

“自是画押为证。”立于沈问左侧的青袍男子答了话。

姜二爷神色一凝:“兄台可否再加指点,这押,当如何画的好?”

“父债子偿,此间主人既已认了债,你便执笔证明确有此事,是你亲眼见证,有章盖章,无章,便压个手指印。”青袍男子微微皱眉,“你在何处当差,竟连这等事也不晓得分寸?”

姜二爷干笑两声,双目掠过姜满,似有狠戾之意。

却不及姜满有所反应,那青袍之人立刻道:“问你的话呢!你是个什么出身,如今何种差遣?”

“下官乃是流外入仕,得了个通直郎的寄禄,如今在盐官县管事。”他略一哆嗦,低着声音,垂首答话。

沈问多看了他一眼。

“流外入仕?”青袍男子稍显意外,亲去取了纸笔,递与他,“想来你也有些手段,今日成就可谓来之不易,应当珍惜。写吧。”

这人态度较之于先前分明亲厚了些,但姜二爷却面如纸白,双手筛糠似的接过了纸笔,在姜允案前寻了块空当蘸墨执笔。姜允起身让他坐,他也不坐。

姜满讶异非常,按捺着不露于外。

她这二爷领的是正八品的俸禄,姜氏一族数他官位最高,又知临安府盐官县,乃是行在属县的主事,职务关键。这样显赫身份,在族谱中都是有一份的,为何他却会惧怕于沈问身边一个随从的只言片语?

字据立下来,那青袍男子取了交给沈问过目。姜满垂首而立,心中仍很沉重。

虽说此后,姜饶家世继承有了一纸保障,那些宗亲一时还不至于跳出来争夺,但这巨额外债,也是切切实实、沉甸甸背在了姜凌与姜满两个人身上。

哥哥行迹不明,她如同浮木,连个可以商量的人都寻不着。

沈问坐在上位,目光从字据挪开,扫过姜二爷,转瞬又换了方向。

她在看她。

姜满默默又要回避。

沈问发了话:“姜二姑娘。”

姜满嘴唇微抿:“妾身在。”

“此间主人,你当不当得起?”她直视她,“姜家欠我的债,你还不还得上?”

恍惚间,这一眼仿佛望进了姜满心里。

她一时竟不知自己该不该为兄长做这个决定,等回过神来,已笃定答了话:“妾身必当竭尽全力,生死以报。”

“好个生死以报。”沈问微微一笑,挥了挥手,“叫人候着吧。都下去,我要与此间主人密谈。”

“是。”左右立刻应了话,那青袍男子走在前头,“请”姜二爷移席。

姜允与账房行了礼,也跟着下去。两人走前均望向姜满,主仆相视,眉宇间各自表露出几分忧愁。

姜满强压下情绪,亲自将人送走了,闭上门,敛衽向沈问行了大礼。

沈问一时不言语,半晌,姜满默默抬起头,不经意间又与她眼神相撞。

这次她没再躲。

她有求于人,身家性命全在沈问一人手中,仅凭言行谦卑,又何以说服这久居上位的女子?

“先前你说,你们姜家以诚经商,必不会占了我的利。”沈问颇有些玩味的意思,“这话,如今就作不得真了吧?”

姜满定了定神:“先考言传身教,诚信为本,此乃家训,经得起真金火炼。如今举债经营,本不该奢求沈女史多加宽限。只是姜家雪溪酒,销路向来极好,如今将家业充抵欠款,女史只能收回十之四五;若能延长还款之期,姜家愿付本金之十二成,以为报答。”

沈问如同听见了什么好笑的话:“你可知那质库是个什么利息?”

质库放贷这等事,离姜满十分遥远,她犹豫道:“可有两成?”

“三成再添,且要抵押之物。”沈问道,“你家世代以酒为业,应当知道从前各地实行榷曲法时,那些小酒户常以家业抵押、由人作保,才能从曲院得来酒曲用作经营。资不抵债也是常有的,欠官家的钱尚且如此,那质库典当之事,又能轻松到哪儿去?”

姜满盘算了一阵:“延期十五年,姜家愿付四成利息。”

“十五年。”沈问一笑,“落到你口中却容易得很,我看你尚且记不得十五年的事。我且问你,十五年前,天下是个什么光景?”

姜满不料她对四成利仍不动心,陷入被动,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道:“妾身不知。”

“当年襄阳刚刚收复,两浙米价不过两贯一石,而今两贯钱只能买米六斗。以十五年前之物价资我今日之债,岂不是要我将身家全送给你?”沈问并无质问的意思,但话语间,威压已不言而喻,“我若今日与你就此盟约,十五年后,且不论我身在何方——你姜家还在吗?你敢同我打这种包票?”

听了这样晦气的话,她却反被沈问诘难住。一时辩不过她,姜满急道:“兄长已是贡士,读书刻苦,常有高见。来年春试一过——”

话说了一半,姜满哑在那儿,没了声音。

如今丧父,姜凌须得丁忧,科举是考不得了。

“你那哥哥考进殿试,做了进士,便不会欠我的账,你可是这意思?”沈问略看她片刻。

姜满默了默,颔首道:“将来除了服,等到下个大比之年,家兄自是要去考春试的。妾身一介女流,说不上一言九鼎,可兄长却是士人之身,怎会赖这等账?”

“这却不好说。”沈问慢慢道,“殿试表现平平,只得了个不起眼的差遣,于是便放着我大宋朝廷的官不做,去到北方投奔蒙人,这样的事,也是有的。”

“沈女史!”姜满抬起头。

沈问非但没有半分收敛之意,见状,竟笑起来:“这话你听不惯?”

“姜家世代良民,不说满门忠烈,好歹也知道什么是礼义廉耻。”姜满迎上她的目光,虽有畏惧,也强道,“女史出身高贵,还望自重身份。”

沈问托了腮,喜怒不形于色,慵懒道:“你人就在我面前,自己说的话,尚且不敢予以保证,却叫我去信一个素未谋面的男子?那读书人的话若信得,怎么蒙哥汗麾下,汉人又随处可见?”

此人言语何其轻狂!

姜满深感震惊,这些国是莫说女子,便是寻常男子也不敢妄言。她怎会随口便对一个陌生人讲出来?

“先前问你的话,你是胡乱作答的吗?”沈问抬起眼皮,露出几分真意,“这姜家的事你若做不了主,便换个能做主的来。你的哥哥也好,外面那欺软怕硬的也罢,只要不是你。你便不要在我面前说些自己尚且拿不定主意的话了,耽搁我的工夫。”

这……

姜满尚在震惊之中,陡然被她问住,不知如何反驳。沈问没再看她,只闭目养神,仿佛室内的除她以外俱是死物。

那延期十五年的提案不成,姜满本该即刻草拟几个留作谈判之用,至少也得稳住她的债主,莫要弄得事情没了转圜余地。

但她犹豫了。

她是她的债主吗?

她是姜家的债主。

姜满女流之身,如何代表得了姜家?

长兄尚在,纵使如今行迹不明,到底也是一家之主。如今代为主持局面已经是姜满的极限,她与沈问谈判原本就没有底气,哪里又能保证什么?但若真是要拖到姜凌回来,只怕没有那么容易。

便是沈问大发善心,再多宽限些时候、等到明年正月再来——在那以前,姜二爷恐怕就要有所动作。

今日沈问待姜二爷如何轻慢,又如何居高临下地解了姜家之围,将来,这一笔一笔,都将如数还到姜满头上。

届时就是父亲一生辛苦覆灭之时。

姜满不由望向封存着自己小字的信函。

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她如今,确是父母双亡了。

姜满碎步到了几案之后,面朝沈问,跪了下来。

却见沈问神情几乎不变,只眉梢一颤,到底没说半个字。她视线垂下,并不回避姜满,可也没有多看她一眼,仿佛一切她都屡见不鲜。

姜满伏下身:“姜家幸得沈女史多番相助,本该涌泉以报。如今先考新丧,境况艰难,要在来年元朔以前将钱款悉数还清,实在勉强。妾身以为,女史拨冗登门,却不是为了讨回半数债务。姜家有报恩之心,也有守约之诚,此言可以先考名誉担保。只愿沈女史,为妾身指条明路,若要按期现钱结清,姜家必尽举家之力。”

“抬起头来。”

“是。”姜满应了声,缓缓抬头。

沈问不知何时已俯身看她,这一抬头,两人近在咫尺。

“你这番话,算得了数吗?”

姜满只觉得双颊发烫,往后躲了躲,仍跽坐着,望向她道:“妾身为自己的话负责。”

沈问坐起来,合了合目,点点头:“好。我今日给你两条路。”

“女史请讲。”

“第一条,正月以前,将钱悉数结清。不管你是典卖家产也好,另行举债也罢,我取你姜家三厘利,除此以外的,便不再还。不过,”沈问取走案上信函打开来,边打量着姜饶留下的“消酒”二字,边道,“来年你家酤酒所得,刨除课税、成本以外,净利,须分我两成。”

这第一条路倒是出乎意料的宽厚,彼此都觉得轻松。然而,大半田产都已典给沈问,姜家若要再举外债,只得从邻里、同行处开口。如今年景艰难,谁又能拿出这样大一笔钱解她燃眉之急?

姜满拱了手:“还请女史指点第二条路。”

沈问凝神看她:“这第二条路,说了你又要气的。”

姜满听出几分话外之音,红着脸道:“妾身不敢——沈女史有恩在先,妾身不会失了纲常礼数,生这无端的气的。”

沈问淡淡一笑:“我且信你一回。”

姜满一怔,低下了头:“多谢。”

不知是姜满多心还是沈问有意,在那对视的片刻,姜满又体察出少许温存。

这可不是个慈悲的主。姜满默默提醒自己。

“你那兄弟,在你海口之下,也是个学富五车之人。我虽算不上惜才,对那有本事的,总要高看一眼。”沈问的视线在姜满身上多停了一瞬,道,“孝期一过,再允三年。我今日可以同你姜消酒立个契,自来年正月起,往后六年,这六年内,什么时候你家将所欠本金一并还清了,我也不要你的利息,这欠债就此一笔勾销。来年是丙辰年,若是到了壬戌年,这账还没结清……”

姜满心中一紧。

“欠款翻番,你说如何?”沈问眼眸之中未见波澜。

在商言商,这又有什么可动怒的地方?姜满不敢放松,敛了衽:“如此便是莫大的恩德,姜家上下再三道谢也不为过。只有一事,妾身要与沈女史说明白——”

到底是深闺之女,说到这等事,姜满还是有些羞赧。她把心一横,道:“妾身的嫁妆折合现钱恐怕不足六千贯,没个什么能与您作抵押的。”

沈问眼神一动:“不想你还考虑了这事,倒是个细心人。”

“承蒙抬爱。”

“这第二条路我吃亏不小,若不是看在你年纪尚轻,名声在外,又颇有胆识,我可不愿吃这个亏。”沈问语气轻佻极了,仅是垂眸看她,却不经意流露多少风华,“我沈问吃亏,是要另外找补的。”

姜满没来由紧张起来:“不知妾身该如何为女史找补?”

“我要你单独同我立个契。”沈问看着她,“我要你到临安来,做我的身边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辩高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