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为君酤酒 > 第1章 出殡

为君酤酒 第1章 出殡

作者:李渝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2-26 12:30:28 来源:文学城

初雪濡湿了姜满的孝衣。

父亲猝然客死他乡,姜满的魂仿佛还停在报丧的跨入门槛那一日,迟迟未能回到人间。半滴泪停在眼尾,睫毛凝了霜,她一身缟素,披的是粗麻,戴的是冤雪。

仆从哭天喊地,悲痛欲绝,几乎盖过哀乐。送葬之人连绵不断,沿青溪一路往南。

宝祐三年冬,巨贾姜饶出殡,这是建康府腊月以来的头桩大事。

姜满哭不出来。

为姜饶扶灵的自有叔侄男丁,宗族百来人都来齐了,可谓极尽哀荣。姜满是女子,缀在后面,见管事跟上来,低声道:“临安那边可有消息了?”

“回千金的话,大公子那边尚未来信。许是报信儿的耽搁了,如今寒冬腊月的,路不好走,大公子又不住原处……”

自闻此噩耗,她先后往临安派了三拨人,如今还没消息,姜满知道哥哥已赶不回来了。

只是,断无音信,从前是没有过的。

管事姜允默了默,宽慰道:“过了年就是省试,大公子与一道考学的去哪处拜会了也未可知,千金不必过分担忧。如今您要以身体为重,您若不主持大局,这家……”

她心内一阵绞痛,只强压着,微微蹙眉:“哥哥若赶不上也便罢了,安葬一事,叔伯总归帮衬着。你且听我安排,丧宴之后,便去提些银子。不管那嫡支旁支的,只要为我爹送了行,一律拨半两银子答谢。那些扶灵的,又再添五两。几个姑姑招呼内眷,耗费不少,你也一一细细去问,好生招待着……”

话还未尽,姜满默了声。

“千金!”姜允满目哀色,又往前半步,“千金万务保重,一干打点的自有小的去操劳,都依您的话办就是了,今日不可再伤了身体!”

姜满拭了半边泪,缓缓颔首:“她们若有哪处缺了短了的,等如今事了,你再补上去。有劳允叔挂心。”

“这是小的分内之事。”姜允深深一躬,退下去了。

送行者为首的,是姜满一位堂兄,原本少有来往。但哥哥不在,总得有人打幡、为父招魂,他家长辈在宗族中又说得上话,便是姜满想拦也拦不住。

这份恩情,她被迫承了,却不知该拿什么来还。

姜家祖辈经营酒业,若说江南东西之酒,姜家的雪溪认第二,无人敢认第一。鼎盛时,她家贩酒的脚店星罗棋布,不下六百户,便是如今建康成了前线重镇,姜家仍可谓独占鳌头。

只是生意渐渐也不好做。前年起因友商竞价,亏损甚巨,如若不然,她爹也不至于亲自打点酒曲之事。

如今一条命折了,姜满竟说不出自己是不能置信,还是不愿去信。

棺椁停妥,她强打精神,捧了一抔黄土,排在堂兄之后。

这是族中长辈的安排,姜满虽觉得略有不妥,到底不想发丧之日与他们争辩什么,只默默从了。

建康与临安,官道相连,来去至少一千里。她心中原有个莫名的希望,但这希望,只得落空。

偌大一方天地,站在父亲坟前,姜满竟觉得只剩自己一人。

回程时便备了轿。管事请了两回,姜满并不坐,空出来一顶轿子,倒是打幡的堂兄占了去。两个侍婢陪在最末,姜满步行回去,看一地乌黑的雪泥。

此番丧事开支不小,临近年关,不少人又都得上门平账。送走宾客以后,姜满不日便要入灵堂守孝,家里如今就她一个人撑着,左支右绌,生意又该如何打理?

这乌泱泱一干人,打了什么主意,尚未可知。若只是来送姜饶,她自会一一答谢。

但若是要代管酒坊之事……

雪,越下越大了。

回了姜宅,正要去偏厅检查丧宴筹备,姜满远远地瞧见一个小厮从正堂快步出来,见了自己,便行礼道:“千金,二爷请您过去。”

姜满停住步。

身边立刻便有人教训他:“哪里来的小杂种,怎么同千金说话的!这是老爷的宅子,什么‘二爷’敢使唤我们千金?”

“哎,千金恕罪,柯姐姐恕罪!小的这嘴啊——”小厮掌掴自己两下。

姜满止住他,只道:“二爷可说有什么事?”

“这个小的不敢问。”小厮拱着手,“族里的老爷们吃了好一阵子茶了,许是等得久了些,缺个主持招待的人吧。”

姜满默了默,朝前扬扬手:“去吧。我待会儿就过去。”

“是。”那小厮回去了。

“今日天冷,千金身上都是寒气,可要换身衣裳再去偏厅?”侍女亦步亦趋跟在身侧。

姜满摇摇头:“这一干事还未操持,不急。”

“不如,小的叫人送些姜汤过来,也给正堂聚着的客人们备一份,驱驱寒?”

姜满想了想:“你有心了。”话毕,却见身边人还不动,便问,“怎么?”

“千金身边可离不得人呢。”侍女正要说什么解释的话,这时,正堂方向传来一声脆响。

遣去回话的小厮猛然摔出,捂着心口,爬不起来。

姜满走过去,却见那姜二爷出来,见了人,冷笑道:“我还道如今请不来你了呢,怎么,去年及笄束发,今年就当自己是个人物了,连长辈的话也敢不听?”

姜满垂着目:“不敢。实在是诸般杂务……”

“呿,莫要与我打什么官腔,你还不配。”姜二爷一脚把那摔在门槛上的小厮掀开,“把那管事的姜允给我叫来,我们是该同你这个二小姐好好算算账了。”

姜满朝候在角落的几个仆从使了使眼色,几人竟僵持着,谁也不肯来扶倒了地的小厮。

倒是一个老奴听了姜二爷的话,看也不看姜满一眼,默默朝账房方向去了。

怎么才一会儿的工夫,家中就变了天?

她如受当头一棒,进得门来,看两排木椅上披麻戴孝的一大片,心里茫茫然。

他们便如此急着要捞好处吗?

青石地上一滩茶水,还冒着热气。瓷器摔得粉粹,就在眼前。

姜满清醒过来,强自镇定,在最末的空位上坐了,盘算可以给出多少东西来,而不至于伤及酒坊根本。

家中如今无人做主,这些长辈在丧事上颇费功夫,分几家酒楼去交由他们打理,也好说是宗族和睦、相互扶持,彼此间面子都过得去。

姜满主内,对酒坊经营并不熟悉,原本就有此打算。

她是想头七之后再谈的。

但今日,端看姜二爷的态度,这一干族老高高挂起的样子,再有离心离德的奴仆……只怕来者不善。

天寒地冻,发梢带雪,姜满尚且等不来一个手炉,为首者已发了话。

却听他道:“这二姑娘到底是我三弟的独女,嫁妆薄了也不好,我看就备各色绸缎三十匹、足金头面四套,再添这钟山背后的良田百亩,与黄金五十两。诸位父兄以为如何?”

“我看老二的主意不错。”

“老二说的是,这样安排极好。”

众人尽皆附和着。

耳中充斥嘈杂之声,姜满僵在原地,难以置信。

他们在说什么?

“怎么,”姜二爷居高临下,“你嫌少?”

“我爹尸骨未寒,二爷便想为我做媒?”姜满眼皮一抬,双手交叠,死死按在膝前。

她不会叫任何人看出她的怯懦来。

“姜满!呵,目无长幼,你爹就是这么教你的!我替你考虑,你那是什么眼神?你该拿这等态度同你二伯父说话吗?”

姜满忍着:“侄女的婚事,除服以后,想必有族中长辈代为主持。自分了家,我爹与二爷便少有来往,这个主,只怕二爷做不得——”

她的头被扇到一边。

极响亮的一个巴掌,打到姜满脸上。

舌尖舔过淡淡的血腥味,姜满没表露出任何情绪,只是朝室内扫了一眼。

正堂之中,老老少少坐了这么一屋子的宗亲,竟没有一个人出声阻拦。

“还请二爷慎重。”侍女跪下来,低眉顺眼。

姜二爷一脚踹到她心口。

姜满站起来:“二爷!”

他扭过头,极轻蔑地瞥向姜满,慢慢道:“我打我的奴婢,关你甚事?”

“你的奴婢?”

“今日为你爹戴重孝的,是不是我儿?今日为你爹扶灵打幡的,是不是我儿?”姜二爷那眼神,仿佛是在看一条丧家之犬,“他的家业我儿不来继承,难道还能任凭你指手画脚?你算个什么渣子!”

谁也不说话,屋里仿佛聚了一堆死人。

姜满一字一句道:“我哥可还没死呢。”

且不说她爹才刚刚下葬,这家中尚有嫡子在,他们竟然就敢吃绝户?

这都是些什么人?

这场蚕食,他们从什么时候就打起算盘来了?

姜二爷冷笑了声:“你怎么知道,你哥还没死?”

姜满血色全失:“你说什么?”

“区区一个失怙失恃的贱骨头,也敢肆意顶撞!好啊,我今天就要代我三弟,好好教训教训你!”姜二爷拢起袖子,抬手就要往下劈。

姜满立于原地,躲也不躲,就那么生生盯住他。

他今日还敢造什么孽?

侍女扑过来:“千金当心!”

又是极响的一声,侍女挨在背上,当即昏了去。姜满心中一颤,正要伸手去扶,结果肩膀被人一捏,径直推到了椅子上。姜满连人带椅摔倒,肩头一吃痛,闷哼了声,可到底没惊动任何人。

他们倒是被别的什么给惊动了:大门方向传来一阵喧哗。

是允叔带人来了吗?姜满望过去,遥遥地只看见乌泱泱一列人缀在后面,领头的却是个全然陌生的身影。

那人穿着黑衣红裙,形容张扬,肤白胜雪。被她抛诸身后的景象薄得像张纸,而她浓到化不开,成却院墙之下收放自如的一滴墨。

这场大雪不知何时已停下来,散落一地的风与物俱都成为她的陪衬。

却见姜二爷脸色变了变,跨了门槛,正要问话。

来人状若未见,扶起姜满。姜满垂首称谢,道:“可是坊场的客人?”

“我叫沈问。”她只扫了室内一眼,转瞬又望向姜满,等到两人对视,才道,“我是来向你讨债的。”

新文来啦!感谢各位读者小天使捧场!

以下是本文涉及到的货币系统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读一下:

众所周知,白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是元明之后的事。不过,这并不代表,在此以前,白银就完全没有货币属性。

宋朝后期,因贸易往来,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本文的时间线将会贯穿理宗一朝,这一时期市场上最常见的还是铜钱、(四川)铁钱,大宗交易方面,盐钞、黄金、楮币,都是很常见的,银子也有使用,但还不是普通人的第一选择。理宗时,市场上流通的会子已经高达三亿余缗,通货膨胀的情况可想而知;米价、铜钱价值,在理宗一朝也发生过较大的波动,很难一概而论。因此,在货币选择上,我在行文时会有选择性地来写,前后文也会出现部分货币兑换价值的变化,望悉知。

在本文中,金兑银大致是1比11,银兑铜(单位:贯)则在1比2.7到1比3.5之间波动;所有计量单位均采用宋制。

我知道古代题材的文常会吸引来一些认真的读者,欢迎你们阅读我的小说:我刚好是个较真的作者,也有一点不足为提的断代史学习经验。希望咱们相互促进,我先提前感谢你的督促和指正!

本人对自己写过的每一个字负责,欢迎真诚且相互尊重的讨论。我对历史类捉虫的回复,如有必要,会带文献参考目录,希望捉虫的人也能对我报以同等程度的尊重,我会非常感激的。

最后,为了读者能有个流畅的阅读体验,如非特殊情况,我只在作话写这么一次解释。偶尔会在作话放些小剧场什么的,恳请大家别屏蔽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出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