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魏宫纪 > 第88章 禁恋

魏宫纪 第88章 禁恋

作者:於茶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1-31 06:41:02 来源:文学城

书房里只剩下封蘅与封茂。

这还是他们兄妹头一次面对面这样说话。

“兄长有什么话要问?”封蘅语气不善。

封茂盯着她,“为何如此冲动?”

封蘅觉得多说无益,“兄长若是觉得我错了,自可以去告知陛下,告诉冯熙也行。”

“既然要查博陵公主的事,怎么不问问冯家那两位公子?让崔琬一介文官帮你,一旦事情泄露,崔家受你连累,你怎么对得起你姐姐?”封茂何其机敏,瞬间就明了她的目的。

“我何尝没有问过两位兄长,可他们认定公主杀人。”封蘅的眼睛红了,“我只是想还公主清白,公主再不清醒,终日米食不进,怕是活不久了……”

“你只是个义女……你怎么……”封茂皱紧了眉看着这个堂妹,何况连个义女都算不上,但他很快平复心情,沉声问她,“查到了什么?”

封蘅不肯说。

他又气又笑,走过去拉开门请初古拔和崔琬进来,一五一十地盘问崔琬。

崔琬犹犹豫豫,封茂望着他们,“倘若不告知实情,封某会将此事一一禀明陛下,崔大人不会以为自己查阅掖庭卷宗之事无人知晓吧。”

“你!”

“你怎么知道?”崔琬有些慌乱。

封蘅闭上眼,这位族兄,比想象中还要聪明。

初古拔无奈地看向封茂,“老夫倒没有封大人这般好奇,就不奉陪了。”

待屋里只剩下三人,封茂紧蹙了眉,“近来发生了这么多事,陛下此时召我回平城,我自然万事加倍注意,妹夫一介文官,单这几天我就在大觉寺附近看见你四五回,大觉寺是什么地方,离那里近的只有掖庭兰台罢了。”

“兄长,事急从权,我也是为了……”崔琬急切地解释。

“妹妹今日出宫,又是为了什么?”封茂看向封蘅,她不惜让初古拔一个外人领她来崔府,想必一定不是帝王默许,封家刚从危机里脱身,她就为了公主做出这样的举动,此时此刻他愈发心急,索性连昭仪都不称呼了。

时间急迫,封蘅也不再遮掩,“我要见天宫寺这位妙法比丘尼。”

封茂露出困惑,崔琬三言两语解释了一通,不解封蘅的意思,“妹妹何必见她呢?真相已经查明,若是大张旗鼓起来……”

“姐夫信上说,那位妙法比丘尼自称躲在假山旁观了一切,姐夫如何找到人证的?”

“我母亲生前与天宫寺的净彻比丘尼曾有同师之谊,妙法是净彻比丘尼的大弟子,我曾与她有过数面之缘,说来也巧,我为探查博陵公主一事,特意拜会净彻比丘尼,彼时她正服侍在侧,这才趁无人之际求助于我。”崔琬一一道来。

封蘅与封茂对视一眼,感慨道,“还真是凑巧。”

她又问,“妙法现在何处?”

“大约还在天宫寺。”

“我去见她。”

“不行!”封茂厉声反对,“你即刻回宫去!我替你去见她。”

封蘅讶异地看向封茂,封茂又说,“你有什么疑问,尽数告诉我,倘若宫中有人知晓你私自出宫,该是什么后果?”

她愣了愣神,想起拓跋弘与她约法三章,眼前的兄长,这个被帝王看好的少年郎,他只有一个立场不出卖她,那就是为了封家。

兄长,能相信吗?

眼下,已经由不得她不信。

她只能强迫自己相信,受士为知己者死教养的封茂,能够对拓跋弘和冯熙有所保留。

天宫寺是平城最早营建的佛寺之一,四重大殿的构造依山而建,供奉十方一切佛。

进入山门,便看到树丛萦绕的钟楼和配殿。

从前来往掖庭兰台多次,封茂还是头一次进到这巍峨的佛寺里头。

净彻比丘尼在藏经阁里等候。

小沙弥推开门,入眼就是一尊佛像,净彻比丘尼身着素色僧袍,身姿挺拔如松,她双手合十,微微低头,面容宁静而庄重。

封茂微微一怔,见净彻如此专注虔诚地礼佛,双手合十,深深一躬,诚恳地说道:“在下唐突,打搅了尼师礼佛。”

比丘尼缓缓直起身,目光平和地望向他,微微颔首道:“无妨,施主不必自责。”

“施主就是崔家郎君所言的封大人吧,今日来此,是为了问妙法何事?”净彻轻声问道。

男人直起身来,彬彬有礼地回答:“在下有一事不明,特来请教。”

净彻微微抬眸,她静静地看着封茂,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封茂稍作停顿,“以师父对妙法和妙心的了解,妙法所言博陵公主杀人一事,有几分真?”

净彻似乎早就料定了他会有此疑问,淡淡说,“十分。”

“师父如此笃定?她既未曾说谎,何必仓皇出逃?她既信得过崔侍中,难不成还怕他会告发她?”

比丘尼见他如此困惑,微微一笑,“施主不信佛。”

封茂是个纯粹的儒者,师从渤海大儒程玄,对神佛之事敬而远之,他坦诚摇头,“盈虚不尽,我以为事在人为,世间众人皆拜佛求福,这种虚无缥缈之物真能庇佑众生吗?”

“佛在心中,信则有,不信则无。施主能有此问,虽不是我佛门中人,但已然心胸觉悟远在众人之上了。”净彻神色平和,封茂在她眼里看到了某种慈悲,她缓缓说,“至于妙法,她虽经佛经义理浸染多年,却也不过是个囿于红尘爱恨嗔痴的世俗人罢了。”

“此言何解?”

“天宫寺是皇家寺庙,此处的比丘尼皆出身高门,死去的妙心,她家里未曾败落时,也是将军府的掌上明珠,可妙法是个例外。”净彻平缓地转动手中念珠,“那年平城初雪,我在山门捡到她,她是个尚在襁褓的弃婴,按照寺里的规矩,这姑娘是要被送到善堂抚养,可她那时候与佛有缘,我抱着她进了佛门,她看见金装怒目的佛像,竟咯咯笑了起来。当时我们深以为奇,便将她留在佛寺养大。”

净彻忆及往事,目光变得悠远,“她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聪慧,她对佛法的领悟常常令众人惊叹,小小年纪便能熟读经文,参透诸多佛理。甚至,她一直是众人眼中的佛门慧星。”

“直到妙心来天宫寺出家……”净彻的目光中流露出复杂的哀戚。

“人与人的缘分何其复杂,妙法从小到大都受人偏爱,她也懂得讨人喜爱,从不与人冲突,可妙心一来,她们就大吵大闹,竟是为妙心浪费了斋饭。”

“两个冤家水火不容,起初我们都这么想,可是后来,去年的三月间,有盏孔明灯掉落在配殿的净室,她竟然冲进火场去救妙心,那天我还在感慨她到底慈悲,她却向我哭诉心中涟漪。”

“她一向对我知无不言,可我竟劝她那是一种错觉,姐妹情深的错觉而已。何况妙心对她何其冷淡,简直到了厌恶的地步。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徒儿的眼神中多了一份温柔与眷恋,那是我从未在她面对佛法时见过的神情。她开始心不在焉,时常在妙心身边徘徊,任她欺凌地指使她做这做那。我这才惊觉,她陷入了这种畸恋中不可自拔了。”

“妙法比丘尼是因对妙心比丘尼心生爱慕,才会告知真相吗?”封茂觉得不可思议。

净彻却摇头。

“她是因为心生嫉妒。”

封茂更加不解了。

“她深知自己的情感违背了佛门清规,却无法自拔。一方面是对佛法的敬畏与追求,另一方面是对那女子的深情。她曾无数次在佛前忏悔,可感情之事,又岂是轻易能控制的?”净彻面色凝重,眼里升腾起无奈与痛惜,“回归正途尚且不易,堕入魔道却轻而易举,只要妙心与他人稍有亲近,她心中的嫉妒便如野草般疯狂。”

“罪徒坦白之事,皆是实情,她只因隐瞒了一件事。”净彻沉声说,“妙法自幼长在寺里,又是年轻一辈比丘尼中的佼佼者,时常参与本寺法事,与常来礼佛的香客皆有往来,自然博陵公主与冯熙大人也不例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