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魏宫纪 > 第70章 欺凌

魏宫纪 第70章 欺凌

作者:於茶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6-15 21:31:15 来源:文学城

鸟鸣嘶嘶,清音榭前的牡丹经了几场风雨就败了,芍药初长了花苞,有三两个着急的悄声绽放,清晨凝露,好不妖艳。

菱渡瞧见了,特意折了几枝插瓶,恰巧遇见林卉署的掌事英珠,英珠忙笑说,“原来昭仪也爱芍药,姑娘别急着回去,同我挑些不同品种的,昭仪瞧见了也好喜欢。”

“哪里是昭仪,我见这花开在清音榭无人欣赏委实可惜才折了来。”菱渡捧着花,笑着拒了。

“倒是我办事不周了,如今芍药初开,林卉署也早该给各宫送去了。”英珠与菱渡一道走着,“往年因昭仪爱海棠,陛下叫昭宁宫的花树都改了海棠,连太和宫也种了不少,可海棠季短,又无香气,到底单调……”

“陛下与昭仪一向随性,哪里不明白花无百日月难常圆的道理,姐姐终日侍花弄草,怎么倒在意起这些事了?”菱渡将芍药拿得远了些,“这芍药倒是花香过浓,我抱了一路头都晕乎乎的,倒盼着它无香呢。”

英珠见状,忙唤了身后的萝儿接过去,菱渡笑着给了萝儿,才拉着英珠悄声问,“我听了一件事,不知真假。”

“姑娘是说霓花?”英珠脸色变得凝重了,因长孙尚宫出宫探亲,她还未及禀告,路上就遇着了昭宁宫的大宫女,既然菱渡这样问,可知此事必然已经传到封蘅耳中。

菱渡又说,“风言风语难以入耳,也并不见几位侍中尚宫提起,许是假的也未可知。”

“此事……”英珠有些为难,“这也是件寻常事,霓花一向愚笨没眼力,故而没少得罪人,姑娘也知道,魏宫里本就人多是非多,偏她竟大庭广众做出那等骇人举动,告御状还要滚钉板呢,也不知哪里来的胆子,竟拦了太后车驾。”

菱渡原想问问可有隐情,见英珠如此说,也没了心思与她纠缠,又忍不住忠告几句,“英珠姐姐,那霓花姑娘如今重伤,倘若真出了人命,太后与昭仪必会严惩,林卉署何去何从,姐姐三思。”

言罢,她从萝儿怀里接过那一捧芍药,就与她们分开了。

岚风陪封蘅归家还没回来,偌大的昭宁宫,因昭仪不在,众人也都得了闲,几个小宫人凑在菱渡跟前,同她学南地的刺绣花样。

这边儿,封蘅刚陪着独孤敏思喝了药,却听着人通传,“夫人,九郎来了。”

独孤敏思忙换了衣裳出来见客,又叫封蘅作陪,封蘅本不欲见封茂,因内都大官一事终觉愧疚,只得应了。

“九郎问婶娘安,婶娘近来身子可好?”封茂躬身行礼,抬头才看见封蘅也在,忙又说,“昭仪万安。”

“不必多礼。”封蘅忙说。

“我快好了,九郎这一趟瘦削了。”独孤敏思招呼他坐下来,细问他在雍州之事,又提起他娘子来,“蕴仪半月前带了两个孩子回景县,说为你父亲生辰,可是不巧。”

“我原嘱托她莫要舟车颠簸,景县家中人多,何况她身体不好,终究拗不过她。”封茂解释。

封蘅喝了两杯茶,才听着他们话完家常,待送走了封茂,那声抱歉也没说出口,她与这位族兄实在谈不上相熟。

独孤敏思又换了衣裳,拉着封蘅在里屋坐下来说话,封蘅问起来,“母亲,我和阿姐可有去过景县老家?”

独孤敏思摇头。

“为何?”封蘅面露不解,她原以为自己记忆不佳,幼年的事已经模糊不清,她与阿姐身为封家的女儿,竟从没有去过景县,“景县的家宅是什么模样?”

“我也没有去过。”独孤敏思缓缓说。

因母亲当初执意嫁给阿爹惹得阿翁强烈反对,阿翁远走边境领兵,已经多年不回平城,因而母亲与母家的关系始终淡淡的,可封蘅怎么也想不到,母亲竟然一次都没有去过景县。

这样想来,也难怪阿翁气愤。

独孤敏思不欲解释此事,又说,“而今我别无所求,只望咱们一家子在平城安稳度日就好了。”

“阿娘放心。”封蘅像个孩子般躲到她怀里,“都是蘅儿不好,为着当初议婚之事同阿姐别扭,辜负了阿娘教诲,也伤了阿姐的心,蘅儿如今想来,真是又羞又悔。”

“你这孩子从小就任性,萱儿每每包容,我就愈发偏疼她,我原想着她嫁到崔家,同在平城时常见面也算容易,谁曾想程夫人这一去了,崔氏宗族几多事故,她那公爹竟久留清河不回,也苦了她和孩子。”独孤敏思感慨,“我前几日想着寻个理由叫萱儿回来,故而与你阿爹几多争执……”

“这又有何不可?阿爹既心疼阿姐,遣人接了回来就是,只要咱们不在意那这个闲言碎语不就是了。”

“你又不是不知你阿爹何等顽固,礼仪之事,恐怕在他眼里比性命还重要。”独孤敏思叹气,“你在宫里更要照顾好自己,公主能庇佑你一时,往后还要靠自己,女人这一辈子行差踏错一步就再也回不了头,何况帝王家?”

封蘅知道阿娘意有所指,她们从没说起过手铸金人的事,这种戳人禁忌的话,在拓跋弘一再施加的恩宠面前,更加难以启齿,封蘅红了眼,“阿娘不必忧心我,陛下重情重义,待我愈发宽容,我想我嫁给他,说不上哪里不好。”

刚从马车上下来,就看见长孙尚宫领着英珠候在宫门口,封蘅不明所以,请了人进殿,长孙尚宫将林卉署宫女的霓花遭人欺凌一事细细道来,封蘅听得大怒,忙叫传了胡内司来。

菱渡提醒,“昭仪怎么忘了?胡内司旧疾犯了,出宫养病已有半月了。”

英珠见封蘅脸色不好,忙赔着笑说,“娘娘无需气恼,这事也不能全怪旁人,怎么不欺负别人单欺负她,可知她平日里遭人恨。”

菱渡与岚风对视一眼,心想她的忠告英珠是一点儿没放在心上。

长孙尚宫连忙出言制止,又说,“奴婢已经将霓花安顿好,只是她伤得厉害,好与不好只看天命了,至于欺凌之人,奴婢还在查证,定会加以严惩。”

封蘅愈发眉头紧蹙,又想起来长定宫的孟椒房,妃嫔间欺凌最多也是在日用吃食上为难人,宫人们也不过小打小闹,何曾动起私刑甚至危人性命,思及此处愈发恼火了,对着英珠质问,“你的意思,倘若一个人受了委屈,必是她自己不检点,活该是吗?”

“奴婢不敢,只是霓花……霓花那人实在是个……”英珠见封蘅气恼,愈发畏惧,大脑一片空白,竟一门心思地嘴硬起来。

“魏宫六司二十四署,打我记事起,从未听闻发生这样的事,你若不知情也就罢了,你偏知情放纵,叫那些奴婢愈发肆无忌惮。”封蘅冷声说,“而今胡内司出宫养病,你们定是打量我年轻不压事,愈发懒散不做事。”

“奴婢不敢。”长孙尚宫与英珠忙伏地赔罪。

“我可不比太后恩威并施,更比不得韩夫人宽仁,我只知道人犯了错就该罚,既然长孙尚宫尚且查不到何人所为,就叫明霜大监暂管林卉署亲自彻查此事,凡参与宫人,皆驱逐出宫去。”

言罢,封蘅便叫人退下,又让人请了明霜来,命她无论多晚都得查出来,所有牵涉欺凌之人,全都严惩后驱逐出宫。

封蘅终究不放心,与明霜一道去看了霓花,那样个看上去老实巴交的姑娘躺在床上默默落泪,见了她爬起来行礼,岚风一言不发地拉开她的衣袖,推到小臂正中间,封蘅这才瞧见那胳膊上新伤叠着旧痂,乌黑青紫的,若不褪去衣裳,哪里知道她受这么重的伤。

“你且好好养着,本宫定会还你一个公道。”封蘅语气沉重,命岚风安抚这不成人形的少女,又对明霜说,“你可看见了,倘若她受不了欺凌自尽,魏宫不过多一副白骨,她也真就白死了。”

明霜眉头紧蹙,“这些下作手段奴婢也只听说过没见过,今日才算见识了,奴婢定会查得清楚明白,绝不负昭仪信任。”

拓跋弘深夜里来昭宁宫,本以为封蘅已经睡下,没想到寝宫灯火通明,一进屋就瞧见封蘅在书桌前抄录《二京赋》,他接过岚风递上的茶盏,凑过去问她,“好端端的,抄这做什么?”

“字多,打发时间。”封蘅低着头,专心致志的。

“你就这样闲?”拓跋弘把茶盏给了菱渡,靠在书桌前又问,“你母亲身子如何了?”

“阿娘一切都好。”封蘅放下笔,打了哈欠又伸了个懒腰,“陛下看上去倒也十分悠闲。”

“哪里及得上你?”拓跋弘看着她时而潦草时而工整的字迹,就知道她没把心思放在这上头,赋体铺张无趣,更易走神,又见她停在“捐衰色,从嬿婉”处,都写到《西京赋》的结尾了,“手累不累?”

封蘅抬起手,“疼。”

“傻不傻?”拓跋弘无奈地抓起她的手捏了捏,“又不是朕罚你,更不是母后罚你,自讨苦吃。”

“陛下要这么说,以后抄佛经我就不抄了,反正是自讨苦吃。”她佯作生气,撅着嘴抽了手,一停下来,手腕愈发酸痛。

“可真是愈发小性了。”拓跋弘知道她故意玩笑,也不恼,对着服侍的奴婢摆了摆手,待她们下去,才说,“朕有事同你商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