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魏宫纪 > 第50章 上元

魏宫纪 第50章 上元

作者:於茶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3-18 05:42:39 来源:文学城

捷报频传,因大军未曾回朝,各宫妃嫔兴致寥寥,宴会较之往年也颇为冷清。

封蘅心事重重,更无暇将心思放在拓跋禧身上,恰好太后提议要禧儿与太子做伴,她便让乳娘槿带着禧儿去了仁寿宫,结果不出半月,禧儿哭着跑回来。

小人儿哭得眼泪汪汪的。

她蹲下来把他抱在怀里,问匆匆赶来的乳娘槿和善玉姑姑怎么回事,才知禧儿与太子两兄弟今早起了争执,又有太子身边宫人多嘴议论二皇子的生母封昭仪手铸金人失败一事,说二皇子是不祥之子。

禧儿见了封蘅,哭得更大声,咿呀着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善玉解释,原是小娃娃们小打小闹,太后已然将那不知好歹的宫人处死了,又说二皇子虽表达不清,却也知道维护昭仪呢。

封蘅皱紧了眉,却不得不摆出大度的姿态,言都是自己没教养好孩子,只是她也不忍禧儿受委屈,便带了禧儿往仁寿宫去,想着提议日后仍将禧儿养在昭宁宫。

冯太后见了封蘅,叫乳娘把皇子们带下去,吩咐封蘅坐下来一道用膳,说起新年琐事繁多,原有韩夫人从旁协助,不过她近来身子不好,又要照顾公主。

太后说:“还是你帮着本宫更省心些,往后就继续协理魏宫事罢。”

封蘅愣了一愣,连连摇头拒绝,“臣妾怎么敢……”

冯太后问她是否因人言可畏,她犹豫着不知怎么回答了。

“自然……日后魏宫之事是要交给下个手铸金人的……”她咬着唇。

太后叹了口气,也就不勉强。

封蘅顺势提出两个幼儿太过吵闹,仍将禧儿带回昭宁宫,太后不置可否,只是让一旁随侍的侍卫取了个金镶玉的项圈来,说如今宫里有四个孩子,作司特意奉上的,这花纹样式,乃是天宫寺的上师法安亲自所绘。

封蘅拜谢了,领着禧儿绕路到绯烟宫,见了高椒房才回了昭宁宫。

拓跋弘无论回来与否,既期待着上元节,封蘅心想也不该叫他失望,正巧菱渡岚风也来了兴致,又听宫人说工司有个女史名唤悬铃的最会扎各式各样的灯花,特意向工司的司作茹英要了人来。

假手于人未免不够诚意,封蘅自小喜欢学这学那,对新鲜事物总有些尝试的乐趣,却没一个能坚持下来。

整个昭宁宫忙得不亦乐乎。

又有冯修传了帖子,说公主已然逐渐康复,叫她莫要记挂,封蘅这才在每日礼佛后,心无旁骛地跟悬铃学起扎灯花。

日子浑浑噩噩地过去,转眼就到了上元节,皎白浑圆的月亮高高的挂在天上,月明星稀,封蘅站在魏宫的城楼之上,看着百姓在解除宵禁后张灯结彩,人群熙熙攘攘,好生热闹。

花灯满市,月侵衣。

拓跋弘果然还是没有回来。

反倒是收到了毓福宮和绯烟宫送来的节礼,韩夫人领着幼澄公主过来,说幼澄吵嚷着要和兄长一起玩儿,封蘅命菱渡跟着去后殿找禧儿,韩夫人打了个哈欠,随口说,“也不知道陛下可好。”

封蘅又被她勾起愁思,韩冬儿却满不在乎,陪着两个孩子放起了烟花,封蘅抬头望着此起彼伏的烟花在空中散开,仿佛又回到了幼年时的上元节,那时她们都还年少,从不计较生死祸福。

“封妹妹。”韩冬儿好奇地望着挂在回廊与房檐上的灯,笑得如同天上皎洁的月,“没有陛下,妹妹就不打算点燃这些花灯叫我瞧瞧?妹妹小气了!”

封蘅红了脸,还没说话,韩夫人就命人尽数点亮花灯。

她笑了笑,且由了韩冬儿。

花灯如海,亮如白昼。

这原是给拓跋弘准备的惊喜,屋里还有各式各样的河灯,她原是想着与他一同祈愿放河灯的。

“真好看!”

来人竟是久不出门的孟椒房,韩夫人心直口快,“真是稀客。”

孟椒房没想到韩夫人在这儿,愣了一愣,恭敬地行了礼,走到花灯下,挨个看了,“这花灯做得真精致,我还从未见过这么好看的花灯呢!”

韩夫人哈哈笑了:“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是封妹妹巧思。”

孟椒房点头,由衷地感慨:“是,真是好看极了。”

封蘅见状,想起幼年时同阿姐在上元节逛集市的情形,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意。女子之间的情谊,大约就是一同分享这片刻之欢罢。

她抬眼望去,只见孟椒房和韩夫人都在注视着花灯,似乎也在回忆着什么。

封蘅笑了笑,“虽然幼年与两位姐姐并不相识,但今日竟有久别重逢之感,姐姐,我们一同放河灯祈福如何?”

韩夫人看向孟椒房,笑道:“好极了。”

孟椒房也点了点头,“如此,还真是不负此良宵。”

封蘅叫人拿出河灯来给她们挑,三人来到清凉台,此处的水联通着护城河,宫人们早早在水里放满了各式河灯祈福,她们来时已近中夜,除了守卫,只有三三两两的青衣宫人。

却见韩夫人取出怀中的绢帕,细心地擦拭着河灯,又将河灯放到地上,双手合十对着河灯默默祈祷了一番,才将河灯放入水中。

孟椒房与封蘅写了祈愿,才轻轻放入。封蘅疑惑韩冬儿为何不手书,她笑了笑,“我在雍州长大,不过是那里的风俗罢了,却不知平城风俗如此,可万一被人看了去,岂不是泄露了心思?”

“谁会做这样讨人厌的事儿?”孟椒房瘦削的脸上露出笑容,“夫人多虑。”

封蘅抿着嘴没说话。

韩夫人笑了,低头看着河灯在水面上慢慢飘走,“今日咱们放河灯,倒似是未出阁的情形,妹妹说的是,就算被人看了去,怎么就知一定是我呢?”

放河灯结束之后,韩夫人提出要散步回毓福宮,央封蘅替她照顾幼澄,“良辰美景,我要看看这魏宫的夜景呢。”

“我也要走一走。”孟椒房也来了兴致。

“更深露重,雪夜湿冷,两位姐姐莫要回宫太晚。”封蘅嘱咐道。

“怪冷的!不如,往清凉台的阁楼喝点儿酒如何?”韩夫人打了个寒噤,望向封蘅身后的菱渡,又指着南星,“你们两个回昭宁宫照顾好公主皇子,今夜如此佳期,岂可辜负?”

温热辛辣之感从喉咙一直到腹部,三人之间本没什么交情,却在这等良宵于清凉台的小阁楼里对饮,月光照在阁楼的幻影纱上,仿佛波光粼粼的水纹,不多时,隐隐约约传来吹笛子的声音,那笛声悠扬婉转,初听有些许寂寥。

半晌,韩夫人有些醉了,施施然站起来趴到窗边,红色披风上的毛领在寒意凛凛的夜风中摇曳生姿,她打了个酒嗝,明媚的眼睛微微眯起来,“你们,你们说我好不好看?”

“好看……”酒气氤氲,封蘅与孟椒房附和,服侍的宫婢都抿嘴轻笑。

“哪里好看?”韩夫人眸光里含着笑意,绯色的颊面上浮出动人的梨漩,语气温温柔柔的。

孟椒房撑着桌子站起来,在飘纱下透出若隐若现的脸,眉目如画,含着笑意嘟囔着,“我也好看。”

封蘅趴在桌子上抬起头,弯了眉眼,“都好看,哪里都好看……”

韩夫人盯着孟椒房,嘴巴一弯,也跟着笑了。她阖上窗子,倒了两杯酒,一杯递给孟椒房,两人举杯与封蘅碰了一下,饮尽了杯中酒。

魏宫之中的女子,千姿百态,哪个不好看呢。

就连瘦得脱相的孟椒房,那张脸扫去愁眉,水汪汪的杏眼也格外惹人爱怜。

醉酒之下,韩夫人与孟椒房又开始胡乱说笑起宫里众人,封蘅托着腮,目光随着两人明艳亲昵的脸转动,偶尔与她们对视,三人便相视而笑。

酒过几巡,韩夫人忽然哼起了歌,是平城人家女儿闺中都会吟唱的《杨花白》,孟椒房也跟着哼唱起来。

像是穿梭在璀璨烟火中的游人,封蘅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放松与释然。

入宫以来,步步小心谨慎,紧绷的神经从未放松,那些宵同梦晓同妆的闺阁时光早已变成一场遥远的梦。

上元之夜,宫墙高耸,灯火通明。

她仿佛又变回那个毫无顾忌随意嬉笑放肆的封家姑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