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魏宫纪 > 第26章 矛盾

魏宫纪 第26章 矛盾

作者:於茶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3-18 05:42:39 来源:文学城

“臣妾多谢陛下。”回到昭宁宫,封蘅拿着玄羽弓,轻轻触摸着上头的雕花与纹路。

“谢朕什么?”拓跋弘偏又傲娇自负起来,“朕不过是见诸子弟意气风发,这才一试。鲜卑人自幼与马背弓箭为伴,若连骑马射箭都丢了,岂不是数典忘祖了?”

“是是是,陛下英明神武,自然是旁人所不能及的!”封蘅粲然一笑,并不拆穿拓跋弘的胜负之心,她想起那个面熟的宫女,将弓交还给他,试探着问,“听闻陛下有意让南郡王领兵?”

拓跋弘脸上的笑意止住,“你听何人所言?”

“自然是公主。思皇后母族盛宠,家族中有这样尊贵的女子光耀门楣,是理由当然。只是……”

“什么?”

“陛下难道不觉得,皇恩浩荡,有时候会让人无法消受?”

拓跋弘冲着宫人摆了摆手,待众人纷纷退下,才沉声说:“阿蘅想说什么,但且直言。”

“昔年武皇帝后宫中,曾有一位娘娘颇得盛宠,然只是昙花一现,那位娘娘受家族连累,以至……凄惨而死……”封蘅想起公主所托,终究是无法拒绝,“臣妾觉得,是否过于急促了些。”

“你说的是渠沮昭仪?”拓跋弘不解她的意思,“陈年旧事,跟南郡王有何干系?”

“那天惹怒建昌王的宫人,陛下不觉得她很眼熟吗?”

拓跋弘思索片刻,忽而恍然大悟,“常太后!她倒像常氏宫里的……”

封蘅缓缓点了点头,她对拓跋弘说起渠沮昭仪不为其他,只因拓跋弘让李蕴微的父亲领雍州兵,是要夺去杨宁德的军权而已。杨宁德被太后一手提拔,他这么迫不及待,分明是对仁寿宫几多忌惮,趁机打压罢了。

太后这些时日忙于照养小太子,对拓跋弘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变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杨宁德身份特殊,雍州又是太后先父终仕惨死之地,当年在拓跋余之乱中立有大功,拓跋弘此举定然会更加让两宫猜忌重重。

太后正拿着拨浪鼓逗着小太子玩笑,听完冯熙的话一时间失神,随即感叹了一句,陛下终究不是襁褓的婴孩了,更不是要她牵着手的孩童,哪里还会把她这个母后放在眼里。

博陵公主转述这一情景,也提起了那日在校场狼狈的侍女,她却把话引到了贺兰容身上,说这姑娘让太后喜欢,指不定某一日要迎入宫做皇妃呢。

封蘅问,那日的侍女是常太后的义女常敏吗?

博陵公主讶异地看着封蘅,一反常态地低声责备起封蘅来,“你还敢在宫中提起常敏?你可知道她是谁吗?她可是渠沮牧犍的女儿,一个本该在十几年前就被处死的人!”

“那她为何活在宫中?她不是为常太后殉葬了吗?她岂非……是北凉公主?”封蘅当然知晓当年往事,渠沮昭仪的兄长牧犍因谋反与私□□药被武帝处死,受此连累,沮渠氏几乎灭族。

当然事情演变到后来,几乎人尽皆知武帝是为打击北凉渠沮皇族,牧犍冤枉与否倒是有待商榷,可没人敢直言帝王的手段。

“意外罢了。”博陵公主低叹,“她也是个悲惨的人,公主之尊沦落至此,不过是当年常太后善心大发故意隐瞒了她的身份罢了。”

“善心大发?”封蘅觉得不可理解,博陵公主不想和她多解释,临走前还不忘警告她,“将常敏之事烂在肚子里,切莫要在太后面前提起,太后留她性命,已然是天大的仁慈和恩赐了。”

“阿蘅是想说,太后待常敏尚且如此,怕李家如同当年的渠沮皇族一般被人陷害打击?”

“弘哥哥,一定要这般与仁寿宫难堪吗?”封蘅说此话之前,已然预料到了拓跋弘会对她发怒。

果不其然,拓跋弘脸上笑意全失,站起身来,“是姑母让你游说?阿蘅心里,到底姑母和母后更要紧些。阿蘅如此是为了自己,还是因为封家要仰仗冯家?你岂不知,太后能给你的,给封家的,朕能加倍给你!”

“弘哥哥……”

“日后你说这样的话,莫要如此称呼朕。”拓跋弘冷淡地说,“同样的,朕待你好,也可以轻易收回,你如今话太多了,恃宠生娇,越发不晓得自己该是什么立场!”

“陛下……”封蘅辩无可辩,她无法违逆公主与太后,可今日之话,一来劝他莫要如此急切疏离母子情分,二来是希望他能好生查查常敏之事,雍州之地非同小可,她无从知晓他听进去几分。

拓跋弘负气走出去,菱渡将玄羽弓收起来,无奈地感慨,“夫人又是何必呢?”

从她在宫中的生存而言,她当然可以两头欺瞒,一开始她入宫就代表了冯家的势力,如今她夹在两宫之间,再怎么调和,拓跋弘也只是从她身上看见了冯家的阴影。

她突然有些惶惑,“若是你,你会怎么选?”

菱渡被这一问问住了,她安慰似地递给封蘅半温的香炉,“奴婢永远不会把自己置于此等境地,现在夫人最要紧的是腹中的皇子,其余皆是无关紧要之事。”

是这样吗?

她又问菱渡:“好不容易求了母后明日约好要回家,如今我得罪了他,不知他明日还会不会同去。”

“奴婢要是夫人,就将知道的,猜测的,全都明言。”菱渡坐下来望着封蘅,“常敏活在人世,仁寿宫那边的动静,甚至是……”

“他要想知道都会知道的。”封蘅眼睛泛红,“如他所言,就算是为了封家,我也不可能背叛公主,我只是希望陛下与太后的母子情分不要断绝才好。”

“可夫人爱慕陛下,不是吗?”

“很多时候,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做,如何选,才能让他满意,让太后和公主满意。”

“夫人如此犹豫不决,在陛下眼里,是对他何其不坦诚。夫人还不明白,夫人每每刻意提及公主太后,都是在提醒陛下夫人是仁寿宫的人,让陛下忌惮罢了。”

封蘅站起身来,抚摸着越来越沉重的腹部,想起李蕴微临死前凄然的笑意,她到底在想什么呢。

比起今日拓跋弘的斥责,更如鲠在喉的是他对思皇后母族的残忍,表面上让李惠代替杨宁德做雍州刺史,明眼人谁看不出来这无异于将李惠放在火上烤,雍州形势如此复杂,若他当真对李蕴微还有情意,如何不能爱屋及乌,保其家族永享富贵。

可从拓跋弘的角度看来,若要将雍州兵权名正言顺收为己有,有谁比小太子的母族更合适的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