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魏宫纪 > 第103章 祥瑞

魏宫纪 第103章 祥瑞

作者:於茶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1-31 06:41:02 来源:文学城

拓跋弘发现封蘅再次被噩梦惊醒,是新年祭典结束后的深夜,诸事繁忙之后,她醒来时告诉他梦见了公主,甚至梦见了妙法,恍恍惚惚,还梦见了那次猎熊,梦里她和拓跋弘没有脱离熊掌,被连带着拖进了布满竹刺的陷阱。

“你太忧虑了。”拓跋弘抓住菱渡递上来的帕子,为她拭去额头上密密麻麻的汗珠,“思虑过度,劳心费神,既然放不下姑母,天亮了就去永宁寺为她祈福吧。”

“我不是在忧虑公主,梦里她告诉我要多在意陛下,从前我总觉得自己十拿九稳,如果再来一次,我大概不敢让你陪我以身犯险。”

拓跋弘笑了笑,看着她的眼睛,“你放心。”

“我什么也做不了。”封蘅眼里充满了伤感,“连公主都保护不了,何谈陛下?”

“是朕该护着你,你只需要在朕身边陪着朕。”拓跋弘察觉她知道了什么,问她,“是谁对你说了什么?”

“陛下抓了仁寿宫的侍卫,那个叫李弈的?”

拓跋弘坐起来,“你觉得朕不应该?”

“他是不是很像我用来引诱熊的兔子?”

拓跋弘不置可否,随即又说,“一个侍卫而已。”

“近来宫里有些风言风语。”

“他冲撞了冬儿,让他往掖庭受罚,有什么不对?空穴来风的话,太后都不在意,你又何必在意?”

“那天宴会上,陛下不是已经宽恕他了?”封蘅想起新年家宴上韩夫人被李弈所献鹰隼惊吓险些早产,原本她是惧怕的,加之拓跋弘护住她,隼一扑通,她还没反应过来,韩夫人却花容失色地尖叫起来,满脸惊惶。

从没听说韩夫人惧鸟,高椒房猜测大约她过于看重腹中龙嗣,唯恐鹰隼控制不住误伤自己,才会惊慌过度罢了。

何况人人都知道这位俊美的年轻侍卫颇得太后赏识,韩夫人不会这么没眼力,与进献新年贺礼的仁寿宫宠臣为难,险些得罪了太后。

“险些一尸两命,朕已经对他很宽容了。”拓跋弘哼了一声,“你将原话告之母后,如若不是看在母后的面上,李弈活不过当日,倘若有人想要抗旨,朕绝不姑息!”

封蘅愣愣地看着他,拓跋弘自觉情绪激动,叹了口气,“你不该再畏惧她,姑母死了,朕曾告诫过封茂和你父亲,最好和冯家划清界限,不要再扯上什么干系。罢了,朕亲自去见太后。”

“别……”封蘅抓住他的手,“母后不过随口提他,也未必真是在敲打你我,又何必把事情挑明呢,左右李弈受了罚再送回去就是了。”

正说着,外头熙熙攘攘,菱渡引着琼霜进来,琼霜在屏风外站定,恭声说,“陛下,中秘书李欣叩门求见,言永宁寺中有祥瑞现世,请陛下一观。”

拓跋弘与封蘅对视一眼,随即问,“是何祥瑞?”

“说是国之法器,未染世荣。”

“传他在太和宫候见。”

“是。”琼霜应声退下。

“陛下真要去?”封蘅露出困惑的神情。

“李欣可不是随便胡言之人,既然深夜求见,又说此等荒诞不羁之事,你就不好奇吗?起来随朕看看这祥瑞是为谁来的。”

月近中天。

数余丈长的金人被宫人从楠木箱子里搬出来,中秘书李欣正绘声绘色说起永宁寺西山山坳里有五色光闪耀,僧人们发现光环之下竟有一尊佛像金人现世,连忙上报上师惠可,李欣与妻杜氏恰在寺中,见此情状,与惠可商议,遂将祥瑞带进宫来。

“爱卿怎么看?”拓跋弘的目光落在金人上。

李欣的语气变得谨慎,“既是祥瑞,必有所指,又出现在永宁寺中,可见意味大有不同。”

“哦?”拓跋弘轻笑,“但说无妨。”

“惠可上师以为,此乃预示菩萨尊者出世,臣最初觉得,这尊金身佛像,似乎主后位……”

封蘅心中一震,端着杯盏的手轻轻放下来,拓跋弘意味不明地看了她一眼,随即问,“你的意思是上天预示,魏宫里要有人手铸金人了?”

“臣胡乱揣测,还是请钦天监来……”

“那就一并送去钦天监吧。”拓跋弘淡淡地吩咐,“明日一早,朕与太后就亲自去看看这祥瑞发生之地。”

封蘅不明白拓跋弘什么意思,自然李欣也困惑,原本他只是为了做报祥瑞的第一人讨好帝王,可是拓跋弘非但没有任何惊喜,反而说些难以揣摩的话。

帝王之心果然反复难明。

太和宫又恢复了深夜的寂静,宫人来往之间,封蘅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再呆下去,拓跋弘一直闭目凝神,她只得等着他睁开眼,拓跋弘半晌才开口,“阿蘅怎么想?”

“天意未明,还是等着钦天监……”

“你猜母后会如何定夺?”拓跋弘打断她,“是要朕大赦天下,还是这宫里还有人觊觎皇后之位?”

“什么都好。”她刚说出口,拓跋弘站起身来,吩咐人服侍昭仪更衣就寝。

“这么晚了,陛下……”

“朕去看看幼澄。”

哪儿有深夜去探望小公主的道理,分明是去见韩夫人。

拓跋弘一夜未归。

祥瑞之事已经人尽皆知,封蘅起身梳洗,听着络迦说钦天监的监正苏瀚辛在宫外候见,便问道,“陛下还没回来。”

“未曾。”络迦恭敬地说,“陛下吩咐,让昭仪在此等候。”

“陛下在哪儿?”

络迦却不言语了。

封蘅不欲为难他,左思右想,总觉得不安,梳妆用膳闭了,已经过了一个时辰,依旧不见拓跋弘回来。

她的心动摇了。

“传苏瀚辛进来。”她鼓足勇气,神情淡漠地吩咐络迦。

“这……怕是……”络迦迟疑地看着她,“不合规矩……”

“要我亲自去请吗?”

络迦只得硬着头皮走出去,不多时,苏瀚辛走进来,跪低行礼。

封蘅望着这个花白胡子的老人,“不知主何吉事?”

“回禀昭仪,也可能主凶。”

“是吗?愿闻其详。”封蘅的语气变得淡淡的。

苏瀚辛抬起头来,目光平静地看向皇妃,“无端祥瑞,可不就是祸害。娘娘难道不好奇,此等大事,为何不传永宁寺上师一同觐见,而独要我一人前来?”

“自然是陛下信任监正。”

苏瀚辛竟唉唉连叹两声气,“臣命与金人俱休矣。”

封蘅惊讶地看着他,苏瀚辛眼角竟渗出泪来,他惶然跪地,声音凄楚颤抖,“臣观星象,见天星交杂,紫微光曜,后引二十八宿、四圣九曜诸星,俱临北阙,要纷争四起血流成河,何谈祥瑞?”

“自古道祸福相依,惠可上师说……”

“区区佛子怎么能称得上祥瑞?倘若神佛能够救济世人,那么古往今来多少冤魂不公,就算是世道澄明的盛世,也会有无尽的冤屈。”苏瀚辛打断封蘅,神情变得复杂,“这不是祥瑞。”

“可如今它只能被当作祥瑞。”封蘅缓缓说,“很多人都要求它是祥瑞,金人临世,皇后之位空悬,有人盼着大赦天下,有人盼着能手铸金人,就连陛下……陛下他,大概也会希望这是祥瑞。”

苏瀚辛没想到封蘅如此坦诚地对他说这些话,他看着年轻的昭仪,“故而臣必死无疑。”

“何至于?”封蘅不解,天启也好,人为也罢,何至于为一个解释自甘丧命呢。

“臣,看到了牝鸡司晨。”他凄然而笑,“不敢欺君,也不能欺君。”

“你!”封蘅瞬间慌乱地看向络迦,苏瀚辛说的话不会瞒过拓跋弘,她缓缓站起身来,“还有什么?”

“主少国疑,乾坤颠倒。”

“你真是疯了!老糊涂了!”封蘅下意识反驳,“你该死!”

苏瀚辛死于二月初二,流放路上,中和节。

拓跋弘与太后各怀心思地听着新任钦天监司监谭理解释祥瑞好兆头,封蘅在一旁为太后添茶,想起苏瀚辛那张皱纹崎岖的脸上,浑浊又悲哀的眼睛。

太后一如既往地看上去无喜无悲,封蘅越来越觉得她像洁净无瑕的菩萨像,尊贵,慈悲,不可思议。

“鲜卑先祖兴于金人,而今金人临世,可见我大魏也要迎来圣主明君了。”太后轻轻转动着手中朱红色的念珠,“新年节中,皇儿就比以往宽仁些吧。”

“母后眼里,儿子过于严苛了吗?”拓跋弘的目光落在谭理身上,似乎和太后在心照不宣地折磨着这个年轻官员患得患失战战兢兢的心情。

“本宫以前让你效仿哪位圣君明主?”

“汉文帝。”

“陛下武能安邦,奈何拙于用人,以致兄弟失信,君臣离心,长此以往,岂不真成了孤家寡人?”

谭理慌忙跪地,宫人们也都随着封蘅跪下来,拓跋弘与太后目光相撞,他哈哈笑了起来,随即郑重地说,“文帝忧游退逊,儿臣可不信鬼神,至于谁该在什么位置,儿臣也不过权衡利弊。就好比这位谭大人,巧言媚上,既然能讨母后欢心,留着他又如何?”

他侧过身来,声音变得冷冽,“好端端的,都跪着做什么?”

众人连忙起身,谭理已然大汗淋漓,浑身湿透了。

封蘅抬头,看见太后似笑非笑的眼里露出轻蔑。

“心意裁夺系之国运,陛下慎之又慎,就是大魏的福分了。”

送太后离开时,拓跋弘一把抓住封蘅突然滑落的发簪,脸上带着似有若无的笑,“朕从前听过也见过一件事,藏木于林,而令其与众同,其高明如此。”

太后身形一晃,并未再理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