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王谢堂前 > 第12章 〇一二

王谢堂前 第12章 〇一二

作者:六六六爻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5-13 02:19:03 来源:文学城

“阿兄?”桓温酣睡如初,并不见醒,当道韫进院时刚好谢渊从屋中出来。

“阿媛,阿父酒醉,吾等还是回去为好。”谢渊阻止道,丝毫没有提刚刚桓冲来府的事。

“好啊。”道韫爽快的答应并带着婢子很快离回到内宅。

谢渊的玄同院中

一杯杯酒水下肚谢渊口中却只感觉到了辛辣和苦味,世间所谓的美酒却在这里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桓冲今日所言他如何不清楚?尤其是在桓兰冲到他面前质问的时候。

“你们这些高门只知饮酒不问政事!若是荆州没了看你们如何饮酒、谈玄!”

桓兰的话还在谢渊耳边响起,若是荆州没了建康高门又当如何?谢氏又该如何?谢渊想着,又一盏苦酒下肚。他知道这些问题解释不清楚,谁都没办法解释清楚。

北伐是朝廷事,可是这次粮草不济到底是个意外还是别的原因现如今也很难说。但无论是何等原因,谢家尤其是阿父都不能过早表态,即便身在豫州的从父谢尚愿意遣送粮草到豫州,身在荆州的他们仍旧不能表态。豫州刺史襄助荆州是朝廷事,若身为桓温参军司马的谢奕出面那就是桓谢关系。

而且,从父谢尚万一不打算送粮草呢?庾家如今在朝廷势力逐渐减弱,除去琅琊王氏、太原王氏等建康高们以及吴地高门外,对外的旺族能争上一争的也只有谢氏与桓氏。桓温若北伐李势可成,威望定然有所增加。

此长便是彼消,若从父故意推脱促使此次北伐失败,必然声望大减,到那时谢家就能在权利嬗变时摄取更大的权势。谢家如今虽是高门,但追溯不过三代,比起以流民起家的郗氏好不了多少。此事关乎谢家门庭,所以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阿父都选择了不理、他谢渊是阿父最年长的子嗣,自然也不能理会。

大不了就是从父不运粮、桓温战败时恼羞成怒的桓氏将在荆州的谢氏子弟全都给生吞活剥、亦或者荆州暂时失守所有在荆州的清流名士都如中原士族一般命丧胡人手下罢。

谢渊昏昏沉沉的想着,鬼使神差的从血玉瓶倒出一缕缕寒食散。

温酒确实和寒食散很配,谢渊身上的毯子滑落在地上,人却在旁边小榻上昏昏沉沉的睡着了。在梦中他又想起今日那个趾高气扬的女子,桓兰,荆州刺史桓温从女。

玄同院中第一次陷入寂静,院子里的主人却也是第一次睡的这么踏实。

荆州刺史府

“小郎君慢些!”郗超见桓冲急急忙忙跑来,上前搀扶时竟扯断了桓冲的衣袖。

“敬舆、不必等谢无奕,快拟文书发去豫州。”桓冲情急道。

“郎君关心则乱,早在三个时辰前豫州文书便已送到荆州”郗超神情闲畅道。

“原来敬舆早有打算,是冲为先生添乱了。”桓冲闻言意色失落。

原来郗超早就知道荆州刺史谢尚会帮忙,枉费他这几日还在荆州徒劳奔波。

“是郗超思虑不周,使公子受辱。”郗超谦卑致歉。

“碰壁冷遇我倒不怕,只要兄长无恙就好。”桓冲话音落下后就带着仆从回到自己住处独留郗超一人在衙署。

桓冲此为显然是在表达不满,郗超神色宴然并无解释之意,不过面露忧色倒也有的。

郗超也知道桓冲虽行事还算稳妥、却也不过是十二三岁的少年,如今自己闹了这么一出让桓冲去挨个求援、处处遭冷,任谁都遭不住。现在他知晓真相后意难平也属正常,所以使得郗超面露忧色的并不是如何安抚桓冲,而是居于荆州诸族的态度。

就连打算分一杯羹谢氏都是这样的态度,只怕就算桓明府以功业立威,日后在建康城中、在朝廷上下也不一定好走。“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的步子这才走了一步……

谢府

经上次不欢而散的半月后桓兰再次递过来帖子,不过这一回是要邀道韫来刺史府玩。南康公主平日无事在园中稍微侍弄了些景致、再加之爱屋及乌所以待桓兰也不错。也正是因此,桓兰才敢邀道韫来游园。

“阿兄也去游园?”

穿戴整齐的道韫刚要出门却见谢渊已早早在门前马车旁。

“刚好无事,阿大命我送阿媛去。”谢渊答道。

“原来是阿大之命不得不从。”

“阿媛莫得至贪浊狼藉时才不乱言?”谢渊训斥道。

“阿兄宠我,自不会将此事传出伤及阿媛声名。”道韫恃宠而骄道。

“再过旬月便是阿媛生辰,七岁不同席阿媛也得收敛些。”道韫上马车后依旧不愿将车中所有帷幕放下,谢渊见此如何能不担心。

七岁生辰?道韫对此倒是有些印象,但却并不深。对于谢渊所言,道韫也更是听听而已、谢奕早有言‘礼法非为吾等所设’,至于日后礼法之事,道韫自然也不会只为片面之言。

马车行至南康公主府前让人意外的是桓兰竟然在府邸门前相迎。

今日桓兰换上了平日不常见的罗裙,鬓间也出现了少见的步摇,珠玉碰撞摇曳生姿。谢渊这次是骑马来送,自然是见了在门前等候的桓兰。

桓兰不似上次在谢家府邸那样横冲直撞、锐语责问,而是恭恭敬敬的朝谢渊行了个万福,谢渊则是朝着桓兰揖一揖手,在将道韫送回后便告辞离去。

“谢三郎亲自送阿媛来此却匆匆离去,不知令妹回府时可否进府饮盏薄酒再走?”正当谢渊要走时桓兰突然拉住了谢渊的缰绳抬首问道。

这?桓兰的问题让谢渊不知该答应还是回绝,而且他乘骑的虽是温顺的良马,但桓兰握着缰绳拦住自己去路的这个动作确实有些危险。

“阿兄可还来接阿媛?”就在谢渊迟疑的片刻,道韫脱口追问道。

“若是无事,便、便来接阿媛。”谢渊回答道,目光不自觉的投向离自己不远处的桓兰。

四目相对,桓兰也知自己确实失礼,不自觉面上一红松开了缰绳,谢渊见缰绳松开亦慌张的躯赶着马独自先行这么一路狂奔竟比马车早到府邸了半个时辰。

夏月刚过,园中虽有枯黄败叶却还没显处颓势,景致清幽,还真有些冷。尤其是院中婢子极少,人迹少见,就更让道韫觉得冷。

这个园子为公主府所建,自然不会见其他姬妾,今日除道韫外又无其他客人,人迹不多倒也不奇怪。由桓兰引着,道韫等人到了一处清幽处,二人就此在庭中歇下。

“阿媛,有个人想向你道谢,不知道你想不想见?”

桓兰接过婢子给自己准备的斗篷,又示意婢子先为道韫披上,婢子春华见状连忙接过婢子手中的斗篷为道韫披上。

“谢我?”道韫疑惑道,又看了桓兰一眼,似乎想明白了什么。“是桓家兄命兰姐姐代为传话?桓家兄长为何要谢我?”

能与桓兰有关的也就只有桓冲而已,尤其是这些日子道韫并没有再见旁人,若非要猜一猜,倒也不难猜到。

“阿媛果然颖悟,一猜就中。”桓兰笑道,就见婢子们捧着酒器果品而来。

“阿媛年幼,酒水辛辣多数咽不下,不过今日的却不同。”桓兰故作高深道。

道韫小呡一口,果然尝出了酒中甜味。

“此酒便是那人的谢礼,阿媛可要好好品。”桓兰见道韫只饮一口就放下酒樽于是补充道。

正在这时一缕缕酸酸的夹带着酒曲发酵的味道浸入鼻腔,曾经一时兴起酿过梅子酒的道韫当然知道这是因为附近有人酿酒。

说起来酿酒多半是在秋冬时日,夏末本不该酿酒,然而这园中清冷,此时酿酒倒也无妨。道韫沿着气味寻去才发现这酿酒之人正是桓冲。

“换来桓家兄长在此等阿媛呢?不过阿媛真不知何事衬的上兄长一句谢。”道韫如实问道。

“倒也无它,只是这几日荆州无事、又知小女郎曾酿过梅酒就觉上次送去的梅子定然不能使女郎尽兴,于是今日府中酿酒便遣阿兰将女郎邀来。”桓冲轻笑一声,神情闲适平和的解释道。

“原来如此,桓家兄长确实不曾猜错,阿媛确实喜欢酿酒。”

道韫应道,欣然上前与桓冲一同将酒曲等材料封入坛中。而后道韫应桓兰所言三人分别在酒器埋入土里前在酒器上刻下记号,也算是附庸风雅。

这一年道韫不及七岁,桓冲也不过十二三岁。桓家未曾如日中天,道韫名声亦未曾显露,此二人正是埋酒雕花的时候。

至于这日为何桓冲要邀道韫,数年之后就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

就好似多年后桓兰仍能记得当初自己曾拦在谢渊的马车前问他来接道韫时可否进府饮一杯薄酒,却又不小心忘记了那日的谢渊到底有没有再出现在南康公主府邸门前。

也许桓冲邀请道韫酿酒的原因真的只是单纯因为道韫当日在谢家的提醒,他想道谢,但金银玉器又非谢氏所缺,便想着道韫爱酿酒所以找了个适合酿酒的地方等候。

“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出自《世说新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〇一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