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亡骨医心 >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 文物修复师(下)

亡骨医心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 文物修复师(下)

作者:泱予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25 13:26:27 来源:文学城

阚铭接完电话,在纸上刷刷写下几个字,郑重其事地拍在桌子上,对彭越说,“老板,拜托了!”

“行。”彭越拿过纸条,答应得很爽快,“回来!帮我看看这块玉。我是觉得不好修复,你看呢?要是有办法,就趁早给人修好。”

阚铭瞥了一眼玻璃台上的玉,一拍胸脯点点头,让老板放心。

她笑眯眯地给两位禾城来的客人沏了壶茶,把玉拿到一个小房间里关上了门。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手套、口罩、镊子;显微镜、衬布、防护服…阚铭穿着打扮很利索,做事更是讲究专业高效。把与修复工作无关的人留在外面,一来避免他们着急,二来避免不懂行的人指指点点。工作时间,修复室闲人免进,就是老板也得在外等着。

看这专业的架势,江云很放心,不无羡慕地说,“我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叫‘我在故宫修文物’,特别佩服里面那些做文物修复工作的人。他们不仅学历高,一般还有非常高的耐心和细心,属于那种在体力和脑力上都很优秀的人。”

“活到老学到老。你要真感兴趣,也可以抽空试着入个门。”看眼前人满脸羡慕的样子,凌岓觉得甚是可爱,“或者我先试试,要是我这种笨人都能学到一点,那你肯定没问题。”

江云笑了,一双眼睛亮晶晶的。

古董店有好几个玻璃展示柜,里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首饰,材质不同,价格也不同。每排柜子上都放着一个黑色绒布盒和一双手套,是专门在客人试戴的时候用的。

墙上挂着“优秀商家”和“诚信经营”的牌子,牌子旁边是阚铭获得过的各种证书,还有和领导在颁奖活动中的合照。

合照下面的玻璃柜上放了一个“玉器古玩修复样品展示”的牌子,里面的东西从小到大码放整齐,以供来客参观欣赏。

最小的是一只黄绿色的玉蝉,下面的介绍牌上写着三行字。

第一行写着:惊蝉,材质为蓝田玉。

第二行写着:修复人:阚铭。

第三行是玉蝉的遭遇:因磕碰导致表面出现裂痕,此为耗时一周后的修复成果。玉蝉旁边有一张裂痕照片,能在上面看到明显的裂纹,再与实物一对比,现在果然一点碎裂的痕迹都没有了。

玉蝉旁边的是一盏莲花瓣形冰裂纹青瓷茶杯,因为在运输途中不慎磕碎了一角而被送到这里修复。仔细端详,茶杯上现下已经没有一点缺角的影子。

不止于此。阚铭的修复作品中,有名为草莓冰沙的玫瑰色玻璃鼻烟壶、红琉璃石榴花、紫檀木的妆奁,还有雀纹青铜锁、琥珀色蝶恋花纹玻璃水盂和紫色纳纱留青竹柄团扇。

最大的,也是其中耗时最长的是一个寿山石雕成的桃子摆件。摆件名为“蟠桃祝寿”,足有一米高,材质是寿山石中的名贵品种“桃花冻”。仔细看过去,寿桃的底色是白色的,只是白色之中有细密的红点,红点深浅不一,看上去倒真有几分半熟桃子的感觉。

这块寿桃是一位海外华人高价拍得的,在包装的过程中不小心掉落后,桃子尖上的那一角被摔没了。为了这一个蟠桃,阚铭东奔西跑了两年才找到质地和颜色都差不多的桃花冻石,加上修复用的一年,足足用了三年时间才把这蟠桃修复到本来的模样。

把所有的作品都看完了,阚铭也从小房间里出来了。她戴着手套,把玉玦小心放在绒布盒子里,对两个客人说:

“修是可以修,只要你给我本来的形状图,我就有办法修复回原来的样子。”

江云的道谢还没说出口,阚铭又说,“现在最大的难题是去哪儿找这么一块玉。你这块玉颜色上足够白,质地细腻温润,油脂性好,结裂也非常少,最难得的是一点石花都没有,绝对是一块上好的、货真价实的羊脂玉。”

“但问题就在于,这种玉料是可遇不可求的。最顶级的玉往往是独一无二的,颜色相近的未必有这么好的纯度,杂质少的又未必能有这么纯的颜色。你这块玉缺了不止一角,就算找到了,一块能不能修复的了还不好说,光是玉料的价格就不可估量。”

江云认真听完,多少有点失望。

凌岓在一旁听着,适时插话,“钱的问题不算大,主要是你说的玉料,这个最棘手。”

阚铭把玉玦放进一个丝绸锦盒里,交还给江云,又指了指那个寿桃,“这种极品桃花冻石都难找,更何况羊脂玉呢?运气好的话,或许一年两年就能碰到,运气不好的话,十年八年也未必有合适的料子。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先放着,别着急修复。我也会给你们留意着点,如果能遇到好料子,再补不迟;如果遇不到,你们也提前有个数。”

对方说得诚恳,江云也知道这种事情的确缘分所占的比重更大。故而她点点头,谢过阚铭,也采纳了专业人士的意见。

彭越听见外面的交谈,伸了个懒腰从电脑桌上起身,问道,“怎么样?有办法吗?”

凌岓摇摇头,“跟你说的差不多,不过人家比你更专业,也比你的建议更详细。”

彭越一听,反倒笑了,“这位可是正儿八经的博士毕业,本店的活招牌!我一个半路出家的当然比不过她啦。要不是她当时没考上…”

“老板,快一下午了,您有消息了吗?”一听见彭越又要拿自己没考上国家级文物修复单位说事,阚铭赶紧打岔。

“额…我这不是来找外援了嘛!”彭越拍了拍凌岓,“我记得你之前说你有一朋友是包打听,能不能帮忙给她找一下。抗战时期牺牲的,那可是烈士,都是咱老前辈,你看这忙?”

“帮!能带老兵回家是行善积德的大好事,哪有推辞的道理?你把现在有的信息给我,我一会儿就给你问去!”凌岓坚决答应,又说,“还有那不是包打听,那叫‘挑夫’!”

“你管他叫什么呢!反正只要能帮上忙,收费多少我全掏。”

“这话说的,就你有觉悟,我们都没觉悟。”凌岓摆摆手,“这你不用管了。”

纸条上写着:阚兴华,祖籍四川省广安市,1915年生人,最后一封家信落款所在地是长沙。

“就这些?”凌岓看着不算长的句子,作出同样的反应,“还有更详细的信息吗?”

“没有了。就这已经是我能挖出来的所有信息了。”阚铭回答他,“我在专门寻找老兵的网站上发了帖,但目前还没有回信。长沙也去过了,烈士陵园里没有我太爷的名字,也不知道是不是在长沙牺牲的…”

“我尽力吧。”凌岓把纸条上的信息拍给老郑,也不敢打包票,“但我估计,能打听到你太爷爷最后出现的地方就很不错了。毕竟年代太久远,再加上战乱,真要找最后埋骨的地方,估计是难。”

彭越还好说,素不相识的凌岓愿意帮忙,阚铭已经很感谢了,更不会强求别人一定要给个什么结果。

“如果能有你说的这种程度的信息就很好了,哪怕找不到具体位置,有个大概地点,我能去那儿挖点土回来也很好。”

她这话说得发自内心,毕竟已经过去了太长时间,就算是找到了具体牺牲的地点也必然不可能找到真实存在的遗骨——先烈的血肉早就和他们守护的国土融为一体了,那么能取一捧土回去,也算弥补了家人分隔几十年、连最后一面也没能见到的遗憾。

说定了事,彭越决定叫上大家一起吃个饭,就当给凌岓接风洗尘。

老西门向来是金宁入夜后最繁华的地段,吃晚饭的土菜馆开在这儿,可谓是赚足了客流。

彭越是出了名的老饕,还在部队的时候,就属他和炊事班的关系走得最近。炊事班长不仅做菜拿手,在品菜这方面更是有一套独门秘笈。跟着他,彭越也练就了一身会点菜、会吃菜、会品菜、会做菜的“四会”全能本领。也正因此,土菜馆的老板和他一见如故,时常请他过来尝新不说,每到逢年过节,更是会提前给他留好位置。

不同于推崇扫码点餐的新兴饭馆,土菜馆里的菜是经典做法,点餐的方式也很“经典”——厚厚的纸质菜单、一支圆珠笔夹在点菜专用的夹板便签纸上,服务员一上来先挨个倒满苦荞茶,然后再站在客人身边问忌口和喜好,主打一个热情推荐。

当然,资深老主顾彭越不需要这种热情。他甚至连菜单都不用翻,只像报数一样报出十二道菜名,一桌丰盛又地道的美食就被送上桌了。

第一道松子熏肉用小砂锅盛着,铺满锅底的松子仁粒粒饱满,配上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叫人多看一眼都没法忍住不让口水往下掉的程度。

第二道贵妃鸡翅因杨贵妃而得名,是传说中杨贵妃在幼年时最爱吃的一道菜。十二个鸡翅,每一个都是翅中,没有带翅尖的;鸡翅还要事先经过腌制,再辅以猪油、冰糖和红萝卜调味,保证上桌的时候有金亮的色泽。按照原本的做法就足以让人垂涎欲滴了,再经土菜馆老板的改良,特意加了点葡萄酒和荔枝进去,更是让这道菜香甜诱人。

再往后,还有柴把笋、凤尾虾、锅贴干贝等味道各异的菜。统共五个凉菜,六个热菜,不算甜点还有一锅汤,光是看就让人大饱眼福。

酒水点了老板家自酿的竹叶菊花酒。酒的度数不高,入口香醇绵密不涩口,再加上竹叶和菊花的香气,堪堪称得上是极品。

推杯换盏间,彭越把自己这几年做生意时遇到的种种抖落了个一干二净,凌岓也把遇到过的各种奇事讲给他听。

江云本来在和阚铭闲聊,没注意凌岓在说什么。后者讲了自己的专业、自己毕业后以两分之差止步国家博物院文物修复岗的遗憾,还讲了在修复各种古玩玉器过程中的轶事。

等凌岓讲到六溪中元节的时候,坐在一边的两个姑娘便不再继续聊天了——这种听起来很有代入感的鬼故事很吸引人,远比流水账似的拉家常更让人感兴趣。

再加上这段时间以来洪钟的耳濡目染,凌岓把这些经历讲得跟传奇故事一样,直听得人拍手叫绝。

起先江云还是兴致勃勃地跟着凑热闹,用双手托着下巴全神贯注地听,可越到后面她越觉得奇怪——凌岓的这些经历听着耳熟,就好像自己亲身经历过一样。

讲到地下古城的时候,阚铭为那些和古城一起深埋地下的古文物扼腕叹息,而江云却觉得这经历似乎近在眼前,仿佛自己不久前刚刚从那里逃过一劫。

“所以你那朋友是在古城里遇难了?”彭越问。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我希望不是。”凌岓不自觉地看向江云,“希望她逃出来了,只是忘掉了之前发生的一切。”

江云低下头避过男人的目光,装作对自己和故事里的女孩一模一样的事情毫不知情。

“你是不是喜欢她?”打破尴尬的最好方法是抛出一个更尴尬的话题,阚铭就是这么做的,“你对那个失踪的朋友格外关注,对她的描述特别多,难道你自己没发现吗?”

凌岓干咳了两声,火速舀了一碗汤给自己。也不知是不是心虚作祟,总之他捞了好几勺,愣是一块芋头都没捞到。

彭越心善,接过汤勺一抄——满满一勺芋头全被他捞上来了。这下气氛更尴尬了,凌岓把头埋进碗里,用喝汤掩饰自己昭然若揭的心意。

偏偏阚铭是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主,不听到对方亲口回答绝不罢休,于是她再问第二遍,“我没说错吧?你是不是对人家姑娘有不一样的感情?”

“没有,只是欣赏。”一碗热汤下肚,凌岓脸不红心不跳给出答案,“欣赏她独立、能干。”

好战友就是好战友,彭越紧跟着替他说话,“我相信他!就我兄弟这种人帅钱多性格好的男人,追他的人海了去了,肯定不会轻易对那么个冰山姐动心。”

“也不是这个意思…”

“哎哟你可别谦虚了!”彭越“剥夺”当事人的辩论权,自顾自说道,“想当年刚入伍的时候,还有青梅竹马专门来看他!每次我们一出去训练,路过的小姑娘就得冲他拍照,回头率百分百!”

“不是青梅竹马,那就我妈单位同事的女儿。”凌岓疯狂解释,“她那时候是受我妈所托才去看我的,根本不是你说的那样…”

对这种话题江云向来不感兴趣,但不知为什么,她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彭越还在编排凌岓的“情感史”,江云站起身礼貌离席,“我去趟洗手间,你们先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