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王妃选择自救 > 第2章 贞观十六年

王妃选择自救 第2章 贞观十六年

作者:寒清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16 19:20:55 来源:文学城

贞观十六年的长安,风雨来袭。

鬼庙里,残破的纸窗被阴风吹得呜呜作响。青城坐在暗处,汲取着最后一丝温存。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青城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谁?”

“是我,来送药了。”

青城听见熟悉的声音,终于松了口气,急忙开门点灯。

斗笠下,来人的面容晦暗不清。青城接过送来的药汤缓缓饮着,直到碗里只剩药渣。

“难为你有心了,事已办妥,你这么晚来送药又有何事?”

来人没有说话,静静地接过碗,表情顷刻露出阴戾,嘴角逐渐勾起一丝冷笑。

一抹殷红霎时从口中喷出,青城死死抵住喉间,不可置信地望着来人,她伸手上前抓去,却无力倒下。腹中一阵剧痛……

*****

几日后,城南的鬼庙发现了一具无名女尸。

长安城内,却笙歌依旧,只有茶余饭后,众人才会在闲谈中说起此事。

据说大理寺已派萧少侠协同查案,相信很快事情便会水落石出。萧少侠一词如一碗定心剂,只要有他在,众人便无需担忧。

说起这位萧少侠,正是长安最热议的人物,也不知是何等身份,长得比女子还要绝色,期年前在长安破了几桩陈年的大案从此扬名江湖,令一众世家子弟黯然失色。

而今萧少侠也应年方十四了,正是倜傥不羁、快意江湖的大好年纪。

正所谓天命风流,我自逍遥。酒肆楼上,萧兰因如往常一般随性挑了个位子坐下。她自诩少侠,一袭男装,手里的折扇呼哧作响。底下,几个金发碧眼的胡姬一身胡服,跳着时下流行的拓枝舞。

她随父亲官迁长安已一年有余,如今在长安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气,仍然喜欢流连于长安最热闹的地方。长安城真真比健康繁华,建康莫说胡姬,连长着大长胡子的胡老头都难见到。她若真是男子,这骚人墨客风流才子的事早就想尝了个遍了。

“九酝春来咯!”

一碗黄褐如玉的酒被端上桌子。萧兰因斜倚着身子,仰头就是一大口。酒顺着白玉色的脖颈流到了碧玉石袍上,她却丝毫不介意。

古人云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萧郎君今日如此意气风发,可是城南的事情办妥了?哎,那女尸可查出是什么人没有?”酒肆师傅走上前来。

“那件案子?莫要想了,大理寺刚刚封案,我虽有不甘也只好作罢。”

“不查了?怪哉,如今天下安堵如故,突然死了人,这样束之高阁怕会是人心惶惶了。”师傅摇摇头,去往下一桌送酒。

萧兰因重新举起酒,一抹笑意还未来得及收起便被碗边掩盖。她认定事情便会追源溯本,怎可能不查。只是此事疑似牵涉甚多,若真把查案的经过说出来恐怕会传得人心惶惶,故大理寺对外宣称封案。

酒很快喝光。还没等萧兰因放下酒碗,一声清响,桌上飞来一颗墨石。她寻着方向望去,熙熙攘攘的街角处,不良人正用特殊的手势示意着楼台上的萧兰因。她会意,知道是少年在呼唤自己,立马放下酒碗策马而去。

皇城之外,朱雀门开,少女鲜衣怒马。

一幢幢官邸尽头,是排玄黑的大门。张牙舞爪的铜睚眦坐镇正中,恫吓着来人。

这里是萧兰因最初与少年相识的地方,亦是最需要她的地方——大理寺。

在主簿的带领下萧兰因走进了停尸房。房内,推门便是一阵阴冷。阳光在开门的刹那射进,照亮少年通透如玉的面庞。

少年淹华如玉,一身温雅隽秀的霽色长袍,见到萧兰因,笑颜顷刻绽现。

“李兄,久等了。”

萧兰因前几日才刚结识李治。少年便是负责此案的徐国公李勣之子,故与她一同去查证鬼庙女尸一事。

“无妨,来了就好。”说着,少年掀开面前的裹尸布,不明的药味和腐臭瞬间弥漫空中。

青色的尸体微微膨胀,额头以下的面容被刀尽毁,耳部流出灰黄的尸水,肺部以下已然塌陷,里面烂成一团肉泥。

萧兰因靠近,霎时胸腔一阵猛烈的心悸袭来。自己近日是怎么了?每每看见尸体便会想起那个可怖的梦境。

从见到李治的那日起,萧兰因便频发梦魇。

梦里,她隐约记得在殿上破口骂着谁,飞扬跋扈的红衣女子顺势将自己投入血色的缸中,她就这样变成一个四肢截断的凶煞厉鬼,在世间游荡千年……

打住!萧兰因连忙从思绪中抽身,发出一丝讥笑。她在想什么啊,那仅仅是一个梦罢了。自己是兰陵萧氏的嫡女、未来的晋王妃,自是贵不可言,如此荒唐的事情怎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阿兰,你没事吧?”李治察觉到了身边人的异样,连忙拉着。

她摇摇头,调转话锋“李兄,我此番前来是有一事想与你确认。”

说罢,萧兰因摊开手心,里面是颗红黑的珠子,宛如噬人的血口。“李兄可知道这是什么?”

李治定眼一看,红珠诡异的色泽让他不禁拉下衣袖。

萧兰因继续说道“鸳鸯豆,生于南蛮长安极为少见。我曾在兰陵见过,只消几粒,便会五脏溃烂而亡。”

“你是说女尸就是被此毒所杀?”

“正是,而且鸳鸯豆运来长安极耗费物力,几乎只有长安的权贵才会得到。”

李治默然,看着鸳鸯豆若有所思。未及,他顿悟似的赫然道“阿兰,若真如你所言,我倒忆起,朝中的确有一人有此物。”

“何人?”

“中书舍人郭正一。”李治正色道,“他的府邸曾有一名高丽婢,因容貌淑丽深得舍人嬖爱,舍人曾用千金求得一串鸳鸯豆赠予此婢。”

萧兰因的眼底顿时有了亮光。中书舍人郭正一就在几日前刚从鬼门关走过一遭,据说中书舍人有一怪癖喜好夜半喝粥,且偏好那高丽婢的粥。

几日前那个素来深受宠幸的高丽婢不知中了什么魔怔,竟敢端来一碗毒粥,郭正一喝下后身中剧毒倒地。次日,郭府金银丢失大半,高丽婢亦不见踪影。

区区婢子竟包藏祸心,按律当以极刑。郭正一次日一早便把此事告到了陛下面前,弄得人尽皆知。据说陛下派了一名皇子追查此事,可到现在也无果。

当初发现女尸时,周遭并无郭府的金银,脸部也尽毁,故没有引人多想。没想到看似毫不相联的两件事居然被一颗小小的珠子串了起来,现在想来两件事的时间的确太凑巧了。

昏暗的停尸房内,仿佛有无数双黑暗的眼睛在紧盯着他们。女尸弯曲的手像是随时要抓住萧兰因的衣角,拖入极乐世界。

看来明日,他们要上郭府走一遭了。

*****

次日清晨,帘幕轻霜,五更的东方初日渐渐爬上扶桑。长安道下,一匹牛车驶过西市,停驻于一所府邸。

萧兰因叩响郭府的大门,看门的小僮仆怯生生地露出头。眼前的两位少年粉雕玉琢,自称是从大理寺来,僮仆知晓来人大有来头,赶忙通报。

未几,一名年逾半百的老者在家奴的搀扶下走出。

郭正一缓缓打量着面前的客人,顿觉李治十分眼熟。他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大睁着眼瞳,一个熟悉的称呼在喉间就要蹦出,只见李治将食指放在唇角间,悄悄示意。

“不知二位找老夫有何事,可是那贱婢被擒到了?”郭正一缓缓神,将二人请到春苑,煎上茶水。

“郭舍人,我二人并非为此事而来。”

听到李治的话语,郭正一微微诧异“那二位是为何事而来?”

“听闻舍人曾赠鸳鸯豆给高丽婢,可是真的?”

郭正一闻言神情不由得冷了几分,“赠过,就赠给她一人,没想到她竟是狼子野心之徒。”

“郭舍人,我二人正追查一具鬼庙女尸,如今怀疑这具女尸与贵府有关,还望舍人过目。”箫兰因和李治相视一眼,递过一叠案宗。郭正一接过细细读着,脸上的神情越来越阴鸷。

嘭——一碗清茶就这样被摔在桌上。

郭正一破口大骂“好个高丽婢,死了还给郭家惹出那么多的事!”

“舍人息怒,舍人没有见过女尸,怎知她就是高丽婢?”李治追问着。

郭正一收横眉指道“老夫虽记性不好,可关于她的事是桩桩都清楚。纸上说的女尸伤疤位置和那贱婢一模一样,都在额间,就连她腰间那块玉玦还是我给她的!”

“李郎君,”郭正一走上前来深深作揖,“老夫也没有什么要求,只要能将那贱婢就地正法便好,如若有需要二位尽管开口。”

萧兰因望着郭正一吃人的眼神不禁想到,若是那高丽婢在此,怕是早被他千刀万剐了。

一场谈话就这样在郭正一的破口大骂中散去。庭院内,萧瑟如秋,莺啼飞远。她继续走遍了郭府上下,依旧没有丝毫线索。

“阿兰,方才郭舍人所言你信吗?”李治跟在身后。

“我?不信。据家仆所言高丽婢的额间是旧伤,与肤色贴近,而女尸的伤疤应当不超过三个月。有人毁坏她的面容,很显然是不想暴露女尸的身份,以达到误导的效果。”

跨出郭府,李治和萧兰因谈论着。二人心照不宣,只怕这高丽婢的背后隐藏的是比钱财更深的秘密。

“阿兰,快宵禁了。”和风下少年的侧颜宛如雾下的水月,轻声提醒着。

箫兰因回望着郭府的大门,不舍地登上牛车。

落日楼头,车影愈行愈远,直至消逝。可下一刻,就在二人原先停留的地方,暗处,一袭褐衣悄然显现。

男子冷笑着,死死盯着萧兰因离去的方向,眼底,是满腔杀机。

案件原型为《朝野佥载》高丽婢一案。

这,真的是一本言情。我,推理渣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贞观十六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