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王妃的自我修养 >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王妃的自我修养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作者:万俟珉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17 20:06:33 来源:文学城

皇宫,含元殿

数日大雨,朝堂上早有有识之士预料到了可能会发生水灾。接到这样的奏报,也并不吃惊,尤其,奏报中此次关中水灾范围并不大,伤亡人数也不多。眼下,朝堂吏治清明,赈灾之类的事情也早有定例,嘉平帝下旨赈灾,户部下拨了赈灾粮款。

救灾之事暂且告一段落,毕竟朝廷诸位官员不可能整天盯着一件事,尤其在朝堂上几位皇子的夺嫡之争越发激烈。时不时有官员被扫到台风尾,轻则贬官,重则有性命之忧。尤其嘉平帝的态度越发模糊不清,对太子越发冷淡,反而是三皇子燕王,整日伴驾。在丽妃贬为庶人后,淑妃更是受宠,好像两人的感情回到了她年轻的时候一样。就连大皇子楚王,也不时被夸赞勇武过人。

齐王十分担心太子,时不时的去东宫看望兄长。眼下皇帝的态度,使得许多人都越发远离了太子,除了早就和太子一条船的东宫属臣,或者早就投向太子的家族,其他人都恨不得离太子远一点,甚至包括和太子血缘上最近的四皇子鲁王。

李昭仪作为元后的堂妹,太子甚至要叫她一声姨妈。太子自幼失母,对母亲的感情很大一部分投射到了李昭仪身上,对鲁王也是多有照顾,没想到,平日里很是亲近的弟弟,看到嘉平帝的态度立马冷淡了下来。太子一方面可以理解,但是另一方面也很是心寒。尤其太子妃,平时里进宫,李昭仪也向来亲热,没想到,现在也冷淡了下来,最近更是推辞说身体不舒服。太子妃也是骄傲之人,作为太子妃,现在没有皇后,礼法上她的身份比李昭仪要高的多,自然不愿热脸去贴冷屁股,也就渐渐不去了。

反倒是齐王,以往太子对齐王也不错,毕竟徐惠妃也出自凤仪宫,而且,齐王也没什么野心,但是远远比不上对鲁王,但是,现在出了事,大家都觉得太子之位会不稳,平时不曾亲亲热热的齐王,却多次上门看望自己这个哥哥。要知道,别人疏远太子,不仅仅是爱慕权势,也是怕被下一任皇帝盯上。太子作为嫡长子,若是登不了基,绝不可能有什么好下场,还会连累身边的人。

“一直听说患难见人心,我今天方才知道果然不假,这种时候,才知道老五确实是个君子啊。”太子看着太子妃,感叹道。“五弟和五弟妹确实极好,我之前睡眠不太好,五弟妹就听我说了一次,随后就让人给我送了她自己合的一味香,确实有助睡眠,效果极好。他们夫妻都是有心人。”太子妃对崔薇的印象也一直很好。

其实齐王两口子的做法,有心人都看在眼里,有些人会觉得他们“没眼色,死脑筋”,但是更多的人其实还是佩服的,因为很少有人有这样的勇气。比如鲁王这样的做法,虽然没人会说什么,毕竟是个王爷,但是,以后谁敢和他交心,能同富贵不能共患难。

朝中的局势还是那般,但是突然一件事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朝堂上,有御史弹劾雍州知府李世英,也就是太子的亲表弟,隐瞒水灾的受灾情况,贪污赈灾粮款。李世英不仅是太子的表弟,还是李家的嫡长子,更是太子的伴读,心腹中的心腹。此言一出,举朝哗然,秦王、燕王和洛王的党羽都纷纷请陛下派钦差去调查。

太子一党的人虽然直觉有问题,也不能阻止,一旦阻止就代表心虚,只能在指派的人手上面使劲,希望不是派亲近其他皇子的人去。

嘉平帝也不愿再起太大的风波,于是,派了一位素以清正刚直著称的老大人朱毅明作为钦差,去调查此事。太子和齐王也稍稍放下了心,朱大人确实人品贵重,很难被其他皇子收买。

即使如此,太子依然不能完全放心,李世英是他表哥,从小也算得上一起长大,他的性格太子也是比较了解的,不是什么坏人,但是耳根子软,很容易轻信别人,太子只怕他被人蒙蔽或者利用。

齐王回府,立刻去了崔薇的院子,听了今天朝堂上发生的事,崔薇也忍不住为太子捏了把汗。“王爷,你觉得这是他人陷害还是。。。”崔薇犹豫地开口。作为一个现代社会长大的女孩,人命是很重要的,所以如果李世英真的做出来瞒报灾情,贪污赈灾粮款的事,崔薇只会觉得他死有余辜,太子也不该包庇这样的人。但是如果是其他皇子做的局,那未免就太可怕了,夺嫡之争,难免有伤亡,但是这样不把人命放在眼里,未免太过分了。

李世英作为太子伴读,小时候也是在宫里的,齐王对他也有一定了解,“李世英此人并非利欲熏心之人,而且也向来小心谨慎,此事应该有问题。”齐王肯定地说。“不过,眼下,太子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眼皮子底下,李家是太子的母家,若是有人以此针对太子,想必已经安排好了其他证据,这么大的事情,到今天才突然爆出来,肯定有问题。”

不过眼下想的再多,也要等,等钦差朱大人的调查结果。朱大人也很快发回了奏折,朱大人才刚进雍州,已经此次水灾,雍州受灾情况确实严重,不像李世英折子里的轻描淡写,整个雍州尤其渭河边的村庄县城俱是一片惨状,村民们家毁人亡,只能在破碎的房屋中哭泣。到处都是尸体,尤其灾后没有足够的粮食和衣服,也没有药材,每天都会有人死去。

奏折发回后,嘉平帝大怒,直接斥责太子用人不明,导致百姓遭难。太子也无力反驳。虽然也有人说,朱大人还没有查清李世英的情况,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不管李世英到底怎么了,这样的局面他要负很大责任,李家和太子都要受连累。

结果,没过几日,朱大人的第二封奏折也到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李世英在朱大人到的前一晚,上吊自尽了,死前留下了一封绝命书,只说自己无能,愧对百姓,他愿以命相偿,但所有事情都是他一人所为,与太子无关。

朱大人也没有办法,只能就这样草草结案,处理好赈灾的事情便回朝了。

等朱大人回了京,嘉平帝自是要算总账了,可能还念着几分元后,李家只是被贬了官,没要他们的命。但是太子却被下旨狠狠的申斥了,被责令在太庙好好反省,随后被禁足在了东宫。

随着太子被禁足,京中流言不断,尤其,与太子日益不得嘉平帝宠爱想对比的是秦王和燕王,时不时的伴驾,而且母家都很强。秦王的优势就是是长子,而燕王,母妃更受宠,现在也经常伴驾,枕头风这个东西有时候能起到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现在京城上下都认为,一旦太子被废,秦王和燕王最有可能取而代之。所以两家王府都算得上门庭若市,和太子的门可罗雀形成了鲜明对比。除了齐王还时不时去看望,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忘了太子。

眼看着太子之位近在眼前,秦王内心十分激动,恨不得明天就把太子拉下来,可是光凭这一点,很显然是不行的,所以也只能继续等待机会。

东宫里,太子接到了一封密信,写信的人便是他的表哥李世英。这封信也是李世英的奶兄弟拼死送来的。太子本以为自己这个表哥外放做了官,就开始不顾百姓的死活,导致了这桩惨事,没想到,李世英的绝笔信却和他想的不一样。

李世英信中写到,本来此次雍州连日暴雨,早有人怀疑渭河会决堤,李世英也在沿河做好了布置,本不该发生决堤,但是却偏偏发生了,大坝比起水流重开,更像是火药炸开的。当时,他便觉得不对劲,但是也来不及多想,赶紧命人开仓,准备粮食和布匹。谁知道准备好的物资都不翼而飞,掌管仓库的手下更是直接死了,死无对证。他这才意识到绝对有人盯上自己了。

也真是因为如此,李世英怀疑目标是太子,于是,他上报灾情的时候便往小里说,同时,向父亲求救,世家大族都有囤积粮食的习惯,李世英本想让自己父亲先送一批来应急,但是,很显然,李大人没有接到儿子的传信。于是,等钦差要调查的时候,便看到了那样的人间惨剧。

李世英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自杀,把一切罪名都自己扛下来,幕后黑手环环紧扣,李世英不敢赌他还有没有其他安排,只能希望嘉平帝看在自己已死的份上不要迁怒太子和李家。毕竟,只有保住太子,才能保住李家。

太子看到表哥的绝笔信,这才明白,原来表哥是遭人陷害,心中更是悲恸,可怜自己的表哥,年纪轻轻,就送了命,死后还要背负骂名,心里暗暗发誓,定要替自己表哥讨个公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