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王妃不梳妆 > 第1章 灯灭

王妃不梳妆 第1章 灯灭

作者:风里话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1-01-01 04:20:56 来源:转码展示1

永康八年冬,邺都大雪。duanzixiaohua

夜色降临,残月勾在天际,长街之上雪地生暗光,鲜见人迹。唯剩打更人哆嗦着观过滴漏,敲响第一更。

“阿辛!”更声落下后,响起一个女子的唤声。

其声沙哑粗粝,出口即碎,连带着喘息,仿若已经用尽力气。

打更人身形一顿,当是深夜之中,出现了幻觉。便也不曾回头,只继续往前走去。

绕过朱雀长街,东边尽头左拐,便是信王府外围,是他这四年里轮值必去的地方。

“阿辛——”背后那个声音又响了一次,连带着沉重的步履声,缓缓追近。

这次阿辛站定了脚步,却仍旧不敢确信。那人已经被囚在信王府四年,如何会出现在此处。想了想,到底还是转过了身。

他原生得面目清秀,只是常年做着更夫的生计,又因左足有疾,行走微跛,看起来便有些苍老。

而此刻,站在他面前的女子,本就寡淡的面目,更是似水墨浸染,随时便要消散开去。她两颊凹陷,衬得一双杏眼愈发大了。只是这样漂亮的双眸里,已经没有半点神采。

隆冬深夜中,茫茫雪地里,她单衣赤足,形销骨立,更似垂暮之人。

“王妃!”阿辛不忍看她,却又忍不住看向她。

当年太尉府的千金,暗子营的主人,不过四年时间,便已经是落花成泥的模样。

“王……”再次出声时,阿辛意识到自己叫错了,只躬身垂首道,“属下见过五姑娘。”

“起来!”咳咳……女子咳了两声。

五姑娘,这个称呼便对了。如果可以,她想做一辈子的五姑娘。

“王妃”二字,是她一生的噩梦。

杜若这般想着,便又想起父亲临终的话语。

*

她的父亲杜广临,文武全才,乃大魏三朝元老,官至司空,为大魏江山立下赫赫战功。后因身体重疾,转了太傅文职,为皇子之师。

永康二年,临终之时,将年至十七的她许给了生平最喜爱的弟子,信王魏珣。

言其温润清贵,君子端方,是可托付的良人。

而彼时,虽魏珣奉皇命常日在太傅府学习,但因男女大防,与她不过数面之缘。

杜若亦知,魏珣心中所念,已有她人。

那是景泰二十三年,先皇还未驾崩。她及笄之年的上巳日,府中设曲水流觞。邺都高门子弟皆来赴宴,博郡凌氏的独女凌澜一贯与她交好,自然也来府中赏玩。

杜若于□□花园,见得假山旁漏出鹅黄银纹百蝶裙的一角,有声音细细传出。

“妾身便知今日亦会遇见殿下的!”其声婉转娇羞,是凌澜。

“见到便好,莫逗留。让人撞见,添了杂话累你名声便不好了。”声音落下,男子定了定身形,露出被假山遮去的半张如玉面庞。

“妾身就是想多看一眼殿下!”

“待父皇病情好转些,本王便将你我之事提上。”

“原来澜姑娘喜欢信王殿下,怪不得一趟趟往我们府中跑……”侍女茶茶嘟囔道。

杜若捂住了她的嘴,拉着她往里靠了靠,心下暗思这两人倒也是郎才女貌,门当户对。然顾着彼此颜面,杜若对这次的壁角只作不知。

故而临到父亲将自己许给他时,她见他眸光瞬间的呆滞,便料想是其心不愿。纵然彼时凌澜承父命,已于去岁做了他的皇嫂,是当朝新帝淑妃。

却也不过一瞬,未等她出言,魏珣便以弟子之礼叩拜,开口郑重道,“愿娶阿蘅为妻,结百年之好。”

杜若于情爱之上,开蒙甚晚。既没有凌澜那般细腻的感情心思,亦没有魏珣君子好逑的爱慕之情。有的是从内到外如冰似雪的淡然,和对礼教尊长的顺从。

故而,她不信感情,只信人。

她对魏珣的信任便是从他那一句话中,燃起的。

“阿蘅”乃杜若小字,所唤皆为亲近之人。他方才唤她“阿蘅”,唤的亲切而自然。而他以皇家身份跪臣子,亦看出他对此诺之重。

只是,新婚之夜,魏珣解开她腰封后,便再无动作。

他触在她中衣上的手顿了片刻,才重新给她披好衣衫,然后同在她父亲面前答允时一般郑重。

他说,“君命、师恩在前,本王抗拒不得,可是到底不是因为情爱。若本王心中无有年少绮梦,今日夫妻之礼亦能行之。然,旧梦未退……”

“王妃,可愿等一等?”

彼时,许是自己的骄傲,又或许是念其坦荡,杜若答应了。

迟来的圆房,是在成婚后的第三年。

那一年,梁国围了燕国都城。燕国皇后,魏珣的胞姐黎阳长公主送来书信,请求魏国发兵相助,解燕国之围。

朝堂之上,各方相争许久。

直到黎阳长公主第三次催信而来。魏珣终择了出兵之举,上书天子。却不想与之相背!

同是手足同胞,黎阳于新帝魏泷,已然一颗弃子。

无兵权在手,魏珣所倚不过王府亲卫,封地属将,根本抗衡不了梁国多年征战沙场的千军万马。

杜若此时虽对他仍旧无有情意,但到底担着信王妃的名头,是他的妻子。她幼承庭训,亦知为妻者,当与夫君甘苦与共。

便先踏出了那一步,结束了近三年的相敬如宾,相顾无言。

她拨了十中之三的亲兵给他,潜入燕国王宫,护在黎阳身边。如此即便当真燕国国破,亦可保黎阳无虞,护她回国。

至此,魏珣方知,她嫁入王府,除了面上的十里红妆,还带着整个大魏最精锐的暗子营。

太傅府杜氏近十数年,以诗书礼仪扬门楣,然当年却是凭行伍战功立的门户。世人皆以为到了杜若这一代,杜氏行伍落末,顶上四个兄长,中流之姿,不过尔尔。然却谁也未曾料到,柔弱无骨的少女,竟掌控着如此要害。

初次,杜若对魏珣是有所保留的,并未将暗子营尽数交付。

却也是这次之后,魏珣见杜若的面开始多了一些。隔三日,与她烹茶共铭;隔五朝,便同她手谈一局;再数日,二人又研兵书礼乐。

没过多久,烛影晃动见,水到渠成迎来迟到的圆房。

床帏之间,动情之际,杜若不过一个初入尘世浅尝烟火的女子,乖巧顺从地交出了暗子营牌印和密语。

彼时,她未曾思虑太多。父亲为他择的夫婿,与自己同塌而眠有了肌肤之亲的郎君,自是值得信任的。

她从未想过世间人心算计,尽是连枕边人都不甚可靠。

待黎阳第四份书信送至,魏珣便率部前往燕都郦城。他带走了亲卫、门客、心腹,带走了她的暗子营,带走了信王府的一切。

唯独没有带走杜若,他的发妻。

杜若是在魏珣走后第四日,被解了迷药方才醒来。当今天子,亲来王府审问。

那个与魏珣有着五六分相像的那男子,周身气息要更温和些,他念着上辈的一点情意道,“表妹,前些日子,你于御前拿走的东西可要还给朕?”

杜若没有反映过来。

他继续道,“兵符被窃了。”

杜若抬起眸子,仿若没有听清。

天子再言,“瑾瑜持兵符反出邺都,如今已至澜沧江,沿路收缴魏国数万军队。”

电光火石间,杜若便明白了一切,却不敢相信这一切。

数日前,皇宫御书房内除了自己,还有凌澜。只是如今这等光景,当是尽数推在了自己身上。

窃符乃抄家灭族之大罪,博郡凌氏终于可以取代陇南杜氏了。若是放在以前,她不信凌澜会这般。可是中间横着魏珣和家族荣光,便是最好的缘由!

她连着敬称都忘了,只讷讷道,“表兄,他会回来的,会把兵符还您的。他……”

他说要带她一起走的。

年轻的天子,耐心尚好,亦不想同室操戈,只额首轻叹,“那便等一等他!”

只是,到底魏泷走后,信王府已然是一座金丝囚牢,将她囚禁。

初时,杜若尚且安心。

总想着是父亲一手教导出来的人,那些短暂却温柔的日子亦是真实存在过的。而且,她已经有了身孕。

魏泷亦承诺,只要魏珣送回兵符,之后携眷前往临漳封地,便既往不咎。

可是杜若等到的第一个消息是魏珣兵至樊阳,遇守御不从,便一箭射杀之。

樊阳守御杜直谅,是她长兄。

第二个消息,毗邻安定城守御追至,两军交战,被他部下乱马踩死。

安定城守御杜怀谷,是她二哥。

第三个消息,魏珣大破梁国,乃是前锋如刃,万军之中取上将人头。后有人识出,前锋冲锋者二十三人,左臂缠星形银箍,乃早年司空府暗子营标徽。

至此,大魏朝野震惊。杜氏族内有人包藏祸心,拱手相送暗子营。

很快,杜氏阖族被囚!

天子最后的耐心,是她腹中一点血脉。

她于刺激之下早产,九死一生娩下一个女儿。送信至燕国,望他看在血脉至亲,能够送回兵符。

再得消息已是年关将近。

来的是凌澜,她还同年少般一样温婉明丽,声色轻柔,“信王殿下斩杀使者,拒还兵符。”

想了想,她凑上杜若身前,悄声问道,“妹妹可知,瑾瑜为何拒不归还兵符吗?”

杜若望着凌澜许久,面上无澜,声色无波,“唯有兵符在手,他才有与陛下相争的资本。你们,才有在一起的可能。又或许,父亲当年坚持立长,于你们,早已中下恨因。”

“妹妹聪慧,却也来不及了。”

皇位与爱人,原来这才是全部的关键。杜若恍然。

帝妃归去,信王府封门,杜若永囚蘅芜台,杜氏满门抄斩。

直到今岁,她被囚已经四年。燕国再度有信传来。魏珣收下燕国赐予的城邑,于彼岸正式封侯拜相。

至此,天子亦知,她没有了任何价值。便也懒得再理会,信王府中守卫日渐松懈,方让她有了出府的契机。

*

“五姑娘!”阿辛又唤了一声,将她从记忆中唤醒,“您可有什么吩咐?”

“有的!”杜若站在雪地里,雪花落在她早已花白的发上,将仅剩的几缕青丝也染白了。“暗子营二十四首领,你当年没随他去。”

“嗯,因要上前线,属下足上有疾,未被选中。”话至此处阿辛双目泛红,“只可惜,其他兄弟都不在了……”

杜若心口缩了缩,原是她亲手葬送了他们。

“阿辛,以后你不再是暗子,我也不是你的主子。你自由了。”

“五姑娘……”

“大限将至!”杜若咳得更厉害些,冲阿辛笑了笑,“幸亏你没去,我少一点罪孽。多少人,因我识人不明而亡!”

杜若说着,往掌间倒了一点药末,拨开阿辛衣领,将他左肩一枚银色星形图徽抹去。

“五姑娘,小主人呢?阿辛帮您带她走。”暗子营的人,从命当先,阿辛未再多言,扶着已经摇摇欲坠的人,只想再为她做一点事。

杜若咳得厉害,眼泪都留了下来,半晌才喘出一口气,“安安吗?她先走了呀。”

“熬到今天,还你自由。我就可以安心地去找她了……”

安安,她的女儿。

生在暮秋,死在隆冬,人世一遭不过四月,未曾见过春光。

“五姑娘!”身后阿辛追来,“夜黑难行,拿着它,好走些。”

“多谢!”杜若含笑接过灯盏,微弱的一点光亮,映出她一双干涸的泪眼。

她听着身后的跪拜之声,原还想再说些什么,却到底无从开口。

她想,若有来生,来生……

风雪愈大,那盏灯很快便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