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王的天下 > 第50章 六

王的天下 第50章 六

作者:艾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6 00:45:00 来源:文学城

本来想着处理一下家事,没想到最后处理的是国家大事。

竟然会有百姓带着土地到皇庄来投,不管从哪一方面看都是不可思议的事,在大夏,众所周知,百姓家里的土地是私人所有,可以祖祖辈辈传下去的,可是皇庄呢,即使在以前,在那里种地的百姓,不管从哪一方面算,也只能是租赁土地。

林宸接手皇庄后,直接把租赁关系里面的租地人变成了员工,开始给发俸禄,这个时候的俸禄,即使是官员的俸禄也不单单指银钱,还有钱粮和布匹等其它实物。

别看现在的皇庄在给人发俸禄,给养老,给建启蒙私塾,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你是退休的老兵,如果是普通员工的话,可是需要干满一定的年限的,不然是没有这些待遇的,佃户唯一享有的可能也只有俸禄和上私塾的权利,甚至那俸禄也是比老兵们低个三分之一,可以说这些老兵们能讨上老婆,靠的就是多出的这些,甚至他们的老婆也多是佃户家或者佃户亲戚以及认识的人家的,并且还是很抢手的那种。

其实在发俸禄之前,佃户们也是有俸禄拿的,只不过那时候他们拿的是分成,因为种的是皇庄的土地,所以是六四分成,皇庄六,佃户四,又因为是皇庄的地,所以不用缴税,算是种皇庄的地的唯一好处了。

再怎么好也依然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在皇庄种地的都是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的,以前倒是有,可是那些人都是管事以及在管事身边为虎作伥的那些,可是那些人现在已经被送到边疆之地充做边民了,剩下来的就都是没有自己土地的了,其实本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的,毕竟大夏也才几十年,还没到人口大爆发的时候,想要有自己的土地,直接开荒就可以了,大部分有自己土地的百姓名下的土地就是这么来的。

林宸曾经也很不理解,也是后来去自己调查才知道,大夏的皇庄最初不是没想过给百姓分田,实际上也真的分过,可是当时的摄政王某一次微服出行就发现分出去的田地在以很慢的速度慢慢从百姓手里面到了某些人手里面,总有人高价买地,拿到手中之后,又把地租给没地或者少地的人去种。

这种行为对于那些大量屯地的大户人家以及一时缺钱卖地周转的百姓来说都是没问题的,但是对于大夏来说却算不得什么好事,也就是那时候起,摄政王在土地上就开始吝啬起来,不再动不动给功臣良田多少了,甚至对于田地,除了百姓自己开荒开出来的,无主的,或者无人耕种的一律变成皇庄、官田,甚至还直接对这一部分下了谕旨,各级管事也好,各级官员也罢,皇庄以及官田的土地面积以此时为定数,每几年都要查一下,若有缺额,则为动了国之根本,可依律重罚,以后但凡遇到抄家罚没之罪行,其所有田地一律对半分别归入皇庄或者官田之列,不允许买卖,且有人租种田地,不用缴税,同时直接和租户六四分,这其实就是皇庄的佃户以前租种规则。

正是这个条款,直接让皇庄和官田成了大夏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当然了,在庞大的土地基数下,皇庄也好官田也罢,终归还是只占了一小部分,比不上世家那动辄在某某地有庄子,也比不上早期大部分百姓分到手的田地,但是正是因为这些,在这么些年来,保证了粮价的平稳,即使黄河淮河海河泛滥成灾的时候,也没有让那些地方的百姓成为流民。

官田属于官府管辖,各级官员如何管理那是户部的事,但是皇庄属于皇家,直接被内务府接手,实际上就是皇家直接在管,不过看看再林宸这一代之前的皇家那人数,想也知道在林宸接手之前,那就是随意发展的状态。

摄政王对于官田的态度是,你可以不增多,但是如果减少了,那一定是当官的有问题了,是重罪,所以对于官田,所有的官员都是抱着保本的想法,没人打这些田的主意,但是也不会多上心。

和对官田的态度不一样的是对皇庄的态度,摄政王曾经规定,若有百姓卖田,皇庄可收,但需以高于市价两成的价格拿下,这是个死规定,如果有人反应皇庄少给钱的话,可以直接报官。

这一条可谓是让皇庄越来越东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了,所以有人找上门卖田给皇庄,并不值得奇怪,这事甚至都是不需要给她汇报,如意就可以直接做主的,但是现在能被如意三个一起觉得应该当做大事报给她,那就是其中真有什么事他们做不了主。

林宸听如意详细解说,才知道,这些人不知道在哪儿听说了汴京城建农学院时的事,他们觉得这个方法很好,所以也愿意把土地以市价的价格卖给皇庄,甚至不给钱也可以,他们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成为皇庄的员工。

林宸不解极了,按照这个时代的人们的想法,这不是把祖业给卖了吗?她看向如意认真的问道,“你们没和他们介绍咱们皇庄的规矩吗?卖给皇庄,这地就真的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了,员工待遇也是需要干满十年以上才能达到那些老兵的程度,还有除了我们只给员工发俸禄,其他人只要不是皇庄的员工,就什么也没有——除了员工的子女有免费上启蒙私塾这一条之外,是真的什么都没有的。”

如意点了点头,嘴角带了一抹淡淡的笑意,“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员工子女可以免费上启蒙私塾这一条,本来还有些人犹豫着要不要卖田的,一看到有这一条,他们直接就都愿意卖了。”

林宸突然明白了,拍了拍脑门,怎么就忘了,这个世界可不是学校遍地的上辈子了。

如意看着殿下继续恭敬的道,“咱们皇庄不是还准备每个庄子都弄一个纺织作坊嘛,就按照咱们家里的那个,每个步骤都有专人负责的那种,那就需要大量的人,本来咱们庄子又要养殖又要种地的,我还担心人手不够呢,这些人刚好补充进来,所以,我认为应该接受这些人的请求。”

林宸整个人都靠在椅子上看着头顶的因为白天,且这个房间采光好而没有点亮的木制宫灯,想了好一会儿,才缓缓道,“你们想过没有,开了这个口子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

以前的话,一个是买地的一个是卖地的,双方自愿,银货两讫,现在呢,买了地还要给人安排工作,总感觉哪里不对!

富贵上前一步道,“他们都很羡慕皇庄里面的员工,虽然并不是在丰收季的时候,得到所有的收获,但是每个月都有俸禄,甚至干的好了,还有奖励,而且,咱们每个皇庄都有一个启蒙私塾,但是百姓那里,除了一些世家大族有自己的家塾供家族之内的人读书之外,想认个字都要到镇上或者县城,现在在家门口就有读书认字的机会,要是以前,只有员工亲戚拿一定的钱可以进去,可是这不是有成为员工的机会,员工子女不花钱就能上,而非员工的子女不仅要花钱还不一定上的了,哪一个选项更好,他们心中有数。”

这些林宸当然知道,在华夏,为了子女的教育,华夏的父母可是什么苦都能吃,但是她现在并不希望皇庄的规模扩张的过快过大,除了不易管理的原因,还有不希望太过引人注意。

现在的模式还属于正在试验寻找最合理的管理方法的过程,至少在找到那个模式之前,她并不希望出现过多的意外,但是这世界就是如此,越是不希望出现什么,就越会出现什么,按照如意他们的说法,这一回去投奔的人,大部分所在的区域都是遭了水灾的,虽然不至于颗粒无收,朝中也早送来了免税的旨意,但是百姓依然生活艰难,卖地已经是他们自救的最好方法了,这些地不管怎么着都是要卖的,那卖给皇庄比卖给地主和世家更值钱一些,更何况,皇庄还招人,这吃饭的问题不就解决了。

所以林宸最终还是决定把地按照规矩买了,还是按照高于市价两成的价钱,至于他们要求成为皇庄员工的要求,也答应了,只是不会在他们本地,而是会换一个地方,在那个地方入职。

虽然不明白本地和其他地方入职有甚区别,但是得到了明确的指示,三个人还是非常高兴,三个人凑在一起商量过后,最终还是富贵中途下船快马加鞭去办此事去了,幸好距离不远,加上这回回京的船只既多又大,行程缓慢,快速返回,也能赶上,再说了,这些事在皇庄内部早就成体系了,本来就是吩咐一下就有人去做的事,至于做事的人不尽心,想被人取而代之,不尽心就不尽心呗,盯着他屁股下的位置的人多了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