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王的天下 > 第41章 四一

王的天下 第41章 四一

作者:艾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04 21:20:27 来源:文学城

如果对面的这个仅仅只是她的长兄的话,明亲王很乐意接受这份心,可惜实际上,她的这位长兄还是一片土地的掌权者,是一个不小势力的老大,尤其是这片土地也好,这个势力也罢,其根基都是远在海外,是大夏知道,但是不能控制的,这样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

这世上,人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针锋相对,争权夺利永远是常态,亲兄弟都会为了权势互相厮杀,更何况只是同根同源的两拨人呢,充其量也就是这些人走出去还没有多久,老人也在,对这片旧土还有感情,不然再过几代……

想到这里,明亲王轻轻抬头看向长兄,又看向长兄身后的那些中年人青年人,好像突然有点抓到长兄的某些想法了。

这张地图只是一张地图而已,并没有如何去的路线图,对于大夏来说,即使拿到了手中,也没有实际意义,再说,就是有路线图又如何呢?大夏大部分精力都在西北以及北方土地如何固守上面,在百姓数目有限的情况下,是不可能优先海外的。

这一点,对面在大夏设有情报收集点的老狐狸不可能不知道。

明亲王突然想起了母亲对她长兄的评价,聪慧敏感,谋事不看重一时之得失,看来他早就想好了每一步如何应对。

如果只是她自己的话,明亲王可能会觉得自己落入圈套,生气懊恼各种情绪纷纷而至,可惜啊可惜,这回主要出主意的不是她,而是她这个脑子里永远不知道在想什么的侄女。

在北方的皇庄每年都要从军中接收不少老兵,同时还通过各种方法往北方送去了不少人口,作为皇庄的直接负责人,这些事没有林宸点头是根本做不成的,所以大夏的重点在什么地方,她再清楚不过,可是她还是坚持和南成王进行商谈,就说明她对下一步做什么是心中有数的,这样看来,她就安坐这里,看这一老一少谁技高一筹,谁能让对方甘拜下风。

明亲王收好了这副地图,看着南成王微笑,“这只有地图没有其它,是不是缺了点什么?”

南成王抖了抖胡须,呵呵一笑,让人把一个盒子送了过去,明亲王亲自打开,又是一张白绢,打开一看,这一次就是实实在在的海图了。

有了地图和海图,双方才算是有了基本的信任了,也才开始了正式的谈判,其实也就是待遇、管理和驻兵,有趣的是驻兵是南成王提的,而不是明亲王提的。

最让明亲王惊疑不定的是,驻兵的数目,南成王说的数目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一天的谈判结束,即使是明亲王这个在军旅之中打出来的强人都有点受不了的仰靠在椅子上不想动弹,从头到尾都站着的林宸在塌上盘腿而坐,把两张地图一起打开放到面前看的异常认真。

怎么看地图,算是这辈子皇家教育的基础教育,所以林宸没有看不懂看错的问题,她也相信南成王这个自己本该称呼为伯父的长辈不会在这地图上做手脚,更何况,就如同明亲王所想的那样,大夏现在的精力都在如何建设好西北,以达到西北不要频繁的出现战事,而要建成这样一个用人搭建的防护区,除了人口之外,还需要时间,和北面的威胁相比,南方的海洋,若有敌人进犯,那是需要渡过海洋这个天险的。

这个重北轻南的策略放到任何人面前都不能说是错误的,这一点,即使是从史学的角度研究,几百年之内除了台风海啸这些自然灾害,需要注意的也只有那群倭奴了。

如果没有南成王的出现的话,林宸的想法是等她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就要开始进行海洋的探索,正确的认识世界有多大,实在是改变一个人观念的好办法,她可不敢肯定大夏往后继续发展下去不会出现窝里斗,不让人窝里斗,那就要在外面有更广阔的空间给这些人施展,就是交通和传讯是个问题。

在有很多难题没有解决方法的时候,提出新的想法,只能徒增烦恼,可是现在不是有了个南成王嘛。

到这里林宸就不得不感谢上辈子的各种拼图了,而作为拼图,最常见的是华夏地图和世界地图,而林宸恰好两个都拼过,当然了到了这个世界之后才发现,大地也是有自己的形成过程的,至少除了各大山脉和记忆里的大差不差之外,其它都是有点小出入的,至少黄河的出海口到现在还是会经常变动,并没有固定在一个地方。

从华夏可知世界,华夏是这世上最擅长为了生存和天斗和地斗的族群,这一点在地球上没有超出这个族群的,基于这个想法,林宸觉得吧,可能地球上华夏之外的土地上也是会经常出现地形地貌地势的变动的,既然如此,只要地球没有进行大陆板块漂移,现在的地球应该和她记忆里一样差不离。

这只是她的猜测,猜测这东西没有佐证的话,其实就是空中楼阁,林宸本来以为可能要等到大夏能自己环游世界绘制世界地图的时候,才能知道猜的准不准,谁能想到南成王直接把地图都给送来了——虽然只是部分的。

两厢对比着看完之后,林宸根据记忆一一嵌套,终于确定了,这就是南方的群岛。

南方的群岛是南宋遗民去的最多路走的最熟的,可以说,南方以前走海运的大户人家,谁没有走过这条线,按说南成王在这里立足合情合理,但是不知为何林宸总觉得这位伯父有所隐瞒,不过也没什么,刚刚开始谈,底牌总不能一下子就给光了吧。

在南方的不知名小岛上一对兄妹正在为了各自所站的势力开始谈判的时候,汴京城里,乾和帝召集了左右相商讨事情。

地方选在御书房,左相和右相到了的时候,乾和帝直接赐了座,接着把从被派去东北方的岛国的船队传回的消息递给了他们让他们自己看内容。

两人依次看过,面面相觑,任谁都想不到,岛国的情况竟然是如此。

事实上,任谁看到两个只有十几个壮劳力的村庄打个架都能被称之为诸侯国混战,都会觉得荒唐至极,更何况这样的情况在岛国上竟然是普遍的情况,而就是这些人,在失败后,竟然敢越过海洋来到大夏的地盘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朕本以为倭寇之患一直不除是因为这些倭奴一直有援兵,想不到啊,竟然是在那里被赶出来的,你们说说,该如何做,才能免除海上一直断不了的犯境之患。”

左相右相本来以为这种小事直接扔给海军处理就可以了,以前也是如此,这一次闹得厉害了,这不是还直接派了一队船直接到倭国问罪去了,可惜到最后,倭国竟然连一个能接的住问罪的势力都没有,他们也很郁闷啊!

那种弹丸小国的事,一般而言根本就到不了左相右相这种国之重臣的手中,实际上当初要不是圣上亲自提起,他们可能会直接当这事不存在,其实就是现在,他们也没觉得这事大事。

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这世上,皇帝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圣上已经开始关注的事,就是屁大点的,也要当成天大的事来办,就是不知道这倭国,圣上想要按什么章程来。

乾和帝对此并没有什么章程,他只是在看林宸给的信的时候,突然想起海军军报里面说他们派了一队船带着抓到的倭寇去倭国问罪去了,然后就让人把卷宗找出来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甚至让翰林院了解这一块的来专门讲解了倭国的发展史。

这不听还好,听了的结果就是乾和帝认为倭国就是一背信弃义的无耻之国,看看他们的百姓,自己在自己的国家打了败仗,就去霍霍别人家的百姓,天下哪儿有这样的道理!

在乾和帝的眼中,大夏的百姓在他这里还是很重要的,无他,实在是大夏缺人啊,即使他们家一统天下之后,休养生息这么些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依然赶不上大夏的需求,为了这,他都想给他们家老七的医学院投点银子,让他们赶紧在各地开办免费的医馆了,这百姓无病健康了,小孩子健康长大的多了,人口的增长率才能上去,他整天盼着大夏百姓增长的快点,这海边竟然一边出了个见人就杀见财就抢的倭奴,一边出现了直接整村整村的捞走的贼人——当然了现在确定了贼人是那位长兄,甚至现在还即将要带着家当回归大夏,这口气也就只能忍了。

但是忍了一边,另一边就不能忍了吧!

可是现在好了,传回来的信,让乾和帝都不知道该不该和这群村子规模的“诸侯”们一般见识一下了。

圣上的烦恼也正是左相和右相的烦恼,想他们经手的任何事哪一桩哪一件不是万人城镇起步的大事件,怎么到了海外就成了这个样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