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王的天下 > 第23章 二三

王的天下 第23章 二三

作者:艾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22 18:35:03 来源:文学城

京杭大运河,作为一个承担了南北枢纽重担的河流,这是一个只要看了就会觉得船运异常发达的地方,近处远处,目光所及之处全是各种大船小船,船上的人也是各种各样,但是有一些大型客船,里面却都是一身书生装的年轻男女。

洪泽湖到大运河到长江的这段即使在整个大运河之中应该也属于最繁茂的一段,再加上这几年蹴鞠运动被发展到了大江南北,每年都有觉得自己很行的蹴鞠队北上参加每年的蹴鞠比赛,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谁让他们眼中很厉害的江南书院的蹴鞠队年年在京城的蹴鞠比赛之中拿不到好的名次呢。

前两年江南的球迷们就曾经对于蹴鞠大赛总是在京城举行表示了不满,他们不敢明着说不在京城办比赛在哪儿办,而是暗戳戳的开始修蹴鞠场,甚至有豪商为此捐巨资在江南建了一个足以比肩京城最大的蹴鞠场的蹴鞠场,这自然不是他们建不了更大的,只不过天下都知道京城的蹴鞠场是谁的,他们还是要避讳一下的。

林宸离开京城之前,她的太子兄长就接了多个联名谏言,说的就是蹴鞠比赛只在京城比过于不重视其他各地的球迷这件事,为此她还出了个主意,那就是直接在十大书院所在地轮流进行蹴鞠大赛的赛事,看她哥的意思,是对这个主意很中意的样子,不过看情况,这个主意即使被采纳也是要经过多方讨论多方斡旋才能成行。

林宸对此是乐见其成的,虽然其中问题多多,比如太学对此就是一定会有异议的,但是如果能成行,绝对是对整个大夏都有好处的。

她所看到的那些年轻男女其实就是江南大大小小书院里面的学子,这些学子组队就是为了去京城看蹴鞠比赛,当然最重要的是支持自己所喜爱的蹴鞠队伍。

从上辈子到这辈子从来没有追过星的林宸自然是没办法理解这种狂热的心态的,她三哥四哥作为蹴鞠比赛背后的最大的两个大佬,看再厉害的蹴鞠队都是一种这个队伍到底能不能拿到金牌的挑剔眼光,偏偏就是这种功利性的态度,还让所有的蹴鞠队都想着被这两个大佬赏识,林宸感觉如果让这些追星的男男女女知道他们追捧的要被别人这样挑剔,绝对是要破大防的。

除了这些蹴鞠队和蹴鞠队的追随者们,还有为数众多的游学学子,在这个时代的游学可不是一群人找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旅游一圈就可以了,而是要切切实实的身体力行看过各种风景,风景如画去得,繁华市井去得,穷乡僻壤也去得,为何这个时代书院出身的学子骑射是必修课,就是因为这个游学制度,甚至有些学子另辟曲径艺高人胆大的直接跑到了边疆参军入伍,作为一个小兵直接到前线出生入死的,不过这一种只要混出点名头的,在日后的朝堂之上绝对是不可小视的人物,毕竟可文可武的人才实在是不算多。

除了这些,在水面上最多的是各种商船,买卖的东西也是各种各样,什么都有,最重要的是在这三方交汇的地方终于有了客栈供各路人马进行休憩。

这两年大夏整体上是风调雨顺,需要花钱的地方除了黄河淮河的治理还需要源源不断的投入,大头就是军饷的支出,当初林宸这些皇子皇女开发出的赚钱项目南果北卖直接被户部接手,这一点兵部不是没有抗争过,可是北宋军队败坏这个问题就被户部吏部递到了左相手中,兵部尚书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知道不管是兵部还是海军想要把这差事弄到手是不可能的了。

熟读历史的都知道,北宋是出了名的富,但是看看他们打了那么多年都没打过黄河收复燕云十六州就知道战力如何,当然,皇帝差劲、以文制武也是原因,可是不管如何,有前车之鉴,没人敢让哪一军去自己赚钱,这不仅仅是为了杜绝军队成为哪一家的军队,还为了杜绝横行军队的贪腐。

明亲王对这一块抓得很严,年年到各地转悠有一半的原因就是为了给各军的将军紧紧皮,避免这些人认为天高皇帝远就肆意妄为。

所以这个水果生意被户部接手了,为了这个户部还专门支持工部在海边修了几个船厂,总算是让当初还是皇子公主时候的林宸他们修的船厂迎来了竞争对手,工部可不怕这些皇亲国戚们,要知道他们造船卖的前期,一部分可是要直接上交国库的,还好的是,造船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就是几家船厂一起发力,还是供不应求,尤其是户部,那是直接要求造福船,让兵部看到了直接找乾和帝告状,说海军都没用上这么好的船,怎么着户部做个生意就先用上这么好的船了?

户部对于兵部的告状那是爱理不理的,但是兵部那是很懂什么叫兵不厌诈暗渡陈仓的,明着是兵部尚书告状,实际上呢,直接找明亲王哭诉海军那叫一个苦啊,连个好船都没有啊,巴拉巴拉的,明亲王能怎么办,只能找乾和帝诉苦了。

乾和帝是一个大家都承认得好皇帝,但是再好的皇帝也是有那么点毛病的,乾和帝的毛病那是朝野上下无所不知无所不闻,耳根子软,当然,这个毛病也是要分对象的,即使是太子提的建议,乾和帝也是绝对会认认真真的找左右相商量一下,确定可行那才会正式下旨,或者直接由六部逐级办理,而如果这提议来自明亲王和宸王,嗯,乾和帝会让满朝文武见识一下什么叫终极耳根子软的威力,于是户部就近距离围观了这一现象,然后本来还是他们掌中之物的福船就这么的成了别人家的。

不过乾和帝也从户部的所作所为之中悟出了一些道理,这户部和吏部说军队不能经商,但是从另一层面上来说,户部也不应该经商啊,户部掌管的资源太多了,他们如果想要赚取钱财,那简直是不要太简单,不过这些官员也有意思,这会儿怎么没人叫着跳着说不要与民争利的话了!

本着这个想法,乾和帝直接拉着六部开始各种开会,议题就是如何在六部都不参与商事的前提下把该赚的钱给赚了,这朝廷里面的官员那绝对是人精子扎窝,他们很快就根据收城门费这事想出了在海岸口和主要河道口进行收费的方式把钱合理的收到国库的方法。

这年头海贸并不发达,因此在哪里对海上的船只收费还在争论的时候,这在河里面收费已经直接变成了现实。

林宸之所以看到如此多的船只在这里汇聚,本就是收过路费的,这个地方是通往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的要道,在这个地方收费绝对是最佳地点,甚至可以有效避免重复收费的问题,不过因为这个项目刚刚上马没几年,还没有形成制度,各种治理混乱,唯一好的一点是,整个运河收费的点只有这一个,并且收费目前只针对各种货船,不过就林宸看来,运河上的船客来来往往这么多,可能很快就有人要专门用船在这南北来回载客了。

因为船只停留过多,虽然林宸乘坐的船并不大,按照规定,甚至都可以不交钱自由往来,但是船家还是愿意交了钱穿过,问他为啥,原来交了钱就能拿一个凭证牌子,遇上事了可以拿着这个牌子直接找那些来回巡逻的水兵们求助。

这个林宸就没听说过了,为了看看那个凭证牌子,她对在这个地方暂停没有任何的意见。

胡郎中和平安也在这个停留的时间里上岸了一段时间,回来之后,又在船上休息了半天,船家划着船交了钱,总算是可以继续前行了。

林宸把船家口中的凭证牌子拿在手中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无奈的确定了这就是一个两条鱼的鱼牌,船家解释道,这两条鱼说的是这是载客的船,如果是货船的话就要看是什么货,如果是贵重的,甚至可以申请巡逻水军直接保护,很多大商船为了安全就会这么做。

林宸看着船家满脸的艳羡,其中并没有夹杂任何不满去,不由好奇的道,“这朝廷在河上光明正大的收钱,你不觉得不合理吗?”

船家笑了笑,“东家这就不知道了,这以前啊,水上尤其是像洪泽湖这样的大湖可没有现在这样的船来船往,那个时候,在水上讨生活那是要随时小心水匪,像这种重要的地方,更是几方水匪你争我抢的地方,一不小心给这个交了钱没给那个交钱就能飞来一场横祸,那个时候,大家都是提心吊胆的过活,可能唯一好一点的也就是势力大的那些,那些是水匪都要给面子的。”

看着东家听的认真,船家呵呵笑了笑,“这朝廷确定了要在这儿建这个过路费的关口,第一件事就是把这河道上的水匪给打了,那时候我们在这儿过船再也不用提着一颗心,后来怕那些水匪卷土重来,这些官爷们还会派水军没事在水上巡逻,这样的好事,怎么可能不合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