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忘川一渡 > 第48章 君莫笑(47)

忘川一渡 第48章 君莫笑(47)

作者:转天岭老贼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4-06 13:44:20 来源:文学城

阴曹郁郁,长夜难安,而冰雪荒原中,人间的将领也迎来了不速之客。

杜钏回到营帐,刚掀了帘子,便看见床榻上坐了一个人,穿的平常衣物,但腰间佩剑形容华贵,衬得这个人极威武,也彰显了其不凡的身份。

杜钏愣了片刻,但也只是片刻而已,继而想起了什么:“你等等。”

说完便走了出去,再回来时,手里提着一坛酒。

来人望着杜钏,笑着摇头,似是打趣,可这打趣里又多了点无奈:“你倒是好兴致。”

“呵。”杜钏笑了笑:“冰原梨,红景天,寒冰封坛,深埋半岁,死前不尝尝这酒,当是憾事。”

“你知道我为何来此?”

“有何难察?”杜钏给来人也斟了一杯:“北境现在没有战事,你堂堂禁卫军统领,不惜抛下宫城,深夜来此蛮荒之地,不是为了杀我,难道是为了叙旧吗?”

“只对一半。今夜要杀的,还有许多人。”来人也答得坦诚。

“呵……”杜钏笑出了声:“是啊,我怎么就忘了呢,这天底下最不缺的,就是狠心的帝王。”

酒盏斟满,杜钏又问道:“你们来了多少人?”

“我,另有天隐者千名。未来的杏州驻防军已在行进中,天亮之后,便会抵达。”

“天隐者……”杜钏的思绪被这个称号拉回许多年前:“升阳皇帝当年一手创立天隐卫,独立于庙堂宗室之外,招收天下有才学的寒门子弟,用以监督权力中枢,以免为上者身处奢靡,不识民间疾苦,所作决策偏差。从先帝登基开始,天隐卫由文臣掌舵变为武将部署,同禁卫军一样,护卫宫城。而到了咱们陛下这里,天隐卫里培养的,竟都是些见不得天日的刺客了。”

“老杜,你喝多了……”

“陈宛,天隐卫自从成为刺客集团以来,便是个有进无出之地。可你我当年,哪怕知道结局是一个死字,还是决心离开,不正是因为天隐卫已经不是你我心中的天隐卫了吗?”

“当时太过义气用事。”陈宛也喝一口酒:“你我叛逃,被抓回来,彼时还是兵部侍郎的右相顾惜你我零星才华,不惜违逆龙颜为我二人求情。我被归编到禁卫军里,你去了东海,一介布衣,有了堂堂正正的军籍。”

“那你当时想过今日今时这番情景吗?你要和天隐卫一起,屠戮这些无罪之人。回想当年报国之志,你心中,该也觉得好笑吧。”

“杜钏,先有忠君,才能报国……”

“君乃天下之君,臣亦乃天下之臣。”

“呵……”陈宛笑了笑:“你可知昔日春宴,废贵妃及公主算计沈砚,汪珹想带沈砚出宫,被宫里大总管拦住,汪珹那时说了一句话。”

“说了什么?”

“君先欺臣,臣才欺君。”

“呵,这小子,有胆识。”

“但是杜钏,你可知自古以来,能臣们怀璧其罪不得好死,是为什么吗?”陈宛并不在乎杜钏的回答,径直说道:“因为他们太高估自己了。他们觉得朝堂也好天下也好,只要为君者顺应他们的理想,便可以求得他们想要的结果。这种自信使得他们不顾及同僚的利益,不顾及朝廷的脸面,甚至不顾及君王的尊严。水至清则无鱼这样简单的道理,我朝之中,竟唯有左丞明白得最为透彻。所以哪怕废贵妃和公主犯下滔天大罪,陛下也未株连左丞,可奈何,他生了个极不像他的儿子。”

“原来如此。”杜钏此刻才明白了一些事:“这些年来,陛下同右相君臣联手,吏治清名,而正因为左丞的贪贿,勾连之下,才确保了一些朝臣,更确切的说,是一些世家的利益,有了利益,这些权贵氏族也愿意为朝廷做些实事,从而朝堂乃至内政得以稳定。原来这就是陛下不动左丞的理由。”

“所以啊,君王也有君王的考量,为臣者能看到为君者的难处,才是我们做臣子的本分。”

“呵……”杜钏听到这里,冷笑一声,却也懒得作什么反驳:“陛下既容得左丞,为何容不下他儿子。”

“汪珹若是个寻常纨绔,说不定能得此生平安富贵,可他偏偏太有本事了些。这杏州两万大军,尽对他心悦诚服,这般会收买人心,将他爹半生的心血全葬送了。”

“我不明白。汪珹这孩子有出息难道不好吗?这同陛下的吏治并不冲突。”

“有些事,汪雷能忍,但汪珹……恐怕不行。”

“恐怕不行?就为了这个恐怕,陛下就要下如此杀手?”

陈宛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又为自己斟了一杯:“真是好酒。”

杜钏知道今夜的话,陈宛已然说够了:“还有一桩事,我不明白。若就这么死了,不大甘心。”

“何事?”

“汪珹在杏州差事做的好,陛下哪怕知道,也是要此地官员呈一道折子之后了。而你们来得如此迅疾,内应是谁?”

“何育章。”

“何育章?那个哭哭啼啼的孩子?”杜钏想起了前些天雪狼寻衅之因,还有汪珹临行前对他的嘱托,又想起何育文之前说的话,不由啐了一句:“我去他妈的满门忠烈。娘的这小子才十三岁,枉费了这般聪明。”

“他是庶出,大宅院里的事儿,谁也不好说。”陈宛冷冷一笑:“不过你放心,陛下有旨,杏州营两万大军生同衾死同穴,何育章或许会活着走出这荒草地,但绝不会活着走出杏州。”

“翰林院何司礼只这两个儿子,他能轻易算了?”

“他计较又如何。汪珹监军,此二子死于非命,这账难道会算到别人头上?”

“最后一个问题。”杜钏语气里流露出悲戚:“陛下会杀汪珹吗?”

“不会。”

杜钏皱了眉。

陈宛看他这副表情,倒是好奇:“你怎么看上去并不为此高兴?”

“他日汪珹得知今夜杏州种种,以他的秉性,心中苦楚,当是不如一死。”

“陛下对他曾有杀心。但朝中有人保他。”

“左丞吗?毕竟是亲生的儿子,也是唯一的儿子。”

“不,右相。”

杜钏点了点头:“右相素来心慈,也不算奇怪。”

“老杜。你我多年挚友,今日诀别,方式你选。”

“用你的剑吧。”杜钏听闻挚友二字,冷冷一笑:“这剑的名字还是我取的。”

“玉龙剑。”陈宛有些伤感起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可这饱含情谊的话音刚刚落下,便有一道寒影划过了杜钏的脖子。

杜钏瞬间倒在地上,鲜血横流,殷湿了他过早苍白的头发,他能感觉到,身体的温度渐渐流失,迷离之际,听到了陈宛最后一番陈词。

“老杜,你我十年同袍,我不想让你死得这般不清楚。陛下这番要祛除的并非汪珹,而是汪雷这块沉疴烂疾。皇后仙逝时,后宫不稳,朝堂之上,陛下登基不久,尚且政绩不足,皇族之中旁支血脉虎视眈眈,彼时陛下需要汪雷这样的卑劣小人以利益安抚朝臣和宗族。可如今陛下老迈,荧辉太子已协理兼国,沈砚辅佐在侧。沈砚同右相不同,右相出身寒微,能得人心全靠本事,而沈砚在本事之外,还有靠山。除却家族名望,身后还有江湖。太子自然也与陛下当年截然不同,不必仰人鼻息,可尽施宏图。陛下自认亏欠太子,想还太子一份朝堂清明。而想得这番清名,汪雷必会遭到清算,可是以汪珹的心性和手段,绝不会坐以待毙,所以今夜这番挫磨,是为了敲打他,让他知道,汪氏一族绝不可能东山再起。老杜啊,太子之明日,是我东楚之将来。汝等今日之死,是为东楚之将来而死。昔年平沧军三万忠骨长眠于杏州,如今你们,当是同样荣耀。”

“哈……哈哈哈……咳!咳咳咳咳咳……”杜钏笑了,喷出满口的血,呛得他感受到生命最后的疼:“……方……方如是……若地下有知,定当于阴曹之中狂笑我等后生……陈宛……你……你和玉龙,辜负……了我……”

杜钏之死,死不瞑目,杏州大营走水,火光漫天,烧杀之声经久不绝。杜钏睁着眼,似是要将这场大火和遍野呼号刻在骨血里,生生世世都不愿遗忘。

陈宛,你可知昔年平沧军受尽帝王猜忌,却也是死于护国的战场。

而吾辈,究竟是死于什么呢?仅仅死于我们所忠之人对后生的忌惮。而他竟说,这忌惮,是我们所效力国家的未来。

平沧军三万将士埋骨杏州,是真正的苍穹为墓,大地作棺,忠义之名,五百年过去,仍是振聋发聩。

而东楚杏州大营这两万人,不过是被皇权愚弄的孤魂野鬼,生前无名无姓,死后无碑无坟。活活人命,被作践得恍如蝼蚁。

如何瞑目……如何瞑目……

汪珹轻功极佳,披星戴月地走着,仅仅三日便回到了都城潜光。他自然不会知道他离开的那一晚,杏州又再度成为了炼狱,比五百年前更加恐怖,更加令人绝望。

潜光城郊,汪珹远远的,便看见一袭粉衣。

他笑了笑,脚步更快了些。

走近之后,粉衣的少女先是笑了,可看清少年侧脸和脖颈贯通的伤疤之后,双眼便凝了怒气。

汪珹又走近一步,此刻两人只间隔半米距离,少女抬手,汪珹便低了低身子。少女的手覆上这道疤痕,汪珹的心随着这只手的抚摸悸动起来:“箴儿……”

沈箴眼里有了泪光:“我给你写的信你从来不看对不对?我要你照顾自己,不要受伤,你没看到,对吗?”

“我……我看啦!”汪珹挠了挠头。

“那你就太不尊重我了,我的意见你既不回复也不采纳,我还巴巴地每月给你写两次信……还有,我写不用回复你就真的不回复,倒是实在得很。”

“我没有不尊重你。”汪珹正色道:“可是你也知道,兵练受伤,在所难免,况且伤疤是军中之人的荣耀,没什么不好。”

沈箴听到这里,不知为何,急得哭了起来:“阿珹我再给你一点建议,人生在世……最不重要的呜呜就是这些虚无的荣耀……”

看见沈箴落泪,汪珹一下子就慌乱起来,他忙用衣袖擦拭沈箴的面颊:“哭什么啊箴儿……我不疼的。”

“我哭是因为你疼吗?我哭是因为这道疤很丑好吗?你以前是多好看的一个小公子……”

汪珹听了这句话,又看着沈箴痛哭流涕的样子,不禁笑起来,笑着笑着便笑出了声。

“还笑!你就不能先安慰安慰我吗?!”

汪珹还是满面笑意:“好,你想要什么安慰?”

“真是一点都没有长进。哪有人直接这样问的。”沈箴还是抽噎着:“樱桃居最近换了厨师,新上了一些点心,据说颇为不错。”

“好~”汪珹抬手理了理沈箴鬓前被吹乱的碎发,语气里带了宠。

可就这一个“好”字,让沈箴不再哽咽,而是出神起来。

“你怎么了?”汪珹见她蓦地发呆,又想起她春宴淋雨过后大病一场,醒来之后有些健忘,便不大放心。

“原来……竟是这种感觉吗?”沈箴喃喃道。

“什么?”

“嗯?”沈箴回了神:“没什么没什么,我们走吧。”

潜光城里,街市扰攘。

汪珹身姿挺拔,沈箴一派娇俏,走在城里,远远望去,当真是郎才女貌。

可百姓们走近一点,看到王城颈上的疤痕,便啧啧一声,叹一句可惜啊可惜,好好一张脸,让这疤痕毁了。

沈箴感受到了过路人的瞩目与叹惋,对汪珹说道:“你这道疤有些长,不知道能不能管用。前些天我入宫,太子给了一瓶玉露膏,我手上不是有一块烫伤疤痕吗,用过之后差不多消了,回头我拿给你试试。”

“进宫?太子?”汪珹心里生出些担忧。

“嗯。”沈箴少了一窍,讲话也比之前直接许多:“相亲。”

“什么?”

“太子这些年来在宫里过得清苦,没见过什么世家小姐,可如今也到了适婚年龄,陛下便为他举行了大型一对一相亲活动。我估摸着自己虽然出身尴尬,但父亲官拜右相,此事若是绕过我有些不给父亲面子,所以我也就有机会同太子殿下吃了顿饭。”

“就是因为这顿饭,就给了你玉露膏?此药十分名贵,据说是波斯皇室医者从百花中提炼而成,被各国后宫奉为神药。不是那么易得的。”汪珹这番话,倒不是醋些什么,沈箴过于纯真,他有些担心太子这个举动。

“这药这么好吗?!我以为只是寻常润肤膏。”沈箴又想起了几个越前的往事:“对了,第二天进宫谢恩的时候,陛下曾问过我,如果将来能嫁入宫中做妃嫔,愿不愿意。”

汪珹心头紧张起来:“你怎么答的?”

“我当然不愿意了。”沈箴又把声音压低了一些:“你瞧陛下问的这个问题,他说将来,那肯定就得许久之后了,既然是许久之后,他老人家要是问我愿不愿进宫做皇后,我兴许还能考虑考虑,做妃嫔?明摆着就是不想让我进宫嘛。还有太子殿下,他看起人来细致得宛如一个验尸的仵作,我跟他吃完饭不出一刻钟就消化不良了。当然啦,我也拒绝的很委婉。就是又把我的身世跟陛下讲了一遍,太子身份贵重,自然不会找我这种人共结连理。回家之后,父亲也夸我答话答得好,后来太子的侍从就来送了我这瓶玉露膏,说是谢我。那几天我也打听了,其他官家小姐也都有,也都是投其所好,唯独一位是没有的,刑部尚书家的二小姐。阿珹,你说她会不会成为太子妃呀。”

“身份贵重又如何,他到底配不上你”

“嗯?”

“你是这世上最好的姑娘。我之前同你讲过的。”汪珹想起那次高塔夜游,又想起了春宴那场雨,声音苦涩起来:“哦对,你不记得了。”

这次沈箴又许久没有答话,看上去是专注地走着,可前方的拦路石她仿若看不到一般,像要直直撞上去。

汪珹一把拉住她,稳了稳她的身子:“箴儿,你今日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嗯?”沈箴又愣了愣:“没有没有……”

汪珹心想,毕竟男女有别,箴儿或许有些不适是不能对他讲的,便开口嘱咐道:“哪里不舒服不要拖着,该去医馆去医馆,该休养就休养,知道吗?”

“嗯……”

之后又是默默无言,与两人方才那般滔滔不绝的氛围十分不同。汪珹虽有担忧,但沈箴不说,自然有她不说的道理,他也不想让她为难。两人就这样走着,安静得有些诡异。

“阿珹……”许久过后,沈箴开了口。

“嗯?”

“我心跳得有些快……”沈箴小声说道。

沈箴声音虽小,汪珹却听得清楚,心悸往往是因为疾病伤了心脉,不由问道:“你最近可有受凉?可有接触有发热咳疾之人?可有……”

“不是……是因为你,阿珹……”沈箴垂了眼眸:“这次见你,我心跳得有些快……”

“你……你说什么?”

“可能是因为我太想你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