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晚唐闺秀的七零生活 > 第10章 第 10 章

晚唐闺秀的七零生活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东边小耳朵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11-07 07:47:25 来源:文学城

虽然魏希看着漂亮,身上的作风也不同于村里的其他乡下姑娘,但在知青们眼里,一个没有上过学的女孩子,每天最熟悉的应该是灶台上的锅碗瓢盆或者是地里四季种的作物,对于诗歌散文怎么可能有了解呢?

有些生性温柔的知青这时候不免体贴的开始转移话题,为魏希解围,比如董舒。她性子温柔,说起话来也是细声细语,“不是正要轮到我吗?我可是一直紧张着,再不说出来,我都怕我紧张忘了可怎么好。”

齐悦挽住董舒的手,像是撒娇一样,“董姐姐来的路上我们就讨论过诗歌了,之后也还有机会,可是听魏希姐姐讨论的机会可不常有,我们让让魏希姐姐嘛。”

话被齐悦堵住了,董舒还想说什么挽救一下场面,毕竟魏希看起来明眸善睐,是城里也少见的漂亮姑娘,她不是很想让这样一个正当年华的小姑娘在一群人面前受到难堪。

感觉到董舒的善意,魏希对她投去感激的目光。然后便站了起来,落落大方,她先是望向齐悦,“既然齐知青这么想和我分享喜欢的文章,盛情难却,我也不好推辞。”接着看向众人,“那我就献丑了。”说完,她微微一笑,像开在枝头的海棠花,艳丽又不失清雅,惹人注目。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一首不长的事,叫魏希这样娇滴滴的小姑娘念,却意外念出了磅礴气势,那份睥睨狂傲淋漓尽致。

这诗不难懂,但也不是课文中出现过的,耳熟能详的诗。有些人听懂了,有些人未必。比如齐悦,她之前撮掇着让魏希分享文章,就是觉得她一个没上过学的村姑,说不定字都认不全,还别提有什么喜爱的诗文了,就是想让她在众人面前丢脸,让徐衍看清楚他们俩不合适,谁知道魏希说的她也不知道出处。

齐悦正觉得丢脸,董舒却问她,“小悦,你刚刚缠着魏同志,要人家分享喜欢的诗文,怎么人家说了,你反倒没了响应。”董舒温温柔柔的,倒也没有责怪的意思,实在是再单纯不过的问了问。但听在齐悦的耳朵里却有些不是滋味。

齐悦有些勉强的牵动了嘴角,做出笑得模样,“魏同志说的很好,我只是还没有回过神来。”

还不待她说些什么,陈实道:“魏同志的这首诗听起来很激昂,也很有气势,不过,我才疏学浅,平日里也没看到过,还请问魏同志出处。”

回答的是徐衍,他声音清冽,“是李白的《胡不行》。”他回答的是陈实的问题,可看向的却是魏希,“李白的这首诗,是盛唐的时候写的,写的看着是我汉家将军的威武,但我觉得这首诗的精华,在于其中蕴含的盛唐气象,那份狂傲与骄矜,只有身处盛唐才能谱写得出。”

其他人听了这话,可能只是点点头觉得有道理,但魏希却是实打实的感到惊讶,她之所以喜欢这首诗,就是因为它的盛唐气象。作为出生在晚唐的官家女,她见过太多的颠沛流离,世道浮沉,所以她特别仰慕盛唐的那份雍容恢弘,尤其是那盛世景象,所以她才如此喜欢这首诗,但没想到徐衍和她的想法不谋而合。

魏希望向徐衍,却看到他含笑的双眸,好像知道她要看向他似的,魏希觉得有些脸热,连忙转移了视线。

魏希的表现虽然大大惊奇了知青们,但每人说上那么一两句也就过去了,唐诗虽美,但知青们最爱谈论的往往是语录,或是像《海燕》那样,带着强烈信仰的现代诗歌。很快就轮到了下一个人,是董舒,她是心中富含柔情与纤敏的文艺女知青,喜欢的诗也同她一样,温柔而缠绵,是戴望舒的《雨巷》。

齐悦念的是《春》,不过有其他人的珠玉在前,她分享的这篇散文没太引起讨论。大家更爱的还是王学恩的《海燕》或是徐衍的《飞鸟集》,信仰与爱情永远是青年挚爱的两大主题。

知青下乡的第一天就在这样平淡而快乐的讨论中度过了。第二天的一切就没有这么美好了,毕竟是下地劳作,光是大清早起床,就挺让人吃不消了,尤其是对于肖瑞这个有纨绔之风的大少爷来说。

好不容易熬到中午,肖瑞已经是一身疲惫,结果记工分还有一长串的队伍要排,他当即不满的嚷嚷道:“怎么回事啊,慢慢吞吞的,什么时候才轮到老子。”

大家上工大半天本来就很累了,情绪不太好,偏肖瑞又在那抱怨,于是一时之间抱怨的声音此起彼伏。队伍吵吵嚷嚷的,魏希想忽略都不行,她停下手上工作,站起来,对着后面大声安抚,“大家静一静,队伍虽然长,但是只是记个工分而已,很快的。但是,”她尾音一转,“你们再这么闹下去,时间只会越拖越长,这样大家休息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少。”说完,她的眼睛缓缓从众人身上略过,一时之间,整个队伍都安静了不少。

魏希这才坐回去,接着记工分。而她这一露面,也让知青们看了个清楚。

王学恩有些激动,“刚刚那是魏同志吧,没想到是她负责记工分。”

李信皱了皱眉,“可是她看起来年纪那么小,为什么村子里是她记工分。”

蒋英对李信的话有些不以为然,“说明魏希很优秀嘛,不过她刚刚说话可真好听,细声细语的,就让大家一下子安静了,真好。”蒋英自己平时大大咧咧的,却很喜欢魏希这样很有女孩样子的姑娘。

别的知青兴高采烈的讨论,但肖瑞心里还是憋屈的紧,他好好的北京不能待,跑到这个乡下地方,还要排队受气。他沉着脸,就想接着闹,可话还没有说出口,徐衍的眼神就落在他身上。

徐衍神情淡漠,“如果肖老爷子知道你到了乡下还是这副做派”他有些漫不经心,“你这几年应该都回不去北京了。”

肖家和徐家一直都是认识的,两家的老爷子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战壕里出来的生死兄弟,后来住在一个院子里,两家大人都很熟识。和肖瑞的不思进取不同,徐衍从来都是长辈最喜欢的别人家的孩子,脑子聪明,从小说话做事就很有章理,虽然他有一个很优秀的哥哥珠玉在前,但他的光芒完全不能被他哥哥掩盖。

他不是那种只在学习上有天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乖乖孩子,相反,同他表面的温雅有礼不同,他家世出众,自己也优秀,骨子里是有一份傲气在的。大院里和他一个年龄段的孩子从小就有一种以他为首的趋势,所以肖瑞才这么听徐衍的话,徐衍把大院里那群心高气傲的**们收拾的服服帖帖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小跟班。

而肖瑞的爷爷特别欣赏徐衍,在他心里徐衍说话的分量特别重,有时候他都会怀疑,他和徐衍谁才是爷爷的亲孙子。就今天这番话,别的不说,他是真的相信,爷爷会因为徐衍说的话,而把自己扔在这乡下地方好几年不管自己的。

所以肖瑞一下子就像只斗败的公鸡,瘪了下去,无精打采的跟着队伍移动,连说一个字的精神头都没有了。

因为肖瑞安静了,所以虽然前面闹了一会,但记工分的速度依然很快,队伍不断地变短,很快就轮到出于末端地知青们。因为后面没人了,所以每记一个人,魏希都会和他们闲聊一两句。轮到徐衍地时候,魏希不知道说什么,便专心低头记工分。

魏希写的正认真,徐衍突然说:“行云流水,铁画银钩,你这毛笔字写的很好,很大气,不拘束。女孩子写毛笔字经常会放不开,但是你写的很好,应该是从小就练的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