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个人仍沉浸在下午许夫人与她娓娓道来的故闻中。那位百年前的诸夫人是阳明先生明媒正娶的妻室,可惜一直到去世仍未诞下子嗣,不得已只好从弟弟处过继一个儿子来养,谁知阳明先生晚年竟得了一小儿,二岁不到阳明先生就故古。幸好阳明先生有一帮忠心学徒,遵师命在家族争产中拥护小儿及续弦夫人,使其不被欺负并继承爵位。
阿沁浮想联翩,若有朝一日,她也落得这般光景该怎么办呢?景荪长她十岁,他日若撒手先去,她带一小儿可如何安身呢?
若争产的对象是过继的宗族幼辈或是妾室,那么唯一的依靠就是她娘家的势力。所以她能够信赖的只有娘家人。不到万不得已,她不会将自己置身危机当中。若真有这么一日,她也必须找一位信得过的娘家女眷来完成这项使命。
她沉下心来,之后在平景荪面前再未提及任何有关纳妾或子嗣的问题。
几日后,平景荪率性而归,有说有笑。阿沁特意装扮了一番,带上了那对他最喜欢看的粉桃珍珠琉璃耳环,一身翠绿锦缎长裙。
“平哥!” 她唤着才刚回家的平景荪,心里自信了不少。
平景荪自然也注意到了眼前这位翠绿粉嫩的娇人儿。
他撑着油纸伞走过来了。阿沁会心一笑。
成亲数年,她知道,他愿意朝她走来便是消气了。他驻足阶梯,屋檐的水珠垂直打落在伞上,他连忙召唤她进来躲雨。
阿沁搀着他的臂膀。轻声说,“平哥,别气了。都是我的错。我不该…。”
平景荪连忙制止,转移了话题:“这次我收获颇丰。快过来看看几套别致的景德镇瓷器。”
阿沁从盒子里轻捧一对珐琅彩瓷仔细观赏。平景荪静静地注视她,觉得有些惭愧。他也是第一次愤然出走,一路上却牵肠挂肚地惦记着阿沁,知道她的身体还没有全好。最后,他还是着急地回来了。
可惜这次之后,平景荪不再有机会儿女情长。
整个江西、安徽、松江一带捻军再次次倾巢出动。平景荪由于是监管粮道之长官,其官衙也是捻军进攻的目标之一。平景荪连续数月未归,均日夜督军转移粮草,分别迁移至南昌、抚州和建昌三地。
在联合武将王德胜的部队潜伏于署粮道官衙所在处,几乎全部拿下捻军叛党。经过五日的清剿,江西境内首站告捷。江西知府联合署粮道、布政使等官员一同为王德胜部队庆功。之后王德胜部队直接北上,终于在扬州擒获叛军首领。该战绩上报到朝廷,平景荪因协助平叛捻军有功,不日被委署布政使事务,主管江西省财物和人事。
官升一级,平常人倒是喜上眉梢。平景荪却接受得有些勉强。虽是肥差,但平景荪最大的障碍便是不喜见当地乡绅或富商,也不愿出席专门为他而设的奢华宴席,也不愿收下古董书画孝敬,他每每以身体不适婉拒。
由于调职,平景荪需要与继任官员进行交接并即日赴南昌就职受印。他不得不暂时与阿沁分离。他书信一封与阿沁知晓其中困扰。信中多次提及“至于寂寞凄凉之况,与卿同之。亦作茧自缚,大千世界内,恒河沙数伉俪,若处我侬地位而受此种情况,断不能有第二家也。” 在这段时间,平景荪也没有闲着,婉拒外界,一门心思校勘了洪亮吉的《左传诂》,朱的《箟河文集》以及张岱的《陶庵梦忆》。
谁知刚上任不到一月,就收到知府邀函,赴了一场鸿门宴。原来,安定少司马向知府诬告平步青有书信与其往来,故有贿赂之嫌。因平景荪官职高于知府,知府大人自然不敢怠慢也不敢上报,只好邀其一聚并委实相告其中原委。平景荪一听愤然大怒,子虚乌有之事任谁凭空捏造,平氏甚怒之下要求知府即可查办该诬告者并要求其出示证据。
果不其然,在知府摸清平景荪清廉之身后,即刻将相关涉事者押入官衙进行拷问,最后因当地乡绅集团介入不了了之。但平景荪知道,这是有人给他穿小鞋,使他日后行事更加谨慎。
最近生闷气,恰逢疫情休息一周好好陶冶情操,书画怀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初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