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万历新明 > 第二百零二章 商社(下)

万历新明 第二百零二章 商社(下)

作者:摩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26 21:21:36 来源:转码展示1

随着朱翊钧话音落下,大礼堂里哄得一声,简直炸了窝。除了几位朱翊钧有意亲近的亲王提前知道这个消息之外,其余亲王、郡王听到这个消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为了防止靖难重演,成祖夺得帝位后,继续了建文的削藩政策,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将太祖分给诸王的护卫编制剥夺殆尽之外,还严禁其干涉地方行政、禁止其与勋贵联姻、禁止两王相见、禁止来京奏事甚至出城、禁止宗室科举出仕、乃至禁止“通四民之业”等等。最夸张的是,诸王出城扫墓,也必须先请旨然后在地方官监视下行动。

如今,听皇帝话中意思,是允许宗室带兵?诸王面面相觑后,上头的鲁阳郡王起身道:“皇上,这是允许宗室掌兵么?”

朱翊钧听了,笑道:“非也。宗室之禁过苛,朕有心驰通四民之业之禁,科举出仕之禁,行动拘束之禁等,其余不得干预地方行政、勋贵联姻、禁增护卫等,不得松之,此也为保全诸位之道——有些事儿,宗室还是做不得的。”

这话说的在情在理,被圈养近二百年的诸王只觉得皇恩浩荡,丝毫没有不被信任的憋屈感。而且朱翊钧说的坦坦荡荡,大伙儿只觉得皇帝实在,并无其他非分之想。

朱翊钧进一步解释道:“雇佣军是从民间征募敢死之徒,愿意以命博富贵者训练,固然要进行军令教育。但其兵将只要一个字——钱!”

“待成军后,朝廷将划出可开拓之土,诸位可派人先去查勘矿藏,计算成本和得利。而后,诸位可雇佣他们,他们来将地盘打下、守住。这地盘上的所有矿藏,则属于雇佣者。”

诸王听了朱翊钧的安排,有实力的无不心动,窃窃私语探讨可能性。朱翊钧见引起他们的兴趣,复又回席坐下。

朱翊钧实施的殖民掠夺之策,与此际天下的主流思想是格格不入的。中华文明发展到明代末期,已经被宋儒阉割掉侵略掠夺的基因,内卷起来倒是无出其右者。

此际放出这话,一方面是要用皇权唤起民族隐藏千年的野性;另一方面作为解决宗室问题的办法,也能获得民间“无奈而为之”的谅解。最重要的是,朱翊钧想把这些王爷百多年的积蓄掏出来,供朝廷部分养兵之费。

朱翊钧的新军尽管威猛无双,但太费钱了。他手握本世界最大的工商联合体,在消费能力有限的农业社会中养二十万精兵也属极限——以寰宇之大,这二十万新军能干什么?

莫不如用宗室的钱来养兵,这兵还在朝廷手里,战守之权也由朝廷掌握。宗室相当于拿出军费,获得殖民地的矿藏开采权。只要能打胜仗,就会解决一个对农业社会来说致命的问题——战争都是赔本生意。

朱翊钧这个策略,尽管让宗室获得了巨大的财源,但只要限制其军工生产能力,极度依赖后勤的新军不管离中土多远,都是无法造反的。至于宗室占据矿藏,不利于殖民地的后期开拓和统治,对朱翊钧来说,并不是问题——可以用政策调整。

对于此时在座的宗室来说,朱翊钧所说的政策,也是巨大的利好刺激。这些王爷尽管不学无术,但对财富和土地的贪婪却是大明之最,有了缅甸宝井的例子和一盘盘宝石的刺激,朱翊钧也不怕他们不上套。

对于朱翊钧和朝廷来说,将宗室祸水外引,是解决大明宗室顽疾的一剂良方。因这如今宗室加上他们女儿所嫁的仪宾太多了,宗禄尽管大数发的宝钞,也照样能吃掉整个大明财政的三分之一还多。

成祖削藩措施的逐步落实,虽然杜绝了重演“靖难之役”的可能,巩固了皇权。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其实是典型的政治、经济“内卷”。

禁止宗室“通四民之业”,意味着所有宗室只能依靠赋税“奉养”。而随着宗室人员的增加,宗禄呈指数递增。藩王不能做事,近乎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下半身,妻妾成群,生育无节。以晋王府和周王府为例,经过二百年的繁衍,吃宗禄的人口如今已经达到一千八百五十一人;周王府则达到了一千四百四十人。

以亲王一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镇国中尉以二百石递减,仅周王一府万历五年就要发放宗禄十九万石。

另一方面,历代明代皇帝,无不违背“封藩不裂土”的祖训,对自家兄弟和近支大肆封赏土地和财富。到了万历五年,河南半数土地已为诸王府所有,仅周王、晋王、秦王等六位亲王,就占地三十二万顷——贫者真无立锥之地。

对于朱翊钧马上要大兴工商的变法之策,宗室还有一大阻碍就是他们依仗自家的身份强买强卖,干扰市场秩序。荆州有一个商业集中的城镇叫“沙市”,嘉靖年间,景王奏讨用来抽税补欠禄米,《世宗实录》记:“市民皆蹿去。”

朱翊钧针对此际天下人口状况,判断发展工业并不需要走原时空英国“羊吃人”的老路,反而让宗室拿出土地和藏在府库中的银钱,才能农业和工业齐头并进的发展。因此,他提出的宗室商社“殖民公司”的计划,对朝廷、诸王和民间来说,还是多方共赢。

张鲸见大家讨论的差不多,拿木棍敲了敲木板,吸引了诸王的注意力。然后面对诸王笑道:“嗯。如果有人不愿意投资雇佣军,冒险得那高利。皇上还有大利给诸位王爷——”

众王被朱翊钧和张鲸从天上扔下的一个个大馅饼都砸晕了,听说还有好处,又抬起头听张鲸讲。

张鲸笑道:“诸位王爷家中或大或小都有铺子,可有织布、纺纱或养蚕纺绸子的吗?”

有几位王爷听他问,举起手道:“我家中有!怎么,有什么生发?”

张鲸笑道:“皇上的买卖除了日升隆,还有一个天机阁,诸位王爷大概也都听说过。这几年,天机阁研究开发了不少好东西,也收了些精巧的技术。例如,竖锭纺纱机在变法大诏颁布之前已经发明出来——诸位王爷,这种东西,能让一个女工,纺出十倍的纱。”

这话说出,一多半的王爷懵懵懂懂,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刚才举手的几位和其余知道棉布如何制作的王爷,都摇头不信。靖江王大喝一声道:“可真?!”

张鲸笑道:“王爷,在皇上面前,谁敢大话欺君?奴婢还没说完,在织造厂,奴婢用水力来引动纺纱机,一个训练有素的女工可以照顾三十个纱锭,也就是说她能纺出三十倍的纱。”

说完,张鲸在自己袖子里摸了摸,掏出一个两头尖尖,中间掏空的椭圆形木制品,接着道:“诸位王爷,纱多了,纺布又来不及,这小玩意儿叫做飞梭,看着简单,但可将纺布之速提升十倍。”

诸王听他描述,都听傻了。张鲸接着道:“奴婢按照皇爷的吩咐,又组织能工巧匠,发明了水力纺布机,一人操作,胜过昔日五十人——此都是发明之力也。”

“诸位王爷,明日臣可带着你们,到皇上的天机阁研究所看看——类似这种发明,所在多有。如果诸位王爷不愿意投资商社雇佣军,可在随后举行的拍卖会上拍下一种发明,回家设厂生产。臣可以保证,你们将数银子到骨软筋麻!”

......

喧闹了一天的宗藩大会结束了,朱翊钧和诸王都坐上各自马车返回。被宗藩大会上朱翊钧几番骚操作晃花了眼的王国光,一肚子赞叹要跟朱翊钧说,主动要求骖乘。张居正在一旁笑了笑,也不理他,自行走了。

朱翊钧也挺喜欢这个老色胚,就点头同意。王国光压抑着激动的心情,一路上狂向朱翊钧表达自己的无限敬仰之意,朱翊钧听了哭笑不得。

最后快到宫门时,朱翊钧叹道:“唉,你不必再拍朕的马屁了。朕今日在南苑放出了一头猛虎,以后,咱们可就要和它来斗了。”

王国光听了懵圈道:“皇上可是担心宗室将来尾大不掉么?臣以为——”

朱翊钧摆摆手道:“不是宗室,而是资本——这东西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鲜血和肮脏的东西。你保养身体,会看到它改天换地的威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